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百科(非洲肺魚篇)

2021-01-15 亞峰水族

非洲肺魚品種簡介 

  非洲肺魚的特殊之處就是他們除了能用鰓呼吸外,還能用鰾代替肺來呼吸,由於非洲肺魚屬於淡水魚,就算在枯水的時候,他們也能鑽到淤泥裡進行夏眠。

 中文學名:肺魚

 拉丁學名:Lungfish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硬骨魚綱(Osteichthyes)

  亞綱:肉鰭亞綱(Sarcopterygii)

 目:肺魚目、角齒魚目、美洲肺魚目

  科:角齒魚科、美洲肺魚科

 屬:大洋洲肺魚屬 等

 分布區域: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區

 

非洲肺魚外形特點


非洲肺魚(詳情介紹)比較特別之處就是他們能夠用鰾代替肺來呼吸,這讓非洲肺魚能夠在夏季枯水時期也能夠安然度過,雖然非洲肺魚並不是真正的用肺來呼吸。

  生活在淡水中,除了以鰓呼吸外,還能以鰾代肺呼吸,即使是在枯水時期,它們鑽入淤泥之中進行夏眠,眠期可達數月之久。但有時間的限制。肺魚之所以能在水外生活,正如它的名字所顯示的,它可以用「肺」來呼吸。

  非洲肺魚的鰾很發達,整個鰾的前端部分合併為單室,長度很短,隨即分開成對,達體腔後端;鰾內中央腔的側壁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小氣室(肺泡),各小氣室又復分為許多小氣囊(肺小泡),構造與陸生動物的肺十分相近。

  因為非洲肺魚的鰾在生理構造上具有肺的功能,裡面都是分枝繁多的血管網和螺旋瓣,有短的鰾管與食道交通,可以在缺氧時用鰾吸收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有趣的是,非洲肺魚在旱季時也有將自己深藏在淤泥裡的本領,並用周圍的泥土建成一個很堅固的「小泥洞」,在嘴巴的前方開一個小小的呼吸孔,它靜靜地躺在裡面夏眠,度過長達6個月的旱季。當雨季來臨時,它便破洞而出。

 

非洲肺魚生活環境


非洲肺魚(詳情介紹)被稱為魚類的活化石,隨著人類對於非洲肺魚的了解越來越多,科學家們發現非洲肺魚用來繁殖和棲息的水域正在逐漸減少,非洲肺魚正面臨著絕種的危險。

  現生非洲肺魚主要生活於河流中,體長可達1~2米,腦顱骨化程度頗低,脊椎為軟骨,鱗退化為骨質圓鱗。非洲肺魚被分為四個不同的種,主要分布於非洲赤道附近地區的河流和大湖中,但分布北達塞內加爾,南至莫三比克。非洲肺魚和美洲非洲肺魚都有雙肺,鰓蓋相對較小,在河流完全乾涸時在河床淤泥中做洞,以休眠狀態度過長達6個月的乾旱季節,完全脫離水,在空氣中存活。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沉積中,含有零散非洲肺魚化石的柱狀泥質沉積表明,非洲肺魚在那時即以這種方式來度過困難時期。

 

非洲肺魚餵食要點


  非洲肺魚屬於肉食性魚類,主要以魚類、軟體動物、甲殼類、昆蟲幼蟲、蠕蟲等為食。非洲肺魚又名原鰭魚、虎斑肺魚,人工飼養的條件下也需要注意一些科學的餵食方法。

  非洲肺魚個體大小、色澤的差異都很大,有的身上有斑紋,有的則沒有,但沒有兩條非洲肺魚的斑紋是相同的。非洲肺魚身體上的斑紋對它們來說,就像識別指紋一樣,可以辨識出各自身份。

  非洲肺魚在幼魚時期具有外鰓的生理特徵,隨著生長變化雖然還會保留下來,但已經逐漸變小、萎縮。它們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

  非洲肺魚的視力並不發達,但嗅覺靈敏,同時身體上會發出微弱的電流感應周圍的生物,因此,在投餌時,它們會做出靈敏的反應。

  非洲肺魚雖然喜歡以小魚、小蝦等活餌為食,但習性並不兇猛,但在平時的餵飼以及換水的過程中,還是要小心地留意它們,它們堅利的牙齒和上下顎部的咬合力造成的傷害是非常驚人的。

 

