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鴿子第一次放300公裡,能歸巢嗎?

2020-09-03 鄉村徐哥

成年的鴿子再沒有訓放的情況下,我個人是強烈的建議,不要放300公裡。雖然不敢說絕對不能歸巢,但是歸巢機率只佔到40%。也有可能更低,在沒有經常訓放的情況下,信鴿只是了解鴿舍,附近這一塊的磁場特徵變化。如果是突然加大遠距離放飛,信鴿是很難通過磁場定位到,它所熟悉的磁場環境大概方向,基本上可以說定位不出來,我也不說絕對,能定位出來的鴿子絕對是少之又少。

對信鴿有所了解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主要是通過磁場定位。信鴿上喙和頸部有發達的磁場細胞,就是通過自身的磁場,能感應到它所熟悉的磁場大概方便。只要它辨別方向以後,信鴿會一直朝著它熟悉的,那個磁場方向飛。如果是在下大雨閃電的時候,鴿子這種磁場會受到嚴重幹擾,這個時候信鴿會短暫的迷失方向。這時候它一樣找不到回家的正確方向,所以說天氣情況非常重要,天氣惡劣才是信鴿最大的敵人。

為什麼說不要你突然放300公裡?在以前從來沒有訓放的情況下,鴿子對它所了解磁場環境太小了。信鴿只了解鴿舍附近,20公裡左右磁場變化,如果你是放50公裡到80公裡,估計是沒有多大問題。距離不遠的情況下,信鴿所熟悉的磁場它能定位出來,太遠了以後它就不行了。因為它所了解的磁場面積太小,基本上定位不出來。如果它熟悉面積大,信鴿基本能定位出大概的方向,總而言之逐步增加訓放距離太重要。

為什麼要逐步的增加訓練距離?只要讓信鴿一步一步的從近到遠,慢慢的加大空距,讓它了解更大磁場變化和特徵。信鴿在一步一步的了解,更大面積的磁場特徵情況下,才可以慢慢的遠距離歸巢。要讓信鴿了解到從鴿舍為中心點,150公裡範圍內磁場特徵的時候,只有這樣信鴿才具備比賽。150公裡的範圍很大的面積,只要讓信鴿加深,這個範圍內的磁場特徵,在三五百公裡的比賽時候。信鴿才可以找到回家的正確方向,當它熟悉了這一大片空域磁場,在辨別方向時候它對熟悉磁場,有強烈的感官,這時候信鴿會知道,那個方向才是它正確的歸巢路徑。

