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詠物詩,詼諧中不乏哲理,尾句對我們影響深刻!

2021-01-09 張赫赫的小宇宙

整個唐朝,詩歌猶如夜空中的明星,卷帙浩繁;而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他們之中,每個人的風格各異。

有的像詩仙李白那樣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超脫現實之外的;有的像杜甫那樣憂國憂民滿含深刻哲理的;有的像王勃那樣血脈噴張自帶BGM的;有的就像李商隱那樣有時婉約有時豪邁有時又帶點朦朧色調的……可以說詩人們在作詩時的風格與自身的生活、生長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畢竟詩是用來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態度與想法的。

在以往的詩詞品鑑中,我們不止一次地介紹過李商隱的詩:

李商隱的一首愛情詩,感人至極,每一句都充滿了濃濃愛意!

他的詩往往用簡單的語言、詼諧的筆觸將深刻的道理暗含其中,傳遞給我們,從個人喜好而言,小編還是比較中意李商隱的作品的。

而李商隱的詠物詩更是別具一格。

說到詠物詩,通常而言就是將個人的態度、感悟寄托在某件事物之上,通過描寫讚美這個物品的品格精神來達到抒發個人情感的目的,一般在最後都會相對總結出一個比較令人信服的道理,讓我們在讀完之後有所收穫與啟發。

昨天的那首袁枚的詠雪詩就是其中一類,還有比較常見的詠梅詩均屬於詠物詩。

今天小赫赫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是李商隱一首典型的詠物言志詩——《題小松》。

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後始青蔥。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為謝西園車馬客,定悲搖落盡成空。

這首詩是李商隱根據小松的高貴品格來映襯自己坎坷不平,襟懷未展的一生。

首聯

我非常喜歡庭院裡那些小松,因為它們長相俊秀、枝葉細小,又挺拔高俊還不會影響這滿座的清風襲來。

首聯中,李商隱就直接將小松的特點簡單明顯地描寫了出來,也直接表達了自己對於這種不屈不撓的、姿態挺拔的小松的喜愛,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李商隱在這裡先將小松的生長環境——孤秀,寫了出來,為後文的讚美打下基礎營造氣氛。

頷聯

平常夏秋季時,正是桃李爭芳吐豔的時節,而小松卻在角落中默默無聞,不與群芳爭豔,而當寒冬來臨,百花凋零時,小松卻傲然屹立在霜雪中,而且愈發的鬱鬱蔥蔥。

首聯寫孤秀的生長環境,頷聯進一步對比將桃李與小松的特點。雖然在外表上,小松不如桃李等百花盛開的耀眼,奪人目光,但是在寒霜冰雪天,它卻能夠保持以往的堅挺與堅貞,這樣的對比足以表明李商隱對於小松這種植物的欣賞。

事實上,即使在現代社會,那種趨於不耐風霜的「桃李」式人物,並不少見,尤其其中哪些「趨紅趕綠」之輩,沒有自己堅定的品格,有的只是趨炎附勢並且不惜一切手段,在顯貴門庭之間奔走。

頸聯

一般的草木一年四季雖然多有枯榮交替,有豔有衰,但是相比之下的小松,卻沒有這許多頻繁的盛開與凋落,有的只是不斷地成長,當小松長到百尺後,便可以成為棟梁之材。

詩文寫到這,才有了些許的詠物言志的意味。

這一句很顯然在說,受到牽連的李商隱在自比小松,別人在仕途上有起有落,而我卻一向這樣,敢做人後,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像小松那樣屹立挺拔成為一株棟梁之材。

尾聯

有空了,請大家向那些在西園遊玩的人們說一聲,不要去讚美那些爭豔的花,把目光轉向那屹立著的小松,他們不然會被小松的挺拔與花草的凋零而驚嘆。

這首詩整體上通過描寫小松的孤秀的生長環境、默默無聞的成長、不畏嚴寒霜雪的品質來全面讚美了小松的高潔品格。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向小松一樣,不畏霜雪,不怕困難,在逆境中汲取充足的養分,保持自己的正確立場,而不是像「桃李」般「趨紅趕綠」。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

