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2021-01-10 騰訊網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以及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書法與蘇軾、蔡京、米芾等人齊名,他們都是宋朝書法的風格代表。黃庭堅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可以比肩蘇軾,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同樣自成一派。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江西詩派」尊杜甫為祖師爺,學習杜甫的風格,所以大家不要誤解了,認為這一詩派全部都是江西人,只要是學習杜甫的詩人,全部都可以歸類到這一詩派。那麼「江西詩派」主要的特點我總結了有這麼兩點;一、講究形式。二、創新不足。黃庭堅主張學習杜甫,並且特意強調無一字無出處,每一個字都極為講究,還大量使用典故,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江西詩派」在南宋之後,最終被人們所拋棄的原因。

黃庭堅很多的詩就大量使用典故,這也讓他的作品沒有形成統一的風格,不僅寫作起來比較困難,對於後人在理解上也是比較吃力。當然並不是說不用典故,只是有的時候堆砌太多的話,反而會失去詩歌的韻味。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這組詩一共有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寫得最好的一首,當時黃庭堅晚年回到故鄉江西修水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這首詩只是一首很普通的作品,詩人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出了新意,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雨也是詩歌裡經常出現的一種意象,而到了春天更是細雨綿綿,雨也讓春天充滿了詩情畫意,而黃庭堅正是通過對於雨水的點綴,從而描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讓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不僅非常的抒情,還把當時的心境,以及周圍的環境描寫得活靈活現,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也讓這首詩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成為了一首經典名篇。

第一句就寫得很有趣,也非常的有詩意,亭臺前經過一場春雨的洗禮,把地面上的塵沙給壓了下去。到了第二句立馬又是接上來,重點描寫了春色美景,春天漸漸臨近了,讓人能夠感受到春天獨特的美,還有獨特的美景。最後兩句在這首詩中,也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我更喜歡春天裡的寒意,這樣到處都有還有雪花在飛舞,好像是春天還沒有到,可是處處可以看到奼紫嫣紅的花朵。

