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查新冠發現早期肺癌,廣州醫院1個月查出4例!感覺撿回一條命

2021-01-09 網易新聞

疫情發生到現在,無形之中改變了很多中國人的習慣,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就是在為檢查新冠肺炎病毒的篩查過程中,廣州中醫藥大學附院發現,近一個月時間內,該院至少發現4名患者或家屬有早期肺癌的跡象。

要知道,他們之前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是刻意到醫院進行肺部檢查的。只是因為新冠肺炎的排查檢測,無疑查出了潛在肺癌風險。因此,體檢對於每個人而言,依然非常重要。若不是這次「因禍得福」式的檢測結果,等早期肺癌一不小心拖成了晚期,那就追悔莫及。

之所以說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國人的生活習慣,是因為我們不難發現,身邊人出行主動平佩戴口罩的越來越多了,回到家第一時間洗手消毒的也越來越多,不僅如此,大街上隨意咳嗽吐痰的現象也大幅減少,即便是打噴嚏,很多人也開始用手肘遮擋,一系列變化,都是疫情帶來的「變向好處」。

但是在生活中,依然還是有許多中國百姓,對於體檢仍存在著誤區,認為體檢就是沒病找病,並且害怕有些醫院和機構收費太貴,不划算,萬一啥病都沒有查出來就是在浪費錢,要是真檢查出來什麼又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不過, 這一次疫情因為肺部檢查的比例增加,有一部分早期癌變患者被提前發現,可謂「撿回一條命」。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出過號召:千萬不要死於無知。而要想解決這種無知狀態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每一年都要進行體檢。要知道,我國每年被確診為腫瘤的患者大約有530萬人次,而每年因腫瘤死亡的患者就有200多萬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是因為發現自己患有腫瘤後再去進行檢查,而為時已晚了。

而且,如果一個患者已經到了腫瘤晚期,那麼治療的費用一定會比早起腫瘤高很多,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成功治癒。在日本,40歲以上的人每兩年就要做一次胃鏡檢查,而在我國卻並非如此。如果我國早期癌症的發現率與日本、韓國差不多,那麼全國居民家庭每年能夠少支出150億,國家每年能節省300億。

