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救助站為流浪乞討人員送溫暖

2021-01-10 南方新聞網

近日,珠海市救助站積極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為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送上溫暖和關愛,確保他們順利過冬。

據了解,為應對寒冷天氣,珠海市救助站增添了毛毯、棉被等防寒物資,製作了街頭流動救助巡查路線圖。

自12月8日起,每日派出工作組對市區車站、街面、橋梁、涵洞、公園及周邊區域,特別是前山橋下、石景山地下通道、香洲車站總站、珠海漁女、梅華路地下通道、圓明新園、白蓮洞公園、唐家神前總站等常有露宿人員的區域進行巡查。

開展街頭救助行動期間,工作人員與街頭流浪乞討人員一一交流,仔細詢問他們的需求和意願,耐心勸導他們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對於不願到站接受救助的人員,工作人員給他們提供棉被、毛毯、棉衣褲、食品等禦寒物資,並留下救助站聯繫卡,方便他們隨時尋求幫助。

據統計,自12月8日降溫以來,珠海市救助站已開展街頭流動救助12次,出動工作人員25人次,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7人次,派發救助食品9份,棉被7床,棉衣褲4套。

【來源】珠江晚報

【記者】劉雅玲

相關焦點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央廣網貴陽12月3日消息(記者孟海)據貴州省民政廳消息,近日,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通知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寒冬送溫暖」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一是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要通過加強街面巡查、廣泛動員基層幹部和相關人員加強排查、主動報告、暢通發現報告和求助渠道等措施,進一步編密織牢流浪乞討人員排查發現工作網絡。二是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快速妥善處置受助人員。
  • 長沙救助站給流浪人員送棉被並提供吃住 為其購回家車票
    總有些力量可以擋風禦寒 長沙救助站給流浪人員送棉被並提供吃住,為其購買回家車票 四季匆匆,冬天如期而至。在這嚴寒難擋的日子,我們起床需要勇氣,洗澡要靠毅力。對於身體較弱的病人、街邊的流浪人員等,冬天更加難熬。
  • 為流浪乞討人員構築「溫暖之家」 合肥救助站專項救助行動落下帷幕
    3月15日,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圓滿落下帷幕。2018年11月至今年3月,在為期4個多月的專項救助行動中,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297人次,發放棉被152床,棉大衣352件,棉衣棉褲152套,棉鞋268雙。
  • 安順市救助管理站:給街頭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
    近日,天氣寒冷,為了給街頭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安順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並與公安機關、城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對安順兩城區主要街道及車站、廣場、集貿市場、河道、天橋等處開展巡查救助,給流浪乞討人員送禦寒物資,對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給予救助。
  • 嶗山區開展「寒冬送溫暖」流浪人員救助行動
    1月6日晚,氣溫已降至零下12攝氏度,為做好極端寒潮天氣期間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嶗山區及時組織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區民政局、各相關部門及街道組織人員對轄區地下通道、公園廣場、橋梁涵洞、建築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巡查,為露宿街頭和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實時救助、幫扶,切實防範流浪人員凍傷亡等極端事件發生。當晚,在海爾路一處高架橋下,巡查人員發現一名男子衣著單薄並蜷縮在牆角,地上僅有一床被褥。
  • 臨淄:「寒冬送溫暖」 全天候救助流浪乞討人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記者從臨淄區流浪乞討救助工作暨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動員會上了解到,為確保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服務,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我區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近日,貴州省民政廳發布消息,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關愛流浪乞討人員寒冬送溫暖」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寒冬已至,大足區救助管理站為及時救助陷入困境、居無定所、迷失走散、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以及流浪未成年人,幫助其解決燃眉之急,讓他們在寒冬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的關愛,向全區廣大市民發起「關愛流浪乞討人員寒冬送溫暖」倡議書:廣大市民在大足區境內發現流浪乞討人員時,應當採取積極幫助措施,告知、引導其向大足區救助管理站求助
  • 寒冬送溫暖!貴州多地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行動
    記者從貴州省民政廳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嚴冬季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近日,將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愛心救助暖心回訪(黔南州)流浪乞討人員是最邊緣、最脆弱的特殊困難群體,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抓緊抓細抓實「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給流浪人員送棉被和食物
