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癌症的發生率也大幅度提升,人們常常會生活在「談癌色變」恐懼的陰影之中。這從而使許多人關於癌症有了「驚弓之鳥」的嫌疑,許多人對於生活中的各種細小異常都會聯想到自己會不會患上不治之症。這正如我們要探討的大腸癌與大便次數的關係,許多人認為一天三次大便或者三天一次大便,都害怕自己患上了大腸癌,實則不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關於「大腸癌」的這5個知識點,你了解嗎?
1.大腸癌的患者一般是會有大便性狀和顏色的改變
正常的大便是圓柱形狀的,顏色為多為黃色,次數一天一般一次為宜,但是如果說是一天三次或者是三天一次,只要是規律排便也可以算作是正常大便。而當大便的形狀變成了長條形狀,顏色變為黑色或者帶有暗紅色或者是果凍樣物,那麼懷疑大腸癌的可能性則較大。
2.其他症狀
大腸癌除了有大便性狀的改變外,一般還會伴隨有消化系統的其他症狀,如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除此以外,患者還會出現體重、體力下降等。
3.一天三次大便就一定是大腸癌嗎?
答案是否定的,一部分人如果是腸道功能活躍,每天可以規律地排三次大便,並且大便形狀和顏色沒有改變,也沒有其他伴隨症狀,那麼擔心患者了大腸癌就是多餘的。反之,如果每天大便次數增多,且有大便形狀顏色改變,也有消化系統症狀,則要引起高度重視。
4.三天一次大便也未嘗不可
對於某些腸道功能活躍程度稍弱的人,有的時候如果規律地出現三天一次大便,而同樣沒有出現大便形狀及顏色的改變,也沒有其他症狀,則未必就一定是患有了大腸癌,這個時候也可以見於一部分正常人之中。如果非得懷疑自己,建議專科檢查排除心中的顧慮。
5.如何判斷「大腸癌」
判斷「大腸癌」有妙招,並非大便次數多和少,關鍵要看形狀正常顏色好。只要顏色和形狀正常,沒有異常改變,也無消化道症狀或者是突然消瘦的表現,就算是一天三次大便或者三天一次大便,也不必要驚慌失措。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弘訥,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