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大地一片肅殺,大詩人杜牧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句句美得驚豔

2021-01-08 小雷說詩詞

春天最令人嚮往,畢竟經歷了漫長的寒冬,每個人都渴望春暖花開的春天,這個時節處處繁花似錦,面對春色美景,也讓人心曠神怡,為此很多的詩人都描寫過關於春天的詩作,不過對於古人來說,往往在描寫這一類作品時,更多的還是表現出一種憂愁之感,畢竟對於古人來說,面對春天的美景,內心是要生出許多的憂愁,為此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充滿了悲傷。

我們把古人的悲傷稱為「悲春傷秋」,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可是古人這個時候會認為,眼前的繁華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等到了秋天,大地又是一片肅殺,所有的植物都在枯萎,這個時候就要生出更多的悲傷,正是在這一悲一傷之間,從而誕生了很多的經典名名篇。

晚唐大詩人杜牧筆下的秋天,則是完全不一樣,沒有那份悲傷,更多的是有著對於生命的讚美,以這首《紫薇花》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雖然看似信手拈來,只不過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從而成為了一首難得的經典之作。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

我個人是很喜歡杜牧,也非常喜歡這首詩,在這首詩中,杜牧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出了獨一無二的紫薇花,使得我們一讀便是會喜歡上這種作品,沒有了以往那種悲傷,有的只是對於事物本身的讚美,所以這首詩每一句都如詩如畫,從而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通篇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絕句,而且寫得也是很巧妙,杜牧用各種花來作為陪襯,無非是要突出紫薇花的獨特之處。那這種花是在秋天綻放,這個節氣所有的花都快凋謝了,也只有紫薇花開得最燦爛。杜牧也是表達了自己對於這種花的喜愛,從而才能夠寫得如此生動有趣。

第一二句便是點明了主題,重點突出紫薇花的特點,還有自己對於這種花的喜愛,「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一支剛剛綻放出來的紫薇花在秋露裡迎接著朝陽,紫薇花比較獨特,它不是在春天與百花爭豔,而是在選擇在秋天獨自綻放,盡情地去做自己。杜牧在這兩句中,寫得其實很深刻,那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去刻意巴結別人,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這也正是杜牧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

第三四句最是經典,同時在整首詩中,也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無言的桃花和李花,這個時候不知在何處?只有紫薇花向著寒冷的秋風,笑著那些爭著在春天開放的花朵。這兩句其實是另有所指,杜牧無非是嘲笑了那些打壓他的人,儘管別人如何打壓他,可是杜牧依舊堅持自我。

杜牧所生活的晚唐,整個帝國其實是風雨飄搖,由於牛李黨爭的緣故,他也是一度被打壓和排擠,夾在中間始終是鬱郁不得志,所以在這首《紫薇花》一詩中,表面上看似在寫紫薇花,其實是通過這麼一種普通的植物,從而告訴了世人,他不會屈服,只會與之鬥爭,而且要做好自己。讀這樣的作品,還是要結合詩人的經歷,還有當時的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這首詩,從而真正讀懂此詩。

