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郭震看到浮雲,寫了一首最虛無縹緲的詩,笑煞淺薄之人

2020-12-05 青青詩文

閱讀青青詩文,關注青青詩文。

看到天上的浮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詩仙李白的那句「浮雲遊子意」,而詩聖杜甫以及孔子都有關於富貴如浮雲的表述。同時浮雲也是網絡用語,周星馳在影視作品中多次說過,功名於我如浮雲,後來也演變為了「一切都是浮雲」。

看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在文人的筆下,浮雲一般指的是看得到卻得不到的東西,或者說是無實際意義的事物。當然,浮雲還有另一層意思,那些想要得到卻又得不到的東西,於是採取無視的態度,這就有一種酸葡萄的心理了。

唐代詩人郭震是一位文武雙全的複合人才,他一生文韜武略,頗有成就。曾經鎮守邊關,領兵控制涼州要塞,廣屯田,興水利,鞏固了防務;他少年有才,全唐詩收錄其詩歌作品23首,並編成一卷,他因文採考取進士,官居宰相一職。

這樣一位成功人士,他的人生一定很充實,他的才華和經歷決不能用浮雲來形容。然而他卻寫了一首題目為《雲》的七言絕句詩,這首詩寫的自然不是作者自己,而是暗喻他人,暗喻那些如浮雲之人,這首詩至今依然有現實意義。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首由唐代宰相郭震創作的七言絕句詩《雲》,這首詩錄入《全唐詩》,但未被錄入《唐詩三百首》。

《雲》

作者:郭震(唐代)

聚散虛空去復還, 野人閒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 蔽月遮星作萬端。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郭震曾經創作過多首類似的詩歌作品,如《蠶》、《野井》、《紙窗》等,都是通過詠物達到言志的目的。

首句描繪具體的浮雲,天上的雲彩遊走不定,或聚或散虛無縹緲。次句描繪一個山野之人倚著竹杖悠閒地仰望天空,這個山野之人也可能指的是詩人自己。此人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事可做,悠然自得地眼望著天上的浮雲。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山野之人發出的感慨,當然也是作者的想法,他的眼中充滿的是輕蔑的哂笑。這些浮雲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自己是虛無縹緲的無根之物,卻故作姿態變換著千萬種花樣,遮住了天上的圓月,遮住了滿天的繁星。

這首詩的詩義淺顯易懂,沒有任何晦澀的意象,讀來朗朗上口,然而詩意卻不淺顯,想必作者想起了自己的經歷,想起了他所遇到的形形色色世間之人,那些人胸無才華,卻喜歡裝腔作勢,甚至喧囂一時,作威作福的人,是地地道道的跳梁小丑。

作者寫這首詩時,應該已至暮年,此前他雖然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卻歷次遭受小人的陷害,誹謗之辭多次傳至唐明皇的耳中,到底找了一個軍容不整的理由,將郭震流放。作者的內心無比鬱悶,於是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詩《雲》,諷喻那些誹謗他的人。

在我們的周圍也存在很多類似這樣的人,他們不學無術、不務正業,但擅長搬弄是非,極盡誹謗能事。而那些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人才,卻總是被人評頭論足。人們常說,我們歡迎被人指點,但不喜歡被人指指點點,但是現實社會總是老實人吃虧。

而且在網絡上,也總是存在很多知識淺薄之人,他們喜歡調侃專家,喜歡抖機靈,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寫出的評論漏洞百出。郭震的這首《雲》是對他們最貼切的比喻。這首詩寫的是浮雲,是一首最虛無飄渺的詩,卻笑煞世上淺薄之人。

