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神獸麒麟,曾被鄭和帶回來過?看後才知道,動物園就有

2021-01-08 網易

2020-12-29 15:35:40 來源: 柳詩妍

舉報

  

  

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韓愈

  "鄭和下西洋"肇始於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行止於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作為中國古代史無前例且最為龐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鄭和領銜大明朝的威名,七度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進了沿海國家地區的發展。

  可揚帆遠航的途中,鄭和也身負使命,一說是為了宣揚國威,亦或者是尋找建文帝和防範帖木兒帝國,還有便是獲取海外朝貢,但明確的目的是,鄭和下西洋無論懷揣著怎樣的目的,確實是宣揚大明朝的國威,並且加強了海外朝貢,還為當時的明朝帶回來了一頭祥瑞"麒麟"。後發展至今,這所謂的麒麟卻在動物園隨處可見。

  麒麟瑞獸之淵源

  在古老的民族信仰當中,神獸信仰一直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就如同"九五之尊"皇帝的龍袍、龍椅、以及真龍天子之說,無不彰顯著人們對於神獸之景仰信從。以及在朝堂之上袞袞諸公之章服與有司官衙之建築,都有特定的神獸繪生於上,代表著特定的含義。

  

  例如說:王侯飾以盤龍和鹿,彰顯身份及地位的尊崇;宰相繡以鳳池,代表著輔佐君王的職責;尚書飾以對雁,代表著佐宰相之職能;左右衛將軍則飾以麒麟,代表著維護安定與和平;左右武衛飾以虎,代表驍勇敢戰之責;左右揚鷹衛飾以鷹,代表監察護衛之責,以此銘刻警示官員之職司。

  《禮記·禮運第九》云:"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可見麒麟地位與龍是同等。龍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當中是具有非凡意義所在的,不僅能夠騰雲駕霧、為百獸之尊,甚至在中國古代將其比擬為天子的形象,流傳至今中華民族依然自稱為龍的傳人;鳳凰則為百鳥之王、百禽之長,具有涅槃重生的神效,更有鳳凰出天下平的神秘傳說;神龜是無論在古代還是至今一直都被視作長壽延年的象徵,更有佔卜吉兇的功效;麒麟位列四靈之一,其神秘性自然不亞於上述三種神獸。

  

  古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中有記載云: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可見麒麟的確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並且麒麟的出世都會在一個特別的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學聖人孔子,與麒麟之間關係匪淺。

  相傳孔子在出生之際與離世之際都有麒麟出世。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隻麒麟神秘出現在孔府之中,口銜玉書,書中所言:"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中提到"西狩獲麟",瑞獸麒麟身受箭傷,躺在他懷裡奄奄一息,孔子涕淚沾襟,掩面大哭,並表示"吾道窮矣",不久孔子去世,麒麟也被視為了儒家之聖獸。

  有關於麒麟的淵源,在古代著名"雜書"《淮南子》中,有"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的記載,可見麒麟實為應龍之後嗣。但與應龍之外貌形態又弗如甚遠。頭部如獅狀、眼眸似虎神、角牴擬鹿形、身形同麋、且布滿龍鱗、尾巴似牛、蹄狀馬的種種形態特徵,無疑不彰顯麒麟瑞獸的特殊所在。

  

  下西洋,得瑞獸,為麒麟

  儘管在史籍中不乏有瑞獸麒麟之記載,但畢竟麒麟存在於傳說之中鮮少有人可以得見,且似於龍、鳳、龜之類,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當中,龍、鳳便成為了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徵,神龜以其長壽之特徵反而贏得了所有人的鐘愛,麒麟則未曾受到廣泛的關注,也未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反而成為了太平祥瑞之象徵。在聞名中外的鄭和下西洋的途中,明史的記載當中便據實的描述了"麒麟"的出現。

  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鄭和下西洋的船隊由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國)折返回朝,當地的國王進貢明朝神獸"麒麟"一隻,這隻"麒麟"與傳統人們所認知的一般無二,身上布滿鱗片似的小塊,還有著牛般的蹄子以及頭頂獸角。

  得此祥瑞之獸,必然象徵著特殊的含義,鄭和回朝之後果然引起了轟動,引起民眾廣泛的關注,都想接觸一下這種意義非凡的瑞獸,沾點祥瑞之氣。明成祖朱棣得此神獸祥瑞,自然喜不自勝,認為這是天佑大明、永祚延福、太平升歌、大明國運鼎盛的象徵。於是便令畫師將此"麒麟"獸描繪於圖紙之上,以示昇平,彰顯後來。

  

  奇珍異獸實則有源可溯

  《瀛涯勝覽》一書中記錄下了這隻由海外進貢的瑞獸的具體形貌特徵,說道:"麒麟這種動物,前身有兩隻腳、高有九尺,後有兩隻腳、高有六尺,抬起來來頸部足足有一丈六尺之長,身體前部高昂後身反而低,人不能騎在它身上。頭頂左右有兩隻角,分別在耳朵邊上。

  身體像鹿、尾巴像牛,蹄子有三處分合,嘴為扁平。以粟、豆、麵餅一類的食物為飼。"摘取"麒麟"的具體特徵進行總述,可是發展至今,我們見到當時畫師對於鄭和帶回來的"瑞獸麒麟"所繪,實則與傳統的認知形象出入頗大。放在今天這種動物其實就是動物園中隨處可見的長頸鹿罷了,實在與我們觀念文化中的記憶大有不符。

