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幾天排便一次最健康

2021-01-10 NANA談健康

晨起大便是一個好習慣,但是有些時候你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留意到自己的便中帶血絲,大多數情況下都被你忽視了,以為不是什麼大事。然而,大便也是身體的「健康晴雨表」。

其實每個人的身體排便次數和頻率都是不一樣的,影響因素也非常多,和最近的飲食、年齡、以及情緒和全身系統性疾病等有很大關係。

按教科書來說,正常人應該每天大便1-2次,或者2天排便1次,但實際上正常排洩大便是沒有標準的。

如果你吃的蔬菜水果、膳食纖維和粗糧都比較多,一天甚至可以大便2-3次,如果你的肚子不脹氣,一周大便次數不少於3次,都是正常的現象。

正常的大便,需要滿足3個條件

大便要成形

正常大便是長條形狀的軟便,就像香蕉一樣。如果大便很稀,則是代表你腹瀉了,或者大便幹硬,像糞球一樣一粒一粒的則是代表便秘。

大便不費勁

正常情況下,排便順暢不費勁,每次上廁所控制在2分鐘以內,或者少於5分鐘。如果排便時間太長,排便乾燥或者費勁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如果是偶爾出現這種情況,不用擔心,但如果長期是這種情況,可能就是便秘的表現,需要去檢查一下。

大便顏色要正常

健康成人的大便呈黃色或者褐色。如果排便顏色過淺,即是不正常的現象,說明膽管梗阻,膽汁沒有進入腸道,常見於膽管癌、胰腺癌等疾病。

大便檢查是醫學中三大常規檢查之一,大便顏色、次數、形狀出現異常,都說明身體出了問題。

大便出現這4個異常,代表身體發出不同信號

顏色變白說明大便中缺乏膽汁,這可能是膽汁輸送管阻塞,可能是因為有某些藥品引起的副作用,比如大劑量鹼式水楊酸鉍等藥物導致。

如果糞便是瀝青黑色,那麼要注意檢查腸胃道上部出血情況:腸道、食道或者胃部。另外黑色大便有時也是因為鐵元素補品吃太多導致,並無危險性。

出現大便有血,無論是鮮紅還是暗紅的血液,都是不正常的,可能暗示消化道有出血情況,排除藥物因素以及飲食之後,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患了痔瘡、腸息肉或者腸癌等疾病。

如果你的大便帶有惡臭味,就要考慮是否是消化不良或者便秘所導致的。胃動力不足,胃腸道蠕動慢,就會導致大便在體內長時間停留,沒有及時排除體外,從而導致大便惡臭。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便便不成形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很多人會存在質疑:

便便不成形,和水一樣「稀」,是腸癌嗎?

如果經常出現腹瀉的情況,建議去做腸鏡檢查,如果檢查結果不是腸癌,可能是引腸易激症候群、潰瘍性結腸炎等腸道炎症相關疾病引起。

人體的腸道很敏感,對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做出反應,出現難成型的大便,腹瀉也就出現了。

大腸癌是一個統稱,其中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兩種癌症。

腸癌早期症狀,非常容易被忽視,當腸癌症狀開始惡化時,就會出現腹瀉、出血的情況,這類症狀會被誤以為患上痔瘡和腸胃炎,當真正發現患腸癌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中晚期了。

大腸癌發生需要經過從息肉到腺瘤,最終發展到腫瘤的過程。腸癌來勢洶洶,如果早期發現腸癌,並且及時治療,5年生存率概率可以達到90%。

大腸癌的出現會伴隨左下腹痛,並且呈現間歇性隱痛,到晚期持續疼痛。

除此之外排便也會受到影響,因為腸癌病變的位置距離肛門很近,所以排便也會受影響。

大腸癌的主要症狀有以下3點

1、最早期的症狀就是大便帶血

早期大腸癌出現便血通常是暗紅色,還會有粘液附著在糞便表面。而短時間總想去排便,但排出來的除少量血或粘液外,不會有大便排出。

2、其次大便會變形

腸癌會引起大便變形,呈現細杆型、扁帶形,或者出現便秘,有時甚至表現為便秘、腹瀉交替,同時還可伴有肛門不適感,肛門下墜。

3、排便次數增多

腸癌會引起排便次數增多,多半還會伴有排便不盡或者裡急後重的感覺,裡急後重就是所說的腹痛窘迫,時時欲便,肛門重墜。通俗理解就是下腹部不適很想排便,然而又沒辦法一洩為快。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篩查大腸癌?