各位魚友有什麼想了解的在下方留言,小編會儘量滿足大家的


相關焦點

  • 壘在土牆裡的生命--肺魚傳奇
    我們在水族館裡偶爾會見到一種長得像鰻魚,但又好像長了四隻腳的魚類,這就是肺魚。它們行動緩慢,隔一段時間就會把嘴伸出水面呼吸一口空氣,沒錯,它可以靠空氣呼吸,因為它的魚鰾有類似於兩棲動物的肺的功能,他是魚類向兩棲動物進化的中間物種,因此又有「活化石」之美稱。
  • 肺魚 | 生存"大師",地球的主人
    在南美洲分布的是南美星點肺魚(Lepidosiren paradoxa),而在澳洲當然就鼎鼎有名、素有活化石之稱的澳洲肺魚(Neoceratodus forsteri)。 撇開分類專業的知識,將非洲產的品種,承其種名,區分為四大種別,這四大種別也是目前水族定義上的四個可見的品種。
  • 非洲肺魚是什麼讓它忍著不死世界上最年長非洲肺魚多少歲死了嗎
    肺魚之所以能在水外生活,正如它的名字所顯示的,它可以用&34;來呼吸。非洲肺魚之所以有兩套呼吸系統是因為長期適應了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有趣的是,非洲肺魚在旱季時也有將自己深藏在淤泥裡的本領,並用周圍的泥土建成一個很堅固的&34;,在嘴巴的前方開一個小小的呼吸孔,它靜靜地躺在裡面夏眠,度過長達6個月的旱季。當雨季來臨時,它便破洞而出。
  • 趨勢跟蹤,是一條等待雨季的非洲肺魚
    最近花花小師妹有篇文章,題目叫《理性討論,交易能不能賺錢》的文章,一看題目,心裡難免一咯噔,看來是最近交易狀態不是很好了,才會問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心情,我是太能理解了,因為我也反覆的經歷這樣的自問自答。  自從做交易以來,就入了趨勢跟蹤的坑。  趨勢跟蹤,理念簡單、操作方法亦堪稱傻瓜式,但是執行和堅持卻是異常的艱難。
  • 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原標題: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非洲肺魚展示了簡單的行走行為非洲肺魚在受控的條件下展示行走行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大量視頻分析,展示了非洲肺魚不僅能夠使用它瘦弱的下肢從地面抬起身體,而且能夠向前移動。
  • 非洲肺魚被稱史上最強「不死魚」,可離開水5年不死!
    而且,這條魚遇到水域環境,3秒便可「復活」,這便是史上最強的非洲肺魚。非洲的肺魚是生活在淡水裡的魚,這種魚和其他魚最大的區別除了能用鰓呼吸之外,還能用鯽魚代替肺呼吸,即使在枯水時期也能潛入泥土中進入夏眠。非洲的肺魚離開水域環境也能生活,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可以用「肺」呼吸。非洲的肺魚鯽魚很發達,其構造與陸生動物的肺部非常接近。
  • 你所不知道的肺魚
    在非洲烏幹達乾旱地區,當地群眾想吃魚不容易,但也不用下河下海釣魚拉網,想吃的時候就揮起鋤頭在地裡挖,這是怎麼回事呢?但因環境變化,只有極少數特化的代表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區倖存下來,目前也僅有澳洲肺魚、美洲肺魚和非洲肺魚三種,而澳洲肺魚是無法在岸上生存的,今天主要介紹的是非洲肺魚。
  • 非洲肺魚:能在沙漠中生存,可以休眠長達4年
    這種動物便是非洲肺魚,很多朋友應該會不理解小編為何要介紹一個魚。可是小編若是說這種魚可以在沙漠中生存,那麼你的興趣是不是就大了呢?不過這種魚類在我國可是絕對看不到的,或許書上有一些記載,但是終歸是親眼所見帶來的震撼更大。而這種魚雖然被稱為是非洲肺魚,但是在南美洲也是可以見到的。所以不管怎麼說,你想看到這種神奇的魚兒一定是要走出國門前去國外才能看到的。
  • 肺魚的習性
    與澳洲肺魚不同的是,這兩種肺魚都有一對肺。與其它的魚類家族相比,肺魚類一直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家族。從這一支進化路線的主幹發展出了角齒魚屬,它們在三疊紀和隨後的整個中生代裡曾經廣泛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大陸水域裡。現代的澳洲肺魚就是角齒魚的直接後裔。非洲的肺魚和南美洲的肺魚則是從肺魚亞綱進化主幹分化出去的旁支。
  • 科普|身懷絕技的肺魚
    肺魚有很發達的肺部,部分種類即使沒有水也能呼吸空氣而生存。肺魚類在晚泥盆世至石炭紀曾經比較繁盛,至今只有少數極特化的代表生活在非洲、澳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區。肺魚的鰾的構造很象肺,可以進行氣體交換,所以有人將肺魚的鰾稱為「原始肺」。
  • 肺魚——不是那條廢魚