當然,對於體檢的有些項目,也有人表示過擔憂,比如網絡上經常傳播的X射線對人體有害的新聞,從而拒絕進行任何透視體檢。但實際上,當前X射線檢查的輻射計量,遠遠低於國際上規定的人體器官可接收的射線計量標準,而且一年也就一兩次,總共時間也就幾十秒,對於人體根本構不成多少傷害。相反,拒絕進行透視而造成的錯過肝癌、腎癌、乳腺癌的早期時期,治療的最佳時機,後果就更加嚴重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總會覺著,一次體檢之後看到自己身體全部正常,那麼自己就往後無憂,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人的身體是一個動態系統,每天都在運轉,一次體檢根本無法保證在長期裡你的身體不會出現病變。體檢的最大目的,是發現身體這個動態系統當中是否已經產生了病變,而不是保證你之後的身體健康,只有通過連續幾年體檢下來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才能夠更好地發現身體問題。此外,體檢絕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更應該每年體檢,早預防,早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 連續五六年花大價錢去國外體檢都說正常 今年改在國內體檢竟查出...
    54歲的村支書老林(化名)萬萬想不到,自己每年定期參加村裡組織的體檢沒有查出大問題,卻在今年4月的一次精細化體檢中,查出了大腦前交通支動脈瘤。因為發現得及時,老林接受了腦動脈瘤介入手術,避免了動脈瘤破裂導致的腦出血可能,恢復良好。為什麼年年體檢,卻還是沒有發現潛伏在體內的「炸彈」?
  • 【專家述評與論著】|非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策略
    國內情況大致相同,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肺癌居中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的第1位和女性的第2位;2015年新發患者數為78.7萬例;其中,男性新發病例約52.0萬例,女性約26.7萬例;2015年肺癌死亡人數約為63.1萬例,死亡率約為45.87/10萬[2]。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死亡率如此之高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有數據表明,57%的患者發現時已經是晚期[3]。
  • 專家呼籲:關注腫瘤免疫應答信號的前瞻性,推動肺癌早期篩查
    據介紹,11月是 「全球肺癌關注月」,也是世界肺癌聯盟在2001年11月發起的一項全球性倡議,目的是呼籲世界各國重視肺癌的預防,提高人們對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識。在此次會議中,肺癌早期篩查作為會議最重要的議程之一,得到與會專家高度關注。全國胸外科專家呼籲推動肺癌早期篩查,基於腫瘤免疫應答原理的腫瘤自身抗體技術得到與會專家重點關注。
  • 警犬、搜救犬 你聽說過癌症篩查犬嗎?準確率接近97%
    終於,忍耐不了的女主人上醫院要求醫生幫其把痣切除,卻不料在做完檢查後發現,這顆痣竟是惡性黑色素瘤!由於發現的及時,女主人保住了性命。無獨有偶,據ETtoday報導:狗狗黛西(Daisy)有個超厲害的技能,它可以在短短幾秒內「聞出」癌症。第一個拯救的就是自己的主人克萊爾(Claire Guest)。在2009年的某天,黛西聞出了克萊爾身上不對勁,檢查後發現,原來克萊爾患有乳腺癌。
  • 國際肺癌日|提高肺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而11月17日為國際肺癌日,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肺癌。據統計,2018年,全球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憑藉新發病例209萬,死亡病例176萬成為全球頭號癌症殺手。是我國首個批准的肺小結節血液輔助檢測指標;腫瘤免疫應答信號反映的腫瘤生物活性侵襲或惰性趨勢,對於臨床聯合影像學評估肺小結節與發現早期肺癌有重要信息提示價值。自身抗體譜檢測可能是一項有價值的早期肺癌篩查技術,但仍需進一步的中國人群最有效的組合及驗證。
  • 悲催男進院77次查出肺癌 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悲催男進院77次查出肺癌 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時間:2016-05-26 17:03   來源:99健康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悲催男進院77次查出肺癌 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現在的有些真的是難查?還是醫生根本就是不負責任?
  • 進院77次查出肺癌 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近一年半時間,浙江紹興市48歲的潘先生在當地某醫院就診77次——最後一次被檢出左肺有腫塊。隨即,他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被確診患小細胞肺癌。(圖為潘先生的就診記錄)從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醫院各科室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查出我有脂肪肝、胃炎、咽炎、支氣管炎等17種病。直到我強烈要求拍片、做CT,才發現得了肺癌。」  潘先生家住這家醫院附近,平時很注重身體,有點頭疼腦熱就到該院就診。前幾年,妻子檢出肺癌,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的焦慮,老是懷疑自己「得了不好的病」。2014年3月,自覺頭疼、乏力的他到該院中醫科看病,配了中藥。
