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古代人才逆淘汰現象

2020-11-29 騰訊網

唐太宗曾經說過一句話:「為政之要,唯在得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施政的關鍵在於人才的選拔和任用。縱觀2000年的歷史,能夠正確的選拔人才人盡其用的朝代,都成就了輝煌。而不重視人才培養,不重視人才選拔的,都埋下了國破家亡的隱患。

而尤其令人心痛的是,當昏君執政奸臣當道的時候,劣幣驅逐良幣,格外引人注目。

一、 人治大於法治,讓既有的人才選拔制度按照某些人的意志去運轉,而不是最初確定好的選拔條件去選人才,尤其是在一個王朝的末期,經常會出現人才逆淘汰制度。

所謂人才逆淘汰,就是在人才選拔過程中,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反而被淘汰,被選拔出來的都是那些沒有本事喜歡拍馬屁的人。一旦這樣的人把持朝政,容易禍國殃民,危害一方。

西漢戴聖的《禮記·中庸》之中說: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按理說不管是早期的察舉制,還是後來的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封建國家的人才選拔制度,雖然不如現代這麼完善科學,但是還是可以從國民之中選出德才兼備的人才。

在這種成熟的人才選拔體制下,就算出一兩個那麼不太成功的產品,也不會影響大局。以古代的科舉制度為例,經過了10年寒窗苦讀,經過了聖人的教育,即使不能成為人才,就算書生氣多一點,但至少讀了聖賢書,品行不會太壞。

有一兩個這樣的現象出現並不奇怪,但如果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人才真的像俗話說的「仗義沒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說法,那就說明科舉選拔制度本身就存在弊端。

而事實告訴我們,從概率上講,讀書明理的人就是比不讀書明理的人更適合當官,更適合治理國家。

既然與選拔人才的制度無關,那麼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答案是兩個字:人治。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統治國家,皇帝就是律法的制定者,皇帝就是天,一切以領導人的意志為法律準則,所以當統治者有什麼喜好的時候,馬上就會傳遞到下面,那麼在人才的選拔上面,就會依據投資者的喜好來選拔,而不是根據德才兼備的標準來選拔。

在這種人治大於法治的前提下,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雖然自成體系,但是運行起來基本上是時刻變化的,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聽領導人的,而不是按制度來運轉。

如果遇上明君,喜歡選拔人才還好,如果是昏君當道,那麼人才的選拔就變成了雞鳴狗盜之輩爭相進入權力中樞,在國家和人民遺患無窮。

二、 皇權高度集中,促使「以天下奉一人」的現象實質上產生,沒有監管的權力,勢必要導致腐敗,而最高統治者的墮落,是人才選拔上「劣幣驅逐良幣」的基礎

要弄清楚古代王朝選拔人才時的「逆淘汰」制度,首先就等弄清楚選用人才的根源,即最高統治者皇帝的用人標準。

那麼為什麼祖宗建立非常好的人才選拔制度,為什麼到了王朝末期就會出現昏君,導致人才選拔出現問題?

其根本原因在於皇權不受限制,當一個人被吹捧的太多,他認為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是對的,都是上天的旨意,都會受到上帝的眷顧。那麼反映在人才選拔上,他也會一意孤行,覺得只要是自己選拔的人才都是正確的,都是優秀的。

魏晉時李康在《運命論》之中說:

「古之王者,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古代的明君是以一個人的力量去幫助全天下,讓全天下的百姓都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讓全天下的百姓都來伺候自己。

歷朝歷代這種說法層出不窮,但改變不了一個歷史事實就是,隨著封建歷史的不斷加強,皇帝的權威是在不斷的加強的,這就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歷朝歷代的統治,都是讓全天下在侍奉自己。

