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來襲時,大便早已發出3個明顯信號,若發現,及時做腸道篩查

2020-12-03 醫說健康

隨著肚子一陣波濤洶湧的活動,你感覺有什麼東西要從身體某一處噴湧而出,於是你匆匆奔向洗手間,脫下褲子迅速釋放了自己,隨手按下衝水鍵的同時,也沒有回頭看一眼!

水流聲帶走了泛著惡臭的汙穢,而你一身輕鬆,哼著歌兒離開了洗手間!

殊不知,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其實,「以屎為鏡」,也可以了解一些身體健康狀況,甚至是能揪出癌變。特別是在腸道內出現惡性腫瘤後,糞便也會有一系列異常症狀。

因為大腸就是糞便儲存、等待排出的場所。當以下幾個症狀到來時,警惕就是腸癌發出的信號:

1、便便「減肥」了!

人的腸腔是一個空心圓柱體,而在食物殘渣不斷堆積的過程中,受腸腔形狀的局限影響,糞便也自然會成一個圓柱狀。

如果只是偶然一次出現了大便形狀改變,比如稀水樣糞便、糞便溏稀等,大部分情況下都與飲食習慣紊亂、急性腸道感染、寒冷刺激等因素有關;

但是,若近期大便突然發生了異常的形狀變化,從原本「粗壯」的圓柱體變成了小細條、小扁條,甚至是粗細如同鉛筆一般。

又或者是大便依舊粗壯,但在大便的另一側卻出現了一條凹痕、血痕,這就可能是腸道發生了異常佔位,特別需要警惕直腸癌!

因為在癌腫形成之後,腫瘤會不斷增長,而糞便通過的過程中,癌腫就會對糞便造成擠壓,如同擠牙膏一般,改變了大便形狀。

當大便過於乾結時,又會與癌腫發生摩擦,造成癌腫表面潰破、出血,進而出現血痕、凹陷痕跡。

2、便便「紅了」

正常人排出的大便,顏色應該是黃褐色,在進食含色素的食物後,大便顏色可能會隨之發生改變。除此外,吃下動物血液後,大便也會受鐵、血紅蛋白等影響,呈現出黑色柏油樣!

但是,如果近期排便的過程中,發現大便中夾雜著暗紅、深紅色血液,又或者是與黏液混合在一起,這就可能是癌變的信號。

在腸癌發展過程中,腸道表面本身就容易潰破出血,且癌細胞又會侵犯黏膜肌層、血管,繼而造成出血。隨著患者病情不斷發展、出現感染後,甚至可以直接排出膿液樣混合型血便。

3、便意越來越隨意

通常情況下,成年人多會養成自己的排便習慣,這種習慣甚至能精確到某一時間段,比如晨起大便、飯後大便等。

但是,如果近期大便習慣突然出現了改變,比如一天內反覆大便,總是有裡急後重感、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都可能與癌腫刺激腸道黏膜、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這裡需要重點提及裡急後重感,也就是明明自己有較為急切的便意,但是排便過程卻相當不順利,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又或者是在大便過後總有排不淨的感覺。這多與直腸癌壓迫排便感受器、刺激神經、括約肌等因素有關。

當然,排便只是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並不是腸癌的絕對表現,畢竟其他腸道疾病也可能會影響到排便,比如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等。只有通過精確的檢查後,才能知道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而目前臨床上常用到篩查腸癌的手段,主要就是肛門指檢、腸鏡一類。