唐代詩人的《雲》是一首絕妙小詩,而點讚、轉發、留言,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文/一休道說道唐朝,那簡直就是文人的天堂,唐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從這些唐詩中看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而唐朝的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唐詩中我們還能體會到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風景,尤其是唐雨
  • 窮小子蹭飯被趕出寺廟,臨走留下一首詩,三十年後成了宰相
    在我國歷史上,成功從窮小子到王侯將相的人不在少數,唐朝時期王播亦是如此。王播出身官宦家庭,他家往上追四代,皆是為官之人,其父親更是倉曹參軍,是一個油水較大的官職。
  • 唐朝一位尼姑暗戀一僧人,還寫下一首求愛詩,最終收穫了愛情!
    今天我們繼續來讀詩,前幾天陸陸續續為大家推薦了好幾首王安石比較冷門的作品,我個人是比較偏愛王安石,一位真正的大家。不過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唐朝才女李冶的《八至》,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首愛情詩。少年時代讀這首詩時就被詩人的深情所感動,寫得很真誠,每一句都情深意重,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唐朝女道士寫下一首告白詩,將思慕之情寫進骨子裡,驚豔了千年!
    6歲的時候,父親抱著她看薔薇花,女孩就以薔薇花為題作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是這麼說的: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這句詩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卻引起了她父親的警惕。
  • 他「任俠使氣」,武則天欲治其罪,一首《古劍篇》不僅免罪還升官
    郭震(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貴鄉(今河北大名北)人,唐朝名將、宰相。郭震是進士出身,早年被授予通泉縣尉,後來深得武則天的讚賞,被任命為右武衛鎧曹參軍,又進獻離間計,使得吐蕃發生內亂。
  • 唐朝一道姑愛上和尚,寫下一首大膽的求愛詩,最終收穫了愛情
    唐朝不像我們今天只要你愛上了一個人,那麼就可以大膽去追求,古人是不可能自由戀愛,大多都是要遵從父母之命,還有媒妁之言,畢竟婚姻不由已,戀愛也就變得很奢侈。不過凡事也有例外,譬如才女李冶就是一位奇女子,當年帶髮修行,看上了一和尚,還寫下了一首很大膽的求愛詩,最終是收穫了愛情。
  • 唐朝最得意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出現了兩個成語
    孟郊是唐朝「苦吟」詩派的代表人物,「郊寒島瘦」指的便是他和賈島。他的詩歌多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詩風奇險艱澀,情感愁苦凝重,就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讀來令人淚目。但他在46歲的時候,卻寫下大唐最得意的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心中得意之情,還留下了兩個成語。這首詩名為《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唐朝的詩人身上其實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愁之感,很多的詩人他們筆下都營造出了一個孤獨的世界,其實這也正是文人們的一種通痛,往往在春天的時候會悲春,看到世間萬復開始復甦,大地有了勃勃生機,小草開始重新生長出新的嫩芽,百花開始綻放,可是對於這些文人們來說,他們則是會認為這一切無非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
  • 唐朝一位小僧彌見到雪後臘梅,隨口吟誦出一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朝代,而且那也是一個人才濟濟,湧現了大量詩人的時代,而且那些詩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以及對於漢語語言的貢獻,那都是任何一個時代所無法比擬,即使是一位很普通的人,他們都敢於在那個時代,站到臺前來賦詩一首,這就是勇氣,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氛圍。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新唐書》:「觀夫開元之治也,則橫制六合,駿奔百蠻;及天寶之亂也,天子不能守兩都,諸侯不能安九牧。」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唐朝,無疑是一個非常繁榮的時代,尤其是在盛唐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亦或是文化科技,都發展到巔峰。
  • 唐朝才女大膽追求愛情,寫下一首感人的求愛詩,最終打動了心上人
