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天氣給流浪乞討人員帶來嚴重威脅。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市民政部門安排部署全市救助系統加強街面巡視,加大對城市流浪人員的救助力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總臺央視記者 薛晨:我現在是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西五環衙門口附近的一處廢棄的鐵路旁,經過工作人員的主動巡查,發現這裡有流浪人員的蹤跡,現在民政部門聯合衛健委和公安等部門的20多位工作人員,帶著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資,即將對這裡的流浪人員進行救助。
寒風中,大家沿著廢棄的鐵道走了300多米,終於在鐵道旁的一處窩棚裡發現了一位流浪的老人。
流浪人員:我這裡沒問題,我不上救助站。
由於我國救助法施行「自願救助」的原則,對於確實不願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只能為他們提供救助物資,不能強行實施救助。因此,在老人拒絕去救助站後,工作人員就為他送上了棉衣棉被和口罩。
流浪人員:哎呀,這麼關心,我非常感動啊!你們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懷!
1月6日晚上9點多,在北京市通州區果園地鐵站附近的橋下,救助站工作人員發現一名四川籍男子。救助站工作人員多次勸導,但該男子均表示拒絕接受救助。隨後,工作人員留下了禦寒棉衣、棉被和食物,以及《救助告知卡》,方便其尋求幫助。
自11月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以來,北京市共參與救助巡視人員3984人次,街頭救助202人次,站內救助1145人次,發放食品462份,發放棉衣和棉被327件,通過跨省接送使94名特殊困難受助人員順利返家。
北京市石景山區救助管理站站長 趙君:為了應對極寒天氣的到來,我們儲備了一些救助物資,購買了一些棉衣棉被食品,結合今年的疫情情況,我們也儲備了一些口罩,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幫助,尤其是對站外,不來站接受救助的這些人,咱們對他進行發放。
下一步,民政部門將從加強日常巡視、擴大救助範圍、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等方面做好極端天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確保不發生凍死凍傷和疫情感染傳播等極端事件,保障流浪人員的合法權益。
(總臺央視記者 薛晨 曹筱徵)
(編輯 胡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