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北非白犀牛慘死人類槍口之下,全球僅剩2頭,科學家發愁

2020-11-29 科學鴿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曾經在公益廣告上說的臺詞真實的發生在非洲大陸上。

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棲息於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北白犀有時也稱北非白犀,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北非,而是和另一個亞種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已。

白犀是陸地上體型第四大的動物,成年北白犀體重可以達到 1.4-1.6 噸,而南白犀更壯碩些,達到 1.5-2.4 噸。2018年3月19日,隨著最後一頭已知的雄犀死去,北白犀已被宣告功能性滅絕。

從五百頭到兩頭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一百年前南白犀比北白犀更慘,然而在百年間形勢逆轉,南白犀在保護之下從一個世紀前不到100頭的數量繁衍到今天超過20000頭。

可悲的是,這個成功挽救極度瀕危物種的故事並沒有發生在北部亞種身上。

北白犀曾經比南白犀多很多,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

然而因為北白犀生存地區保護不善,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瘋狂的非法獵殺令其數量由500頭減至15頭,這引起了國際保護組織的高度關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保護,到2003年時已經恢復到32頭。

令人失望的是,2003年開始國際市場對犀牛角需求再次加大,非法獵殺再度猖獗,致使偷獵者非法進入剛果加蘭巴國家公園非法偷獵,讓它們野外的數量急降至5-10頭。

本來剛果政府於2005年1月批准將5隻北白犀由加蘭巴國家公園移送到肯亞進行更妥善的保護,但是移送未曾開始,這5隻北白犀就已經在野外全部死亡,從此北白犀徹底在野外滅絕

其他的只有各國動物園還能找到零星幾隻,因為涉及到不同國家,之間協調進行繁育十分困難,在過去十五年裡一頭頭逝去。

現在的北白犀只剩下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最後兩隻,而且都是雌犀牛。

自然情況下,兩隻雌犀牛死後,北白犀將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如此才能讓北白犀繼續繁衍?

這兩隻雌性白犀牛一頭叫「納金」,一頭叫「法圖」,這是一對母女,納金今年31歲,女兒法圖20歲,按照白犀一般40-50年的平均壽命,它們尚在中年。

面對這種局面,科學家只能人為介入,幫助它們繼續繁衍。

體外受精能夠繞過正常的生殖過程,培養新的北白犀牛寶寶。

在生物庫中,近些年陸續死亡的雄性北白犀牛的精子樣本已經保存入生物庫裡,但北方白犀牛的卵子數量很少,因為對犀牛手術取卵難度非常高!

2019年由德國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用激素處理雌性後,收集到了少量未成熟的卵子,轉移到實驗室培養成熟,然後用冷凍的精子受精。

但目前為止只有很少數的北方白犀牛的胚胎通過這種方式被創造出來,目前它們尚冷凍在生物研究所內,等待著合適的雌性南方白犀牛來代孕。

將胚胎移植到代孕動物身上來生產動物寶寶,在許多物種中都已被證明可行,然而對於犀牛來說卻很難!

因為激素刺激雌性犀牛的只能產生很少的卵子,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卵都能受精,也不是所有的受精卵都能發育成胚胎。

在被轉移到代孕南部白犀牛那裡後,胚胎完成發育成小犀牛的機率還不大。

只要北部白犀牛數量有數十頭,成功率不高也可以重複嘗試,但目前只有兩隻倖存的犀牛可以採集這些珍貴的卵細胞,這讓科學家十分困擾。

那麼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英國科學家決定把研究方向放在解決從雌性犀牛身上採集的卵子數量不足的問題,今年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用已故雌性犀牛的卵巢組織在實驗室中培育大量卵子進行受精。

一旦成功,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拯救北白犀牛,其它極度瀕危物種也有了免於滅絕的希望。

犀牛沒有更年期,所以老年犀牛的卵巢仍然含有小的卵泡。

科學家的目標是在實驗室裡從一頭死去的犀牛的卵巢組織中培養出這些卵泡,充分利用犀牛卵巢的潛能,讓在培養皿中培養的卵泡數量最大化。

除了北部白犀牛,其它犀牛的處境也算不上好,等待試驗的還有其它不同種類犀牛的卵巢組織,比如南白犀牛、印度犀牛和黑犀牛,讓所有瀕危犀牛種群都能受益。

除了生存空間因為人類活動被壓縮外,犀牛的處境之所以比其它瀕危物種更艱難的原因,就是它們的犀角。

瀕危動物身上某個部分一旦賦予經濟價值,對它們的保護絕對是低於難度,暴利之下讓偷獵分子鋌而走險,殺雞取卵。

保護人員不但需要想辦法改善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幫助它們繁衍,還要和偷獵者鬥智鬥勇,甚至需要冒著生命危險。

在非洲被偷獵,其它地方一樣避免不了,印尼的爪哇島殘存的爪哇犀也是因為過度捕殺,只剩下五十至六十頭左右,蘇門答臘犀牛因為偷獵現在不到 80 頭。

但願其它瀕危物種永遠用不上這個最後的手段,靠各界的共同努力,慢慢恢復種群數量。

科學家之所以如此致力於保護瀕危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一是具有實用價值,它們可以被借鑑於醫學、科研、工業、美學設計上,我們的不少發明就是應用仿生學,參考其生理特徵、行為模式來開發相應設備。