為謝西園車馬客,定悲搖落盡成空。

這句詩中蘊含著的的胸襟和氣派。

相關焦點

  • 李商隱的兩首詠物詩,意境優美,言外之意不盡,耐人尋味
    古詩詞不僅有很多表現手法,也有很多題材,比如邊塞詩、懷古詩、山水田園詩以及詠物詩等等。詠物詩是託物言志的詩歌題材,作者通過吟嘆事物去體現人文思想,而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 唐詩三百首:李商隱最知名的詠物詩,我們終於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
    作為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李商隱詩作的最大特點就是看不懂。尤其是他的一些「無題」的古詩,往往可以闡發出多重的意蘊,但是李商隱究竟講的是什麼,眾說紛紜。不過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一首李商隱非常著名的詠物詩。這首古詩是一首五言律詩,篇幅很短,但是所要表達的意思卻比較清楚。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詠蟬三絕」榜上有名
    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1、《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李商隱最傷感的一首詠物唐詩,句句寫一事無成,字字寫高潔之志
    作為唐詩最後精彩的展現者,李商隱站好了最後一班崗。他只活了45歲,雖然一身的才華和能耐,可悲的是精於仕途的他並沒有在仕途中取得多麼大的成就,反倒是因為陷於黨爭之中,再加上愛情悲劇,使得他原本柔弱敏感的內心,更加地傷痕累累。
  • 李商隱的《瑤池》,一首被我們忽略的好詩,當真是妙!
    李商隱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同時也是為數不多的追求詩美的詩人。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他的那些關於愛情的詩句,像《無題》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夜雨寄北》中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錦瑟》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等更是被無數後世之人所喜愛。
  • 11首成就最高的詠物詩,皆是託物言志的巔峰之作,平時收不齊
    顧名思義詠物詩就是通過對事物的詠嘆,體現詩人人文思想的詩歌。詠物詩一般採用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手法。詩歌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託了一定的感情。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願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下面精選11首託物言志的詩歌,供大家品讀。
  • 詠蟬最著名的三首詩,託物言志,篇篇經典又各有千秋,為詩中傑作
    蟬是古典文學中的一個大的意象,蟬的高居樹上、餐風飲露、鳴叫不已等自然屬性,被多情的文人們賦予了情感色彩,讓它們的這些生物特性自帶品格,表達自己的某些情懷,為我們留下了很多詠蟬的名篇。詩人也愛蟬,在唐朝,有三首著名的詠蟬詩,被譽為「詠蟬三絕」,一首是初唐虞世南的《蟬》;一首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的《在獄詠蟬》;還有一首是晚唐李商隱的《蟬》,三首詩都是託物言志,卻立意不同,各有千秋,但都堪稱詠物詩的傑作,歷來為後世好評。清代文人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道:「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
  • 詠物詩:託物言志,借物抒情
    或託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在「體物肖形,傳神寫意」的同時,追求「不沾不脫,不即不離」的境界,詠之「物」往往是詠之「人」,正如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所言:「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歷朝歷代詠物詩都數量眾多,佳作頻出,尤以唐為甚,名篇數不勝數。在詠物詩的煙海裡,我們可以了解作者對各種物類的不同態度和認識,也可以從作者的感受中領略當時的社會形態,為作者的欣喜而欣喜,悲傷而悲傷。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最後一首最為霸氣
    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1、《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韓偓詩《觀鬥雞偶作》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詠物詩