篩查大腸癌首先可以從早期症狀來判斷,其次直腸癌檢查也能檢查出來,通過直腸檢查可以確定腫瘤大小、位置、形狀等。

最後還可以通過腸鏡進行篩查包括結腸鏡、肛門鏡,可以對整個結腸進行觀察,是目前最有效的篩查方法。

對於高危人群,不愛運動又久坐、高脂飲食、肥胖等人,一旦消化系統有異常表現,建議及時到醫院做直腸指檢以及腸鏡檢查。

晨便就是人體腸道健康晴雨表,腸道健康,排便更輕鬆,如果腸道出現異常,大便也會給你發出信號,早發現早治療,疾病才會離我們更遠,健康離我們更近。

參考資料[1]郭瑋婷,汪建平.查查大便,就能發現大腸癌[J].中國家庭醫生,2017(7):14-14.[2]鄒海蛟,林雪遲,蘇麗君,周江,李子博,吳璇.大便隱血與大腸癌的關係淺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0(24):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三天一次大便和一天三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每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有的人說一天一次,有的人說一天兩次,大多數人都集中在每天1-2次,可是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是不是一天三次或者三天一次就意味著大便不正常。 很多人擔心自己的排便次數異常,可能與大腸癌相關,下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關鍵要看形狀和顏色
    這正如我們要探討的大腸癌與大便次數的關係,許多人認為一天三次大便或者三天一次大便,都害怕自己患上了大腸癌,實則不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關於「大腸癌」的這5個知識點,你了解嗎?1.大腸癌的患者一般是會有大便性狀和顏色的改變正常的大便是圓柱形狀的,顏色為多為黃色,次數一天一般一次為宜,但是如果說是一天三次或者是三天一次,只要是規律排便也可以算作是正常大便。而當大便的形狀變成了長條形狀,顏色變為黑色或者帶有暗紅色或者是果凍樣物,那麼懷疑大腸癌的可能性則較大。
  • 大便一天3次、三天1次大便,哪個離大腸癌近?這樣排便才健康
    很多人排便卻不規律,無法保持正常的排便習慣,無論是一天三次糞便排出還是三天排一次糞便都應該提高警惕,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正常的,要了解排便異常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調養,只有身體保持健康,消化系統恢復正常功能,這些不良症狀才會減輕。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一個是大腸癌呢?
  • 每天三次大便,與三天一次大便,哪個好?排便異常說明什麼問題?
    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基本上每天都要排便,說著可能不太雅觀,確實屬於正常現象。每天排便的時候,若是能夠注意到其中的變化,對健康是有利的。通過排便也是能夠判斷健康的,觀察次數,大便的顏色或者是形態,都是能夠了解到身體情況。
  • 一天拉三次大便和三天拉一次,哪個更嚴重?每天拉幾次正常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天可以拉三次或四次大便,而有些人則可以在三天內拉一次大便,這正常嗎?每天理想的排便次數是多少?別不好意思,這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先談談一天拉三次吧。對於新陳代謝快的年輕人來說,如果吃得多喝的也多,腸道蠕動會更快,吸收消化能力更強,排便更頻繁。只要是規律的,身體沒有任何其他不正常的變化,大便的形狀和顏色都很正常,就不用太擔心。可能是腹瀉,一些人的腸道非常敏感,尤其是吃一些生冷刺激性食物時,更容易出現腹瀉,大便相對稀薄而卻每天次數會很多。也可能是腸道健康出了問題,導致一天大便的次數增加。
  • 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哪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腸道健康是人們經常忽視的一點。人體的消化吸收很多都需要腸道進行調節。食物在腸道內也能夠被消化吸收,隨著腸道蠕動,進入排洩,最終形成大便,排出體外。排便是否正常也能夠反映一定的腸道問題。大便的次數,顏色,氣味和形狀都可能是腸道健康的表現。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才是大腸癌?哪些異常要警惕?
    一天3次大便和3天一次大便,哪個才是腸癌? 張先生在確診腸癌前,出現了一天三次大便的情況,因此有人疑惑了,難道一天多次大便會是腸癌信號?那三天一次大便呢? 排便異常是腸癌的典型表現之一,也是判斷腸癌的重要參考。
  • 大便一天三次和三天一次,哪種算正常?答案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
    導語:腸道是身體內非常重要的消化系統,我們吃進身體內的東西都需要靠著腸胃的蠕動來消化吸收,然後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而且是人體內的毒素和垃圾,也需要通過腸道來排出,所以腸道健康了,身體才會更輕鬆。大家都知道,如果每天養成一個規律的排便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因為這樣可以及時將身體內的毒素和垃圾排出體外。其實排便是我們正常的一種生理需求,如果長期不排便的話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些人一天排3次便,而有的人三天排一次。那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哪一種更健康呢?答案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更有可能是腸癌?了解一下吧
