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風雅的拆字:若不知「蟲二」為何物,別說你懂中國古文化

2021-01-08 論事奇聞

在我國古代 有很多有趣的對聯,其中最讓人喜歡的就是「拆字聯」了,曾經有人專門做了一首詩「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石皮破乃堅,古木枯不死。人可何當來,意若重千裡。永言詠黃鶴,志士心不已」這首詩裡面每一句裡面都有一個拆字,你有沒有發現呢?其實拆字聯就不僅僅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就連看似正經的史書也有對拆字聯的記載。

然更早的拆字可以追溯到戰漢時期,比如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楊修的一條命就是搭在了拆字上,他接連破解了曹操的「闊」、「一盒酥」、「雞肋」等的拆字意義,從而引起了曹操的猜忌,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拆字,在另一名著《紅樓夢》裡也不乏拆字的影子,《紅樓夢》第二三回載:「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一處……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其中拆字猜枚便是高雅的文字遊戲。

在光緒年間有一位大才子,他的名字叫做劉廷貴,這兩個字就是他所提的,其中的含義自然是非常的深奧,但是不知道拆字文化的人只知道這兩個字是蟲二,而知道拆字文化的人就知道這肯定是有別的意思,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來和我去看看吧,蟲二兩個字其實就是風月兩個字去掉外面以後得來的拆字,在古代的時候風就是風,拆出來的得到的意思就是風月無邊。

