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火紙把臉蓋住?安葬時還要三天圓墳

2020-12-05 豫南鄉農

在民間人們從事的一些活動或做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不要一概而論的都理解為封建迷信。他們的一些做法是從實際生活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才得以從遠古流轉到今天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被捕入獄。勾踐在吳國受盡凌辱,他裝瘋賣傻吃食糞便為的就是留下一條性命將來能夠復國報仇。勾踐表演的雖然很逼真巧妙,欺騙了吳國的文臣武將包括吳王夫差,但並沒有欺騙著軍事天才伍子胥。他進諫吳王說勾踐的一切都是在表演和欺騙要吳王處死勾踐以除後患,吳國不忠言反而聽信讒言。最後,找些罪名竟然把軍事奇才伍子胥給殺害了。伍子胥臨死的時候說,死後把我的眼睛取下掛在城樓上,聲稱要親眼看著吳國戰敗滅亡。

勾踐經過數十載的臥薪嘗膽被釋放回到越國後他勵精圖治,最後帶領軍隊反攻吳國,吳國大敗被滅。

吳王夫差臨死的時候對手下人說,我死後把我的臉蓋住,我無臉見到吳國的子民,更無顏面見到忠良伍子胥。勾踐臨死蓋臉是為了懺悔,沒有顏面愧見黎民百姓和忠良伍子胥。

而民間用火紙給死人蓋臉,是要就是驗證親人是不是真的死去以便及時搶救。人的死亡有很多種原因,唯一的死亡表現就是沒有出氣回氣。

把紙蓋在臉上就是能夠及時發現死人能夠復活,單張紙片是生活中最輕的物品。用它蓋在臉上如果有呼吸或有熱氣,火紙就會抖動或出現溼跡,親屬在守靈的時候可以及時的發現並實施搶救幫助親人復活轉陽。

當然,還有幾個意思就是,他的臉色蒼白有些瘮人。過去人們住的都是泥巴建造的土房子,屋裡面的老鼠和外來的野貓較多,死人都是睡在用稻草鋪的地上的,稍不留神它們可能會傷害著故人的臉頰。因此,人們在故人入殮的三天之內都是用火紙蓋臉的。

人們把死去的故人在屋裡放上三天再裝入棺材埋葬,就是看看故人在這三天內能否復活避免假死誤埋。我們這裡前年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死了三天,壽衣就穿好了準備裝棺入殮時她卻復活了,最後又活了10多年。

農村在安葬去世人的棺材時,在安葬的那一天都是先埋一個土堆即老墳的雛形,把棺材的頭頂露出一點,就是能夠及時的發現有假死的情況發生。

人們在老墳剛埋的三天內每天傍晚都要去燒紙祭奠名為送火,實際就是去看看棺材有沒有動靜。如果有動靜說明裡面的故人有可能復活了,立即把他挖出來搶救。如果沒有動靜則在第三天圓墳,把老墳埋好。人在斷氣到埋葬的六天內復活的機率雖然極低極低,但人們採取這些措施就是希望親人不要出現誤埋,盡一些最後的孝道。