而絕對的權力,就是腐化和墮落最好的滋生土壤。

一般在王朝初期,開國明君們知道來之不易,意識到創業的艱辛都會兢兢業業的工作,勤勤懇懇的治理國家都會取得很好的發展。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君主的後人們就吃不到這種苦,意識不到這種危機,他們一生下來就過著優越的生活,而不是想著如何給全天下的百姓以最好的生活,最大的目標就是如何爭上王位。

所以他們對人才的認識也不一樣,對他們來說有用的人才就是如何幫他們爭奪王位,爭奪權力,如何服務自己,讓自己過得舒服,過得開心,而不是如何去服務人民,如何去治理國家,讓這個國家的百姓過得舒適,過得開心。所以這樣導致了皇帝選拔人才的本身,出發點就是不一樣。

所以在這種指導思想上選拔出來的人才都是善於鑽營,善於鬥爭,善於圍繞權力謀私,而不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人民利益服務。

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歷代王朝末期奸佞小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勢必對忠臣義士進行打壓,再加上昏君提供了打壓的契機,從而形成人才逆淘汰現象的出現

考慮完君主的問題,再從「人才」本身的角度出發。古人經常講朝廷有人好做官,人才的選拔,其實更多的並不是皇帝直接去選取人才,而是下面的官員在選拔人才,所以他們更多的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選取對自己今後有利益的人才,選取以後會聽自己的話,會在朝廷為自己站臺,會在皇帝面前為自己說好話,會和自己形成利益集團的人。

這也就是《韓非子·顯學》之中所說的:

「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但這種選拔人才的制度,對於人才本身來說,是正道,但也是一條艱難跋涉的道路,那些在亡國之君的手中迅速上位的小人們,自然不願意順著這條辛苦的道路上升。他們大都以幸進之身成為國家大臣,當然會受到正常渠道升上來的官員們的抵制。

也許一開始他們只是提拔了一個兩個,這種現象並不普遍,但是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為了和別的利益集團鬥爭,他們不得不壯大自己的集團勢力,也就不得不提拔更多人才到自己的圈子裡面,那種真正的人才或許並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要的只是自己這個圈子裡面的聽話的人,所以一些真正的人才可能就這樣被淘汰,流失掉。

而一旦形成這樣的利益集團,人才的選拔就更加不受控制,只能是在這種惡性循環中越來越差。

唐太宗李世民說: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對於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來說,「人」的作用,當然不止是參考自己的得失,皇帝只是一個人,他也不是銅頭鐵臂,也不是三頭六臂,他也是個普通人,也是平凡人,所以他需要很多人才來輔佐自己,如果一旦人才的選擇出現了大的問題,遲早就會影響到這個朝代,這個統治者的王朝。

