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的一首詩寫得美輪美奐,驚豔了時光,讓世人很嚮往(原創)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如果你讀過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就明白張旭被陶淵明筆下美輪美奐的,似仙境的桃花源美景驚豔了,因喜歡而作此詩。
這首詩通過描寫桃花溪的旖旎風光和對漁人的詢問,抒發了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隱隱飛橋隔野煙」,深山野谷,雲煙繚繞,透過雲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若隱若現,宛如垂掛一條輕紗幃幔,給人朦朦朧朧,亦幻亦真之感,美醉了。靜止的橋和輕浮著的薄霧相映成趣,動靜相結合很有畫面感。
「石磯西畔問漁船」,石磯:指水中積石或水邊突出的巖石、石堆。詩人站在巖石的西側,望著水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中,詩人以為歸來的船夫就是當年《桃花源記》裡的武陵漁人呢,所以上前詢問。
「桃花盡日隨流水」景色由遠及近,畫面從遠處的橋落筆到近處的桃花、溪水,層層遞進,景色越來越清晰、迷人。近處,水中露出小島,片片桃紅色的花瓣在水裡漂著,一眼望去是一張豔麗巨大的桃色幃布。漁船在水中輕搖著,環境清幽,景色明麗宜人。
「洞在清溪何處邊」,詩人看著飄滿桃花的溪水,不由得被這裡的山光水色陶醉了,仿佛自己置身於陶淵明所寫的那個桃花林中,於是就問漁人洞口在哪裡?詩以問號結尾,給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意猶未盡,讓人回味無窮。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語言精練,情感基調輕鬆明快,把如詩似畫的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賞心悅目。
詩人寫此詩時,唐朝已經走向衰敗。詩人這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魯迅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面對人生的不易,我們不能逃避,要努力去改變現狀。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那麼,我們只須記住一二即可。
完稿於2019/10/26日 星期六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掉,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 納蘭唐兒、醉臥唐詩宋詞國學千年等筆名。多家校園雜誌寫手,作品被多家文摘轉載。酷愛古典詩詞,是靠文學與戲曲滋養的女子。若你喜歡我暖暖的、直扺心靈的文字,歡迎收藏、轉發、留言互相探討。請關注我,會常常更新古詩詞,與你們穿越回到唐風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韻詩腳與宋闋音律,然後狂醉三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