相關焦點

  • 二百多公裡歸巢的鴿子,累死在我家鴿舍旁邊
    由於鴿子的環號註冊信息不完善,可想而知即便是鴿子有名次也無成績。對於接近二百多公裡的競翔歸巢飛程來說,兩隻鴿子不僅狀態和體力程度匱乏難測,遠程挑戰性是成是敗得看運氣,最為關鍵的是因為疫情所導致,別說是平時馴放條件與次數如何,其實,我家所有鴿子一直關舍禁飛。因此,鴿友拿走鴿子後,後悔不已的我懸著七上八下的心,總是有些忐忑不安。覺得兩羽鴿子不僅是去而難返,而且是有去無歸釀成此次取鴿鴿必丟的不佳局勢。
  • "放鴿子"這個詞,你真的懂嗎?
    說起"放鴿子"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自己被爽約了,就可以用被"放鴿子"了來表達無奈的心情,可是歷史上職業"放鴿人"可是誠信的代名詞,那麼我們真的懂這個詞了嗎?
  • 這幾種比賽歸巢的鴿子做種價值高
    有些比賽下來,鴿子要是在兩天內歸巢做種價值都不低,也有些比賽飛下來,鴿子就算是飛出了比較不錯的成績做種的價值也不見得很高。養鴿子的時候就是需要那些做種價值比較高的鴿子來留種。所以對於不同的比賽的鴿子的選擇也要有所區分。下面我們來說幾種歸巢之後做種價值比較高的賽鴿。當然,歸巢的時間不能夠太遲,有成績自然是更好的。
  • 淺說鴿子的歸巢性能!
    鴿子為何能從帶到一千公裡、五百公裡之遠的地方,鼓翼飛回來鴿舍呢?而且無誤地判定方向呢?關於鴿子的歸巢性能,學者與養鴿者之間,各有各的說法,一直到現在尚無一個肯定的定論。但是存有鴿子只憑其獨特本能而飛回歸巢的模糊觀念,可說是缺乏養鴿的重要基本知識,對飼養鴿子、訓練優秀鴿子、繁殖優秀種鴿,可能有所不便。因此,這裡就以各種說法為基本,綜合來判斷鴿子的神秘歸巢性加以解說。
  • 自帶導航系統的信鴿是如何實現千裡歸巢的,鴿子到底有多聰明
    在古代通信極度不發達的時代,信鴿就是當時最快的溝通工具,其實人類很早就發現鴿子有歸巢的特性,在遙遠的距離它們都能依靠一種自身導航系統回到家中,也正因為這種特性造就了信鴿的誕生,那麼信鴿到底是靠什麼技能來實現從幾千公裡的地方回到家中的呢?
  • 賽鴿訓放歸巢"五觀察"
    鴿友們都知道,飼養信鴿最講究&34;,而訓放則是&34;的重要組成部分,訓放的效果直接關乎信鴿的比賽成績,所以,訓放歷來被參賽鴿友所看重。訓放量的掌握和鴿子的品系、平時的飼餵管理方式、信鴿的個體條件、路訓時的距離、氣候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 賽鴿歸巢當天,能用藥預防疾病嗎?
    --競技動物各大賽事 養護高手秘笈--賽鴿在訓放和比賽歸巢後首先,很多廠家推薦鴿友在鴿子歸巢以後用預防毛滴蟲、呼吸道以及腸道的藥物,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很多人在用藥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鴿子到底缺什麼,由於在長時間的劇烈飛行中,鴿子消耗了大量的鉀、鈉以及微量元素,所以在鴿子訓放和比賽歸巢以後,給它補充電解質才是正確做法,推薦梅克姆比賽級水性電解質,防止鴿子由於鉀、鈉失衡造成的身體損傷。
  • 500公裡穩定歸巢賽鴿特點
    哪種類型的骨架、肌肉、膀條、羽質、鼻腔及呼吸道更適合高速飛行、爭先歸巢,一方面對於不同地區、不同地形、不同氣候條件等的賽事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對於各類型賽事也存在某些共通之處:一、對於能夠滿足 500 公裡賽事穩定歸巢這個基本條件的賽鴿,取勝概率較高的鴿子,除了智商更高和幸運擺脫非正常傷亡等等因素外,在身體條件方面的部分共性(無法一一列舉,存在例外個體):(1)相對於同等體型大小的其他鴿子,骨架更粗壯、硬實但體重又不會更沉;(2)相對於同等體型大小的其他鴿子,龍骨和恥骨之間的銜接更加緊湊、順暢;(3)即使肌肉非常爆滿,體重也不會太沉
  • 800羽信鴿歸巢比賽 飛越500公裡最快只需7小時
    近日,宿遷市的不少信鴿愛好者攜帶自己的愛鴿來到信鴿協會,準備參加歸巢比賽。在現場,技術人員給每個參賽的信鴿腿上綁上事先準備好的定位設備,通過GPS定位系統,能夠實時監測信鴿的飛行速度和飛行時間。
  • 如何強化信鴿歸巢率,減少丟失機率加快歸巢速度
    畢竟有很多的養鴿人,不但是一種個人的愛好,同時我們的信鴿還經常參加打比賽,信鴿比賽能給我們養鴿人,帶來一種無窮的樂趣。每當鴿子歸巢的瞬間,那種心情是旁人所無法理解的,只有真正喜歡信鴿的朋友才能體會到,在我們飼養信鴿當中,在身邊有很多我們認識鴿友,他們的信鴿在比賽當中,不但名次拿的好而且信鴿歸巢速度快,讓很多鴿友羨慕不已。
