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歡迎來到這個更大、更酷的世界
-這是小澳君的第3篇文章-
最近一個月來,澳大利亞被大火籠罩,不少著名景點受到重創。
就在昨天,又一個景點-袋鼠島被燒毀1/2。
該島上四分之一的面積被定為國家公園和保護區,袋鼠、考拉、小袋鼠、針鼴鼠和各種鳥類還有多種保育動物在其中棲息。
然而,昨日的一場大火卻造成了島上大量的土地被夷為平地,動物的天堂淪為地獄!
這就是現場
算算時間,澳大利亞這場大火也已經燒了好幾個月了,卻絲毫沒有熄滅的跡象。
這場山火就這麼嚴重嗎?
是的,今年的山火真的很嚴重
還記得嗎?
今年8月份,亞馬遜叢林大火,將近100萬公頃的森林被燒毀。
更早一點,美國加州大火,76.7萬公頃的土地被燒毀。
這都被稱為人類史上最為嚴重的火災之一了!
而如今澳洲山火的面積,竟然比這兩場火災加起來還要多!
截至目前,整個澳洲總的被燒面積已經超過630萬公頃。
這相當於燒掉了10個上海,8個墨爾本,5個雪梨,3.7個北京,1.8個海南省,0.5個英格蘭。
而維州的總過火面積也已經達到82.8萬公頃,是2009年黑色星期五那場大火燒掉的45萬公頃的將近2倍!
相當於一整個墨爾本快要被燒掉了!
而自九月到現在,估計有5億澳洲動物葬身山火,生靈塗炭。
受山火影響,目前,維州休姆高速公路位於西摩和尤羅亞之間的路段雙向關閉。
有網友發布了維州東部小鎮馬拉庫塔的現場圖片。
連續多天的山火曾讓這裡的天空被燒成血紅色。
漆黑一片,連人都看不清,宛如世界末日...
肆虐的大火,摧毀了動物們的家園,同時嚴重威脅到了居民的生命安全。
緊急部門已經發布了6個「立即撤離」的警告,11個山火的緊急警告。
截至到現在,維州山火已造成2人死亡,21人失蹤。
新州、南澳、昆州等地,山火也一樣在失控。
為什麼這次山火這麼嚴重
本來,山火算是澳大利亞最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了,一年中總會來那麼幾次。
但是今年的這場山火卻從去年10月份一直燒到今年,到現在依然愈演愈烈,毫無消退的痕跡。
想必大家一定都已經積累了一肚子的疑問:為什麼今年澳洲的山火這麼嚴重?
乾旱的天氣
我們都知道,天氣條件,如溼度、雨量等都會影響叢林大火的規模,強度,速度和可預測性,以及它們對社區的危害程度。
比如,在炎熱,乾燥天氣中,相對溼度過低,植被就會變得乾燥易燃。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火一起,還不得把山都燒禿了。
而澳洲,從去年8月份就開始經歷乾旱,甚至是11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
這次山火處在如此乾旱的季節,嚴重性可想而知了。
豐富植被,尤其是桉樹
澳大利亞植被覆蓋率極高,可以說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燃料。
更要命的是,澳洲的森林中數量最多的是——桉樹。
而桉樹最大的特點就是體內富含油脂,這些油脂甚至還會被蒸騰到空氣中,形成一片藍色霧氣。
雪梨的藍山就是這麼得名的。
因為有油,所以桉樹也極易燃燒!加之桉樹在澳洲大陸森林面積中佔比超過70%。
可以說澳洲的森林就是一個無限量供應的燃料庫。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澳洲本地的鳥類竟然還加入「縱火」。
根據Daily Mail報導,澳洲本地的鳥導致了山火形勢更加嚴峻,不斷惡化!
真的細思極恐!花費了無數努力去撲滅的火,僅僅因為幾隻鳥,就讓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
那麼為什麼澳洲本地鳥會讓山火惡化呢?
因為這些本地鳥會銜起燃燒的樹枝或是菸頭之類的易燃物丟到乾燥的樹叢或是田地裡,使其著火。
然後獵物會被大火逼出草叢,方便鳥類捕殺。
現在鳥的智商都這麼高了嗎...都進化出了這種捕獵方式了,OMG!
在這次澳洲的山火災難中,就有人錄下了這些猛禽在大火中捕獵的情景。
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還真是讓人恨得牙痒痒。
不少研究人員們都開始擔心,這些鳥類會被人們討厭,甚至進行捕殺。
小澳君覺得,就這樣的縱火犯,如果澳洲人民真的去捕殺了,還真的是能讓人理解...
