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吳兆慶
為確保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服務,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維護其基本權益,1月5日,省民政廳下發《關於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繼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把「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準確把握當前救助管理工作風險防控點,精心部署,周密組織,積極行動,確保專項救助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充分發揮城市管理平臺、熱線電話12345和24小時求助熱線的發現報告和應急處置作用,落實首接責任制和應急處置措施,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實施救助。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要求,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救助網絡,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鄉鎮(街道)救助管理工作職責,通過在鄉鎮(街道)、村(居)設立救助服務站、臨時救助點等方式,及時響應救助線索,為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就近求助提供便利,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早處置」。
各級民政部門要根據流浪乞討人員白天流動性大、夜晚露宿地點相對穩定等特點,採取針對性措施,突出重點,力求實效。一是突出重點時段。在夜間以及降溫降雪寒潮天氣等特殊時段,加大巡查次數和救助力度。二是突出重點地段。對車站、碼頭、橋梁涵洞、在建工地、廢棄廠房、城鄉結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和可能露宿區域進行重點排查。
三是突出重點群體。對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護送到站內救助;對危重病人、處於發作期的疑似精神障礙患者,按照「先救治後救助」原則,及時護送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待病情穩定或治癒後,再實施救助;對有返鄉意願的,免費提供乘車(船)憑證,幫助其儘快返家;對不願到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的,提供必要飲食、禦寒物品和詳細求助方式,後續定期跟蹤勸導,並保存好工作影像資料。四是突出創新舉措。各級救助管理機構要創造條件在流浪乞討人員、外來務工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增設開放式臨時庇護場所,設置明顯標誌,方便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就近受助。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