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白犀牛全球僅剩2頭,都是雌性,如何才能讓它們繁殖後代?

2021-01-16 LetFly萊飛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曾經在公益廣告上說的臺詞真實的發生在非洲大陸上。

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棲息於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北白犀有時也稱北非白犀,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北非,而是和另一個亞種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已。

白犀是陸地上體型第四大的動物,成年北白犀體重可以達到 1.4-1.6 噸,而南白犀更壯碩些,達到 1.5-2.4 噸。2018年3月19日,隨著最後一頭已知的雄犀死去,北白犀已被宣告功能性滅絕。

從五百頭到兩頭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一百年前南白犀比北白犀更慘,然而在百年間形勢逆轉,南白犀在保護之下從一個世紀前不到100頭的數量繁衍到今天超過20000頭。

可悲的是,這個成功挽救極度瀕危物種的故事並沒有發生在北部亞種身上。

北白犀曾經比南白犀多很多,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

然而因為北白犀生存地區保護不善,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瘋狂的非法獵殺令其數量由500頭減至15頭,這引起了國際保護組織的高度關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保護,到2003年時已經恢復到32頭。

令人失望的是,2003年開始國際市場對犀牛角需求再次加大,非法獵殺再度猖獗,致使偷獵者非法進入剛果加蘭巴國家公園非法偷獵,讓它們野外的數量急降至5-10頭。

本來剛果政府於2005年1月批准將5隻北白犀由加蘭巴國家公園移送到肯亞進行更妥善的保護,但是移送未曾開始,這5隻北白犀就已經在野外全部死亡,從此北白犀徹底在野外滅絕。

其他的只有各國動物園還能找到零星幾隻,因為涉及到不同國家,之間協調進行繁育十分困難,在過去十五年裡一頭頭逝去。

現在的北白犀只剩下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最後兩隻,而且都是雌犀牛。

自然情況下,兩隻雌犀牛死後,北白犀將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如此才能讓北白犀繼續繁衍?

這兩隻雌性白犀牛一頭叫「納金」,一頭叫「法圖」,這是一對母女,納金今年31歲,女兒法圖20歲,按照白犀一般40-50年的平均壽命,它們尚在中年。

科學家只能人為介入,幫助它們繼續繁衍。

體外受精能夠繞過正常的生殖過程,培養新的北白犀牛寶寶。

在生物庫中,近些年陸續死亡的雄性北白犀牛的精子樣本已經保存入生物庫裡,但北方白犀牛的卵子數量很少,因為對犀牛手術取卵難度非常高!

2019年由德國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用激素處理雌性後,收集到了少量未成熟的卵子,轉移到實驗室培養成熟,然後用冷凍的精子受精。

但目前為止只有很少數的北方白犀牛的胚胎通過這種方式被創造出來,目前它們尚冷凍在生物研究所內,等待著合適的雌性南方白犀牛來代孕。

將胚胎移植到代孕動物身上來生產動物寶寶,在許多物種中都已被證明可行,然而對於犀牛來說卻很難!

因為激素刺激雌性犀牛的只能產生很少的卵子,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卵都能受精,也不是所有的受精卵都能發育成胚胎。

在被轉移到代孕南部白犀牛那裡後,胚胎完成發育成小犀牛的機率還不大。

只要北部白犀牛數量有數十頭,成功率不高也可以重複嘗試,但目前只有兩隻倖存的犀牛可以採集這些珍貴的卵細胞。

那麼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英國科學家決定把研究方向放在解決從雌性犀牛身上採集的卵子數量不足的問題,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用已故雌性犀牛的卵巢組織在實驗室中培育大量卵子進行受精。

一旦成功,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拯救北白犀牛,其它極度瀕危物種也有了免於滅絕的希望。

犀牛沒有更年期,所以老年犀牛的卵巢仍然含有小的卵泡。

科學家的目標是在實驗室裡從一頭死去的犀牛的卵巢組織中培養出這些卵泡,充分利用犀牛卵巢的潛能,讓在培養皿中培養的卵泡數量最大化。

除了北部白犀牛,其它犀牛的處境也算不上好,等待試驗的還有其它不同種類犀牛的卵巢組織,比如南白犀牛、印度犀牛和黑犀牛,讓所有瀕危犀牛種群都能受益。

除了生存空間因為人類活動被壓縮外,犀牛的處境之所以比其它瀕危物種更艱難的原因,就是它們的犀角。

瀕危動物身上某個部分一旦賦予經濟價值,對它們的保護絕對是低於難度,暴利之下讓偷獵分子鋌而走險,殺雞取卵。

保護人員不但需要想辦法改善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幫助它們繁衍,還要和偷獵者鬥智鬥勇,甚至需要冒著生命危險。