相關焦點

  • 腸癌往往發現時就晚了,腸道出問題,會發出4個「求救信號」,莫忽視
    腸癌是近些年來非常高發的一種癌症,數據顯示,近些年來,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而且越來越年輕化,近些年來,雖然隨著醫學水平的逐漸提升,腸癌不再是不治之症,但是由於患者早期多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多為晚期,全身擴散,五年生存率也會迅速降低。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大便不成形是腸癌?早期真正與腸癌有關的症狀,常見3個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部分癌症早期症狀都不夠典型,特別是內臟器官癌變後,早中期的症狀表現,就可能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所以在網絡查詢時,某些普通疾病的症狀很容易與癌重疊在一起。比如大腸癌造成的大便不成形,就與普通腸胃疾病相似!所以,這裡也需強調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大便不成形,都是腸癌的信號!
  • 如果近期有以下三個症狀報導,當心就是腸癌發出的求救信號!
    之所以腸癌會產生疼痛感,是因為腫瘤會不斷刺激腸道黏膜、侵犯黏膜下層或肌層,且隨著癌腫不斷增長,腸腔空間也會越來越狹窄,容易造成腸梗阻出現,加重疼痛。如果近期經常莫名腹痛,用藥、飲食調整後也沒有緩解,就應當及時就醫找到原因;2、便血:腸癌會造成血便出血,但由於早期出血量並不多,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患者通過肉眼都不能發現問題,僅僅是在糞便檢查時,發現大便潛血陽性。
  • 得了腸癌,患者的大便和正常人的大便,有什麼區別?醫生回答
    醫生建議大家每次排便之後,看一眼自己的大便,雖然說這個舉動有點「重口味」,但大便也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癌細胞到來時,會使大便發生變化。腸癌患者大便更細患有腸癌的人,大便會比正常情況下細一點,因為腸道出現癌細胞時,腸道會變得狹窄,大便排出的「通道」空間太小,所以排出的大便就會比較細一些。如果是突然之間發現自己的大便很細,需警惕是否是腸道疾病的表現。
  • 大便形狀反應腸道的健康,出現3種異常,腸癌的可能性較大
    很多腸癌患者在平時喜歡吃高熱量、油炸、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這些食物的營養單一,而且容易損傷腸癌基因,影響腸道內的菌群平衡。飲食不當,容易破壞腸道內的健康環境,還容易導致痰溼體質。此外,長期吃宵夜和不吃早餐的習慣對腸胃的影響也非常大。
  • 提醒:若有3種異常,或是腸道有癌細胞
    各位不要小看大便,有的時候它是健康的警示燈,體內有癌時,它會發出異常的信號,若你能及時接收,或能將腸癌控制在穩定範圍內。大便有3種異常,或是腸癌「來訪」,別漠不關心1. 排便結束之後,發現大便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大便顏色異常,例如你吃了太多的豬血、顏色深的食物,排出來的大便就可能是黑色的,停止進食這些食物之後,大便顏色會慢慢恢復正常。
  • 腸道開始癌變,排便會有這三種異常,若佔1個,最好去查一下
    腸道開始癌變,排便會有這三種「異常」,若佔1個,最好去查一下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人體解毒排毒的巨大工程,若腸道功能出現問題,毒素無法正常排出,長此以往,就會被身體「重新吸收」,導致身體提前衰老,甚至出現體重增加,出現腹部脂肪,長斑、面色不佳,甚至出現腸道系統病變。
  • 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哪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有人說如果三天才大便1次,很可能就是腸癌。還有人說,一天大便3次才是有問題,肯定是腸癌。那麼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到底哪一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其實這兩種症狀都不一定暗示腸癌來臨。因為在一些腸道比較活躍,消化比較旺盛的人身上,因為消化比較快,就需要一天排便三次,而有的人腸道比較差,三天才排便一次。只要大便的形狀顏色等沒有異常表現,身體也沒有出現不舒服,那麼就不需要擔心腸癌。可如果是之前一天3次大便,最近卻三四天才大便1次,才是真的有問題。在短時間內出現排便規律的改變,很可能就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 大便出現這些異常未必是痔瘡,需警惕腸癌!