  • 信鴿是通過什麼方法歸巢?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原來它自帶導航
    說起信鴿的歸巢雖然不算神秘,也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信鴿到底是通過什麼方法?能在千公裡外可以正確歸巢。信鴿的歸巢科學家做了很多試驗,且其中有幾種說法,信鴿可以通過河流和道路進行歸巢,也包括太陽的移動軌跡進行定位歸巢。在眾多的說法當中,比較靠譜的還是通過磁場進行導航,因為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如果在它的鼻子部位有磁鐵的幹擾,信鴿將無法準確的回到老巢。
  • 比賽的鴿子一上路就丟的原因
    一隻小鴿換毛期是它一生中的第一次換毛,是它成長的必然過程,也是它走向成熟的必然階段,這個時期需要最大的呵護。為小鴿安排適度家飛,自然過渡飛,到成熟期的最好方法。同年齡段的鴿子換毛好的成熟也早,毛不好的鴿子強行家飛、路訓,非常容易丟失,這也是規律。
  • 一場突發起來冰雹,丟失了幾十羽百公裡歸巢的賽鴿
    眾所周知,我們養鴿人幾乎都是因為愛鴿子,才去選擇這條無怨無悔的養鴿之路。昂望藍天白雲間,翱翔著自己親手餵養日漸壯大的鴿群,總是感覺鴿群把藍天之下的風景點綴的生動多姿,如畫卷之完美。本人覺得養鴿既能陶悅的放縱心情,又能愉悅的卿濤自己的美好人生。這或許同樣也是所有養鴿人的共同體會。異樣的命運,養鴿是我們愛鴿共同的選擇,其實鴿學是無盡的,一旦愛上養鴿會讓我們鍥而不捨的選擇永無止境。
  • 為什麼鴿子能在上千裡外準確飛回家?它到底有什麼「超能力」
    但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 對地球磁場的辨別,其實很多種動物都有這種能力。但是地磁場是一種準確度很低的導航,因為它時刻處於變化當中,但信鴿似乎並未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還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跟對信鴿的嚴格挑選和訓練有很大的關係。
  • 我在快手放鴿子
    賽鴿比賽通常為300公裡、500公裡、700公裡、1000公裡、1500公裡等。先由賽事主辦方將鴿子統一收集,腳上裝有GPS的足環,用於辨認和定位。正式比賽時,要用貨車將鴿子拉到四周空曠的指定地點統一放飛。比賽結束後,會根據回巢時間來確定名次,幾千羽參賽鴿子最終可能選入前300~400羽的名次,這些被神明選中的鴿子就成了在職業比賽中有成績的賽鴿,會放到拍賣會上進行拍賣。
  • 賽鴿知識:遠程鴿子的特徵及鑑別你都了解嗎?
    遠程鴿是對信鴿中能夠在遠程賽事中穩定歸巢的品種或鴿子的範稱。這與賽程相對應,如當前鴿界對遠程的概念起點一般為700公裡,即遠程鴿必須在700公裡以上賽事中穩定歸巢才可稱之為遠程鴿。 外形特徵 胸骨長,前額與鼻瘤,後腦、下頦與頸部均呈平滑自然的過渡,整個頭頸部呈流線型外觀。
  • 不歸巢?7大原因3大對策
    那麼,復放鴿究竟是什麼原因不歸巢的呢?下面就筆者多年的參賽經驗簡單討論。一、復放鴿不歸巢的原因復放鴿不歸巢,有多種原因素組成,最常見的有以下幾個方面:1健康因素復放鴿不歸巢有很大一部分是健康因素造成的。
  • 賽鴿380公裡比賽餵4成飽可以嗎?
    賽鴿在比賽前是否需要餵食,並且餵食的量多少其實並沒有明確規定,只是在實際操作中鴿友對於賽鴿日常用料的狀態下按照日常供給就可以,如果是因為賽鴿的餵食和賽鴿的歸巢能力產生關聯的話應該是在短距離的賽事中餵食用料確實有一定的模式,比如在短距離賽事的集鴿前不餵食,讓賽鴿有一種飢餓感,破事它們快速歸巢,其實這種餵食的刺激形式是根據賽鴿日常的管理和餵養情況來制定
  • 巧用300公裡快速鴿,讓鴿子飛的更快成績更好!
    在信鴿比賽中,我們常見到這樣的情況,鴿子在300公裡比賽的時候速度很快,結果到了決賽遲遲不見回或者回來的很慢。這樣的鴿子血統很純正,個體也很優秀,對鴿友來說期望值很大,但期望往往也帶來了失望。為什麼會突然慢下來?不要一味歸於鴿子自身問題,除此之外,要總結分析慢下來的原因,且學會善於利用這些300公裡短跑健將。
  • 科學餵養防止鴿子甩食
    訓放開始以來,我進行過多次20公裡以內的訓放,之後跟著打車一起放了一趟,鴿子歸巢後發現幾隻鴿子出現甩食的症狀,調理好後又訓放了一次100公裡的距離,愛鴿回來後有相同症狀的增多了。秋季訓放過程中,相信大多數鴿友都遇到過這一現象,賽鴿上籠比賽歸巢後鴿子出現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