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理再次發布了拆除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違章別墅的公告。
雖然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違章別墅已經拆除了接近半年,但被拆別墅的業主與開發商的拉鋸依舊在持續。讓業主難以理解的是,明明開發商有合法的土地,也有合法的房屋,但為什麼就不願意賠償給被強拆的業主。
違規銷售10多年 涉及金額數億
據公開資料顯示,被拆除的55棟別墅總建築面積約24054平方,位於大理有名的蒼海高爾夫度假村,而被強制拆除的原因是該開發商未辦理用地,規劃,建設等行政許可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於2004年8月開工,構成「未批先建」的違法違規行為。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被拆除的別墅業主購房時間大部分都早在2004-2006年之間,是當時第一批蒼海高爾夫會員定製房,而當時購房的業主們在購房時也一併收到開發商附的國有土地使用證,與開發商籤署的合同中也明確提到開發商全權負責為房屋完善手續。
「第一批會員購買土地別墅時,現場還沒有大門,沒有高爾夫球場。開發商當時用業主買的會員房,做宣傳進行招商引資。當時還請了一位孫姓明星來宣傳,現在孫姓明星的別墅都還在。」購房業主對編輯說。而最近的購房者則是在在2018年購入。「從現在情況看,當時開發商明知在手續不全的情況下,還幫助購房業主辦理了更名手續。」據悉最近購房的一批業主整體房價都在300萬以上。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項目開發商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有限公司,從2003年到2020年以來,18年的時間裡,在沒有獲得項目開發相關手續的情況下,違法建設並交易了200多宗房產和土地,非法收取各類交易金額累計超過3億元。其中,已籤訂協議並收取有關費用,但至今沒有依照協議建設交付的會員定製房約100多棟,涉及金額上億元。
雖然大理相關部門將本次拆遷的原因定義為:開發商未辦理用地,規劃,建設等行政許可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於2004年8月開工,構成「未批先建」的違法違規行為。但在就在大理相關部門決定對違建別墅進行沒收強拆後,開發商在告業主書中依舊強調,已經交清了土地出讓金,一直未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是由於歷史原因及政策變化。目前在購房業主看來,開發商之前的行為已經構成了欺詐。
沒有合法手續,卻堂而皇之銷售了十多年,涉及金額數億元,項目開發商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有限公司到底是何方神聖。根據大理白族自治州對外經濟貿易局文件,大外經貿資字(2002)第05號,《關於對「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有限」合同、章程的批覆》顯示:合作公司註冊資本4233萬元人民幣,其中國資公司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開發總公司以1976畝國有土地五十年使用權作價1976萬元入股,佔註冊資本的46.68%,是公司最大股東。其他兩位股東為昆明興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興傑(香港)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不過在2007年,大股東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開發總公司退出了該公司,也帶走了土地使用權。在以後的10多年,大理州相關部門一直要求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有限公司完善用地手續,但一直沒有進展,於是該土地成為了現今的違法用地。
其實存在的問題還遠遠不止是違建別墅的問題,在該片土地上,除去別墅,開發商還存在出讓土地的情況。據業主透露,有業主從開發商手上購買了上百畝土地,目前也屬於違法用地。
業主權益如何維護
開發商違規,最後收到損失的變成了業主。自家付出真金白銀購買的住宅被強拆,對於賠償業主提出了自己的訴求——進行房屋置換。由開發商在目前合法的土地上,等面積提供土地,並返還雙方已經發生的建委託建房款。然後由業主自行負責施工組織,並自行協調建設資金。「我們知道現在不能建獨棟別墅了。我們就要開發商賠我們土地,建什麼樣的房子我們按照國家規定來。」購房業主王女士對編輯說。
不過這個要求開發商並未接受,同時也未拿出自己的解決,僅僅是表示等政府的政策。過去幾個月,面對業主的維權,開發商方面多次拒而不見。有自稱開發商律師的人員,在與業主交流中甚至暗示,這個問題業主要找政府才能解決。「開發商騙了我們,我們為啥要找政府。」王姓業主對編輯說。
土地被查封 項目銷售依舊
除去之前由於開發商長期不辦理用地手續,而被強拆的業主購買多年的會員別墅外,目前該項目股東之間還存在糾紛。其目前依舊在銷售的「雲鏡」項目土地,已經被大理州中級人民法院查封。但雖然土地被查封,其項目仍然在進行銷售,目前在售的建面110平方米左右的獨棟別墅,售價在700萬左右。
項目目前有獨棟、聯排別墅銷售。為何在限墅令後,還有獨棟可買。現場銷售表示,「因為我們過規早。」不過該項目不能按揭,最多只能半年分期付款。據推測這可能與其土地被查封有關。
在編輯詢問其土地被查封是否會影響合同備案,辦理房產證等信息時。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五證齊全,現在交錢,現在就可以辦理網籤。」那麼後期是否會影響辦理產權證。現場置業顧問則不願過多解釋,表達含糊:「那是股東之間的經濟糾紛和業主沒問題。」
顯然曾經大理的明星項目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項目,目前已經進入了難以為繼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