    唐朝給我們的印象是很強盛,相當來說也比較開放,那一時期整個長安是世界的中心,各個國家的使節從萬裡來朝見,所以當時的皇帝也是使用了很多的外國人,這一點後來的明清是無法與之相比,相對來說比較落後,也沒有那麼開放,連女人都要裹腳,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這樣也就造成了很多人的誤會,天真地以為唐朝的女人也要裹腳
  • 他是唐朝壽命最長詩人,詩一度被冷漠,後寫詩一首回應貶低他的人
    放眼看來,唐朝熟為人知的詩人裡,長壽的不多。長壽者賀知章85歲,壽短的便那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王勃,六歲便能詩詞,文章腹墨提筆即出,如此多才的一個詩人,可惜只活到29歲。在唐代的詩人裡,名揚的不多,但能寫詩的確有人在。
  • 她是唐代的女道士,卻寫下了最肉麻的一首詩,表達了男女相思之苦
    在文壇有一句話叫做:「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發展到最頂峰的一段時期,湧現了一大批驚才豔豔的詩人。但是在唐朝富有才華的詩人很多,真正有「風骨」的詩人卻很少,而李治絕對是一個有風骨的女詩人。作為一名女道士,她卻曾寫下了最肉麻的一首詩,完美表達了男女相思之苦。
  • 一首被《全唐詩》拒之門外的詩,讀起來讓人笑掉大牙,卻講透了世間...
    這話聽著耳熟,轉念一想,這反穿襪子的經典案例,不正好就是一首唐詩麼:梵志翻著襪,人言皆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我王梵志反著穿襪子,所有的人都說我穿錯了。我就覺得吧,寧可讓你瞧著刺眼,也不能讓我的腳難受。
  • 李白很獨特的一首詩,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得很是有趣!
    這也就是為什麼,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唯獨李白的名氣是最大。據說李白在當時名氣就很大,不像杜甫等人,只是到了後來人們認識到了他的重要性,從而才使得他的名氣,直逼李白。那在唐朝即使是在當時名氣最大的應當是李白和白居易,這兩位詩人還在世時,他們的詩作不僅在國內很出名,並且還流傳到了國外,成為了中國最受歡迎的兩位中國詩人。
  • 一首詩,寫了九個會飲酒的唐朝詩人,其中定然有你所知道的
    初衣解詩:這首詩寫了九個喜歡喝酒的詩人,有人說,這裡面怎麼有我們都不知道的,沒看過詩的人呢?比如說,崔宗之就沒有見過他的詩,又比如說,明明裡面寫的是八仙歌,你哪裡來的九個?唐朝詩風瀰漫,上至天子,下至野民,但凡識得兩個字的,莫不將詩歌放在嘴邊。
  • 王維一首詩,寫盡人間離別之苦
    文|青木在一千年以前,出現了一位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的美男子,9歲就能寫下一首非常漂亮的詩文,15歲獨自一人離開山西蒲州,來到長安尋找發展前途,17歲時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婦孺皆知的詩歌名篇,21歲時進士及第,此後官至給事中,這個人就是被稱為「詩佛」的王維。
  • 張旭的一首詩寫得美輪美奐,驚豔了時光,讓世人很嚮往
    張旭的一首詩寫得美輪美奐,驚豔了時光,讓世人很嚮往(原創) 桃花溪(唐)張旭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如果你讀過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就明白張旭被陶淵明筆下美輪美奐的,似仙境的桃花源美景驚豔了,因喜歡而作此詩。這首詩通過描寫桃花溪的旖旎風光和對漁人的詢問,抒發了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隱隱飛橋隔野煙」,深山野谷,雲煙繚繞,透過雲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若隱若現,宛如垂掛一條輕紗幃幔,給人朦朦朧朧,亦幻亦真之感,美醉了。
  • 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寫下這首著名的詩,最後兩句讓人心碎
    但是武則天過世後,李氏重新上臺,執掌天下,而武則天的黨羽被清除,因此宋之問受到牽連,被貶到廣西,不得不南下,在南下的路上,由於路途艱辛,心思憔悴,反倒寫了很多真情流露的詩。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他在大庾嶺寫的一首詩。題大庾嶺北驛唐 宋之問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 清朝大詩人趙翼很傷感的一首詩,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文學其實也有每個時代的印記,唐朝自然是詩歌,宋朝那就是宋詞,到了元朝也就大家熟知的元曲,明清則是以小說為主,但對於傳統的文人來說,詩歌依舊是屬於上乘之作,人們還是更加偏愛詩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清朝大詩人趙翼一首經典的七絕《野步》,這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位詩人比較陌生,其實他在清朝名氣很大,有兩句詩相信你一定聽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兩句就是出自於他的《論詩五首.其二》,而且這兩句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經典名言。那麼這首《野步》其實也是寫出了新意,同樣是一首很不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