相關焦點

  • 杜牧專門13歲妙齡少女寫了一首詩,通篇寫得很唯美就是在讚美少女
    杜牧所留給我們的印象,那就是一個落魄的詩人,一輩子也是很多的詩人一樣顛沛流離,儘管非常的有才華,可是卻也沒有受到過重用,在他筆下無論是描寫江南的風景,還是描寫自身的遭遇,那都是寫得很深刻,也很是感人。揚州對於杜牧來說,那是他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一段時光,在那裡他有過很多的愛情,也有過很多的故事,當然也有很多的痛苦,為此同樣的寫過這方面的詩作,譬如他的這首《贈別二首.其一》,便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首,應當說這就是杜牧專門寫給一位13歲妙齡少女的詩,而且還在詩中狠狠地讚美了對方一番,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憂愁。
  • 二月的湖南依舊還在下雨,天氣異常的寒冷,陳與義寫下一首趣詩
    古人喜歡悲春傷秋,到了春天看到大地在復甦,地面上的小草開始長出了新的嫩芽,樹枝上開出了新的花朵,不過對於詩人來說會認為那只不過是曇花一現,一切都會快速消逝,這使得他們自然而然地會憂愁;到了秋天,大地又是一片肅殺,這個時候又開始要傷秋了。正是在這一悲一傷之間,古代的詩人創作出來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詩作。
  • 杜牧失戀寫下千古名作,200多年後才子寫首調皮詞打趣,句句高明
    晚唐大詩子杜牧,曾因不得志有過很長一段醉臥花叢的時光。那時候他寫下了不少經典愛情詩,如「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等。但杜牧其實也曾痴情過一回,只是那是一段令人傷懷的感情。杜牧年少時在湖州遊玩時,曾在民間識得一位心儀的女子。
  • 李嶠一首描寫風的詩,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非常的唯美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李嶠的小詩,只有一個名字,那便是《風》,這首詩中,詩人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無比的唯美,很是值得我們一品。《風》唐代: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遺世獨立的元好問,寫下一首有趣的詩,短短幾句美得猶如一幅畫
    這首詩其實看似很普通,只不過是描寫尋常的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而此時詩人正是回到故鄉,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畢竟過往的歲月不堪回首,再加上當時金國也已經滅亡,對於他來說一切都結束,現在他只想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想遺世獨立於天地之間,這也使得他創作出來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也讓這首詩美得猶如一幅畫。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為此內心自然而然地會傷感,會有一種孤獨之感;那到了秋天看到大地一片肅殺,傷秋之感又是呼之欲出,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情緒,也使得他們筆下的作品顯得很是孤獨,也很是傷感。當然文學也正是一種情感的渲洩,對於很多詩人來說,他們往往也是能夠在信手拈來之間,便是寫下這世間令人感動的千古名篇,儘管看上去寫得漫不經心,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抵我們的心靈,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儘管過去了一千多年,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還會感動,還會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而且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詩人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事物細膩的觀察,如果沒有那份細膩的觀察的話,自然是寫不出那些經典的名篇佳作。雖然後世對於宋詩是多有爭議,認為宋詩失去了詩原有的特性,一味地去以說教為主,還融入進了思想,使得這些作品看似充滿了哲理,但很顯然沒有唐詩那種風韻。
  • 秋日讀詩:歷代詩中令人驚豔的三秋樹,二月花
    而秋天適宜的溫度,又有一個非常俏麗的別稱,叫做小陽春。在這樣合適的環境裡,讀一下秋天的詩,其實是頗為心曠神怡的。但是,肯定是有區別的。在中國古代,秋天的詩詞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愁腸輾轉,這是因為和古代的社會生活分不開,秋天意味著徵兵,意味著一些仕途遊子,為了生計和前途進行又一輪的遠行,這中間充滿了離別惆悵。
  • 唐朝一道姑愛上和尚,寫下一首大膽的求愛詩,最終收穫了愛情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譬如才女李冶就是一位奇女子,當年帶髮修行,看上了一和尚,還寫下了一首很大膽的求愛詩,最終是收穫了愛情。李冶敢於追求愛情,僅僅是這一點那就是值得我們尊重,而且他還是一位帶髮修行之人,原本是不可以談戀愛,但是她喜歡上了和尚,卻是不顧世俗的反對,毅然決然地勇敢追求愛情,寫下的這首《八至》,那也是感人肺腑,成為了唐詩裡最經典的求愛詩,讓我們感受到了她的一片深情。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 杜牧在宴席上搶歌姬,惹人笑話,即興吟了一首詩,卻引來滿堂喝彩