山火肆虐,澳洲政府受各方質疑
眼看著山火愈演愈烈,心繫災區的善良網友們,開始提出了各種十萬個為什麼。
比如:雖說是天災,但是政府就不能多努把力嗎?為什麼不在火勢沒有蔓延開的時候隔離山火?為什麼消防員數量那麼少?為什麼不出動軍隊滅火?為什麼不提前設好防火帶?為什麼不用人工降雨?
這麼多問題,估計澳洲政府是沒時間回答了,不如小澳君來說一說看法。
為什麼不在火勢沒有蔓延開的時候隔離山火?
很多人覺得,大火蔓延得如此迅速,開闢隔離帶不就可以阻止大火蔓延了嗎?
提出這樣想法的人們眼中的林火蔓延,我猜是這樣的:
按這種模型來看,當森林初期起火點(上圖紅色位置)發生林火,我們確實只要在火勢前線布置好防火隔離帶(上圖白色區域),就可以完美確保二期森林(上圖綠色位置)處於安全地位。
甚至我們如果幸運一點,有正確的風向,把大火往河流、海洋的方向吹,是不是林火就沒辦法蔓延了呢?
聽起來很簡單很美好,但現實中的林火蔓延,不只在地上蔓延,它也有可能是在空中蔓延的。
不知維州氣象局發布的這張林火蔓延模型是否清晰,簡而言之,現實中林火的蔓延,不只是單純的在地面上沿路傳播。
它還包括「樹木-火種」-「濃煙-煙羽上升-冷卻-形成混合濃煙的雲-雷暴-閃電」-「導致新的起火點」這樣的空中傳播。
也就是說,澳洲人民此刻面對的這場林火災難,並不是只會「在地面匍匐進攻」的獅群。
而是有能力「呼風喚雲」,飛升到空中,隨氣流潛行,並在數十公裡外從雲端突然降臨的巨龍!
當我們要求澳洲相關人士對林火發出「地-地反擊」的時候,林火本身卻在對澳大利亞大陸發出「空-地攻擊」。
兩方根本不是同一個量級的競爭對手,此刻專家能在地面上玩出什麼動作,來「有效阻止火勢蔓延」?
如果你仍然覺得有,不妨想想坦格利安家族是靠什麼徵服了維斯特洛斯大陸的七大王國。
為什麼消防員數量那麼少?
澳洲的人口和國力,真的無法做到供養一隻龐大的消防隊伍。
所以澳洲絕大部分的消防力量都是志願形式的,目前奮戰在前線的7萬多名消防員,99%都是志願者。
以人口比例上來說,能達到這個數量真的不容易。
畢竟是人口有限、國情所迫、沒有辦法。
有句話叫「任何技巧上的優勢在絕對量級的碾壓面前,不值一提」,我覺得放在這裡特別應景。
在如此大面積的山火面前,澳大利亞的消防人員儲備,不僅達不到「飽和式營救」的條件,甚至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為什麼不出動軍隊滅火?
澳洲不出動軍隊滅火,原因很簡單,就是:沒這傳統。
動用軍方力量救災,其實一直是中國的獨家特色。
國外雖然也有,但是少。
頂多也就是發大水,刮颱風的時候做些開船、扛包、搬運等粗活,救火就不一樣了,這種技術活不在軍隊的技能範圍內。
術業有專攻,尤其是面對火場這種複雜環境,門外漢更多時候只會幫倒忙。
為什麼不提前設好防火帶?
防火帶的確是抵禦火災的好方法,防火帶是通過人為清除一定範圍內的可燃物的方式,以達到抵禦大火擴散的目的。
建立防火帶一般會採取人工定點焚燒的方式,但是這玩意,一是不好燒,工程量太大,沒法做到一燒就燒個幾百公裡,只能個別區域重點設防。
二是變數大,搞不好容易失控,引火燒身。
前段時間雪梨藍山燒防火帶時,因為風向突變,就不小心防火變放火,火燒連營...
為什麼不用人工降雨?
關於人工降水,聽起來是挺高級,但有個十分尷尬的缺點,十分依賴氣象條件。
人工降雨可不是簡單的派飛機到空中灑水,也不是拍連續劇拿高壓水龍頭對天噴水,它需要用特殊製作的增雨火箭彈和炮彈對指定空域射擊。
最重要的保障條件就是要有足夠的雲層提供蓄水,才能配合人工降雨的進行。
然而乾旱的澳大利亞,積雨雲多麼可遇而不可求。
最後,小澳君想說,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澳洲的歷史就是一部與山火搏鬥的抗爭史。
在這百年間的抗爭史中,科技、文化、經濟都在不斷發展,但是火也同樣越燒越旺。
期間的緣由真的值得整個國家去深思,也許澳洲真的該拿出些改變了,不然雖然這場大火終究是會滅的,但是下一場火遲早還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