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網絡黑灰產業!對話"火牛" 起底第四方支付

2021-01-08 央視網

  新華社南京9月8日電 題:打擊網絡黑灰產業,起底第四方支付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朱國亮 吳新生

  實施套路貸,有人為你放貸收款;組織跨境賭博,有人替你收費洗錢……近年來,在許多新型涉網經濟犯罪中,都有一個神秘環節——第四方支付。

  究竟什麼是第四方支付,又如何支付,非法第四方支付是如何逃避監管的?記者最近前往蘇州市公安局進行了深度調查,並與警方抓獲的兩名「火牛」第四方支付平臺創建、運營犯罪嫌疑人進行了對話。

  第四方支付成網絡黑灰產洗錢工具

  今年2月,蘇州市張家港市一居民下載貸款App「有米有品」貸款3000元,扣除服務費、利息後,到手僅1650元。感覺收費過高,該居民再次登錄App,試圖提前還貸,沒想到多次操作後,無法提前還款。

  5天後,該居民終於聯繫上「有米有品」的「客服人員」,按其指令,先還了1350元。然而,貸款App上相關貸款信息不僅沒變化,還自動生成了一筆每日高達200元的違約金,且催債簡訊、電話不斷。該居民無奈之下選擇報警。

  案件案值不高,但警方調查發現,此案資金流向與以往套路貸不同。在套路貸犯罪團夥與受害人之間,還有一個特別的支付平臺,將套路貸犯罪團夥與受害人「物理隔離」。這一平臺名為「火牛」。張家港市公安局網警大隊辦案民警蔡浩介紹,這一平臺不僅為「有米有品」提供資金結算,還為另外上百個套路貸App提供資金結算,受害者超21萬人,放款流水高達4.8億元。

  無獨有偶。最近,蘇州市常熟市公安局偵破一起涉案金額高達10億元的跨境賭博案。梳理其資金往來,警方發現也是通過第四方支付平臺結算。關注、研究第四方支付的蘇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第六大隊副大隊長萬偉曦介紹,今年以來,截至本稿發稿時,蘇州市公安局網安部門破獲的涉第四方支付的案件有9起,涉及約40個第四方支付平臺,涉案總流水超100億元。

  萬偉曦說,從蘇州公安最近破獲的案件來看,第四方支付已成為網絡黑灰產洗錢的重要工具,跨境賭博、套路貸、網絡電信詐騙、淫穢視頻傳播等多種犯罪,都有利用第四方支付進行資金結算,以逃避金融監管和公安打擊。

  非法第四方支付混淆資金往來、逃避監管危害大

  何為第四方支付,究竟是如何支付的?「火牛」平臺是一個典型案例。記者近日前往張家港市公安局,與「火牛」第四方支付平臺創建、運營犯罪嫌疑人王某、袁某進行了對話。

  二人介紹,所謂第四方支付實質是第三方支付方式的一種變異,很多是為網絡黑灰產洗錢而開發的。當前,專業人士習慣於將支付寶、微信支付一類的網絡支付稱為第三方支付,第四方支付則是在第三方支付模式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實現去中心化,資金流向更難監管。

  犯罪嫌疑人王某進一步解釋,在第三方支付中,形式上雖然是通過網絡實現支付,但是第三方支付相關公司在銀行仍有一個對公帳戶作為資金池,資金流轉線路依然清晰可查。而在非法第四方支付中,沒有一個對公帳戶作為資金池,而是通過購買大量的個人或虛假註冊企業銀行卡,交叉進行支付。

  犯罪嫌疑人袁某介紹,平臺背後的「金主」有上百個,平臺前端的「承兌商」也有數十甚至上百個,每個「承兌商」又有大量銀行卡,平臺自身也有上百張卡,而貸款者更是數以萬計,這樣就形成多層級的多對多關係,且放款、收款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卡,從而試圖逃避監管。

  袁某還介紹,更高級的第四方支付,還會在「金主」和「承兌商」之間使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結算,增加一道防火牆。

  張家港市公安局網警大隊大隊長朱正東說,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將上遊犯罪集團與下遊受害人之間的資金往來進行「物理隔離」,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危害社會治安。

