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8 日,張家港警方偵破特大跨境網貸詐騙案新聞發布會上,公開了這一案例:
張家港警方於近日偵破一起跨境特大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案,成功摧毀一個為套路貸詐騙提供支付結算渠道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 72 人,涉案資金 4.8 億餘元。經查,「火牛」平臺由王某等 4 人創辦,累計斂財 9000 餘萬。
而對於行業內的人來說,「火牛」這個詞並不陌生。
套路貸終端再現虛擬幣交易平臺「火牛」
據警方新聞發布會消息,在追查一起套路貸詐騙報案中,警方發現上百個涉嫌套路貸的貸款 APP 都在使用一名為「火牛」第四方支付平臺。
「本案中的火牛第四方支付平臺其實是一個虛擬幣交易平臺,是未取得法定支付業務許可,非法展開資金支付結算服務的無證機構 。」張家港市公安局塘橋派出所副所長左超在採訪中表示。
報導稱,該平臺由王某等私人創辦,運用區塊鏈技術結算躲避資金追查。張家港市公安局網警大隊民警蔡浩還指出了該案中的一些細節,「火牛」平臺通過發行的「火牛幣」予以結算:「最後結算的時候是虛擬幣平臺跟貸款 APP 的金主結算,就以你帳戶裡面有多少個火牛幣,一比一地跟人民幣結算。」
民警還提到:「王某此前是名校計算機專業高材生,年薪上百萬,此前,發現人家拿了他們這些開發的技術以後,出去賺了錢,而且掙了大錢,然後他們辭掉了原來在我們看來工資相當高的工作,年收入都是一好幾十萬的年薪,把這些工作辭掉以後自己出來,開發了這個火牛平臺。(警方)對他所有的資金鍊進行了切斷,第二個從他家屬入手,因為我們了解到他這個人本身也是高智商高學歷的,我們對他家人進行了勸說。」
根據進一步的報導,自 2019 年 12 月以來,這一團夥先後在越南峴港和緬甸果敢作案。平臺核心人員藏匿在緬甸果敢地區,剩餘人員則分散藏匿在國內各地,包括了越南峴港、阿聯杜拜、廣東廣州市、廣西北海市、四川成都市和遂寧市、浙江杭州市和溫州市等 8 地。網警於今年 4 月分赴四省六市收網,後抓獲涉案人員 72 人,涉案資金達 4.8 億,初步統計,該平臺累計斂財 9000 餘萬。
這條新聞下方,獲贊最高的評論如下:「這人是清華的,之前出事的時候很多人去清華吧裡罵。有個火牛視頻的項目我兩年前參與過,非常明顯的資金盤遊戲,早期參與的可能回本了。」
火牛視頻:來自 2018 年的記憶
火牛平臺與 2018 年的「火牛視頻」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呢?
時間轉向 2018 年,打著「區塊鏈+視頻」概念的火牛視頻快速躥紅,該平臺依靠拉新獎勵與高額分紅吸引了大批用戶。有媒體報導稱,當年的火牛視頻平臺總計充值用戶大概在 290 萬左右,總充值金額 6 億以上。
根據流出的火牛視頻的原始白皮書,該平臺擬打造成擁有區塊鏈技術的抖音和 YouTube,CEO 景風系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專業博士,曾以清華第一名的成績保送至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平臺積分名為 FB,共 100 億枚,用戶可依靠持有的 FB 參與分紅。
關於「景風」博士身份的真實性,通過谷歌學術網站連結可以看到,其曾在百度、土豆、微軟亞洲任職。再次對比知乎平臺同名帳號,信息相仿的用戶景風的教育經歷同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然而,爆紅數月後,火牛視頻平臺開始頻繁修改分紅規則,用戶提現渠道被停止。隨即而來的便是投資人們的漫漫維權之路。
當火牛視頻逐步銷聲匿跡的時間大約是 2019 年年初,當時有媒體曾指出:「有爆料人稱,儘管有警方介入,自始至終,他們都沒有找到景風這個人。」
2019 年 10 月,防騙網發出報導稱火牛視頻疑似捲土重來,並提示用戶提高警惕。
而案件中提到的「火牛」第四方支付平臺,自 2019 年 12 月起動作頻繁。警方報導中稱,該平臺「分工明確」,包括了第四方支付平臺、APP 開發人員、APP 推廣人員等等。
根據警方目前已公開的信息來看,尚無法完全明確犯罪嫌疑人與「景風」,但是,經大量社區用戶反饋,已公開的信息點,如「火牛幣」、「區塊鏈技術」、「名校畢業」、「計算機系畢業」、「團隊分布在國內廣州市、廣西北海市、四川成都市及遂寧市、浙江杭州市及溫州市」等等,都一步步指向了火牛視頻。
2020 監管定調「淨網」
無獨有偶,近日,連雲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官方公眾號發布《海州區關於「貝爾鏈」案投資會員信息核實登記通告》,犯罪嫌疑人程某法、張某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已由連雲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依法移送海州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至此,貝爾鏈已被定性為傳銷。目前警方正在向社會徵集線索,在相關遊戲公鏈中註冊投資的會員,及能夠證明在本案犯罪嫌疑人鼓動下參與註冊投資的會員,可進行信息核實登記。
據 Blocklike 了解,當下,公安部「淨網 2020」專項行動正在全面展開中。「淨網 2020」專項行動,是經公安部黨委批准,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深入整頓網上秩序,進一步營造安全、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旨在進一步強化對網絡違法犯罪打擊和網絡空間秩序整治力度,堅決打掉網絡黑灰產業鏈,整治網絡違法犯罪生態,遏制網絡犯罪高發勢頭。
目前,地方金融監管局近期通報中明確表示,相關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對象涵蓋 P2P 網絡借貸、非銀行支付、虛擬貨幣交易、ICO、網際網路資產管理、網際網路外匯交易等業務領域。在國家監管再度收緊的情況下,區塊鏈行業並非法外之地,依託相關技術或金融概念的旁氏騙局,終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