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20日發布消息說,地球上僅存的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已於19日被實施安樂死。
(資料圖片)2016年4月28日,在肯亞的奧爾佩傑塔野生動物保護區,北方白犀牛「蘇丹」進食。新華社記者 潘思危攝
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媒體負責人伊羅蒂•桑皮爾20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確認了上述消息。桑皮爾說,45歲的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因年齡已高,長期遭受病痛折磨,其肌肉和骨骼已發生退化,同時伴有嚴重的皮外傷。
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表示,「蘇丹」的健康狀況在周一急劇惡化,已經無法站立,病痛使其受盡折磨。獸醫及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Kenya Wildlife Service)決定對它實施安樂死。
3月初,媒體便報導了「蘇丹」正面臨致命的疾病威脅的消息。保護區曾表示,儘管獸醫會對「蘇丹」進行一天兩次的診療,它的健康狀況仍未得到顯著改善。
(資料圖片)2016年4月28日,在肯亞的奧爾佩傑塔野生動物保護區,北方白犀牛「蘇丹」在飼養員照料下進食。新華社記者 潘思危攝
2009年「蘇丹」和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Fatu和Najin由捷克安置到位於肯尼亞北部的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在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三頭犀牛被置於24小時的武裝保護之下。雖然人們看到「蘇丹」與雌性犀牛交配,但是雌性北方白犀牛一直沒有成功受孕。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數據顯示,在上世紀60年代,北方白犀牛種群數量約為2000頭,因為盜獵和居住地受損,到「蘇丹」去世前僅剩三頭。「蘇丹」死亡後,北方白犀牛這一種群直接面臨滅絕的危險。
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在去年組織了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救助運動,打算通過體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等方式拯救北方白犀牛這一犀牛的亞種。
依靠現代繁殖技術,科學家們曾考慮讓南方白犀牛代孕,幫助北非白犀牛繁衍後代,這一嘗試預計將花費約100萬美金。一款交友軟體Tinder將這場救助運動推向了高潮。Tinder將蘇丹命名為世界上最名副其實的「單身漢」,引發熱議。一群為「蘇丹」祈願的好心人籌集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資金用於支持這項救助計劃。
紐約街頭的白犀牛雕塑。(圖片源自網絡)
今年1月,享譽世界的著名雕塑家夫婦吉莉和沙特納宣布,他們將以這三頭北方白犀牛為原型,進行雕塑創作。三頭北方白犀牛的雕塑上周已在紐約市面世。
據了解,雕塑高度還原「蘇丹」、Fatu和Najin的原型,打造出了一座約5米高的高銅質大型北非白犀牛雕塑。路過雕塑的人們都有機會看到它們、撫摸它們、擁抱它們、與它們一一告別。雕塑家希望通過公共藝術展這樣的方式,向全球徵集100萬條告別留言,呼籲停止犀牛盜獵與野生動物製品交易,保護自然生態,為這三頭白犀牛作最後的救助努力。
為拯救地球上瀕危的北方白犀牛,肯亞作出了巨大努力,贏得世界範圍內的讚譽。肯亞旅遊部長巴拉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2009年,為了讓「蘇丹」和它的伴侶更好地繁衍,三頭北方白犀牛被送回非洲,落戶肯亞。不幸的是,我們無法控制它的年齡,現在的它已經45歲高齡,失去了自然繁殖的能力。
他說,對於南方白犀牛和黑犀牛,肯亞已經有了非常詳細的保護措施。肯亞政府將努力保護所有的犀牛品種。他進一步說道,由於肯亞政府致力於反盜獵行動,近年肯亞的犀牛和大象的數量有所增加。肯亞旅遊部的數據顯示,目前肯亞全國有約1100頭犀牛。
新華社記者 王小鵬 、欒翔
通訊員 周真豔
責任編輯:佘雲、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