    韓偓童年即能寫詩,一生詩作頗豐,但多宮廷生活和豔情之作;一些憶舊、感傷的作品頗能動人,詠物小詩也時見新意《觀鬥雞偶作》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詠物詩。題目的意思說,這是作者觀看「鬥雞」」偶有所感而寫下的作品。鬥雞,是我國古代一種古老的娛樂方式。它的主要內容是觀看經過訓練和武裝的雄雞互相搏鬥以分勝負,從而得到愉悅。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古詩詞中有很多詠物詩,作者或託物寓意,抒發內心的情感;或描摹情態,表達自己對大自然中景物的喜愛之情。比如杜甫就描寫過桃花,也寫過菊花。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少陵野老存詩千首,詠物詩也不在少數,卻唯獨不見描寫海棠花的詩作。原來杜甫的母親名叫崔海棠,詩人為了避諱,所以才別有用心。
  • 他以蟬自喻,寫下史上最經典的詠蟬詩,短短4句令人叫絕!
    蟬,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之一。因其棲高飲露的生活習性,故詩人常以蟬自喻,來表現品格的高潔。以唐代為例,公認詠蟬詩有三絕: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這三首詩都是以蟬自喻的名作,但由於詩人地位、境遇等的不同,呈現出來的面貌自然也就不同。
  • 李商隱最有趣一首詩,誇10歲外甥順便打趣他爹,還成就一個成語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而李商隱絕對是夜空裡無法忽視的一顆。詩壇有不少一詩成名之作,憑一首詩幾十個字,就青史留名的不少,但這些詩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詩壇名人,要登上唐詩之巔靠的是所謂精品率,而李商隱則是精品率最高的詩人之一。
  • 王勃一首詠物詩,如果不看題目,很難猜出詠何物
    另外,王勃也有許多詩作傳世,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唐詩五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對盛唐之詩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王勃十六歲就進士及第,不到二十就入仕,只是王勃在27歲左右,就英年早逝。
  • 王安石的一首七律,飽含哲理,讀完令人醍醐灌頂
    讀到一首好詩,如飲一杯甘泉。詩人在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教訓,並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再凝聚成詩行,其中既傾注了自己的深情,也對後世寄寓了期望。王安石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的作品說理深刻,情感真摯。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七律,飽含哲理,讀完令人醍醐灌頂。詳定試卷北宋:王安石童子常誇作賦工,暮年羞悔有揚雄。當時賜帛倡優等,今日論才將相中。細甚客卿因筆墨,卑於爾雅注魚蟲。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可是,作為文學中一類具有強烈抒情性質的文體,詩歌不一定非要「載道」,非要講什麼大道理。一首詩,只要它有一種感發的生命力,能讓讀者內心產生一種感動和啟發,那它就是一首好詩。比如陶淵明的《飲酒 其五》、王維的《鳥鳴澗》、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商隱的《無題》等。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其實他能夠寫出那些深刻的作品,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遭受了無數的挫折,由於是處在「牛李黨爭」之中左右為難,從而在兩頭都不討好,這也使得他傷感。早年間的李商隱是跟隨令孤楚,可是後來又結識了王元茂的女兒,這也就使得他在兩邊吃力不討好,最終也是斷送了他的前途。
  • 一首小蟬詩,人生大智慧,值得你一讀再讀,一品再品
    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晚唐,是指太和年間到唐亡這一時期。這一時期政治腐化、各種矛盾尖銳對立為特徵。此時較著名的有: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韋莊等。其中,李商隱和杜牧被人們稱為"小李杜"。
  • 「現代詩人」李商隱:唯美、神秘且永恆丨周末讀詩
    撰文 | 三書1所有的詩都無題所有的詩都無題,所有的詩都是情詩。《詩經》三百篇都是無題的。「關雎」、「蒹葭」,豈詠水鳥與蘆葦?不過為了方便,取首句二字姑且題之,三百篇概如此類。上古時期,詩不立題目,大有深意。後來的詩都擬一個題目,題目變得必不可少了。然而就一首詩之為詩而言,題目可以不止一個。而且一首詩是寫不完的,詩本身的寫作和闡釋,會隨著時間而發生改變。詩的題目,也是「名可名,非常名」。李商隱最好的詩大都叫「無題」。所謂「無題」,並非無題,題不足以名之也。或者說正以「無題」而題之,類似《莊子》中「無名人」、「無為謂」、「混沌」之類的命名。
  • 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