  • 肺癌發現多是晚期,這6個早期症狀太多人忽視了
    肺癌患者多見晚期,這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為什麼會到晚期才被發現?晚期肺癌患者較多主要是因為肺癌症狀不典型,且肺癌早期病變小,常常等到了腫瘤變大,傷及支氣管等部位患者才會感到不適從而就醫。對於能不能從早期症狀表現中發現肺癌,警惕並就診檢查呢?這需要患者敏銳的察覺還有對症狀信息的熟知。
  • 低劑量螺旋CT——早期肺癌篩查的「利器」
    我國的標準和美國稍有區別,根據多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結合我國現有國情,中國肺癌早診早治專家組在2018年的肺癌篩查指南提出篩查對象為:年齡介於 50歲 -74歲之間的吸菸者,至少有20包/年吸菸史,如果是已戒菸者則戒菸時間應少於5年。某些肺癌高發地區如有其他重要的肺癌危險因素,也可作為篩選肺癌高危人群的條件。
  • 背痛卻查出肺癌早期?這4個異常或許也是早期信號,請引起重視
    隨著現在醫學技術的發展,很多重大疾病可以通過一些患者的表徵去發現並及時治療。現在已經不是那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個搞不清本質的時代了。比如說背痛就是肺癌早期的一個標誌之一,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背痛都是指肺癌。
  • 背痛是肺癌的早期症狀?提醒:這4個表現是肺癌的早期症狀
    隨著近些年環境汙染日益嚴重、吸菸、特殊工作群體等的不斷影響,慢性肺病也越來越常見,而肺癌的發病率更是在逐年增長。有數據研究表明,對我國居民來說,肺癌無論是病發率或死亡率,都排在了癌症第一的位置,是當之無愧的癌症之王!所以大家對肺癌也越來越重視,有很多科普肺癌症狀的文章中都提到了一個表現,那就是「背痛」。然而,肺癌早期真的會導致背痛出現嗎?
  • 4個表現看似不相關,其實是肺癌早期徵兆,別小看
    核心提示:肺癌,是一種治療難度比較大的癌症,而且發病率還比較高,所以,為了減少肺癌帶來的危害,我們最好是提前了解一下肺癌的早期症狀以及肺癌的高危人群都有哪些,這樣便於提前做好預防工作,也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而肺癌如果能早期被發現,那麼,治療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具體的內容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 肺癌發現為什麼多是中晚期?4個早期症狀,早知早好
    那麼,肺癌發現多為中晚期嗎?很多人等到身體出現多種不良症狀才去檢查,檢查之後醫生告知患者肺癌已經到了中晚期,這種情況和忽略疾病信號,疏忽健康檢查有關。如果可以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發現身體有異樣及時檢查,都可以儘早的發現肺部出現惡性腫瘤,並非所有人肺癌一發現就到了中晚期,那些重視身體體檢的人同樣可以在早期就發現肺部的癌變。
  • 七旬老人精神錯亂,罪魁禍首竟是早期肺癌!
    在老伴眼裡,70歲的史先生(化名)一直都是一位性格溫和、頭腦精明的伴侶,但不知為何,從今年7月開始,史先生突然間精神錯亂:一會兒變得淡漠,一會兒又胡言亂語,有時還暴跳如雷,甚至認不出家人,還出現了癲癇發作。
  • 汪星人又獲新技能:靠嗅覺識別肺癌,準確率高達97%
    到後來,經過訓練,它們更是成為能幫警察偵破案件的警犬,幫給盲人指引方向的導盲犬、能在災難來臨時發揮獨特作用的搜救犬......而現在,人類的好朋友汪星人又獲得了一項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新技能:篩查肺癌!
  • ...中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開始動物試驗、最快4月進入臨床
    周一(2月10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傳出最新消息,鍾南山領銜新論文稱,新冠肺炎病毒不排除「超級傳播者」,個別潛伏期超三周。與此同時,據媒體報導,中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開始動物試驗,最快4月進入臨床。此外,據央視新聞報導,海南10家實驗室可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2天內可實現全省疑似病例動態「清零」。
  • 24歲女生聲音嘶啞大半年 一查竟是肺癌晚期
    4月15日到21日是全國腫瘤宣傳防治周。今天,我們要來關注腫瘤中的頭號殺手:肺癌。以南京為例,幾乎每5個癌症患者中就有1個是肺癌。那麼,患上肺癌之後,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如何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呢?  患者小劉今年才24歲,剛剛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
  • 吉喆去世,上萬中國人不吸菸也得肺癌!肺癌有多陰魂不散?
    300例,死亡610, 200例。 中國佔世界人口1/5,但肺癌患者數佔1/3,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中國消耗了全世界1/3以上的香菸! 謠言五:若定期體檢,肺癌就會被查出 真相:咳血是最易於引起患者警覺並積極就診的症狀,而胸痛、咳嗽、喘憋、以及其他症狀容易被患者忽視。 體檢是肺癌患者得到早期診斷治療的大好機會。
  • 肺癌最喜歡5類人,不止香菸愛好者!做好1件事,把肺癌拒之門外
    前幾日,朋友小李給我說了一件事:他的舅舅和表弟在2個月內前後被查出了肺癌。 舅舅菸癮大吸了幾十年,得了肺癌也算是有心理準備,但表弟從不吸菸為啥也得了肺癌? 這讓他很困惑,是遺傳嗎?自己也算是近親會不會也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