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去,許多人開始陸續收到年前做的體檢報告,而家住渝北的張先生卻查出來,自己得了肺癌。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節後上班第一天,他又拿著以前在其他醫院做的健康體檢報告去諮詢醫生。
張先生說,自己是一個很注重健康的人,不管是退休後的自費體檢,還是退休前的單位體檢,他幾乎都會按時去做。而且就在去年5月,他還做了一個健康體檢,當時的檢查結果也沒發現任何異常。
看了張先生帶來的體檢報告,醫生解釋說:「您這做的就是最基礎的一般體檢,並沒有結合自身情況做針對性的腫瘤早期相關篩查,這樣就有可能不能及時發現早期腫瘤或癌前病變。」
健康體檢重大眾化 不同於腫瘤篩查
「隨著健康觀念深入人心,很多人對健康體檢都非常重視,但卻沒弄清普通的健康體檢其實不同於腫瘤篩查。」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主任張海燕告訴記者,普通體檢是對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進行檢查,掌握人體的一般狀況,可早期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
而腫瘤篩查,是指對表面健康的人群進行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快速、簡便的檢查,將可能患癌者和高危人群早期於健康人群中區分開來,提前施行幹預措施,阻斷患癌的進程,提高人們的生命質量,是預防癌症發生、發展的有效手段。因為早期腫瘤的症狀、體徵不明顯,或者只是有一些缺乏特異性的一般表現,主要通過篩查發現,所以癌症早期發現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
「一個是普遍拉網,一個是針對性的檢查,一個是大眾化,一個是個性化,這是普通體檢與腫瘤篩查之間最大的區別。」張主任說。
張主任詳細解釋,做普通體檢時,主要是先進行一系列檢查、化驗,然後是醫生問診和拿體檢報告。但做腫瘤篩查,首先要進行腫瘤風險的問卷評估,然後和醫生面對面交流評估。按照一般的流程,醫生會參考風險評估結果,仔細詢問被檢查者的身體狀況、既往病史和家族遺傳史等,針對具體情況做相應的個性化的、針對性強的檢查。
雖然普通體檢與腫瘤篩查,會有一些看似相同的項目,但檢查的重點卻不一樣。」張主任指出,以抽血為例,常規體檢查的是血常規、血糖、血脂等,而防癌體檢則關注血液中的癌症標誌物,即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存在。
5類高危人群更需要進行腫瘤篩查
那哪些人才算是腫瘤高危人群呢?對此,張主任一一列舉。
1、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包括三代以內的直系或旁系親屬患惡性腫瘤的病史);
2、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長期大量吸菸、長期酗酒、藥物濫用、長期過度勞累、嚴重營養不良、偏食等);
3、職業因素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人群;4、生存環境遭汙染的人群(化學汙染、重金屬汙染、核汙染等);
5、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B型肝炎病毒、愛滋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等。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