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 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

新冠疫情暴發,醫美行業逆勢突圍,在挑戰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暴露出了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弊端。

2020年疫情對許多行業都造成了重大打擊,醫美行業就是其中之一。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受疫情影響,中國醫美服務行業2020年整體增速將收窄至5.7%,同比2019年整體市場增速下挫近60個百分點。疫情下中國醫美市場規模與疫情前相比縮水超過300億元。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逐漸步入常態化階段之後,人們對醫美的需求量出現了大幅增長。成都某醫療機構從業者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已經感受到整個行業的強勢復甦態勢,各個診所基本都恢復正常。而艾媒諮詢於去年7月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由於疫情79.1%的醫美意向消費者推遲了醫美計劃,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近3成中國醫美意向消費者表示疫情結束後會儘快進行醫美計劃,45%的消費者明確表示會在疫情結束後1至3個月內繼續醫美計劃。

與此同時,醫美線上化態勢明朗,醫美產業向機構線上化+服務智能化+產業科技化「三化一體」方向發展。2020年第三季度,國內醫美巨頭新氧的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量達870萬人,同比增長了153.7%,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超11億元。

從整體來看,疫情為醫美行業帶來了一個發展的新機遇。但值得一提的是,醫美在資本市場上的情況不容樂觀,尾盤暴跌現象時有發生,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中仍存在諸多不定因素。

復甦勢頭迅猛 輕醫美趨勢顯現

隨著「顏值經濟」的興起,人們對醫美的接受度不斷提高,由技術進步衍生出的「輕醫美」也成為了2020年最火熱的細分領域,加上其高頻和相對低價的特徵,醫美生活化的實現成為了未來可以預見的事情。

然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國的醫美機構都不得不按下暫停鍵,市場增速因此大幅放緩,甚至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現象。

四月,國內疫情形勢好轉。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蟄伏,醫美行業開始發力。更美APP數據表明,平臺用戶四月總醫美消費金額相對三月穩健提升,醫美市場正在復甦。隨著機構逐步復工、白領的正常上班,醫美消費力較二月、三月明顯加強,在上海、廣州、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尤為突出。根據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顯示,3月開始醫美逐步顯現復甦趨勢,從線上流量看,4月初即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618活動期間線上流量比2月同期增長242%,行業呈現明顯的「V型復甦」趨勢。

其中,消費者壓抑著的熱情在行業復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據報告顯示,很多年前的預約客戶和疫情期間的下單客戶在四月去線下達成變現。在積聚效應和新生需求的助推下,醫美行業在年內首次達到頂峰,行業發展態勢一片向好。根據《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97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將超過15%。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預計將突破3000億元。

當全國陷入直播帶貨的狂歡之後,醫美企業也開始對此領域進行涉足,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隔閡,除了帶貨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醫美,減少甚至消除其此領域的害怕、排斥、懷疑等逆向心理因素,減少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成功攬下由知識價值帶來的經濟效益。

回顧2020年,醫美行業最火的當屬熱吉瑪。熱吉瑪於1999年就為美國Solta Medical公司首次生產,問世已久。去年在國內爆火,離不開接連不斷的網際網路營銷。而疫情期間,人們的娛樂方式被局限於線上,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大增,為熱吉瑪在國內市場上的需求增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

除了熱吉瑪以外,疫情對玻尿酸和脂肪類項目的需求增長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由更美APP發布的數據可知,玻尿酸訂單漲幅高達350%,吸脂項目銷量良好。疫情期間,由於長期佩戴口罩,皮膚乾燥、屏障受損等問題較為顯著,消費者傾向於對玻尿酸進行消費,以快速達到補水效果。此外,由於疫情在家運動量減少,體重也成為了人們普遍擔心的問題,尤其是對於求美者而言。因此,吸脂項目也成為了熱銷款,部分用戶還會搭配購買脂肪填充項目。

但從總體而言,疫情對醫美行業影響最大的,還是其「線上化」的轉型歷程。據Frost&Sullivan發布的調研報告數據2020年中國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2%,遠超醫美市場總體增幅,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加速,醫美行業對線上化發展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新氧科技2020年度Q2財報顯示,二季度新氧新媒體矩陣全網最高瀏覽量超過12億次。

2020年9月21日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中提出的「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也進一步對醫美線上化發展進行加持。

通過對線上平臺的構建,不少醫美平臺都鑄造了「內容池」,聚焦於行業獲客成本高和消費者留存率低的核心痛點。在「內容池」中,專家和已完成消費行為的顧客是主要分享者,大批優質的醫美資源湧上平臺,成為了用戶唾手可得的免費物品,名譽背書、經驗背書成為了其獲取信任、撮合新交易的重要手段。

目前,除新氧、更美、悅美、美黛拉等網際網路醫美平臺外,阿里健康、美團、百度、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加緊入局,天貓與阿里健康合併進駐醫美領域、京東與悅美所達成戰略合作,百度上線「百度檸檬愛美」,美團將醫療美容業務從麗人業務部升級為美容業務部,陸續展開角力。