在非洲被偷獵,其它地方一樣避免不了,印尼的爪哇島殘存的爪哇犀也是因為過度捕殺,只剩下五十至六十頭左右,蘇門答臘犀牛因為偷獵現在不到 80 頭。

但願其它瀕危物種永遠用不上這個最後的手段,靠各界的共同努力,慢慢恢復種群數量。

科學家之所以如此致力於保護瀕危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一是具有實用價值,它們可以被借鑑於醫學、科研、工業、美學設計上,我們的不少發明就是應用仿生學,參考其生理特徵、行為模式來開發相應設備。

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地球生態的平衡,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為後人留下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自然。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原標題: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18日證實,一頭北方白犀牛前一天被發現在保護區內死亡,令這一物種進一步走向滅絕。   現階段,全球僅剩6頭北方白犀牛。    【又少一頭】   白犀牛分北方和南方兩個亞種,現在仍有數千頭南方白犀牛生活在南部非洲的保護區內。而北方白犀牛,全球據信已經沒有野生的了。   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距肯亞首都奈洛比以北大約250公裡。按照保護區的說法,被發現死亡的這頭北方白犀牛名叫「蘇尼」,雄性,34歲。
  • 白犀牛接受安樂死 世界上僅存的雄性北非白犀牛
    白犀牛資料圖原標題:生命的最後時光飽受痛苦北非白犀牛接受安樂死世界上僅存的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因年事過高,身體機能急劇衰退,19「蘇丹」現年45歲,是世界上僅存3頭北非白犀牛中唯一雄性,生活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去年年底以來,它身體每況愈下,皮膚、肌肉和骨骼受到影響。對犀牛而言,45歲相當於人類90歲。奧爾佩傑塔保護區在一份聲明中說,「蘇丹」的身體狀況在生命最後24小時裡急劇惡化,無法站立,飽受痛苦,多方組成的獸醫小組決定為它實施安樂死。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 僅剩兩頭雌性
    圖片來源:CNN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頭45歲的雄性北方白犀牛名為「蘇丹」,近日來健康狀況堪憂,一直在因衰老和多種感染而接受治療。桑佩雷表示,研究者已設法保存了「蘇丹」的部分遺傳物質,希望對餘下兩隻雌性之一成功實現人工授精。世界野生動物救援協會CEO奈彼德(Peter Knights)表示,「我們只希望,世界能從失去『蘇丹』的不幸中得到教訓,採取一切措施停止犀牛角的所有貿易。儘管犀牛角的價格在下降,但針對犀牛角的偷獵行為仍然威脅著所有犀牛物種的生存。」
  • 世界上最後的三頭北非白犀牛,你只能在非洲的這個私人保護區看到
    目前,全世界的白犀牛在兩萬頭左右。可是,白犀牛的一個亞種——北非白犀牛,僅有3頭存活於世。最糟糕的是,它們成功繁殖後代的機率極其渺茫,也就是說:在未來,你很有可能再也見不到這種動物了。 而另一群集中在北面一點的查德,烏幹達,蘇丹等國的交界地,被稱為北非白犀牛。 在上世紀60年代,北部白犀牛這個品種還有2000頭,由於猖獗的盜獵,北部白犀牛的數量開始銳減。
  •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僅剩兩頭雌性,該物種視同滅絕
    今天,世界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了。世界僅剩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在自然世界中視同滅絕。據中新網消息,肯亞研究人員稱,由於健康狀況「明顯惡化」,北方白犀牛「蘇丹」在19日被實施安樂死。45歲的蘇丹,已經到了犀牛壽命的上限,過去一年裡,它飽受右後腿感染潰爛之苦,幾乎不能行走。
  • 生命的最後時光飽受痛苦 北非白犀牛接受安樂死
    世界上僅存的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因年事過高,身體機能急劇衰退,19日接受「安樂死」。  「蘇丹」現年45歲,是世界上僅存3頭北非白犀牛中唯一雄性,生活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去年年底以來,它身體每況愈下,皮膚、肌肉和骨骼受到影響。  對犀牛而言,45歲相當於人類90歲。
  • 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
    ,目前全球僅剩3隻。42歲的雄性北部白犀牛Sudan發現於南蘇丹,是全球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雖然其健康狀況尚可,但由於年齡過大和精子數量過少,已經無法通過自然交配或者通過科學手段進行交配,難以成功繁育後代。26歲的Najin是Sudan的「女兒」,她的腿部有傷,無法承受同其交配的雄性北部白犀牛或懷孕增加的重量。Fatu則是Najin的「女兒」,患有阻止胚胎植入的子宮疾病。
  • 全球僅存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進行取卵手術 (1/4)
    全球僅存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進行取卵手術 (1/4) "← →"翻頁