黃庭堅的詩很有個性,也很是獨特,這首《春近四絕句.其二》看似信手拈來,只是一首隨興之作,所描寫的只不過是尋常的景色,還有普通的事物,可是黃庭堅同樣寫出了新意,讓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這樣的作品在《全宋詩》裡其實比較少見,對於宋朝大部分的詩人來說,更偏向於哲理,可是黃庭堅很顯然是受到了唐詩的影響,更多的是以抒情為主。所以這首詩儘管有一些冷門,但是同樣是難得的佳作,也是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後人對於宋詩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宋詩失去了韻味,只是一味地偏重於哲理,讀來味如嚼蠟;當然也有人偏愛宋詩,認為裡面的哲理,講述了很多的大道理,這樣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所要看個人的理解。以我個人而言,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那都是同樣喜愛。
  • 崔顥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把山水之美寫得令人神往,值得一讀
    畢竟可以說崔顥就是憑著這首詩名垂千古的。據說李白都曾為之擱筆,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嘆。但《黃鶴樓》的盛名在外,也掩蓋了崔顥其它詩作的光芒。如他的另一首佳作《入若耶溪》,相比較而言,就顯得很冷門了。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紹興境內的一條著名溪流。自南北朝詩人王籍寫下了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後,若耶溪的幽靜風光,就吸引了歷代文人雅士的流連忘返。
  • 李嶠一首描寫風的詩,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非常的唯美
    ,無論什麼樣的詩作,那都是值得我們一讀。可能有的朋友對於李嶠這位詩人,並不是很熟悉,他的知名度也確實不是很高,但是他的這首《風》,還是寫得非常的棒,儘管這首詩寫得很直白,可是仍然充滿了意境,讀來朗朗上口,把風描寫的真是繪聲繪色,很是唯美。詩的一開篇便是寫到了風的一個動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李商隱的一首鬼節詩,非常冷門,卻很值得一讀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中元作》就兼而有之,此詩雖然冷門,卻敘說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很值得一讀:中元作唐·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這首詩是李商隱於中元節夢見古人鬼魂,想來後難掩哀思而作。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 黃庭堅最有哲理的一首詩,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雖然黃庭堅是天才,有著過人之處,可是在現實中同樣鬱郁不得志,由於反對王安石變法,還一度被貶到外地。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的作品更加深刻,除了《牧童詩》這種充滿諷刺的驚豔之作外,還有像他晚年的組詩《雜詩》也是寫得很有趣,同樣有著深刻的哲理,特別是第一首,黃庭堅很明確地告訴了世人,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想要成功是很難,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那只不過是活在幻想中罷了。
  • 黃庭堅寫了一首禪詩,蘇軾笑而不語,山谷再獻一首,先生拍手叫好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他也是蘇軾的弟子。宋詩雖不如唐詩光芒萬丈,但品讀蘇黃的詩詞,如同與古人泛舟湖上,飲酒談笑之間,他們豁達與脫俗的品性就會感染著讀者。黃庭堅的作品含蘊深厚,「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令人尋味無窮;「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字裡行間。黃庭堅不惑之年時從太和縣調監山東德平,赴任之前回潯陽省親,途中特地造訪廬山名剎東林寺。恰好蘇東坡也從謫居黃州遷汝州,路上在參寥和尚陪同下也上了廬山,並在東林寺留宿。
  • 李清照令人稱讚的一首詞,盡顯風流才氣,3句話值得你一讀再讀
    其實不然,看一看當今文學界,現代詩詞層出不窮,像「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吸引了全國上下的目光,很多詩詞隨便說上一句,便是小學生都答得上來,可見詩詞的美,從未被我們忘卻。即便是古老的《詩經》,我們也都能背上兩句。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其一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 明朝高僧道源在大雪紛飛之時,寫下一首詠梅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而這一時期的文人則是開始傾向於小說的創作,詩歌上並沒有多大的突破。所以總體上來說,還是唐詩佔據了詩歌的主導地位。雖然明清兩朝沒有誕生多少偉大的詩人,但是也還有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品,譬如明朝道源的這首《早梅》,那就是一首非常優美的作品,通篇描寫得極為抒情,也無比的唯美,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那這首詩也是成為了詠梅裡的名篇。
  • 李白描寫相思的一首詩,寫得纏綿悱惻,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相信只要是一位中國人,那麼都是讀過作品,例如他的那首《靜夜思》,即使是小學生那也是能夠倒背如流。可能在部分人的影響中李白是一位放蕩不羈的人,而且是屬於那種不拘小節的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大氣磅礴,給人一種非常震撼的感覺。其實李白在有些時候也是非常的深情,他的一些愛情詩,以及描寫相思的詩,那也是非常的經典,同樣的也是寫得纏綿悱惻,很是值得一讀。
  • 品讀《飲湖上初晴後雨》,這一首詩,寫絕了西湖的美
    影視劇中的蘇軾這首詩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間,任杭州通判時所寫,蘇軾在此期間寫過大量關於西湖的詩詞,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便是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總記得自己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立刻被驚豔到了,世上還有這樣美麗的句子
  • 黃庭堅筆下最難解釋的一首詩,眾人各執一詞,至今未有定論
    甚至比蘇軾的作品更有深度,更有意境,能夠讓人看到他的風骨,就像一棵紮根懸崖峭壁之上,傲立於崇山峻岭之間的蒼勁老松。帶著一種常人看不懂的境界,歷經風吹雨打,獨享世間清淨。其中最為高深的,便是這首《雜詩》,可以說是,黃庭堅筆下最難解釋的一首詩,眾人各執一詞,至今未有定論。這首古詩的含義,當真無愧為高深幽玄,變幻莫測。在人看來,猶如神仙之言,撲朔迷離,似有所指,卻又不解其中真意。
  • 楊萬裡被貶外地途經松源,看到層層疊疊的群山,寫下一首有趣的詩
    不過有的時候正是由於他們有著特殊的人生經歷,創作出來的作品卻又是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深刻。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一個人生活在這人世間,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打擊,不過我們還是不應該灰心,要以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來面對,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度過難過,最終實現人生理想。古代的那些文人也是如此,他們遇到困難時,並不會過多的關注,依舊還是笑著生活,坦然地去面對一切的苦難。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儘管宋詩無法與唐詩相媲美,但是很顯然這一時期的詩人,他們更多的時候還是以一種更為細膩的筆觸來描寫,為此也自然而然地會融入進思想,也就使得這些作品處處充滿了哲理。而對於我們這些讀者來說,去讀這樣的作品,如果能夠把那份哲理理解透,那對於人生也是會有幫助。楊萬裡的作品又是不一樣,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經典的名篇佳作,但是很顯然作品裡的哲理要較弱一些。
  • 「槓精」王安石的一首冷門詩,立意深刻,成了語文高考試題
    但是王安石在晚年的時候,偏偏寫了一首《鐘山即事》,詩云「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這不是公然唱反調嗎? 晚唐詩人杜牧有詩云「江東子弟今雖在,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的這首詩名為《題烏江亭》,而王安石後來就寫了一首《疊題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這是明晃晃的打臉啊!
  • 朱熹喝醉酒後寫下一首趣詩,開篇第一句就氣勢磅礴,寫得很有韻味
    那我個人的理解是天理即是行為準則,世間萬物則有它存在的價值,而我們必須要遵守傳統的道德觀念;用一句更加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人必須要遵守傳統,用行為來約束自己。朱熹的在確立了這一思想體系後,其實在當時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一度被認為是偽學。當然今天筆者並不展開來討論朱熹的「理學」思想,還是繼續來讀他的詩,作為一位思想家,朱熹在文學上同樣很成功。
  • 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這首情曲: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令人心疼
    我們只知道詩詞歌賦,卻忘記了元朝的曲不比其他時代的文化象徵要差。相對於別的時代,元朝對於漢人可一點都不友好。很多文人都日夜買醉,過得渾渾噩噩。這也讓元曲這種雅俗共賞的諷刺文體得以發揚光大。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漢人的狀態,那就是「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有些話是敢怒不敢言的,所以元曲的諷刺意味是最強的。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寫出了堪比《靜夜思》的思鄉情,值得一讀
    古代交通不便,人們要出門辦事,往往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回家,比如行商與趕考,常常一離家就是半載以上,當然,還有一類人離家的時間更長,那就是在異地做官之人,故而,我們能在古代詩詞中讀到不少「羈旅詩」。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自己讀過的許多思鄉詩其實就是羈旅詩,其中最有名的當然要數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其實,詩魔白居易也曾有一首羈旅詩,雖沒有《靜夜思》有名,但是白居易在詩中表達出來的思鄉之情並不輸於李白,並且他寫這首詩時還是在一個十分特殊的日子——冬至。
  • 唐朝一位尼姑暗戀一僧人,還寫下一首求愛詩,最終收穫了愛情!
    今天我們繼續來讀詩,前幾天陸陸續續為大家推薦了好幾首王安石比較冷門的作品,我個人是比較偏愛王安石,一位真正的大家。不過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唐朝才女李冶的《八至》,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首愛情詩。少年時代讀這首詩時就被詩人的深情所感動,寫得很真誠,每一句都情深意重,充滿了濃濃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