缺少資本市場青睞

儘管醫美行業在「顏值經濟」和後疫情時代背景下高速發展,收入規模不斷擴大,但其卻未能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這兩年,瑞麗醫美、醫美國際等醫美機構陸續上市,情況卻並不樂觀。瑞麗醫美於2020年12月28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但在上市三天後就跌破發行價。醫美國際於2019年10月25日登陸納斯納克,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2.16美元,1月13日收盤價僅為5.16美元,總市值為1.22億美元。不過也有例外,像朗姿股份這類醫美股多次漲停,目前態勢較好。

究其原因,一方面,醫美行業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明顯。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的新氧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去年三季度發布的財報顯示,新氧該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8.9%至,但淨利潤同比下降97.14%、環比下降57.8。如此的利虧使得財報發布當日,新氧的股價就大跌9.41%,報收13.77美元/股。

就上遊而言,醫美消耗品、藥品的生產集中度高,價格居高不下且仍在不斷增長,導致醫美機構購貨成本高;而在下遊端,高獲客成本一直是醫美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即使有線上優勢加持,但私域流量仍然難以構建,營銷渠道相對單一,更多地停留在傳統廣告和網際網路垂直平臺,未能形成質變。醫美機構的盈利難度由此可見。

另一方面,醫美行業風險大,亂象叢生。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我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不僅如此,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範圍經營的現象。醫美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約為100000人,多數消費者投訴報案無門,維權異常艱難。「黑醫美」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所詬病,行業線上化進程推進後,「黑醫美」也隨之加緊了其上線腳步,網絡傳播的低成本和高覆蓋也為其宣傳提供了捷徑。

針對此,國家的強力監管也順勢到來。去年4月,國家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了醫療美容廣告屬於醫療廣告,非醫療機構不得發布醫療廣告。

此外,「輕醫美」也並不「輕」,其實質為微創,效果不佳等術後風險並不小,醫療事故仍是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醫美行業的同質化競爭現象也是造成其在資本市場遇冷的原因之一。根據艾瑞諮詢數據,大型醫美機構僅佔市場的6%-12%,中小機構是目前的主力形態,佔到機構數量的70%-75%,另外還有16%-22%的小微型診所。中國醫美市場具有數量大、體量小的特點,醫美行業本身也難以推陳出新,打造特色品牌,這就造就了行業目前面臨的嚴重同質化問題,盈利能力也因此受到影響。