  • 全世界僅剩五隻的北方白犀牛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謝方 實習生 詹媛媛2014年,對於生活在非洲的北方白犀牛來說是悲傷的一年,本來全球僅剩目前為止,全球僅剩5頭北方白犀牛,而且都已經失去自然生殖的能力。在專家們看來,這一物種已經瀕臨滅絕的邊緣。白犀牛分北方和南方兩個亞種,是陸地上第二大的哺乳動物,僅次於非洲象。他們通常結成小群或整個家族在一起生活,主要在傍晚、夜間和清晨活動。白天在茂密叢林或草叢中休息,休息場所有時距水源數公裡遠。
  • 大批北非白犀牛慘死人類槍口之下,全球僅剩2頭,科學家發愁
    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棲息於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北白犀有時也稱北非白犀,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北非這兩隻雌性白犀牛一頭叫「納金」,一頭叫「法圖」,這是一對母女,納金今年31歲,女兒法圖20歲,按照白犀一般40-50年的平均壽命,它們尚在中年。
  • 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 種群瀕臨滅絕
    新華社記者 潘思危攝 2009年「蘇丹」和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Fatu和Najin由捷克安置到位於肯亞北部的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在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三頭犀牛被置於24小時的武裝保護之下。雖然人們看到「蘇丹」與雌性犀牛交配,但是雌性北方白犀牛一直沒有成功受孕。
  • 僅存的雄性北非白犀牛網絡求偶
    這頭名叫「蘇丹」的白犀牛生活在肯亞。它喜歡吃青草、在泥地裡放鬆,有一隊人類保鏢24小時護衛,可謂「最優質單身漢」。然而,「蘇丹」之前與世界僅存的兩個雌性同類交配失敗。如今,「蘇丹」已經43歲,相當於犀牛裡的老年人,終身大事日益緊迫。
  • 南方白犀牛成「代孕媽媽」 助力北方白犀牛繁衍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一頭南方白犀牛經人工授精成功懷孕,若能懷足月,有望成為「代孕媽媽」,幫助面臨滅絕危險的北方白犀牛生育後代。  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研究人員16日宣布,這頭名為「維多利亞」的南方白犀牛懷孕兩個月。它體重1.7噸,大約7歲,2015年與其他5頭雌性南方白犀牛在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安家。
  • 全球剩兩頭雌性的北方白犀牛或得救!科學家造出南北雜交胚胎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在今年3月離世,該古老物種進入滅絕倒計時。肯亞自然保護區內僅剩的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加上此前冷凍保存的精子,能否在現代輔助生育技術下絕處逢生?最後的「蘇丹」北方白犀牛是白犀牛的兩個亞種之一。它們曾經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如今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犀牛角價比古柯鹼,這給它們帶來了滅頂之災。雄犀牛「蘇丹」1973年出生在南蘇丹,1歲時在野外被捕獲,送到了捷克的動物園中。
  • 美國44歲高齡北方白犀牛死亡 全球僅剩5隻
    2011年,法國博瓦爾動物園一隻雌性白犀牛和它4歲的寶寶。(圖片來源:法新社)中國日報網12月16日電(信蓮)綜合外媒報導,因為高齡原因,一隻北方白犀牛14日在美國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死亡,使得全球僅剩下5隻,由於他們無法再完成自然繁育,該物種瀕臨滅絕。這隻白犀牛名叫安加利夫(Angalifu),今年44歲。
  •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安樂死,未成功生育後代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安樂死,未成功生育後代 澎湃新聞 刁凡超 實習生 湯春燕 2018-03-20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 面臨「絕種」危機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 面臨「絕種」危機時間:2018-03-20 19:22   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 面臨絕種危機 海外網3月20日電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3月19日在肯亞去世,終年45歲。目前該物種僅剩2頭雌性,瀕臨滅絕。
  • 地球上僅剩兩隻雌性北白犀,我們該如何讓她們「生孩子」?
    對於白犀牛的數量很多人可能有點迷惑,有時候聽說它們快滅絕了,有時候又聽說它們有幾萬隻。在一個世紀前,南白犀的數量還不到100頭,今天卻已經超過20000頭,這是令人欣慰的事實。但北白犀沒有這樣的好運,野外的北白犀早已經滅絕,人工圈養的北白犀如今只有兩頭,而且都是雌性。
  • 拯救最後的北方白犀牛
    原標題:拯救最後的北方白犀牛  新華網肯亞納紐基4月18日電(記者鄧耀敏)在肯亞中部的奧爾佩傑塔野生動物保護區,42歲「高齡」的白犀牛蘇丹靜靜地獨自躺在欄舍內,外邊是一望無際的熱帶大草原。   蘇丹是目前全球僅有的5頭北方白犀牛中的唯一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