相關焦點

  • 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白布蓋住臉」?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不看不知道
    有過一些生活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當身邊的朋友或家中的親人去世之後,都需要用一張白布把他的臉蒙住。在電視劇中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劇情,在醫院中因為搶救無效病人死亡之後,醫生把病人的臉用白布遮住,親屬們一看到這一幕就開始哭泣,這就仿佛是一種象徵。
  • 狗狗死後為什麼不能埋 狗狗死後怎麼安葬?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狗狗死後為什麼不能埋 狗狗死後怎麼安葬? 民間有這麼一個說法,家裡的貓和狗死了是不會埋在土裡的,是為什麼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於狗狗死後為什麼不能埋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六十歲後過世是年終正枕,是老死。六十歲前是夭折。老人過世子孫就要守孝,如果過世的老人的子孫在外工作,即使遠隔千裡也要趕回來奔喪,否則會被說是不肖子孫。
  • 人死後為什麼要用布把臉蓋上?原來並非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一去世為何用紙阻擋容顏?不是封建思想,而且有根據的,生死有命,既然是不可更改的事情,追求長生不老是歷代帝王都熱衷的一件事,可是那只是一廂情願,一定會去世的,在古代中國的風俗中,人陽壽一到最要做的事情中就有那布將死去的人面孔擋住。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用黃紙或白布蒙臉?原來是有原因的
    人去世後,由於地方不同、風俗不同,送別逝者的方式,自然就存在很多差異,但有一點,在全國絕大多數範圍內,都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人過世後,不會讓其素麵朝天,生者在其臉上,都會就地取材蓋上衣服等東西,主要為黃紙或白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人死後為何「停屍三天」才能埋?扁鵲: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01停屍三天自古以來,民間流傳這樣一種習俗,就是為逝者辦喪事,這件事十分重要,而且要辦告別儀式,人們對這方面十分慎重。在民間對於死者來說,也會有一些習俗,就是人死之後要停屍三天,過後才能對其進行安葬。02因此,有一種迷信傳言:人死後要過頭七才能下葬,因為人去世的第七天靈魂會回來看看,這樣才能安心地走,有些地方是三天。對於這種習俗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人死後屍體會慢慢腐爛,如果是冬天還好,這要是夏天可能會加速屍體腐爛的速度,不僅會有異味還會給人造成恐慌。
  • 人死後為什麼要把臉蓋上?其實有科學依據,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眾多喪葬禮儀中,有一項約定俗成的習慣,那就是在死者死後要將臉蓋上。那麼可能會有人產生疑問,古人這麼做有什麼目的呢?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再者,人死後的世界怎樣,無人知曉。
  •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放三天?原來不是迷信,是有依據的!
    為什麼在古代大部分的家族人死後要停放三天,方可入髒,這一做法和入土為安背道而馳,卻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這一習俗到現代還能流傳下來,這是為什麼?這就要從扁鵲救治虢國太子說起。扁鵲少年時是一家客館的主管,有個名叫長桑君的人來到了客館,只要扁鵲知道他是一個奇人,扁鵲對他非常的恭敬,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一個普通人,有一天他找扁鵲聊天,和他說:「我有秘藏的醫方,我年老了,想傳留給你,你不要洩漏出去」,就這樣扁鵲開起來學醫之路!
  • 人死後為何要用紙蓋住臉其實有三種原因,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人去世之後有非常繁瑣的儀式,在古時候這些儀式代表著對死者的一種尊重,對禮儀的一種尊重,古人認為人這一生無非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生,一件是死,所以小孩出生的時候,我們也要舉行各種儀式祝賀,比如過百歲等等,人死後也有諸多的儀式,依稀還記得在小的時候家鄉的老人去世後,一定要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儀式。
  • 很多民俗,習俗到現在社會就消失了,為什麼燒紙錢習俗能流傳千年
    不過都是紙糊的,如今民風習俗就少很多,可這個習俗到底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為何人們樂此不疲地流傳?有一種說法影響比較深遠說:東漢蔡倫的大嫂是火紙的發明人。蔡倫大嫂名叫惠娘看到小叔子蔡倫發明的紙,心裡滿是羨慕加嫉妒。於是乎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習造紙,蔡饃是個急性子,功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著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質量低劣,不能供寫字用不得不關門。
  • 他死後為什麼不安葬在香港,他好友的一句話,瞬間就懂了