    腸癌的主要症狀有便血、腹瀉、腹痛等,但在孔令玲看來,這些症狀很容易和痔瘡、痢疾相混淆,且結腸幾乎沒有痛感神經,導致近8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僅有5%至40%。「這和早期腸癌95%的生存率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極其重要。」
  • 大便「不爽」病根在腸!發現3個異常變化,要當心腸癌
    它畢竟是來自於你的消化系統,當其離開時也為你準備了最後一份禮物,通過它的顏色、狀態等,能儘早揪出腸道內的疾病,甚至是癌變。在醫療界,大便素有腸道健康晴雨表之稱!如果這類症狀持續2周以上仍然沒有緩解,就應及時進行檢查。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通過觀察大便的形態、顏色等方面,能初步判斷腸道疾病,甚至是發現腸道內的癌變,在醫療界大便素有「腸道健康晴雨表」之稱!如果之前大便一直都非常規律,但是最近卻出現了明顯改變,比如一天內反覆多次想大便,每次排出都十分不暢,甚至是出現了裡急後重感、有便意卻沒有大便排出,又或者是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這都屬於大便習慣改變,如果持續兩周以上仍沒有緩解,就應當警惕是腸癌信號。3、怎麼大便中有血?
  • 「屁事」多是腸癌嗎?提醒:四個信號出現,最好去檢查一下
    另外,還有傳言稱,放屁次數增加,可能是腸癌發出的信號。但從科學角度來看,放屁多和腸癌之間的關聯並不大,以下4個症狀才真的可能是癌變導致的:1、大便形狀的變化一個健康成年人的大便,應該是成形的狀態,以垂直下降的圓柱形、蛇形等最為常見。
  • 別等查出腸癌才後悔大哭:原來大便早就「提醒」,自己卻忽略了
    大便和人體健康之間關係密切 像李大爺這樣「憂患意識」強的人確實不多,很多人被確診腸癌,都是到了中晚期,此時治療難度也增加不少,而李大爺能夠及時發現,實在是幸運!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留意大便的情況,因為它和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 若腸癌到來,身體一處可能經常發癢,再看見異常大便,癌來了,漲知識了
    腸道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當食物在胃中初步消化後,就會進入腸道二次吸收。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急劇上升,特別是結直腸癌。結直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發病後不易被發現,當發現病人時,疾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癌症很可怕,因為很難找到。快速擴散等因素。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幾天排便一次最健康
    按教科書來說,正常人應該每天大便1-2次,或者2天排便1次,但實際上正常排洩大便是沒有標準的。如果你吃的蔬菜水果、膳食纖維和粗糧都比較多,一天甚至可以大便2-3次,如果你的肚子不脹氣,一周大便次數不少於3次,都是正常的現象。正常的大便,需要滿足3個條件大便要成形正常大便是長條形狀的軟便,就像香蕉一樣。
  • 年年體檢,為何還沒能揪出腸癌?肛腸科醫生透露4個原因
    早發現早治療,腸癌患者幾乎可以100%存活,但如果晚期才發現,生存率就非常低。 「大便潛血」檢查要求的是新鮮大便,體檢時很多人因為沒有便意,很可能就會放棄。 但消化系統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成年人應該每年都做一次便檢,尤其對腸癌高危人群來說,便檢可能成為「保命的檢查」。
  • 患上大腸癌的人,大便多有3個特徵,及時發現或能躲過一劫
    飲食不正確帶來的負面影響明顯,除了容易肥胖或者營養不良之外,還有可能會導致腸道健康受損。腸癌的發病率高,可以分為大腸癌以及結腸癌兩種類型。很多人平時出現了腸道病變,在腸道功能紊亂影響下帶來許多不良症狀而沒有重視,任由腸道疾病繼續發展,有可能就會導致大腸癌形成。
  • 1天3次大便和3天1次大便,哪個更可能是腸癌?醫生說清楚了
    「 今年才36歲的康先生最近很是苦惱,這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的大便頻率越來越不規律,從以前的一天一次,變成了一天三次,大便的形狀也出現變形、變細,去醫院檢查之後發現他的腹部有一個直徑5釐米左右的腫塊,周圍的淋巴結也伴有腫大的症狀。
  • 30多歲女子被確診為腸癌晚期,身體發出這幾個信號,還請注意留意
    但是醫生卻告訴她,身體早就發出了信號,提示菲菲腸道病變了,不過菲菲卻沒有當一回事,給忽略了。這個信號就是菲菲半年前添的新習慣,菲菲從半年前起就經常放屁,但是菲菲跟家人都沒有太在意,只覺得這大概是身體排毒的現象,證明菲菲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