    為紮實做好冬季救助管理和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1月7日晚上,大埔縣民政局聯合縣衛健局、縣城綜局、縣公安局等單位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共同開展「寒冬送溫暖 關愛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救助行動。
  • 連雲港四級聯動 鋪就流浪乞討人員溫暖回家路
    「我們社區工作人員就是兼職救助人員,負責本社區範圍內救助政策的宣傳和日常巡查工作,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有效救助。當在社區發現或遇到主動求助流浪乞討人員時,我們會做好登記工作,及時通知救助管理站給予救助或發放引導卡勸其自行前往,同時做好源頭防控工作,妥善安置外地送回本轄區流浪乞討人員。」西苑社區黨委書記宣靜介紹。「這裡比我想像中好啊,設施齊全,條件也不錯。」
  • 慰問困難群眾 救助流浪人員 冬日送溫暖 未央在行動
    連日來,未央區開展系列活動為困難群眾和流浪乞討人員冬日送溫暖。24小時值守確保困難群眾溫暖安全過冬據介紹,為保障慰問活動順利開展,未央區民政局今年以來協調調撥專項資金共計372.88萬元,為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慰問金301.87萬元;為187名60歲以上低保老人發放慰問金9.35萬元,為25名80歲以上低保老人發放慰問金2.5萬元;為471
  • 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媒體:為邊緣人群兜底彰顯城市的溫度
    天津民政官微 圖「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11月4日消息,「這些落戶天津的流浪乞討人員,雖然人生經歷不同、各有各的不幸,但大多像祝酉晴一樣身心並不健全,有的人患有智力障礙、阿爾茲海默症、精神疾病,有的人則身體殘疾,無法給出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方等有效信息。」2日,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了《無家可歸的「無名氏」變身享有社保的新市民,19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的故事。
  • 為讓流浪乞討人員的回家路更溫暖 連雲港探索形成四級聯動工作機制
    觀摩新海街道西苑社區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乞討人員寄養點、市社會福利中心「三無」人員集中供養區和流浪乞討人員寄養點
  • 蘇州市救助站:為生活無著的人提供溫暖的「避風港」
    溫暖:寒夜裡他們逆寒而行受強冷空氣影響,這兩天,蘇城的氣溫持續走低,最低氣溫跌至零下8℃,室外寒風凜冽。一些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還好嗎?連日來,蘇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員放棄節假日和夜間休息的時間,冒著嚴寒,加班加點巡查街頭,為的是給需要救助的人送去溫暖,不讓他們忍凍挨餓。
  • 寒潮再襲 極寒天氣下溫暖救助流浪人員
    極寒天氣給流浪乞討人員帶來嚴重威脅。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市民政部門安排部署全市救助系統加強街面巡視,加大對城市流浪人員的救助力度。寒風中,大家沿著廢棄的鐵道走了300多米,終於在鐵道旁的一處窩棚裡發現了一位流浪的老人。流浪人員:我這裡沒問題,我不上救助站。由於我國救助法施行「自願救助」的原則,對於確實不願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只能為他們提供救助物資,不能強行實施救助。因此,在老人拒絕去救助站後,工作人員就為他送上了棉衣棉被和口罩。流浪人員:哎呀,這麼關心,我非常感動啊!
  • 為流浪乞討人員營造溫馨家園
    呂景華近年來,山東省鄒平市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攬全局、建隊伍、強服務、送溫暖,在救助服務、醫療救助、尋親返鄉、落戶安置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經驗和做法,為流浪乞討人員營造溫馨家園。截至10月底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00人次。
  • 34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海門 享受「三無人員」供養標準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區民政局築牢兜底保障網,34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海門成為新市民,讓城市邊緣人群「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記者昨日從區救助管理站了解到,就在本月初,34名流浪乞討人員拿到了他們新的身份證。  2014年,海福玉在路邊乞討時被區救助站工作人員發現,因存在智力缺陷,無法進行溝通,於是救助站工作人員先將海福玉安置在救助站。
  • 防控疫情:深圳福永拉網式救助流浪乞討人員
    1月31日,深圳福永街道社會事務辦工作人員廖永華在日常巡查中,發現白石廈社區天橋下有3名流浪乞討人員在路邊。該工作人員即通知社區工作站和福永衛健部門醫護人員趕到現場進行處置。工作人員抵達現場後,只見3名55至60歲的流浪漢正躺著路邊凍得瑟瑟發抖,當時氣溫較低,見此情形,工作人員立即上前把帶來的衣物和被褥為其取暖保溫,防止受凍著涼。
  • 寒意化在暖意中 海口救助站工作人員為流浪人員送禦寒物資-海口...
    「倪大哥,前兩天給你送的衣服穿上身了嗎?」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倪老漢回過神來。那是海口市救助管理工作站(以下簡稱海口救助站)站長謝克雄的聲音。倪老漢循聲望去,隨後站了起來。在海口流浪了10多年,他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早已相熟。「穿著呢。」倪老漢拉開外套,露出裡面的毛衣和夾克,又朝自己的「床鋪」瞅了瞅,轉身說道,「看,被子也鋪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