(作者:唐唯珂,丁明悅)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 「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
    原標題: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   中國醫美服務行業2020年整體增速將收窄至5.7%,同比2019年整體市場增速下挫近
  • 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受疫情影響,中國醫美服務行業2020年整體增速將收窄至5.7%,同比2019年整體市場增速下挫近60個百分點。疫情下中國醫美市場規模與疫情前相比縮水超過300億元。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逐漸步入常態化階段之後,人們對醫美的需求量出現了大幅增長。
  • 更美APP2020醫美白皮書: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975億元
    12月29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儘管今年遭遇疫情衝擊,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仍達1975億元,佔比全球17%,有望成為世界醫美第一大國。
  • 激戰雙十一:醫美導流生變 線下轉至線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激戰雙十一: 醫美導流生變 線下轉至線上醫藥電商加入雙十一鏖戰,醫美品類成為爆款集聚地。阿里健康數據顯示,2019天貓雙11醫美行業10小時31分超去年全天,其中抗衰類商品(除皺針、線雕、熱瑪吉、喬雅登、射頻緊緻、祛眼袋等)半天同比增長163%。五個品牌躋身成交億元俱樂部。
  • 新氧科技CEO金星:醫美線上化加速,僥倖心理是黑醫美猖獗原因之一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醫美市場線上化是一個堅定不移的長期趨勢。疫情影響下,醫美市場整個線上化的速度加速了。」 12月19日,在2020年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
  • 美團醫美的「1.5邊平臺」
    2019年國內醫美市場的規模只有全球市場的1/6,但增速是後者的3倍。尤其是短視頻和直播將顏值經濟充分釋放後,變美在年輕人中幾乎成了新的剛需。 但醫美市場仍然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在,美團想要用一個「1.5邊平臺」作為支點,用一貫擅長的「釘耙模式」去撬動這個千億級市場,並推動它加速完成轉型。
  • 暴利的醫美原料三劍客:華熙、昊海、愛美客
    龐大的醫美市場根據是否需要手術又分為手術類和非手術類(輕醫美或微整),其中以注射類為代表的非手術類項目由於恢復時間短、價格及風險較低,近年來增速相對較快,2018年非手術類項目市場規模預計510億元,2013-2018年複合增速達26.09%,高於整體醫美市場增速,預計2022年非手術類項目在整體醫美市場的銷售佔比達到43.71%。
  • 醫美界「奧斯卡」: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順利舉行
    為行業專家、產業夥伴、大咖醫生、醫美達人搭建交流平臺,分享行業前沿趨勢,表彰行業優秀實踐案例。每年12月定期舉辦的醫美盛典因其行業影響力而被稱為醫美界的「奧斯卡」。今年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暫時失去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速,充分說明了中國醫美行業的生命力。
  • 與黑醫美鬥爭的這一年
    例如,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披露,廣受消費者歡迎的非手術類醫美項目玻尿酸填充、肉毒桿菌注射,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中約70%是假貨和水貨。消費者一旦跌入黑機構、黑醫生、黑產品等醫美陷阱,輕則毫無效果損失錢財,重則造成顏值重創甚至危及生命。
  • 幸福醫美第三方平臺隆重上線!!!
    ,由深圳祥盛德商品現貨市場有限公司創建的醫美第三方平臺。平臺著力解決當下中國美業和醫美的行業痛點,努力解決行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在會員建設和完善營銷渠道方面痛下功夫,在整個醫美行業面臨危機和爆發性增長的壓力與機遇中,為行業帶來獨特的建設性的革命。   縱觀整個醫美行業,可以用以下幾個關鍵詞來概括:市場空間很大,發展速度很快,行業前景很好,行業問題很多。
  • 醫美「胸」險
    黑機構、黑醫師、黑中介以及對醫美認知的「一摸黑」,讓「小琳們」徹底被裹挾。《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 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全文3889字,閱讀約需7.5分鐘 「我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毀了。」看著胸上兩道長蟲狀的疤痕,小琳越來越無法忍受。
  • 線上寵物經濟崛起 行業年線上銷售額超300億
    每5.4秒就有一場直播 年線上銷售額超300億線上寵物經濟崛起「太可愛了!」「這隻貓的眼睛像藍寶石一樣美」……如今,愛看寵物直播的人有不少。在蠢萌的寵物背後,隱藏著寵物經濟的龐大市場。《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元,整體規模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
  • 線上寵物經濟崛起 行業年線上銷售額超300億
    每5.4秒就有一場直播年線上銷售額超300億線上寵物經濟崛起「太可愛了!」「這隻貓的眼睛像藍寶石一樣美」……如今,愛看寵物直播的人有不少。在蠢萌的寵物背後,隱藏著寵物經濟的龐大市場。《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元,整體規模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寵物經濟崛起,尤其是線上,寵物消費異常火爆,商業模式更加多元。
  • 新氧APP火到美妝圈 榮膺ELLE美妝之星榜單「安全醫美指導獎」
    越來越多優質醫美醫生匯聚到新氧,國內終於出現了一家涵蓋優質醫生資源、大量求美者以及聚合品牌效應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據了解,「ELLE年度美妝之星」榜單是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美容榜單之一,由50位時尚美妝專家達人和1500萬網友親自參與甄選。2020年度ELLE美妝之星榜單還專門開設了75周年特別獎,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美與創意的質感表達。
  • 年線上銷售額超300億 線上寵物經濟崛起
    「這隻貓的眼睛像藍寶石一樣美」……如今,愛看寵物直播的人有不少。在蠢萌的寵物背後,隱藏著寵物經濟的龐大市場。《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元,整體規模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寵物經濟崛起,尤其是線上,寵物消費異常火爆,商業模式更加多元。
  • 醫美內參|奧園健康擬收購醫美公司連天美部分股權;京東集團證實子...
    據處罰信息披露,她芙醫美(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廈門市力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她芙山茶花燕窩滋養緊緻面膜」(生產批號:19DD1201),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報告編號:HZ2020CJ0165),菌落總數不符合規定,藥監部門認定,涉事公司生產「她芙山茶花燕窩滋養緊緻面膜」(批號19DD1201)的行為屬於《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違法行為。
  • 在魚龍混雜的醫美市場,好醫生如何走到臺前?
    【獵雲網北京】12月27日報導(文/韓文靜)丁真的走紅讓「顏值經濟」再次被拉回討論的中心,與「顏值」有著緊密關聯的醫美行業,在近些年的熱度絲毫不減。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大眾對於醫美的認知逐漸開放,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的需求度和滲透率不斷提升,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
  • 團隊一次擴招70人,醫美領袖的2020抄底決戰
    導讀:醫美寒冬,強者逆行。2020年,真是太難了。復工難、開業難、銷售難、客戶上門難、營收難、拓客難、融資難···疫情之下,原本就陷入大洗牌的醫美行業難上加難。作為一家融合醫美、抗衰、健康管理等高端私人定製服務的國際化醫療集團,凱麗國際依託胸部整形的王牌項目,在短短幾年內將自己打造成為了國際醫美領域的矚目焦點。2020寒冬之下,凱麗國際逆勢廣羅人才,將一次性擴招至少70名諮詢師!面對疫情,丁偉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節衣縮食」,而是不浪費任何一個危機,衝到了行業前沿。
  •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吹響行市場復甦號角!
    在疫情爆發近一年之時,「醫療」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高頻熱詞,而受衝擊最嚴重的「線下服務業」正在努力走出陰影。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
  • 醫美界「奧斯卡」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倒計時3天
    2020年12月19日,被譽為醫美界「奧斯卡」的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即將在北京拉開帷幕。繼往屆「行業之變」、「開放」、 「洞察」、「醫美這5年」等主題後,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將以「蓄勢」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