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警犬訓練基地於2014年10月建成,目前有7人8犬,警犬包括血跡搜索犬、搜爆犬、治安防範犬等,犬種有德國牧羊犬、史賓格犬、拉布拉多犬以及羅威納犬。7名訓導員裡絕大部分為90後,他們每天都與警犬相伴。 餘丹 攝
中新網漳州5月8日電 題:90後大學生訓犬員:「警犬之父」需要一顆「匠心」
作者 餘丹
「當一名警犬訓導員聽起來讓大家覺得很輕鬆,不就是養養犬,陪犬玩一玩嗎?其實,這也是一門手藝活兒。」8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警犬基地,90後訓導員周晟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90後」帶犬不嫌髒累
2013年,在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經過4年警犬專業技術學習畢業後,90後大學生周晟放棄了在大城市的就業機會,毅然回到家鄉漳州,成為一名普通的警犬訓導員。
2014年7月份,結束了在南京警犬研究所為期3個月的封閉式訓練之後,周晟連同4名民警正式成為警犬訓導員,並帶著各自的警犬回到漳州警犬基地。
「起初我十分擔心『90後』不願意帶犬,一直思考著怎麼跟他們溝通,看來是我多慮了」,今年36歲的蔡毅是基地「元老級」訓導員,他告訴記者,接到帶犬任務後,4名90後民警很快便進入角色,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畢竟跟其他為人所熟知的公安崗位比起來,訓犬是個又髒又累的活。」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訓導員們素日裡的寫照,然而在周晟他們看來,訓犬一點都不枯燥乏味。在他們眼裡,警犬是他們的「戰友」「孩子」,而他們既是警犬工作中的嚴格訓導員,也是生活中的「慈父」。
在「小女生」思密達的眼中,只有周晟才是它最信任的親人,只要周晟在,思密達就能安心地完成各種任務。 餘丹 攝
用「匠人」心態訓練警犬
雖然在學校學習的是警犬技術專業,但周晟漸漸體會到,在工作中從事警犬工作並不像在大學書本上學習的那麼簡單。
周晟所帶的警犬「思密達」,是一隻1歲半的史賓格犬,負責血跡搜索。從南京返回漳州第一天,周晟和「思密達」就接到出警通知。
雖然第一次出警充滿顧慮感,但周晟和「思密達」還是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到達現場,周晟先給「思密達」餵足水分,防止中暑,隨後找到辦案民警了解案情,嘗試帶著「思密達」沿著中心現場向四周搜索。很快,「思密達」在嫌疑對象門口發現幾滴血跡,為辦案民警指明偵查方向。
第一次出警便有小小的收穫,這讓周晟充滿信心。於是在初期訓練中,他更加注意訓練方法,每天訓練完就寫筆記,再計劃第二天怎麼訓練,如今周晟已積攢了厚厚一本筆記本。
「匠人對自己的藝術品要求是很嚴格的,所訓練的犬只就是匠人手中的藝術品。」周晟把自己喻為「匠人」,一直用「匠人」心態訓練「思密達」。
「用不同的方法引導訓練,訓出來的犬才會比別人的更出色。」周晟告訴記者,警犬狀態不好時,容易養成壞習慣,而這時候訓導員要及時調整訓練計劃,降低要求,才能保持警犬對訓練的興奮性。
在「小女生」思密達的眼中,只有周晟才是它最信任的親人,只要周晟在,思密達就能安心地完成各種任務。 餘丹 攝
警犬都是訓導員的「孩子」
「每件藝術品的價值高低不一,他們在匠人的心裡,始終是唯一。」每隻警犬在訓導員心裡,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因此平日裡細心照顧警犬也是訓導員一項重要工作。
在一次任務中,「思密達」一直在烈日下堅持搜索,直到周晟發出休息的指令,「思密達」直接趴在樹旁大喘氣。而當周晟撫摸「思密達」時,才發現它的鼻子裡一圈灰塵。
「當時很心疼,這麼難受了還讓它繼續工作……」,經過這次,周晟才學會如何保護警犬,合理安排警犬工作時間,「作為『父親』,我必須得好好照顧我的『孩子』。」
周晟的努力沒有白費,由於出警數量多,發現的證物多,「思密達」在2014年年底被授予公安部南京片區功勳警犬稱號。
談及訓犬心得,周晟表示,只要有「愛心」養犬,有「耐心」訓犬,有「信心」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有「恆心」對待警犬這份事業,才能養成「匠人心態」。「我知道匠人往往意味著固執、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後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對完美的追求,訓犬也是如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