    林正英領銜主演了所有系列的喪屍電影,創造了非常吸引人的殭屍家族,在他的電影中,我們並不會覺得非常的恐怖,反而他的電影帶給我們更多的歡樂。在惋惜的同時,也不得不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林正英老師是一位地道的香港人,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死後一定是要葬到自己的老家的,但是林正英老師在去世後,為什麼選擇把自己的遺體安葬在了美國呢?這讓我們都覺得有點不太能相信,但是當我們聽完林正英老師的好友洪金寶的一席話之後,我們大概就能理解林正英老師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了。
  • 六大農村葬禮習俗,你熟悉的有幾個
    葬禮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在許多地方的農村,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喪葬習俗。如果誰家有老人去世,子女們多數會按照當地習俗,為老人舉辦一場體面的葬禮,讓老人安心得離去。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農村葬禮中的六大習俗,看你熟悉的有幾個?
  • 舊時喪俗,人死了臉上要用一塊布遮蓋,蘇杭一帶用的是紅布,名叫...
    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住臉?我們都知道在人死後,家人都會在穿上壽衣之後用白布將蓋在死者的頭上,還有醫院的太平間中全都是蓋著白布的死人,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要蓋白布?人死後,要把他的身體捋順好,使他仰面朝天躺著,用一張輕薄的黃表紙或白紙把臉蓋上,俗叫「苫臉紙」。
  • 在古代,人死後要把他們放三天才下葬,老祖宗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正因為扁鵲如此正直的性格,才能救了虢國太子的性命,那個流傳至今的人死後需停放三天的傳統,也是由此而來。針灸那一天,扁鵲和他的弟子子陽、子豹等人在外出的途中,恰巧路過虢國太子行宮所在的龍山腳下。這時候,只聽得行宮之中傳來一片哭聲。仔細一聽才知道,原來是虢國的太子死了。於是,舉國上下都在為之祈禱,連國家大事都沒人管理。
  • 農村習俗:家中老人去世後三年為何要貼白、黃、綠三種顏色的春聯
    然後上香燒紙,祈禱祖宗和各路神仙保護家人的平安並使自己的人財兩旺官運亨通等祝願。同時,還邀請祖宗和故去的長輩回來過年與後人共享子孫滿堂的幸福快樂。如果你貼上鮮紅的春聯,鍾馗是不會讓當年故去的親人進門撿錢過年的。因此,當年不貼春聯或貼上白紙春聯,是讓鍾馗知道你家是帶著重孝的孝子,他就會讓你的親人回來過年。
  • 為什麼人死要過頭七?
    頭七,中國人的喪殯習俗,是根據死者去世的時間,再配合天幹地支計算出來的日子及時辰,一般認為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此後每七天一祭,依次類推,「三七」即逝後的第二十一天,「五七」即逝後的第三十五天,「七七」即逝後的四十九天,至此結束。
  • 農村婚嫁習俗:為什麼在結婚後,第三天新人要「回門」?
    在到了年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很多喜事,在那個時候我們都會經常忙的,而且也有很多親戚在年底打算結婚、喬遷或者是搬家的人都會把這個日子定在年底,因為在年底的時候,很多的親戚朋友都會從外面打工回來。而在農村裡面,百姓事講究的就是一個喜慶和大家圖個熱鬧,當然,但這樣的目的是人多越多越好,一個比較喜慶一點,說到結婚的話,在農村裡面習俗和規矩是比較非常多的,而當時大家為了圖個吉慶即便感覺規矩很多,但是依然還會遵守,因為這些規矩一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不能不去遵守,而在現在的國內很多的農村地區都有著在結婚後的第三天新娘子領著新娘回娘家的習俗,這個習俗也被大家稱之為「回門」,你知道為什麼現在仍會有這麼一個習俗嗎
  • 死人為何一定要用布蓋住臉?原來這根本不是迷信,大有來頭
    為什麼人在去世後要用布去蓋住臉呢?其實這不是迷信,而且有根據的,是出生就會死亡,生生死死全是一定的,想要永世不死是中國皇帝都非常追求的沒興趣,可是那只是一廂情願,一定會去世的,在華人的死後習慣中,人死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拿一張紙將死者的臉蓋著。那樣人陽壽一到,用東西蓋住臉開始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所以這樣搞是一種習慣嗎?
  • 號喪、破孝、圓墳、燒七,感受河北唐縣傳統葬禮
    親友來弔唁要隨份子,喪家以酒飯招待,出殯日親朋送靈柩於郊外,到達墓地後要請德高望重的人點主,下葬三日後要祭禮圓墳,逢七要做七祭以示哀悼。新中國成立前,唐縣葬俗形式複雜、禮儀繁瑣且厚葬比較嚴重,主要流程如下: 其一、叫魂:叫魂也叫「號喪」,老人彌留之際,兒女要燒斷頭紙,斷氣後要上房「號喪」,以表示兒女的喪親之痛,並以此形式通知四鄰。然後把死者用過的枕頭放在門外燒掉,兒女為死者穿好壽衣後,停於外屋或靈棚內,靈前要點長明燈、插打狗棒、擺放供品、蠟燭、香火。
  • 清明節為什麼要在路口燒紙,這些民間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和講究?
    清明燒紙的講究清明掃墓、燒紙錢必不可少,習俗講究也有很多。很多人認為清明這一天上墳是最好的,但是依照老祖宗的講究和習俗,卻並非如此。有一句俗語說的是:「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所謂的「前三後四」,意思是說,清明上墳最好選在清明節的前三天,或者後四天。之所以選擇前三天,主要很多人認為前三天陰間路上不擁擠,去世的親人能夠很快收到冥幣,路上行走安全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