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網購「殺魚盤」
漫畫《謹防成「魚」》作者高嶽
如今,不少人會選擇在二手平臺轉賣閒置物品,因售賣價格較低,受到不少網友的「青睞」,而這也讓不法分子嗅到「商機」。他們利用二手物品價格優勢吸引買家,冒充二手購物平臺,製作虛假連結進而詐騙錢財。由於連結頁面和正規平臺頁面很相像,極具迷惑性,買家幾乎很難察覺,極易落入這種網絡詐騙常說的「殺魚盤」中。
近日,江蘇省武進警方緊盯轄區發生的一起網絡購物詐騙案,結合「淨網2020」專項行動,順藤摸瓜,連續作戰兩個月輾轉8個省市,成功打掉一個冒充二手交易平臺、製作虛假購物連結實施網絡詐騙的「殺魚盤」團夥。
被騙後由「魚」變「漁夫」
2019年10月,河北邯鄲的陳雨在一個二手交易平臺看中一部蘋果手機,賣方建議微信詳談,講好價錢後,對方發來一個付款連結。陳雨打開連結後發現確實為先前瀏覽過的二手平臺,於是爽快地付款3700元。然而,貨款到帳的下一秒,陳雨發現自己已被賣家微信拉黑。
遠在山西臨汾的史雲與陳雨遭遇差不多。2019年9月,史雲也在一個二手交易平臺遇到了賣二手手機的賣家,同樣以微信議價,點擊購物連結付款,被拉黑。史雲被騙1600元。被騙後,陳雨和史雲不約而同,在網上搜索「二手平臺」「被騙」等關鍵詞,發現自己是眾多「殺魚盤」的受害者之一。
警方介紹,所謂「殺魚盤」,遵循了網絡詐騙廣撒網、短平快的特點,分別由提供技術支持並負責洗錢分贓的「船長」、尋找受害人並引導付款的「漁夫」以及在二手交易平臺淘貨的受害人「魚」構成,完成「殺魚」即行騙成功。
「這個方法看起來挺容易騙到人的,所以就開始研究怎麼用。」沒有選擇報警,兩名受害者卻起了用這種方式「賺錢」的念頭。通過加入「釣魚」群,陳雨和史雲接觸到了能提供技術支持——即提供原始碼、搭建「高仿」二手購物平臺的「船夫」。就像他們曾遭遇的那樣,他們也開始假裝賣家在正規二手平臺發布低價熱銷物品的信息,誘導買家脫離平臺在微信、QQ中點擊連結付款,成功「殺魚」。
300多人被騙涉案8省市
2019年10月15日,常州武進一名受害者小馬在二手平臺購買尼康相機時,遭遇「殺魚盤」後報警。
武進警方在偵破案件過程中,先後抓獲「漁夫」賈正生以及「船長」的下線潘何宇,通過對潘何宇的關係人、資金流、信息流等情況的深入研判,一個冒充二手購物平臺,製作虛假連結實施網絡詐騙的「殺魚盤」團夥逐漸浮出水面。隨著偵查工作的深入,該團夥成員身份被逐一確認。
2019年11月底,案件專案組抽調警力奔赴重慶、廣東、湖南、江西、山東、廣西、河南、河北等地開展抓捕行動,成功抓獲團夥成員23人,當場查獲手機70多部、電腦20多臺、電話卡300多張等作案工具。
武進區檢察院針對此案迅速反應,提前介入積極引導公安收集、調取電子數據等重要證據。在案件提請審查批捕後,承辦檢察官嚴謹審查客觀性證據,準確認定犯罪事實。目前,已核實案件300多起,涉及被害人數百人,涉案金額達100多萬元。
學生自學成才成為「船長」
犯罪嫌疑人汪雨峰曾是廣州一所職校的學生。2019年8月,在一個計算機技術交流群中,他偶然了解到「釣魚網站」的信息。由於汪雨峰本身專業就與計算機相關,他很快就自學了如何模仿正規的二手交易平臺,搭建「釣魚網站」,並開始在網上尋找「商機」。
「我自己不用『釣魚網站』騙錢,我只是租給別人。」雖然汪雨峰聲稱自己只是「搬運工」,但他也承認,購買「釣魚網站」的唯一用途,就是騙錢。
據汪雨峰交代,他將搭建的「釣魚網站」以每月幾百元的租金租給下線,下線成功「殺魚」後,「釣魚網站」就能通過接口連接到事先設置好的支付平臺,通常是購物卡或者充值卡,事後再將卡轉賣套現。所得錢款,由下線和他的「漁夫」按比例分贓。成功「運營」一段時間後,汪雨峰的同班同學林珂也加入其中,短短兩個月不到,兩人通過月租「釣魚網站」非法獲利數萬元,直至案發。
目前,犯罪嫌疑人賈正生等3人因涉嫌詐騙罪被武進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另有16名嫌疑人已被移送審查起訴。
檢察官提醒,一般在正規二手交易網站上進行交易,都有第三方平臺作為擔保,買方支付後資金會暫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待確認收貨後資金才轉入賣方帳戶。不法分子往往規避正常交易流程,一是從聊天工具入手,要求買家通過QQ或者微信私下溝通;二是要求進行線下交易,通過直接轉帳或是掃描二維碼進行錢款流轉,使交易得不到第三方平臺保障。本案中,不法分子製作虛假連結,將本應暫存在第三方平臺的錢款直接充值進事先設定好的各類充值卡中,再通過充值卡套現。
因此,在網購時一定要使用平臺提供的交流系統進行溝通並完成交易,切勿繞開平臺點擊對方發來的網站連結或二維碼付款,遇到低價拋售的產品切勿貪小便宜,謹防成「魚」。一旦被騙,要保留聊天記錄和轉帳記錄等證據,及時報警。(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記者羅莎莎通訊員夏丹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