如果人才逆淘汰現象開始出現,那麼統治基礎不穩,甚至國破家亡,也就是時間長久的問題,而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劣幣驅逐良幣還是 被良幣驅逐?
    而良幣和劣幣交換價格能相同,源自政府的強制性規定,後者催生了套利空間,為劣幣驅逐良幣創造了條件。  經濟學裡鼎鼎大名的格雷欣定律(Gresham’s Law),最常見也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含義,就是劣幣驅逐良幣。也即當兩種貨幣(一為良幣一為劣幣)一起流通時,理性的人們總是傾向於用劣幣來支付,而將良幣儲存起來或用作他途,導致良幣趨於從流通中消失,於是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 莫讓「劣幣驅逐良幣」
    ■汪 靜金融領域有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當實際價值不同的金屬貨幣被賦予同等法償能力時,實際價值較高的貨幣就會被價值較低的貨幣所取代,繼而被迫退出市場。
  • 山東省委書記:堅決杜絕「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
    樹立良好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決落實新時期好幹部標準,突出政治標準,嚴把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堅決糾正拉幫結派、搞小圈子等庸俗風氣,堅決杜絕「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把政治過硬、擔當負責的幹部選出來、用起來,樹立幹部擔當作為的「風向標」。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並擺在首位。
  • 格力董明珠談「中國製造」: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遏制
    新華社深圳7月19日電 題:格力董明珠談「中國製造」: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遏制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蔡國兆、周科如何防止經濟「脫實向虛」?如何打造更為優化的營商環境?談現狀:「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遏制記者:你如何看待和評價當前中國製造業現狀?董明珠:中國製造業歷經風雨,正在邁入新階段。
  • 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遏制
    現在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已經得到了遏制,品牌意識、精品意識已經開始滲透到企業的骨髓裡。這是第一個好的現象。 第二個好的現象是從跟隨走向引領。我們做製造業的,這些年感受最深的是,做跟隨型企業是沒有市場話語權的,只能拼成本拼價格,而現在我們開始培育一個市場,引領一個市場。格力的研發方向是要開發出節約資源、降低環境影響、實實在在提高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技術。
  • 電影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當休矣!
    確實,對於中國電影市場而言,票房與影片質量、與觀眾口碑倒掛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了,無論業界還是觀眾,對此現象似乎都已經麻木了,「劣幣驅逐良幣」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堂而皇之地進行著。  《闖入者》以新近喪偶的退休老太老鄧的生活中突然出現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意外」為線索,講述了主人公老鄧及其孩子們的當下生活,並進而引出對過往經歷的回憶和懺悔。影片遊走於歷史與現實之間,引發觀眾多重反思。
  • 古巴的貨幣故事:良幣驅逐劣幣
    田靜︱文  資深金融業者  對於金融從業者,「劣幣驅逐良幣」是再熟悉不過的法則了。直到這次來古巴,才發現格雷欣法則並非普遍適用  到達古巴之後,去兌換古巴貨幣。
  • 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劣幣驅逐良幣
    ,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劣幣驅逐良幣,以幫助大家備考。——這種現象可類比經濟學一個很著名的原理,「劣幣驅逐良幣」。目前,最通俗的解釋是:當你的錢包裡有一張嶄新的百元鈔票和一張破舊的百元鈔票時,你總是傾向於把那張破舊的先花出去。久而久之,流通中的貨幣越來越破舊,新錢卻沒有花出去,仍然呆在錢包裡,於是劣幣驅逐了良幣。
  • 周慧: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才能保證企業、行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 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技術開發二部部長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必須得到遏制和司法懲處,才能保證企業、行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才能使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保障。
  • 醫美亂象多維權難劣幣驅逐良幣怎麼破?聯合麗格醫美鏡聯手「探路」
    但與此同時,醫療美容市場亂象叢生,非法機構、無證遊醫、不合規產品器械等極大地蠶食了正規合法機構的市場份額,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合理現象,不僅給消費者的體驗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也破壞了行業形象和市場環境。
  • 鄭磊:區塊鏈通證經濟不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市場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您認為區塊鏈通證經濟是否也會出現這種問題?因為一旦被發現,這類行為的主體將失去繼續參與經濟活動的資格,這種損失具有足夠大的威懾力,使得所有參與者不敢做壞事,不能做壞事,也不願做壞事,這樣就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格局,對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 一個PPP案例引發的「劣幣驅逐良幣」大討論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 攝【中國經濟論壇】中國經濟論壇之「PPP高端對話」引發業界熱議規範PPP運行,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 | 北京報導「這是迄今為止我參加過的討論PPP內容最專業的一場會議。」
  • 「金幣補貼」模式是劣幣驅逐良幣嗎?
    「網賺」撒幣模式是否能成功,或許早被趣頭條的Slogan「讓閱讀更有價值」一語雙關了。如果主營業務是想用用戶帶來的流量賣廣告變現,那麼最好「讓閱讀更有價值」,這裡的價值指的是精神價值,這也是騰訊改「騰訊新聞極速版」為「有味」APP正在走的路。如果主營業務的核心用戶就是五環外的用戶,那麼讓用戶的「閱讀更有價值」,即使是閱讀即返現的那個「物質價值」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