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再襲 極寒天氣下溫暖救助流浪人員

2021-01-08 央視新聞

極寒天氣給流浪乞討人員帶來嚴重威脅。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市民政部門安排部署全市救助系統加強街面巡視,加大對城市流浪人員的救助力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總臺央視記者 薛晨:我現在是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西五環衙門口附近的一處廢棄的鐵路旁,經過工作人員的主動巡查,發現這裡有流浪人員的蹤跡,現在民政部門聯合衛健委和公安等部門的20多位工作人員,帶著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資,即將對這裡的流浪人員進行救助。

寒風中,大家沿著廢棄的鐵道走了300多米,終於在鐵道旁的一處窩棚裡發現了一位流浪的老人。

流浪人員:我這裡沒問題,我不上救助站。

由於我國救助法施行「自願救助」的原則,對於確實不願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只能為他們提供救助物資,不能強行實施救助。因此,在老人拒絕去救助站後,工作人員就為他送上了棉衣棉被和口罩。

流浪人員:哎呀,這麼關心,我非常感動啊!你們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懷!

1月6日晚上9點多,在北京市通州區果園地鐵站附近的橋下,救助站工作人員發現一名四川籍男子。救助站工作人員多次勸導,但該男子均表示拒絕接受救助。隨後,工作人員留下了禦寒棉衣、棉被和食物,以及《救助告知卡》,方便其尋求幫助。

自11月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以來,北京市共參與救助巡視人員3984人次,街頭救助202人次,站內救助1145人次,發放食品462份,發放棉衣和棉被327件,通過跨省接送使94名特殊困難受助人員順利返家。

北京市石景山區救助管理站站長 趙君:為了應對極寒天氣的到來,我們儲備了一些救助物資,購買了一些棉衣棉被食品,結合今年的疫情情況,我們也儲備了一些口罩,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幫助,尤其是對站外,不來站接受救助的這些人,咱們對他進行發放。

下一步,民政部門將從加強日常巡視、擴大救助範圍、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等方面做好極端天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確保不發生凍死凍傷和疫情感染傳播等極端事件,保障流浪人員的合法權益。

(總臺央視記者 薛晨 曹筱徵)

(編輯 胡渝)

