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頭髮不超過1釐米,女生不能有劉海。自然卷或發質偏黃的得去醫院開證明,證明自己沒拉(燙)沒染,是天生的。」
近日,一學生在網上發帖吐槽稱,福建的廈門工商旅遊學校對新生髮型提出苛刻要求,不合規定者或現場理髮,或不予註冊,「我覺得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犯。」
對此,該校招生處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應稱,學校確有此規定,且今年學校新調整了要求:男生髮長不得超過6毫米,「報到時不合格,我們都是不允許註冊的。」
他表示,中專學生年齡尚小,校方有必要進行一定儀容規範,「平頭既精神又職業,很受企業歡迎,我們也是為他們找工作考慮。」
自然卷、發質偏黃要開醫院證明開學在即,8月20日,2016級新生張華(化名)滿心喜悅地準備去廈門工商旅遊學校報到時,新生群裡卻忽然傳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入學先理髮,理到符合標準,才能註冊。
而標準是:男生寸頭,長度不能超過1釐米,女生不能有劉海,自然卷或者發質偏黃都要去醫院開證明,證明沒有染髮、燙髮。
新生群裡當天上午已經註冊過的新生吐槽說,在新生報到時班主任會檢查每一個新生的髮型,報到點旁邊就有一個理髮師,不合規定的會現場理平頭,如果不願意理髮,則不予註冊。
當張華下午趕到學校時,校園裡已經有不少捂著頭行色匆匆的「小和尚」。而張華也未能倖免,因髮型不合格,被班主任帶到一旁的臨時理髮點,快速剃了個平頭。「班主任說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裡面有寫明髮型要求」,但沒有細看材料的張華,一時有些難以接受。
8月23日,張華向澎湃新聞反映了此事,認為學校此舉嚴重侵犯了學生權利。「中專和普通高中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即將步入社會,現在被剪得像個傻瓜一樣,以後怎麼找工作?」
張華同班的另一名學生也抱怨稱:「我的髮型沒有妨礙任何人,為什麼要這樣侵犯我的權利、抹煞我的特色。」
而同為新生的于敏(化名)也表示難以接受學校規定,她說自己會在暑假從事網絡主播、禮儀等兼職,她認為,學校此舉以後不僅不能為她贏得公司青睞,還有可能「砸飯碗」。
「雖說學校是為我們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打算從事需要整齊劃一的工作,學校是不是應該把選擇權還給我們自己?」于敏說。
但家長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劉女士認為,孩子正處於容易「學壞」的年紀,學校嚴加管理是好事。「如果學校不管,孩子們去剪那種爆炸頭、彩虹頭怎麼辦,也不像樣子。」
據澎湃新聞了解,這並非廈門工商旅遊學校第一次曝出「奇葩」校規。早在2012年,就有新生在網絡上曝光學校對理髮的嚴格規定,鬧得沸沸揚揚。
但儘管學生意見大,廈門工商旅遊學校一直不為外界所動,不折不扣地嚴格執行這個校規,將「平頭」發展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學校:平頭更有利於就業就學生反映的情況,8月23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了廈門工商旅遊學校招生處的工作人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回應稱,學校確實有強制理髮規定,而且開學後會繼續執行下去。
「我們校規裡明確規定:男女生不準染髮,不準燙髮,男生要求理平頭,髮長不超過1釐米。女生不留散肩發。」他說,今年學校又調整了新規定,男生頭髮長度不得超過6毫米,「新生註冊時髮型不合格,我們都是不允許註冊的。」
他表示,校規完全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現階段學生年齡尚小,缺乏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校方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引導,使他們看上去更規範、更像學生。」
此外,他還認為,平頭的形象更有利於學生就業,「學生只有以職業、專業、精神、清爽的形象出現,才會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我們學校都是為他們為找工作考慮。」
同日,就學校強制學生理髮是否合理,澎湃新聞記者諮詢了廈門市教育局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解釋稱,《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二條明確規定:中學生應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髮、不染髮,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穿高跟鞋。
「學校是規範青少年行為的場所,中專學生同樣需要遵循中學生行為規範。」他強調,學生上學就應該遵守學校的規定,這是學生規則意識的體現,「太自由了就會不像話,警察也要強制穿工作服的嘛。」
事實上,據澎湃新聞了解,廈門工商旅遊學院的「剃頭令」並非個案,此前曾有多地曝出因學校強制理髮引發學生抗議的事件。
2012年,《南方日報》曾報導,一名初中三年級的女生因不願按學校「男生理平頭,女生留運動頭」的規定理髮,從自家五樓跳下身亡。
對此,8月26日,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劉貞華,她表示,青少年時期是學生「人格同一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會嘗試新事物,不斷確認自我,我很懷疑學校這樣的規定能不能真正執行下去,會不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和發展造成影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