  非法第四方支付可快速蔓延 亟須嚴管嚴打

  不過,蘇州公安內部專業人士表示,非法第四方支付並非不可遏制,關鍵在於兩方面:一是加強身份證、銀行卡、手機卡管理,遏制其買賣行為。目前,在第四方支付中,犯罪嫌疑人會購置大量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卡,例如張家港破獲的這起案件中,「火牛」平臺和「承兌商」均需高價從黑市購買大量銀行卡以及與之對應的身份證號、手機卡。

  二是加強銀行內部管理,提升資金流動異常銀行卡發現能力。

  蘇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趙冰建言,在網絡黑灰產生態鏈上,第四方支付平臺已成重要支撐環節。「打蛇打七寸」,應深入研究非法第四方支付,尋找其薄弱點,多部門聯合治理,並開展專項行動進行打擊。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起底第四方支付:火牛等app成黑灰產洗錢工具
    原標題:打擊網絡黑灰產業,起底第四方支付   來源:新華社「中國網事」   實施套路貸,有人為你放貸收款;組織跨境賭博,有人替你收費洗錢……近年來,在許多新型涉網經濟犯罪中,都有一個神秘環節——第四方支付。   究竟什麼是第四方支付,又如何支付,非法第四方支付是如何逃避監管的?
  • 神秘第四方支付平臺「火牛」被摧毀:72人被抓 斂財9000萬
    公開報導顯示,該案涉及的「火牛」第四方支付平臺由王某等四人創辦,其內部分工明確,甚至設有搶單模式。「貸款app一旦有客戶貸款下單的記錄,通過接口就在虛擬幣平臺裡面生成了一筆訂單,訂單內部的工作人員發現訂單之後,就跟滴滴平臺一樣互相搶單,然後通過內部工作人員掌握的銀行卡,把這個錢打給貸款人。」江蘇蘇州張家港市公安局網警大隊民警蔡浩表示。
  • 警惕「第四方支付」成洗錢通道
    可人們不知道,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帶來高效便捷的同時,網絡賭博、詐騙、色情等網絡黑灰產業也在暗處蠢蠢欲動。今年5月,福建晉江警方查封通寶支付平臺。辦案民警介紹,通寶支付是一個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通過層層轉帳,洗白資金,為涉嫌賭博、詐騙的個人或團夥提供支付服務,從中收取高額手續費。
  • 72人4.8億,20萬條記錄21萬人,套路貸第四方支付「火牛」著了
    套路貸又出新花樣,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火牛」為套路貸提供支付結算渠道。收取套路貸公司1%-1.5%資金收取手續費,累計斂財9000餘萬元。涉案人員72人,涉案金額4.8億。截止案發,「火牛」平臺註冊app100餘家,總計發放貸款記錄20餘萬條,受害者達21萬之多。
  • 黑灰產業是什麼意思 起底網絡黑灰產「黑金」利益鏈
    這句「羊毛黨」中流行的口頭禪在日前拼多多被「薅羊毛」事件中成為現實,並揭開了國內網絡黑灰產的冰山一角。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黑灰產已形成年產值達千億級別的龐大「黑金」利益鏈,並通過上中下遊的嚴密分工構建起了一個密切協作的網絡,輕則讓企業遭受數千萬元損失,重則讓企業直接破產。
  • 火牛平臺終落幕:高材生開發非法虛擬幣交易平臺,涉案資金4.8億
    6 月 18 日,張家港警方偵破特大跨境網貸詐騙案新聞發布會上,公開了這一案例:張家港警方於近日偵破一起跨境特大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案,成功摧毀一個為套路貸詐騙提供支付結算渠道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 72 人,涉案資金 4.8 億餘元。經查,「火牛」平臺由王某等 4 人創辦,累計斂財 9000 餘萬。
  • 假截圖、假位置、假粉絲頻現 警惕網絡灰黑軟體詐騙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這類軟體活躍於用戶較多、流量較大的社交軟體、行動支付軟體、短視頻軟體和直播平臺周邊,已經形成網際網路灰黑產業鏈條。今年5月,騰訊公司將運營「微信對話生成器」「微商截圖神器」等9款App的深圳一公司告上法庭。法院認為,被告提供了一款造假、作弊的工具,涉案網站和應用軟體下載量高,侵權範圍較大,侵犯著作權,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
  • 起底「網絡黑產」套路!