相關焦點

  • 面對「王炸級」寒潮 濟南民政走上街頭救助流浪人員溫暖過冬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1月6日晚,氣溫已逐漸降至零下17℃,面對「王炸級」寒潮,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要如何安全過冬?保障困難群眾安全度寒、溫暖過冬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當晚,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義洪到市救助管理站,與工作人員一同開展極寒天氣流浪乞討救助街面巡查工作,查看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區域,對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實施救助。
  • 嶗山區開展「寒冬送溫暖」流浪人員救助行動
    1月6日晚,氣溫已降至零下12攝氏度,為做好極端寒潮天氣期間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嶗山區及時組織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區民政局、各相關部門及街道組織人員對轄區地下通道、公園廣場、橋梁涵洞、建築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巡查,為露宿街頭和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實時救助、幫扶,切實防範流浪人員凍傷亡等極端事件發生。當晚,在海爾路一處高架橋下,巡查人員發現一名男子衣著單薄並蜷縮在牆角,地上僅有一床被褥。
  • 山東:寒潮來襲,繼續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吳兆慶為確保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服務,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維護其基本權益,1月5日,省民政廳下發《關於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繼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 寒潮洶湧,普陀的這群「夜行者」為流浪露宿人員守護溫暖
    「昨天這樣的天氣我要是在外面,真的要凍死了。」皮膚黝黑,身材瘦小的程某坐在普陀區救助管理站的房間裡,身上蓋著被子和棉大衣,室內空調吐著熱氣,讓他感到十分溫暖。    程某入住區救助管理站   12月28日下午5點,上海市發布寒潮藍色預警。普陀區民政局立即部署,區救助管理站與各街鎮開展了流浪無著人員聯合巡查。
  • 故事|極寒夜裡的別樣溫暖
    此刻,正有兩名流浪人員被民警送到濟南市救助管理站。一杯熱水、一碗泡麵、一個暖和的房間,若沒有這些,很難想像,他們將如何熬過這個刺骨的冬夜。 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極寒天氣展開流動巡查救助,為流浪人員送去棉被、食物,或通過勸導將他們送到救助管理站避寒。記者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見證了極寒中的別樣溫暖。救助遭辱罵工作人員留下棉被食物 晚上6:30,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出發巡查。
  • 強寒潮天氣來襲 齊河各部門積極應對確保百姓溫暖過冬
    戰極寒,確保「菜籃子」防寒防凍  在齊河縣農副漁業發展中心,記者了解到受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氣溫遭遇「斷崖式」驟降,對設施蔬菜生產極為不利。齊河縣農副漁業發展中心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技術指導,減輕氣象災害對蔬菜生產帶來的影響,降低損失,保障市場供應。  為幫助設施蔬菜種植戶平穩度過寒潮天氣,齊河縣農副漁業發展中心的農業技術人員上門服務,一對一開展技術指導。
  • 為流浪乞討人員構築「溫暖之家」 合肥救助站專項救助行動落下帷幕
    3月15日,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圓滿落下帷幕。2018年11月至今年3月,在為期4個多月的專項救助行動中,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297人次,發放棉被152床,棉大衣352件,棉衣棉褲152套,棉鞋268雙。
  • 寒潮來襲,流浪街頭的人還好嗎?
    我市救助部門開展24小時巡查救助,並公布救助熱線本報訊(記者 亞偉) 今年最強寒潮來襲,為確保我市範圍內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救助,市救助部門全面啟動救助行動,24小時加強流浪人員救助,同時公布救助電話,讓無家可歸者及時得到溫暖救助。
  • 安順市救助管理站:給街頭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
    近日,天氣寒冷,為了給街頭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安順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並與公安機關、城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對安順兩城區主要街道及車站、廣場、集貿市場、河道、天橋等處開展巡查救助,給流浪乞討人員送禦寒物資,對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給予救助。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央廣網貴陽12月3日消息(記者孟海)據貴州省民政廳消息,近日,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通知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寒冬送溫暖」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一是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要通過加強街面巡查、廣泛動員基層幹部和相關人員加強排查、主動報告、暢通發現報告和求助渠道等措施,進一步編密織牢流浪乞討人員排查發現工作網絡。二是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快速妥善處置受助人員。
  • 速凍北京:極寒天氣下的城市打工人
    6 日晚高峰和 7 日早尖峰時間,受寒潮天氣影響,地鐵亦莊線和昌平線先後發生信號故障。故障導致多輛班次延誤,等待時間變長,列車多次臨時停車。昌平線每日承載 20 多萬客流,終點站是科技公司扎堆的西二旗。披星戴月的網際網路人似乎已經習慣,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像沙丁魚一樣去上班——而這種日常也被打破了,原本就人流量巨大的沙河站,最長排隊時間達到了 20 分鐘。
  • 極寒天氣,區領導調研閔行城市運行情況,看到了什麼?
    極寒天氣,區領導調研閔行城市運行情況,看到了什麼?昨晚(1月7日),區委書記倪耀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 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王觀寶等前往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和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調研全區極端寒潮天氣城市整體運行情況及防禦措施落實情況。
  • 寒潮來襲,鵬城有愛!深圳救助站啟動24小時街面救助機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黃磊受大規模寒潮低溫影響,在室外過冬的流浪人員牽動著鵬城的「心」。從上個月31號起,深圳市救助站啟動防寒應急預案,實行全天24小時四級值班機制,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街面救助工作。為紮實做好「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切實保障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的生命安全。12月31日一早,深圳市民政局陳副局長陳文清帶隊,與社會救助和社會事務處處長張斌、市救助站站長潘爭豔、救助社工一起走上街頭,對重點區域流浪乞討人員開展緊急巡查和救助。市民政局陳副局長陳文清為流浪人員發放棉被。
  • 寶雞:路遇流浪乞討人員,請撥打24小時救助熱線電話
    寶雞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日前啟動,救助人員全天候上街巡查,對生活無著、乞討流浪人員進行救助,保障他們的生命健康。、無償救助」的原則,對陷入困境、居住無定所以及生活無著流浪乞討的人員進行救助,並開展生活照料、尋親服務、轉介安置工作,發揮救助工作兜底線、救急難作用,減少街面流浪乞討現象。
  • 寒夜救助裡的東莞溫度:他們街面巡查為流浪者送溫暖
    「天氣太冷了,你去救助站吧。那邊管吃管住,不要錢的,還能免費送你回家。」5度的東莞寒夜裡,志願者發現了蜷縮在路邊的流浪者,並為他送上溫暖。從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8日,寒潮來襲,東莞迎大幅度降溫,東莞市救助管理站組織工作人員、社工,聯合相關鎮街社會事務局(辦)及「讓愛回家」志願者等,在全市範圍內共開展了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共開展救助114次,救助529人次,派發衣被、口罩等保暖衣物和防疫物資共1153件,食物835份,幫助5名流浪乞討人員找到了家屬。
  • 這裡有熱飯、暖被、空調 寧波市救助管理站啟動寒潮應急預案
    寒潮來襲,街頭乞討者和臨時遇困而流落街頭的人員過得怎樣?記者從寧波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為切實做好嚴寒天氣下的救助管理工作,防止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外來臨時遇困人員因無家可歸露宿街頭,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寧波市救助管理站已於日前啟動了寒潮應急預案,開展寒冬救助專項行動。
  • 流浪人員獲救助安全回家
    露天橋洞下竟然有16萬元現金?!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一名流浪人員幾十年的積蓄~在寒潮中的暖心救助故事,就此展開~「護送老鄭安全抵達成都,已和成都救助站工作人員完成交接!」老鄭是周浦城管中隊救助的一名流浪人員。這個救助故事,要從最近的寒潮說起。2020年12月29日傍晚6時許,城管中隊接到消息,棋杆村周祝公路-S2高架橋下發現一名流浪人員,具體情況不詳,當事人不願配合接受救助。兩名城管隊員當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當時,大風降溫天氣突襲申城,最低氣溫跌破冰點。來到現場後,城管隊員發現,該流浪人員露宿在橋下空間,環境十分簡陋。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近日,貴州省民政廳發布消息,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臨淄:「寒冬送溫暖」 全天候救助流浪乞討人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記者從臨淄區流浪乞討救助工作暨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動員會上了解到,為確保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服務,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我區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 寒冬送溫暖!貴州多地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行動
    記者從貴州省民政廳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嚴冬季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近日,將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愛心救助暖心回訪(黔南州)流浪乞討人員是最邊緣、最脆弱的特殊困難群體,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抓緊抓細抓實「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