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流浪乞討人員構築「溫暖之家」 合肥救助站專項救助行動落下帷幕

2021-01-16 安徽門戶網站

3月15日,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圓滿落下帷幕。2018年11月至今年3月,在為期4個多月的專項救助行動中,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297人次,發放棉被152床,棉大衣352件,棉衣棉褲152套,棉鞋268雙。

剛剛過去的那個冬季,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在全面貫徹社會化、規範化、信息化救助服務理念的過程中,為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在寒冬中築起了一個「溫暖之家」。

■專項救助行動

讓「溫暖」照進受助人員心裡

專項行動啟動前, 合肥市救助管理站根據往年活動開展情況,盤點倉庫、批量採購棉衣、棉被、棉鞋等防寒保暖物品。指派專人負責後勤管理,全天24小時提供熱水熱飯,確保求助人員不但吃飽還能吃好;整修線路,確保臨時救助區在極寒天氣下,空調全部開啟,確保水電安全;因大雪封路,公路、鐵路等交通嚴重受阻,導致大量求助人員無法返鄉,市救助站主動聯繫交通部門,做好求助人員返鄉車票購置工作,採取「一票制」,減少中途2次轉車的不便;對進站接受救助的求助人員,全部留存備檔,採取「痕跡化」的工作方式,通過錄音、錄像、籤字等方式,一一對話查詢,制定不同的救助方案。

不管是臨時遇困的、瀕臨流浪的,還是正在流浪的人員,合肥市救助管理站都是他們臨時的家。一個微笑,一杯熱茶,一套新衣,一頓飯菜,一張床鋪,一張車票,讓「溫暖」照進每個受助人員心裡。

■優化「巡查地圖」

確保救助更有針對性

專項救助工作開展期間,合肥市救助管理站每天分三個小分隊按照分布圖對重點區域進行不間斷、主動、拉網式巡查,確保不遺漏一人,不凍死凍傷一人。實行主動救助,啟用救助車,並備足了食品、衣物等臨時性救助物品,在汽車站、公園、地下通道、大型超市等市區繁華地段和流浪乞討人員較集中的地段進行巡查和流動救助。

同時,通過巡查實踐經驗總結,工作人員不斷優化「巡查地圖」,將商場、車站、鬧市區等需要密切注意的「亮點」劃入巡查路線中。在巡查中,針對職業流浪乞討人員、不願接受救助的人員,合肥市救助管理站都將其活動區域、聯繫方式、居住地點進行了詳實記錄,以便及時救助。通過這些檔案,能夠及時掌握流浪乞討人員當前的生活動態,隨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救助工作。

在巡查中,為了充分動員社會力量、拓展救助渠道,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在街頭開展專項宣傳、發放救助引導卡,在安徽交通廣播電臺播放公益宣傳廣告,讓更多的人知曉救助管理站,讓更多的人參與救助管理工作。

■救助網絡延伸

為源頭治理安上「放心鎖」

源頭治理是救助管理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在「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中創新工作思路,聚焦服務需求,針對長期滯留街面的本地籍流浪乞討人員,利用市、縣、鄉、村四級救助管理網絡積極開展了延伸救助。

掛戶廬陽區大楊鎮的王磊(化名),因患精神障礙,近幾年經常外出流浪,還曾出現過打砸居委會和亂放火的行為,家人跟他斷絕關係,拒絕跟他來往。

2016年9月、2017年5月、2018年12月,合肥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了王磊三次,每次護送回居委會後,都與居委會和家人溝通,讓他們想辦法安置好王磊。可是,王磊還是反覆流浪。

三次救助,三次送回,三次外流。對此,合肥市救助管理站聯繫廬陽區民政局、大楊鎮政府,共同協商王磊的安置問題。2019年1月底,經多方協商終於說服王磊的家人為其進行殘疾鑑定,居委會為其辦理了低保,將王磊送到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接受治療。