    ①澳大利亞肺魚是遠古呼吸空氣的肺魚家族中現存最原始的成員。與非洲同類魚不同,它不能在完全乾涸的情況下存活。澳大利亞的肺魚背部、側面、尾部和鰭呈橄欖綠到暗褐色,腹部呈淡黃色到橙色。它們的側面呈紅色,在繁殖季節雄性會變得更加明亮。澳大利亞肺魚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有一個單獨的背肺,用於補充通過鰓的氧氣供應。它們在前四個鰓弓上都有鰓,而第五個鰓弓上有半分支。
  • 不吃不喝在幹泥地裡睡幾年 非洲肺魚咋這麼牛(圖)
    幹土地中挖出「非洲肺魚」(圖源見水印)這種魚奇特之處在於「夏眠」,它們會在夏季枯水時鑽入地下,用分泌物將身體包裹作繭,然後裝死被譽為「活化石」的它比恐龍輩分更高,有四億多年歷史,分布於非洲、澳洲、南美洲的淡水中。
  • 非洲肺魚的生存法則,不管旱澇都能存活下來,我們應該向它學習
    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每一種動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其中有一種魚類比較有意思,它不但擁有魚鰓,同時還有魚肺,非洲大地一年四季,不是洪澇就是旱災,為了生存下去,各種動植物各出奇招。
  • 非洲肺魚在廣州河道出現?市民撈著「大黑魚」卻不敢吃,只能放生
    這種魚全身呈黑色,體長能夠達到50公分,有人說這是一種「非洲肺魚」。而在廣州的這條河道名叫石井河,由於汙染嚴重,河水非常骯髒,而當地人常常將這條河稱作「黑河」。但是在近幾年,由於不斷加強治理,這條河水質慢慢變好,在河中的魚類也多了起來,但是當地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魚。
  • 肺魚---生命的耐力等待
    在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江河裡,生長著一種介於魚類和兩棲類之間的珍奇動物——肺魚。
  • 非洲肺魚!讓人摸不透的魚
    非洲肺魚!讓人摸不透的魚。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魚的世界也一樣,在傳統的思維觀念裡面,如果是魚,肯定就離不開水,因為有句話叫做如魚得水。如今大家用來形容人春風得意,順風順水,在一個工作環境中左右逢源。而對於魚來說,是說明魚對水的依賴程度,魚在水中才能正常存活。但是世界上有一種奇怪的魚,這種魚可能沒有釣魚人釣到過。
  • 廣州河道出現非洲肺魚?市民撈起「半米黝黑大魚」,不敢吃又放生
    比如近日,廣州白雲區的一位市民,在石井河遊玩時,發現一條烏黑的「怪魚」在水邊浮遊,他將其撈起後被這條「怪魚」的外形所震驚——有人稱這是一條「非洲肺魚」!廣州竟還有「非洲肺魚」?有人稱是一條來自遙遠非洲地區的「肺魚」。廣州的河道裡,還能有肺魚?非洲肺魚,相信關注野生魚、生態界的朋友,可能都略有所知——這是一種生活在非洲地區的掠食魚種,生命力極強,可在乾旱的土地裡「休眠」數個月,只要有雨水降臨,它就能重新活過來,堪稱進化史上的奇蹟。
  • 非洲的杜茲肺魚——再長的旱季,總有雨季的到來
    在距非洲撒哈拉沙漠不遠處的利比亞東部,有一個叫杜茲的偏遠農村,這裡白天的平均氣溫高達42攝氏度,一年中除了秋季會有短暫的雨水外,其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驕陽似火。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卻生長著一種世界上最奇異的魚,它能在長時間缺水、缺食物的情況下,忍著不死,並且通過長時間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終等來雨季,贏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茲肺魚
  • 不吃不喝在幹泥地裡睡幾年 非洲肺魚咋這麼牛(圖)(1)
    幹土地中挖出「非洲肺魚」(圖源見水印)這種魚奇特之處在於「夏眠」,它們會在夏季枯水時鑽入地下,用分泌物將身體包裹作繭,然後裝死被譽為「活化石」的它比恐龍輩分更高,有四億多年歷史,分布於非洲、澳洲、南美洲的淡水中。
  • 能夠呼吸空氣的肺魚,來自泥盆紀的活化石
    維多利亞肺魚是非洲產的四種肺魚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成年體型據說可以達到180釐米。維多利亞肺魚是流通較廣的一種肺魚,在原產地的分布也較為廣泛,在非洲的東部和中部均有分布,在原產地,由於數量眾多,被當地人當作食用魚。維多利亞肺魚也是亞種最多的一種肺魚,被發現的亞種有三種之多。其中P. a. aethiopicus,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流域,以及與之關聯的維多利亞湖,坦幹伊喀湖等(熟悉三湖慈鯛的朋友應該會熟悉這兩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