中國歷史上多的是喜歡風景的文人,風和月兩個字正是很合適地把這些人地情緒發展到了無邊無際的地方,這可以說是歷史上成功,文雅的拆字了,頗有韻味,要是你連這兩個字的意思都不知道,那就別說學過古文化了,大家還知道哪些拆字很有趣的,可以告訴小編,下次小編就能把這些故事講給大家聽。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風雅的拆字:若不知「蟲二」為何物,別說你懂中國古文化!
    中國文化是古人吟風誦雅的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除去我們熟知的吹簫撫琴與吟詩作畫、對酒當歌與人生幾何,其實在中華文化寶庫中還有一種比較小眾的藝術形式,同樣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這種形式就是拆字。當然小眾是相對於今天而言的,實際上在古代拆字是一種流行於文人雅士之間的熱門品類,被廣泛應用於作詩、填詞、撰聯、隱語、制謎、酒令等。今天小解主要講其中的「制謎」,即文字遊戲。
  • 史上最風雅的拆字:若不知「蟲二」為何物,枉為讀書人!
    史上最風雅的拆字:若不知「蟲二」為何物,枉為讀書人!如果說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是什麼,那一定就是漢語了,漢語作為從中國本土發源的字體,可以說是區別於世界上的任何一種字體,獨樹一幟的同時,聰明的古代先民還每個漢字賦予了特定的含義,然利用他們創造出中國燦爛輝煌的文化。
  • 歷史上最文雅的拆字:要是不知道「蟲二」是什麼,別說你懂歷史
    歷史上最文雅的拆字:要是不知道「蟲二」是什麼,別說你懂歷史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名的歷史文化之邦,在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經典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像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之類的,不論是那種文化都有它的特別之處,那大家知不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一種文化叫做拆字
  • 歷史上最風雅的拆字:若不知「蟲二」為何物,千萬別自稱是文化人
    中國漢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從早期甲骨文發展至現代漢語,經歷的可不僅僅是形態變化,更是文化的積澱。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以漢字為膜拜對象,又有多少附庸風雅之士玩味其中以為樂。歷史上,曾有一種風靡一時的文字遊戲,名為「拆字」,自興盛以來,它被廣泛用於作詩、填詞、撰聯,或用於隱語、制謎、酒令等,成為了文化人茶餘飯後的樂趣之一。拆字,又稱「測字」、「破字」、「相字」等,在中國古代是一種推測吉兇的方式,屬於玄學的範疇。南宋文學家周必大在《玉堂雜記》中提到:謝石,善拆字,有士人戲以「乃」字為問, 石曰:「字不成,君終身不及第。」
  • 泰山上的「蟲二」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又為何會在尼姑廟前?
    蟲二泰山上的石頭中國古代的詩人讚美泰山的詩詞一直都不少,我們熟悉的就有杜甫的望嶽我們現在在登泰山的時候,會看到在萬仙樓北側有一塊石頭,石頭上刻著兩個大字,蟲二,其實這兩個字並不是蟲二,只是因為蟲字上面加一撇不是什麼字,所以也就被當成是蟲二了,而石頭上寫著作者的名字,劉廷桂。
  • 古人說的「蟲二」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起字謎,中國的漢字可真的是博大精深,樂趣無窮,從而文字遊戲也就成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娛樂方式之一,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玄妙無比的文字謎題,至今還有很多尚未得到破解,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一個比較簡單的文字謎題。
  • 寫拆字的房子多久會拆 拆字相關的事項
    那麼寫拆字的房子多久會拆呢,拆字相關的事項是什麼,這些相關的內容對於大家了解拆遷這個問題有很好的參考,如果你的房子涉及到拆遷的話,這些相關的內容可以多參考。寫拆字的房子多久會拆這個沒有具體的時間,需要根據當地規劃部門文件或者公示才能拆除。當然僅僅在房子寫個拆字就來拆房肯定是不行的,若不合理的拆遷行為,或者補償不到位,被拆遷人有權提出疑議的。
  • 巧用拆字猜字謎,文雅又風趣
    中國有著浩如煙海的典籍,在這些以漢字寫就的媒介中,我們不但能領略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能看出很多因漢字本身特徵所產生的智慧。其中,字謎可以說是對漢字構造利用最為典型的形式。在古籍中,利用拆字展現才學、創作妙文之記載屢見不鮮,如果公推最出名者,當屬東漢蔡邕題曹娥碑陰之八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刻出,數年間無人知其意。直至東漢末年,學者楊修向曹操解釋了其含義。按楊修的說法,黃絹為染色之絲,色絲合為「絕」;幼婦乃少女,合為「妙」;外孫是女兒之子,女子合為「好」;齏為搗碎的辛辣之菜,臼是舂米器具,以舂搗菜,是受辛辣,左受右辛,是「辭」的古體字。
  • 拆字法是一個不錯的技巧
    在這裡分享一種不錯的寫作技巧——拆字法。何為拆字法呢?拆字法就是根據漢字的字形結構特點和人們的認識規律,把一個字拆開,分解成幾個獨體字,或者給一個字的組成部分賦予一定的意義的方法。拆字法自媒體文章時,若你覺得這麼說很抽象,可以給舉幾個例子:思考的「思」這個字,上面是一個「田」,下面是一個「心」,通過拆字法,就可以寫出這樣一句話: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會獲得豐收。
  • 泰山石刻「蟲二」二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
    據我所知,全國有「蟲二」石刻遺蹟有兩處,一處在杭州西湖湖心亭裡有一石碑,據說是清乾隆手書的(如圖)另一處在泰山萬仙樓北側,盤山路之西一摩崖石刻著「蟲二」,左邊刻著「歷下劉廷桂立,右邊刻著「巳亥夏六月」(如圖)
  • 拆字測字佔卜算卦的妙趣
    拆字也是預測的一種常見方式,但是拆字和測字算卦不一樣,因為它並不需要起卦,並不會與周易八卦直接相關,雖然解釋過程中偶爾也會用到五行八卦來輔助論斷,但更多的時候拆字是從漢字本身是從造字的角度出發,通過對漢字筆畫結構的加減取捨,來論斷吉兇。這種方法,如果用得好,往往有神驗。
  • 中國最刺激的動物園在哪?入園為何要進籠子裡?看完你就懂了
    但很多動物因為環境的變化數量急劇減少,因此需要人類的保護;再加上不同的動物生活的環境不同,以前沒辦法在同一個地方看到其他地區的動物,但現在可以了,因為中國建造了許多動物園動物園容納著世界各地的動物,你能看見大草原的獅子,深山裡的老虎,還有幾噸重的大象,脖子很長的長頸鹿。
  • 伴讀: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世界上最難走的路是心路,最難抵達的地方,是人的心房。人與人之間,或咫尺天涯,或天涯咫尺,其實,中間只隔著一段懂得的距離。
  • 劉伯溫說大明朝遇順則止 朱元璋竟做起了拆字遊戲 結果大錯特錯
    攻城(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劉伯溫輕描淡寫地說,是啊,人確實是爬不過,除非變成燕子。後來又一次,朱元璋說,老劉啊,你神機妙算,我也要不像秦始皇那樣,傳個千代百代,你就給我算算,我大明,能傳幾十代?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最後一首最為霸氣
    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隔窗點滴到天明。
  • |古文化街|天津|人人|攝影師|花鳥魚蟲市場...
    圖片來源於:B站 攝影師:託尼明一今年的小長假天津迎來了史上最熱五一五一當天天津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最高溫直接飆升到了37℃圖片來源於:枉言攝影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到津旅遊的熱情>原來的古文化街已經在全!
  • 史上最著名文身,你懂的
    1花和尚魯智深幾乎無人不知,但他的外號怎麼來的?不是因為他跟萬裡獨行田伯光一樣貪花好色,而是因為他背後的一身花繡刺青。《水滸傳》十七回,他自己向青面獸楊志解釋:「人見洒家背上有花繡,都叫俺做花和尚魯智深。」宋朝時,刺青就叫花繡。
  • 教你不會讀的漢字怎麼在電腦中打出來,巧用拆字拼音法來解決
    前段時間,一首《生僻字》歌曲紅遍網絡,讓我們認識到中國漢字文化,其中就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漢字,那麼我們不認識怎麼辦呢,除了利用最原始的方法,漢字字典查詢,現在都是網際網路時代了,如何利用電腦查詢呢,這篇文章就是介紹如何解決不會讀的漢字怎麼在電腦中打出來的問題。
  • 荊棘嶺最風雅的樹妖,為何遭八戒滿門屠戮?原來風雅之下滿是血腥
    四樹精對唐僧取經一事並不看好,直言道在中國,取經只是空費草鞋,不知尋個什麼,雖然觀點上產生分歧,但對方一直禮待有加,對唐僧極為客氣。看到這裡,我想大家和唐長老的想法一樣,也會認為原來這西天路上的妖怪並非全是害人的,還有一些高雅的妖精,他們不吃人害人,只以松果甘露為食,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閒時讀書潑墨,生活自在,是一群讓人羨慕的高潔隱士。
  • 你知道拆字為什麼還要畫個圈圈?
    毛主義考慮到這點,最早是採用了《維特魯威人》標記 + 拆字組成:後來由於基層執行美術功底有限,就慢慢簡化成了圈+拆字了。如果只是一個簡單的拆字,其效果可見下圖(除最後三張笑臉之外均來自網絡),就是塗鴉。在每一個建設中的城市,我們都可以輕易看到一個個「拆」字,一般情況下都會加上一個圓圈。有的為了表示鄭重,還用噴槍噴成宋體;有的為了突出效果,連寫成一排;還有的為了隨時提醒被遷者,將「拆」字寫到家門口……幾乎在構成拆遷經濟的同時,也構成了拆遷美學,成為當下一個普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