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地球生態的平衡,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為後人留下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自然。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即將絕種 全球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牛43歲高齡(圖)
    美國波士頓生物學家施奈德日前於推特上傳北非白犀牛蘇丹(Sudan)的照片,並帖文寫道:除了雄性的蘇丹,雌性北白犀也只剩下2隻。  據悉,由於蘇丹已經年邁,43歲高齡相當於人類年齡100歲,無法再自然交配,只能尋求人工授精。  施奈德的帖文吸引至少3.9萬人轉發,逾1500人留言回應。有網民表示照片令人心碎。  北白犀遭大量獵殺,數量由1960年的2000隻,到1984年時只餘下15隻,目前全球僅剩下3隻。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英媒:全球僅剩80頭
    來源:經濟日報英媒稱,動物學家表示,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在馬來西亞已經滅絕,此前,這裡最後一頭倖存的蘇門答臘犀牛在圈養環境下死亡。報導稱,就在六個月前,馬來西亞唯一一頭雄性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另外一頭雌性犀牛則是在2017年沙巴州圈養期間死亡的。報導稱,希望蘇門答臘犀牛繁殖下一代的努力一直徒勞無功,不過沙巴州當局已經獲取了它們的細胞,用於可能開展的繁殖活動。
  •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因癌病逝 全球僅剩約80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據美國合眾國際社(UPI)報導,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伊曼(Iman)當地時間23日因癌病逝;蘇門答臘犀牛是體型最小的犀牛,曾廣布亞洲各地,目前全球僅剩約80頭,大多棲息在印度尼西亞。
  • 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原標題: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18日證實,一頭北方白犀牛前一天被發現在保護區內死亡,令這一物種進一步走向滅絕。   現階段,全球僅剩6頭北方白犀牛。    【又少一頭】   白犀牛分北方和南方兩個亞種,現在仍有數千頭南方白犀牛生活在南部非洲的保護區內。而北方白犀牛,全球據信已經沒有野生的了。   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距肯亞首都奈洛比以北大約250公裡。按照保護區的說法,被發現死亡的這頭北方白犀牛名叫「蘇尼」,雄性,34歲。
  •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去世,全球僅剩不到100隻
    據馬來西亞方面透露,當地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在周六(11月23日)下午5點半左右因癌症去世。這頭名叫「伊曼」的25歲雌性犀牛在沙巴州去世。此前,馬來西亞最後一頭雄性犀牛已在今年5月去世,另一隻雌性犀牛也在2017年去世。
  •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全球僅剩不超80隻!
    據《每日郵報》5月28日報導,婆羅洲犀牛聯盟(BORA)周一(5月27日)發表聲明,馬來西亞最後一頭雄性蘇門答臘犀牛「塔姆」(Tam)在當天中午於婆羅洲保育區離世,終年約30歲,留下其配偶「Iman」。這意味著這種犀牛接近完全絕跡於馬來西亞。
  • 北非白犀牛全球僅剩2頭,都是雌性,如何才能讓它們繁殖後代?
    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棲息於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北白犀有時也稱北非白犀,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北非,而是和另一個亞種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已。白犀是陸地上體型第四大的動物,成年北白犀體重可以達到 1.4-1.6 噸,而南白犀更壯碩些,達到 1.5-2.4 噸。
  • 它是犀牛中的特例,鼻子上長出兩隻角,如今地球上僅剩30頭
    起初,並沒有人知道有一種能夠長出兩隻角的犀牛,直到有人在蘇門答臘島上發現了第一頭蘇門答臘犀牛,並將其獵殺後,這種動物才進入人類的視線範圍。歷史記載,蘇門答臘犀牛第一次被人類發現是在18世紀之前,具體時間已經無從考究。但是從18世紀之後,越來越多人去到蘇門答臘島,目的就是為了捕捉或者獵殺蘇門答臘犀牛。
  • 科學家意外發現:1.5噸強壯犀牛,竟靠小鳥保護,真相揪心
    不只人類社會如此,在動物界也同樣存在不同物種的「生死相守」。在非洲草原,強壯的黑犀牛是草食動物中的強者,尖角披甲、身強力壯,即便是兇猛的獅子,也要懼它三分。但隨著帶槍的人類大舉捕獵,黑犀牛已經成為瀕危物種。如何幫助黑犀牛從偷獵者槍口下逃生?還來得及阻止它消亡嗎?一種與黑犀牛形影不離的小鳥似乎給出了答案。
  • 大馬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病逝 全球剩約80頭(圖)
    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23日,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伊曼因癌病逝。據悉,這種體型最小的犀牛,曾廣布亞洲各地,但目前全球僅剩約80頭,大多棲息在印度尼西亞。據報導,25歲的母犀牛伊曼自2014年被捕獲後,一直在野生動物保護區接受妥善照顧,它23日病逝於婆羅洲沙巴。沙巴野生動物部門主任奧古斯丁說:「伊曼的死亡比預期要快,但我們知道,它已經開始承受極大痛苦。」2015年,馬來西亞曾宣布野生蘇門答臘犀牛絕種,最後一頭公蘇門答臘犀牛2019年5月離世。不幸不僅發生在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全球僅剩不到100頭