    #昨天向大家介紹了晚唐風流詩人杜牧的《嘆花》,講到了杜牧在揚州放浪形骸十年如一夢,就連離開揚州都不忘前往湖州獵豔。且先來讀罷這首小詩再來了解小詩背後的故事:兵部尚書席上做唐·杜牧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 楊萬裡夜裡乘涼信手拈之間,寫下一首優美的詩,成為了宋詩名篇!
    那說起楊萬裡描寫最為生動,同時還生動逼真,感情更是真摯濃厚的詩作,那非他的這首《秋涼晚步》不可,這首詩看上去描寫的很普通,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同樣能夠感受到詩作中,那一份對於日常生活的細膩描寫,也正是這一份描寫,從而也令他的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一首難得的佳作。《秋涼晚步》宋代:楊萬裡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 于謙路過陶淵明的故居,看到了剛剛盛開的菊花,寫下一首唯美的詩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另外他在文學上也是有著很高的造詣,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尤其是七歲的時候寫下一首《石灰吟》,讓世人見識到了他過人的才華,還有獨特的才情。
  • 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的2首五言絕句,一首肅殺孤冷,一首盪氣迴腸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從小便聰慧異常,素有「神童」之稱,駱賓王七歲時曾經作過一首詩,其流傳程度之廣,幾乎人人會背,這便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在唐朝為官,後來因為反對武則天,幫助徐敬業起兵,曾寫下了一篇十分著名的檄文——《為徐敬業討武曌(zhào)檄》,這篇檄文對武則天極盡謾罵之能事,但是當武則天讀完之後,卻極其震驚,連問宰相為什麼這樣有才的人不能早點重用,以至於跑到了對手陣營中。由此可見駱賓王之詩文才能!
  •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感受杜牧眼中的江南
    江南春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七絕。杜牧的絕句也享有盛譽。杜牧生活在晚唐時期,杜牧來江南的這年,情不自禁想起當時的南朝,由於當時的君王事佛的虔誠,每天做著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導致誤國害民。後來來武宗提倡滅佛,國家的負擔才有所好轉,因此杜牧寫下了這首詩。也是杜牧千古傳誦的名篇。這首詩詩人雖然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描繪一幅美麗動人的江南,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詩人並沒有局限於江南的某個角落,而是將江南春天的絢麗多彩,鋪展在江南的每一寸土地上。
  • 一場大雨觸動詩情,杜牧信手拈來,盡享其中歡樂
    雨是自然界的常見景觀,也是詩人們喜歡吟誦的對象。在詩聖杜甫的筆下,春雨潤物細無聲,也讓他感到無比欣喜。可是秋雨卻顯得蕭瑟肅殺,陸遊就感慨木葉微丹、瀟瀟作寒。冬天的雨還經常夾雜著小雪,令人更加感到冰冷刺骨。詩人孟郊在寒冬臘月中看見路邊的野梅,也不禁興嘆,楚水結冰薄,楚云為雨微。
  • 泰戈爾的一首詩,深深地啟迪心扉,美到令人心醉
    印度詩人泰戈爾也有相似的感受,他深情地詠唱了一首詩,深深地啟迪心扉,美到令人心醉。飛鳥泰戈爾(印度)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他們沒有什麼可唱的,只是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泰戈爾是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詩歌通過充滿思想張力的圖畫,揭示出轉瞬即逝的存在將如何湮滅。
  • 不入流詩人半夜聽雪寫下此詩,無一雪字卻句句是雪,美得令人心醉
    而我們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雖然詩人不是很出名,但是他寫雪的角度卻是別具一格,不寫「看雪」,而寫「聽雪」,在詩中詩人不曾看見雪,全文也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可謂別有滋味,美得令人心醉。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不出名詩人的「聽雪」之作。《聽雪》-(宋-黃庚)撲簌敲窗紙,寒齊剡水濱。六花初落夜,孤枕未眠人。耳靜聲逾細。心清趣自真。愛梅情更苦,恐壓一枝春。
  • 27歲的林徽因在病床上寫出這首詩,句句絕美,讓徐志摩讚不絕口
    學校建築系不收女學生,她便從美術學起,後來她的建築圖稿如畫般唯美。從26歲到41歲間,作為建築師她走了15個省,考究了2738處古代建築,在車很慢的歲月裡,誰有想到這樣一位柔弱的女子能有如此強大的內心呢?而作為一位詩人,林徽因帶給詩壇的是一陣清新的春風。詩人這個角色是她的副業,但文字到了她手上卻變得如此靈動、雋永。
  • 元代詩人虞集一首經典的七絕《聽雨》,句句傷感,道盡人生的無奈
    雨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一年四季都有雨,但是雨寫進了詩歌裡,則是完全不一樣,變得更具有活力,也更加傷感;無數的大文豪筆下的雨,要麼纏綿悱惻,要麼感人肺腑,以元代詩人虞集這首經典的七絕《聽雨》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通篇寥寥數語,卻是道盡了人生的悲痛之苦,每一句都很傷感,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