據統計,2018年,合肥市救助管理站通過四級救助網絡體系,開展延伸,幫助8名反覆流浪乞討人員進行了妥善安置,為源頭治理工作安上了一把放心鎖。

□ 夏晨星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李後祥

相關焦點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央廣網貴陽12月3日消息(記者孟海)據貴州省民政廳消息,近日,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通知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寒冬送溫暖」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一是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要通過加強街面巡查、廣泛動員基層幹部和相關人員加強排查、主動報告、暢通發現報告和求助渠道等措施,進一步編密織牢流浪乞討人員排查發現工作網絡。二是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快速妥善處置受助人員。
  • 珠海市救助站為流浪乞討人員送溫暖
    近日,珠海市救助站積極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為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送上溫暖和關愛,確保他們順利過冬。據了解,為應對寒冷天氣,珠海市救助站增添了毛毯、棉被等防寒物資,製作了街頭流動救助巡查路線圖。
  • 嶗山區開展「寒冬送溫暖」流浪人員救助行動
    1月6日晚,氣溫已降至零下12攝氏度,為做好極端寒潮天氣期間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嶗山區及時組織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區民政局、各相關部門及街道組織人員對轄區地下通道、公園廣場、橋梁涵洞、建築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巡查,為露宿街頭和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實時救助、幫扶,切實防範流浪人員凍傷亡等極端事件發生。當晚,在海爾路一處高架橋下,巡查人員發現一名男子衣著單薄並蜷縮在牆角,地上僅有一床被褥。
  • 安順市救助管理站:給街頭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
    近日,天氣寒冷,為了給街頭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安順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並與公安機關、城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對安順兩城區主要街道及車站、廣場、集貿市場、河道、天橋等處開展巡查救助,給流浪乞討人員送禦寒物資,對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給予救助。
  • 北京民政局開展集中救助專項行動 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尹星雲)入冬以來,北京氣溫持續走低,為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北京市民政局以流浪乞討救助聯席會議辦公室的名義於11月中旬向全市救助機構印發了《關於做好流浪乞討人員冬季救助工作的通知》,確定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開展「寒冬送溫暖
  • 寒冬送溫暖!貴州多地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行動
    記者從貴州省民政廳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嚴冬季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近日,將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愛心救助暖心回訪(黔南州)流浪乞討人員是最邊緣、最脆弱的特殊困難群體,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抓緊抓細抓實「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臨淄:「寒冬送溫暖」 全天候救助流浪乞討人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記者從臨淄區流浪乞討救助工作暨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動員會上了解到,為確保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服務,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我區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 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媒體:為邊緣人群兜底彰顯城市的溫度
    天津民政官微 圖「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11月4日消息,「這些落戶天津的流浪乞討人員,雖然人生經歷不同、各有各的不幸,但大多像祝酉晴一樣身心並不健全,有的人患有智力障礙、阿爾茲海默症、精神疾病,有的人則身體殘疾,無法給出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方等有效信息。」2日,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了《無家可歸的「無名氏」變身享有社保的新市民,19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的故事。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近日,貴州省民政廳發布消息,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慰問困難群眾 救助流浪人員 冬日送溫暖 未央在行動
    連日來,未央區開展系列活動為困難群眾和流浪乞討人員冬日送溫暖。24小時值守確保困難群眾溫暖安全過冬據介紹,為保障慰問活動順利開展,未央區民政局今年以來協調調撥專項資金共計372.88萬元,為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慰問金301.87萬元;為187名60歲以上低保老人發放慰問金9.35萬元,為25名80歲以上低保老人發放慰問金2.5萬元;為471
  • 寒潮再襲 極寒天氣下溫暖救助流浪人員
    極寒天氣給流浪乞討人員帶來嚴重威脅。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市民政部門安排部署全市救助系統加強街面巡視,加大對城市流浪人員的救助力度。寒風中,大家沿著廢棄的鐵道走了300多米,終於在鐵道旁的一處窩棚裡發現了一位流浪的老人。流浪人員:我這裡沒問題,我不上救助站。由於我國救助法施行「自願救助」的原則,對於確實不願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只能為他們提供救助物資,不能強行實施救助。因此,在老人拒絕去救助站後,工作人員就為他送上了棉衣棉被和口罩。流浪人員:哎呀,這麼關心,我非常感動啊!
  • 昌吉州出臺方案加大對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力度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盧華、周玉明、牟嶸)近日,州民政局聯合11個部門出臺了《關於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加大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力度。
  • ...站冬季街頭救助方案出臺 巡查小分隊出動 上街勸導救助流浪人員
    貴陽網訊 12月2日,記者從貴陽市救助管理站獲悉,該站《2020——2021年冬季街頭救助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近日出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確保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受助、溫暖過冬。
  • 山東:寒潮來襲,繼續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吳兆慶為確保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服務,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維護其基本權益,1月5日,省民政廳下發《關於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繼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 為流浪乞討人員營造溫馨家園
    呂景華近年來,山東省鄒平市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攬全局、建隊伍、強服務、送溫暖,在救助服務、醫療救助、尋親返鄉、落戶安置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經驗和做法,為流浪乞討人員營造溫馨家園。截至10月底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00人次。
  • 流浪者的溫暖之「家」
    流浪者的溫暖之「家」——記者跟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體驗「暖冬行動」一座城市的「溫度」,取決於關注弱勢群體「底線」的高度。在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不僅要照顧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被救助者,還要勸導那些習慣了流浪生活的人回家。近日,隨著氣溫不斷下降,市救助管理站又開展了「寒冬送溫暖」行動,11月24日,記者走進天水市救助站,跟隨救助隊隊長李治榮,體驗見證了救助站工作人員平凡而充滿溫情的救助工作。
  • 杜東昇:踐行救助使命,守護流浪乞討人員的平安
    央廣網南陽1月6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實習記者 程海舟)「讓流浪乞討人員回到親人身邊,是我們的心願,也是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這是南陽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杜東昇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他的心中沒有名與利,有的只是對流浪乞討人員真情實意的守護。
  • 寶雞:路遇流浪乞討人員,請撥打24小時救助熱線電話
    寶雞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日前啟動,救助人員全天候上街巡查,對生活無著、乞討流浪人員進行救助,保障他們的生命健康。 記者從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從11月下旬開始持續到2021年4月15號,按照「自願受助
  • 長沙救助站給流浪人員送棉被並提供吃住 為其購回家車票
    總有些力量可以擋風禦寒 長沙救助站給流浪人員送棉被並提供吃住,為其購買回家車票 四季匆匆,冬天如期而至。在這嚴寒難擋的日子,我們起床需要勇氣,洗澡要靠毅力。對於身體較弱的病人、街邊的流浪人員等,冬天更加難熬。
  • 終於有家了!193名流浪乞討人員將落戶天津
    對於各救助管理站救助的,經全國救助尋親網尋親、媒體登報尋親、DNA血樣採集比對、人臉識別比對方式尋親無果滿3個月的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予以辦理在津落戶。據介紹,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是我市困難群體保障的重要一環。這部分人員是否能夠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是檢驗社會救助安全網是否密實與牢靠的重要標誌,是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