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隔窗點滴到天明。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全唐詩》收錄詩歌五萬餘首)。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
1、《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詩狂」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詠物詩了,相信不少詩詞愛好者的啟蒙詩詞中就有這首。這首詩在結構和構思上,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理清晰,同時運用比喻修辭,生動形象,給人以美感。
2、《賞牡丹》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作為中國的國花,是富貴的象徵,自古便有不少文人墨客對其青睞有加,在讚美牡丹的詩中,這首詩無疑是最著名的。因這首詩,後人稱牡丹為「國色天香」。
3、《牡丹花》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同樣是吟詠牡丹,這首詩同樣是與牡丹有關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唯一能與劉禹錫的《賞牡丹》一爭高下的詩作,另外,羅隱雖然不如劉禹錫著名,但羅隱的狀物詩在唐代也是一絕,一生留下了眾多經典的狀物詩,如《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鸚鵡》(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詩歌。
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是中秋節所作,作者知名度雖遠不及李白、杜甫等人,但這首詩是其代表作,通過此詩,不難看出詩人的才氣,在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誕生前,這首詩是與中秋有關的最著名的詩詞了。
5、《馬詩·其五》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首詩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的強烈渴望。
6、《不第後賦菊》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也許這是史上寫景狀物詩中最霸氣的一首詩,全詩想像奇特,意境瑰麗,氣魄雄偉。詩人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以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熱情地歌頌了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作者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