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蘇州警方偵破一起跨境特大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案。這是一個專為套路貸詐騙支付結算渠道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72人,涉案資金4.8億餘元。
[網絡貸款還不清 「第四方支付平臺」浮出水面]
今年2月,江蘇蘇州的顧女士報警稱,自己在網絡貸款時疑似被騙了。她在網上找了一個貸款的軟體叫「有米有品」當時就填了自己的信息還有銀行卡的帳號。預期貸款3000元,立刻有1650元到帳。
貸款APP工作人員表示,1300多元是服務費,所以顧女士到手只有1650元,當顧女士覺得收費太高,想提前還錢時卻怎麼也還不了。之後,平臺又生成違約金,並給顧女士發來威脅簡訊。
[7人歸國投案 主犯曾是名校計算機高材生]
接到報案後,警方第一時間鎖定了這個貸款APP,發現其涉嫌套路貸。 調查發現,這個APP有所謂的「金主」,「金主」負責APP的貸款資金籌措,另外還有一個製作貸款的APP,他製作好這個APP以後,需要把這個APP推到所謂的「目標客戶」手裡。
通過這款APP的推廣團隊,警方發現,包括「有米有品」在內的上百個涉嫌套路貸的貸款APP,都在一個名叫「火牛」的「第四方支付平臺」上。這個「第四方支付平臺」其實是一個虛擬幣交易平臺,通過多種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銀行等支付工具,完成綜合支付服務。由「火牛」平臺實際操縱的「第四方支付」,是未取得法定支付業務許可,非法開展資金支付結算服務的無證機構。
經調查,警方發現這一平臺是由王某等四人創辦的。其內部分工明確,甚至還使用「搶單」模式。 貸款APP一旦有客戶貸款下單的記錄,就在虛擬幣平臺裡面生成了一筆訂單,訂單內部的工作人員發現訂單以後,就跟滴滴平臺一樣互相搶單。誰搶到這筆單子,就通過自己掌握的內部工作人員自己掌握的銀行卡,把錢打給受害貸款人。」
此外,該平臺的內部運營還運用了區塊鏈技術,用虛擬貨幣「火牛幣」進行結算,以躲避資金追查。
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後,4月28號,江蘇張家港警方分赴廣東、廣西、四川、浙江四省六市,展開同步收網行動。抓獲涉案人員72人,凍結銀行卡2100 餘張,涉案資金4.8億餘元。涉及的網絡貸款詐騙受害者超過21萬餘人。平臺按照1-1.5%對每筆往來資金收取手續費,經初步統計,該平臺已累計斂財9000餘萬元。
經過多方努力,王某等七人回國自首。主犯王某曾是名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高材生,之前就掌握了第四方平臺開發技術。他們發現有人拿了他們這些開發的技術出去賺了錢,而且掙了大錢,就辭掉原來年薪一百好幾十萬的工作,自己出來開發了這個「火牛」平臺。
目前,涉案的36名嫌疑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餘人員也被依法處理。
聰明沒有用在正道上,妄想一夜暴富,等待他們的,只會是法律的嚴懲。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遠離套路貸。
來源: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