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生活在東北的我,木耳一直是家裡餐桌上的好菜。以前都是過年的時候家裡才會買上一斤半斤的木耳,做為配菜或炒菜食用。
記得我哥哥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在一家被服廠上班,這個廠裡每人每月有半斤木耳做為勞保福利發放。因為被服廠裡的粉塵比較多,當時說多吃木耳是可以清肺的。
那時候開始我家裡吃木耳的頻率開始增多,直到現在木耳也是我家裡常年都備有的乾菜。
近日又一個人吃木耳中毒,到底是為什麼?以後能不能吃木耳了?前段時間看報導:浙江50多歲的陳先生用泡發三天的黑木耳炒蛋,吃完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差點喪命,在ICU搶救了一個星期,才終於脫離生命危險。臨床醫生初步判斷是由於久泡導致黑木耳變質,造成急性生物毒素中毒。
一,吃木耳中毒的原因
從陳先生食用木耳這個我們看見一個關鍵點:泡發三天的木耳。木耳本身做為菌菇類食物,市場售賣的基本以幹制的為主。我們食用前都需要進行泡發,而泡發好的黑木耳如果保存不當,極易滋生細菌。
泡發三天的黑木耳是極易發生變質的,木耳本身是無毒的。但是做為真菌性食物,長時間泡發后里面極易產生一種叫「椰毒假單胞菌」的細菌,這種細菌又會轉化為「米酵菌酸」這種毒素。這個毒素是導致陳先生致病的關鍵。正是因為食用了泡發時間過長的,已經產生了「米酵菌酸」這種毒素的黑木耳,才會導致這次的中毒事件。
二,木耳的挑選和泡發木耳一般都是幹制保存的,這樣木耳本身在乾燥的環境下是不會滋生細菌的。我們選購木耳時,要選擇把木耳拿在手中一攥有沙沙的感覺,輕輕一掰就碎的幹制木耳
而且木耳被手上的熱氣浸潤後,握在手裡不會感覺到粘手的。感覺粘手的黑木耳可能被有些商販添加糖等來增重,手的溫度使糖融化會感覺手發黏。幹木耳聞起來不會有發黴的味道,而是一種略帶酸味的木頭的味道。
這個是木耳正常的應有的味道。木耳泡發時先用清水快速清洗,這樣可以去除粘結在木耳上的雜質。然後把木耳泡在淘米水中,淘米水中含有的澱粉可以吸附木耳上面的雜質。木耳一般涼水浸泡2、3個小時就會膨脹,正常情況下木耳泡發到原來的五倍大即可使用。
三,出現以下情況的泡發木耳堅決不要
食用浸泡木耳的水出現異味和渾濁:如果浸泡木耳的水經過幾次漂洗還是渾濁的,而且木耳聞起來有一股發黴的酸腐味道,那麼這樣的木耳要堅決倒掉。泡發後的木耳就碎:泡發好的木耳如果用手一搓洗就碎的掉渣,而且木耳渣都沾在手上,感覺黏黏的說明已經變質也不要食用。
四,泡發後食用不完的木耳如何保存
一次泡發過多的木耳如果食用不完,要把水控淨用溼布或紙袋包好入冰箱冷藏保存,或者攤開晾乾後保存。
結語木耳是非常不錯的食用菌,它的營養價值也是極高的。我們在日常食用中,只要掌握正確的食用方法,最好是隨泡隨吃不隔夜,那麼吃木耳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