    導語:如果我們每天都能非常有規律的進行排便,這樣也是說明我們的腸道功能非常的好,也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並且有一些中老年人可能在上完廁所之後,總是會去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有很多人不解,並覺得這種行為非常的「噁心」,本其實通過觀察大便是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出現腸癌的情況
  • 1天3次大便和3天1次大便,哪個更可能是腸癌?醫生說清楚了
    「 今年才36歲的康先生最近很是苦惱,這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的大便頻率越來越不規律,從以前的一天一次,變成了一天三次,大便的形狀也出現變形、變細,去醫院檢查之後發現他的腹部有一個直徑5釐米左右的腫塊,周圍的淋巴結也伴有腫大的症狀。
  • 正常幾天排便一次?好多天沒便意,也不排便,大便都到哪去了?
    吃喝拉撒是人之常情,人們只要每天按時吃飯,就會大便產生,按照這個理論來說,人們應該每天都要排便。但事實上有很多人都是兩三天才排一次便,難道有這種排便習慣的人不正常嗎?人到底幾天排便一次才算正常?沒排的大便都到哪裡去了?今天帶大家了解清楚。
  • 哪種大便是「癌前大便」?
    但是最近發現,大便越來越不正常,一天要上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帶血,以為是痔瘡,沒有在意,但最近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人也開始消瘦。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最近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正常人排便的頻率應該是每天不超過三次,每周不少於三次,如果每周排便的次數少於三次,那麼就可以認為是便秘,如果每天超過三次,那就是腹瀉。排便時不需要很用力,或者便便表面有一些粘液包裹,都是正常的現象。
  • 大便3天一次和1天三次,哪種會是腸癌?排便超過這個數要當心
    中醫診斷很注重患者的排便跟日常飲食,通常情況下排便正常,飲食也比較規律的人群往往身體是比較健康的。而如果患者排便經常出現各種困難,也很有可能是身體中出現了疾病,甚至有時候大便還可能判斷是否有腸癌的發生。
  • 1天大便3次,和3天大便1次,哪一種比較好?哪種有腸癌的可能?
    人這一生重複著吃喝拉撒睡這五件事,很多人認為上廁所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但其實排便時間和大便也是反映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也就導致了排便時間也有所不一樣,有人一天大便三次有人三天大便一次,不同規律的人可能互相覺得對方腸胃有問題,那麼事實如何呢?這兩種是不是有一種會得腸癌?
  • 一天中,拉幾次大便有利身體健康?一次幾分鐘算正常?
    排便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吃進去的食物被人體吸收和消化之後,剩下來的食物殘渣和沒有沒吸收的廢物,就會通過排便的方式排出體外。排便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排便正常的人,其腸道功能也比較好,消化功能也會因此得到提升,身體也就更健康了,反之,則或說明身體出現某些問題了,需要你引起注意了。
  • 成年人一天拉幾次大便是正常的?一天一次的標準,也許是錯的
    拉屎是身體的自我調節過程,通過將食物的殘渣排出體外,能讓腸道有餘力去吸收新鮮的食物和水分。拉屎不正常的人,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時而會有不想吃飯、厭食等和消化道相關的表現。多數人拉屎的頻率都是一天一次,但一天一次並非是拉屎的標準。
  • 正常人的一天排便次數,應該是多少?1天1次和3天1次,有啥不同
    排便就是很好的預警方式,通過排洩出的大便顏色和性狀向我們反應出身體的健康狀況,那麼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今天排便1次和兩三天排便一次都屬於正常嗎?如果不是,那麼他們的區別又是什麼?一天排便幾次最正常?正常人每天都的排便次數還1-2次。
  • 貓咪多久排便一次算正常?
    貓咪多久排便一次算正常?貓咪第一次來到你家裡,這對於它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你需要控制一下你的激動情緒,要尊重它,對貓咪一定要溫柔,輕拿輕放。任何突然的、魯莽的行為都有可能嚇著它。對於貓咪才到新家,會有一個適應過程,所以才開始兩三天才大便一次,很正常。等貓咪熟悉了,規律了,一般都是一天排便一次。
  • 25歲女子,半月沒大便,大腸塞滿屎,專家:一種方法避免大腸癌
    跟醫生說明來意之後,醫生建議她去做一次x光的檢測發,現體內的糞便已經堵滿了大腸。經過醫生的檢測之後,才發現原來小美有長期老便秘的問題,經過治療之後,糞便成功的拉出來了,但是卻是一些像羊大便的顆粒,而且非常的乾燥,非常的硬,醫生跟她說如果再來晚一點,可能大腸癌就會找上她了。
  • 6種大便顏色看出健康端倪!形狀和頻率也是觀察重點
    身體健不健康,便便最知道!當你在廁所解放完畢,可別急著衝水,不妨回頭看一眼,觀察自己的大便顏色和形狀,可能揪出暗藏其中的健康信號。這3種便便顏色 都屬於正常範圍正常的大便顏色是黃褐色,是膽汁和腸胃道細菌作用而生成的顏色;有時候膽汁吸收過多,或是膽汁被稀釋,大便顏色可能呈現黃色,這也算是健康的便便,不必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