    昨天,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雌性犀牛伊曼(Iman)死亡,這是一年來馬來西亞死亡的第二頭瀕危犀牛,今年5月27日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塔姆(Tam)宣告死亡。犀牛,是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目前全球世界僅存五種犀牛,包括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及蘇門答臘犀牛,前兩種主要在非洲,後三種在亞洲,其中蘇門答臘犀牛是最小的品種,也是唯一長有2個角的亞洲犀牛,其體長240-315釐米,體重550-1100千克,平均體重僅7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其特徵為身披厚厚的紅棕色長毛。
  • 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
    中國網5月16日訊 據英國《衛報》5月15日報導,北部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狀態,目前全球僅剩42歲的雄性北部白犀牛Sudan發現於南蘇丹,是全球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雖然其健康狀況尚可,但由於年齡過大和精子數量過少,已經無法通過自然交配或者通過科學手段進行交配,難以成功繁育後代。26歲的Najin是Sudan的「女兒」,她的腿部有傷,無法承受同其交配的雄性北部白犀牛或懷孕增加的重量。Fatu則是Najin的「女兒」,患有阻止胚胎植入的子宮疾病。
  • 北方白犀牛僅剩兩頭瀕臨滅絕,這個非洲國家是這樣做的
    據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執行長理察·維格尼介紹,目前僅存的2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因身體原因已喪失自然繁殖能力,研究人員正嘗試藉助現代繁殖技術讓南方白犀牛代孕,但是這種努力不但花費較高且面臨很多困難。維格尼認為,北方白犀牛未來很有可能滅絕。2009年,「蘇丹」和另外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由捷克被安置到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生活。
  • 世界上最孤獨的犀牛走了,人類只有抱歉二字
    每一年,都有上千隻犀牛在痛苦中死去。2015年,有1388頭犀牛死在盜獵者的手中——每6小時,有一頭犀牛死亡。在他們的保護下,這個小種群不斷有小犀牛出生,到了九十年代,種群規模恢復到31隻。但盜獵隊伍還是衝進了保護區,對犀牛進行了屠殺。一年內,31頭北白犀被殺掉了22頭,到了2008年,最後一頭野生北白犀從這裡消失。
  • 雙角白犀牛,一頭竟值上百萬
    今天出場的是雙角白犀牛,這可是跑馬嶺野生動物世界裡最「牛」的傢伙。   12年前   父母慘死槍口下  飼養員田強告訴記者,動物村裡一共有兩頭白犀牛,一個叫「南南」,一個叫「非非」,年齡都在13歲左右。因為它們頭部長有兩隻類似象牙、粗短的角,因此,它們的真正名字叫「雙角白犀牛」。  「身世很可憐,是兩個『孤兒』。」田強說。
  •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此1隻,再不看就見不到了!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此1隻,再不看就見不到了!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人類活動影響著自然界的生物,過度使用自然資源,也讓很多珍稀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少。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種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此一隻,再不看就見不到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此1隻,再不看就見不到了!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此1隻,再不看就見不到了!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人類活動影響著自然界的生物,過度使用自然資源,也讓很多珍稀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少。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種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此一隻,再不看就見不到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爪哇島出現巨獸洗泥浴,頭部長獨角,皮膚如盔甲,全球僅剩72頭
    這裡低地雨林環境正適合巨獸爪哇犀牛生存,可惜的是,爪哇犀牛瀕臨滅絕,據專家估算,全球僅存約72頭!都藏在密林中,不讓人發現。它以樹枝、嫩芽、嫩葉、果子、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只要在樹林裡走一圈,張嘴就能吃到東西填飽肚子,根本不用為吃喝發愁。爪哇犀牛喜歡獨來獨往,對它來說,最愉快放鬆的時候就是洗泥浴了,真不知道該說它愛乾淨,還是說它貪玩呢?
  • 大批海獅海豹因海洋垃圾慘死 人類停止亂扔垃圾責無旁貸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5日報導,美國阿拉斯加州漁業狩獵局(ADFG)日前公布了一段慘不忍睹的錄像。畫面顯示,大批海獅、海豹因人類遺留的漁獵用具或海洋垃圾困住身體而受傷或慘死。ADFG希望藉此錄像提醒人們不要再肆意向海洋傾倒垃圾,以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平衡,保護海洋動物。
  • 40年內全球犀牛數量減少90% 犀角貿易難禁絕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和辛巴威國家公園也經常會切掉犀牛角,這樣可以讓犀牛們儘可能少地受到盜獵者的傷害。  提起犀牛,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體型龐大、攻擊力強這類詞眼,「實際上它們膽小,愛睡覺,喜歡獨居,小犀牛犢十分依戀母親」。在電影中,犀牛甚至被描述成草原的義務消防員,看到火苗就會去撲滅。幾乎從不主動攻擊人類的可愛犀牛,卻時刻遭受著被人類獵殺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