    網絡黑產的4大類型網絡黑產是指在網際網路上通過非正當途徑和非正當手段而獲得的產業或經濟等方面的利益。從網絡黑產形成方式來劃分,主要有通過網絡詐騙、色情、賭博和侵害個體數據權益等方式而形成的黑產。為規避平臺管理,網絡色情推廣的語言十分隱晦,比如將「資源、動漫、網址、女女、男男」等關鍵詞嵌入普通文字中,在配圖裡留下qq或者微信聯繫方式吸引用戶添加。這類圖片由於不包含敏感信息,因此很難被AI識別。將網民引流到第三方私密平臺誘導付費,是網絡色情產業的主要盈利模式。同樣的引流方式也出現在短視頻平臺。
  • 警方發現神秘支付平臺!超21萬人受騙……
    來源:中國基金報在深入推進「淨網2020」專項行動和網絡重案攻堅專項行動中,蘇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近日會同張家港警方偵破一起跨境特大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案,成功摧毀一個為套路貸詐騙提供支付結算渠道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72人,涉案資金4.8億餘元。
  • 央視起底網絡佔卜 微信:一直在打擊 發現一個封一個
    央視起底網絡佔卜 微信:一直在打擊 發現一個封一個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9日 消息:據小央視頻報導,新的一年即將開啟,近日,網上各種「網絡算命
  • 全國公安機關嚴查招賭吸賭網絡、非法資金通道和網絡技術平臺
    通過對該賭博團夥的財務、技術、推廣及關聯公司等進行深度挖掘,實現全鏈條打擊,徹底摧毀該犯罪團夥。「黑金通道」隱蔽一些涉案第三方帳號混雜正常交易,非法交易情況難掌握「一家開發『××賺』手機應用程式的公司,通過發展『碼商』上傳個人支付二維碼、銀行卡信息等,為賭博網站提供非法支付結算服務,從中抽取服務費……」2020年2月,湖南常德津市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後,隨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
  • 海口警方偵破「斷卡」行動首個黑灰產「部督」案!
    (海口警方供圖)網絡黑灰產是對出於牟利目的,為網絡犯罪人員提供各種專門用於網絡入侵、控制、竊取信息的工具軟體,用於實施網絡犯罪活動的網上平臺,以及網絡接入、網上註冊和網上支付等服務的違法犯罪活動的俗稱。
  • 除了探針盒子,我們全面盤點了網際網路的「黑灰產」陷阱
    而業內人士指出,業界俗稱的「黑灰產」更為廣泛,只要是法律明文規定禁止的行為都可稱為「黑產」,而「灰產」是遊走在法律邊緣、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的「灰色產業」,其行為雖無明確的法律規章定性為違法犯罪,但對社會有明顯危害。那麼,「黑灰產」到底有哪些表現形式、又該如何防範呢?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請教了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相關安全專家,對目前的「黑灰產」進行了全面盤點。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一旦詐騙得手,就迅速將贓款拆分到數個乃至數十上百個二級、三級帳戶,層層轉帳,逃避打擊在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團夥間,有一個形象的說法:誰掌握的對公帳戶最多,誰的資金就最安全層層轉賣,實名制形同虛設,通信安全監管漏洞給了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上遊,有成熟的個人信息售賣產業鏈;下遊,有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產業鏈條虛擬化、智能化
  • 起底「三合一」跨境網賭黑產
    有時候,他們將這些身背債務的賭徒推向下一級深淵——申請網貸,下款還賭債;終端,非法支付平臺、地下錢莊等為網賭黑產提供非法支付結算、洗錢等業務。分工精細的黑色產業鏈通過網絡虛擬身份展開。在一個個看似正常的馬甲下,「代理」不惜通過「殺豬盤」的方式圈人入場,發展「下線」,以「億」為單位的資金流向見不得光的黑暗之地,風險一觸即發。
  • 抖音開展「啄木鳥2019」行動打擊黑產 封禁作弊帳號超127萬
    近日,字節跳動安全中心公布了為期三個月的打擊黑產專項行動「啄木鳥2019」的階段性成績,自2019年10月起至今的兩個月行動中,字節跳動安全中心封禁涉嫌刷量作弊的違規抖音帳號超過127萬,同時,攔截黑產刷量註冊抖音帳號請求超過5888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