  

  其實之所以有麒麟這種神獸形象的存在,實則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複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外貌形體上來看:麋身、馬蹄、龍尾、龍鱗皮、角端有肉,是多類動物特徵的組合體,麒麟這一存在幻想中的神獸的,就是對中國人所熱愛的奇珍異獸身上所具備的優點,將之集中於麒麟一身,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通俗的說便是將所有美好的願望集於一身,這種理念其實是中國人傳統理念中,一種追求完美、實現大同信念的理想。

  鄭和下西洋是聞名中外的一次遠洋活動,其帶來的意義是非凡的。對於奇珍瑞獸、珍稀異寶的尋求不過是順路而為,其實真正的作用便是宣揚大明朝的國威,永樂、宣德時期的明朝國力日漸鼎盛,也不缺乏這些珍寶,這只不過是統治者微小的需求之一罷了。

  

  至於麒麟,人們則更願意相信,是祥瑞與福運的代表,反映的是人們對於美好與太平的追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600年前的一幅《麒麟圖》,看到畫中神獸後,網友:鄭和上當了
    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領略了不同的文化,也遇到過多很多稀奇玩意兒,比如說,在東非,鄭和就被麻林國的國王回禮了一隻「神獸」,據說,那是只麒麟,很是稀奇。麒麟,自古以來就是神獸,更是神寵。傳說中,這麒麟是龍頭,但是身體是馬身,身上還有龍鱗,它的尾巴是舒展開來的,乍一聽起來長得算是奇奇怪怪,但是,看看麒麟的畫像,就可知道,這麒麟長得還是很討喜的。
  •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隻神獸麒麟,如今畫像曝光,惹得眾人捧腹大笑
    中國古籍中記載著許多動物,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誰也沒見過。除了龍鳳外,中國還有另一種神獸,名叫麒麟。在中國古籍中,麒麟有著不一樣的說法。《淮南子》中提到了麒麟是建馬所生,而建馬是應龍所生;《五雜俎》記載龍與陽牛人雜交生下了麟;《禮記》認為「麟、鳳、龜、龍,謂之四靈」,證明了麒麟應當與龍的地位同等。
  • 歷史上的鄭和發現了一頭神獸麒麟,竟是這個動物,現在還存在!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就 出現了麒麟,麒麟原本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祥瑞之獸,麒麟在中國古代是一種珍稀動物,尋常人不容易見到,就因為它珍稀,人們總覺得很神秘。就把它與神龍彩鳳並列為具有神聖色彩的神獸,但不知什麼時候起,麒麟在我國已經滅絕了。
  •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隻神獸,如今畫像公開,專家:你是來搞笑的吧
    文|二狗子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隻神獸,如今畫像公開,專家:你是來搞笑的吧!中國是一個崇尚神獸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代表著吉祥與幸福的神獸,比如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他們與麒麟共同組成了五大神獸。儘管麒麟是源自於神話和民間傳說,但它始終為人們崇拜,人們還是十分想知道它到底長的是什麼樣子。但是從來也沒有人真正看到過它,雖然有的人宣揚自己曾經得見過麒麟真容,但人家一問起他具體的情形,他就啞口無言了,也拿不出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話是真的,這也就不了了之了。
  • 麒麟是雌雄神獸,龍馬、獐子、獨角獸、長頸鹿、獅子是原型?
    傳說孔子出生前,其母親顏氏曾夢見有麒麟獻寶,因此有了「麒麟送子」的傳說。《公羊傳》還記載了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0年)「春,西狩獲麟。」魯國國君魯哀公帶領大臣去魯西狩獵,發現了一頭麒麟,並一箭射中,這頭麒麟因為傷重,最終死去了。
  • 鄭和下西洋帶回的「麒麟」,你們小心點好不啦
    中國民間傳說有「麒麟」一靈獸,牛尾鹿身,體高頸長,頭有短角,象徵吉祥。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居然帶回了這一傳說中的神獸,廟堂民間皆稱奇。這個被古人認為是「麒麟」的動物,就是長頸鹿。而長頸鹿,細究其體型構造,也當得起「神獸」二字。
  • 孔子曾見過的麒麟,究竟是什麼動物?
    古人認為,麒麟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因此在許多擺件、飾品上面,都喜歡雕刻上麒麟的紋樣。每次麒麟現身,都會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徵,號稱"祥瑞",要上報給一國之君。傳說孔子的父母經常到尼丘山上燒香祈禱,一日,忽見天降麒麟,並吐血於石上,孔母因曾坐於石上而受孕。孔子出生之前,又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裡"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
  • 世上真的有麒麟嗎?此皇帝聲稱得到一頭麒麟,卻被嘲笑了幾百年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出於某種琢磨不透的原因,派鄭和下西洋。不管朱棣的目的如何,但這次下西洋還算卓有成效,向周邊小國宣揚了大明的富強,因此下西洋後不斷有小國前來朝拜。公元1415年,又有一個叫麻林國(位於今非洲坦尚尼亞)的小國遣使前來朝拜朱棣,朱棣興奮不已,親自在南京奉天門設置歡迎儀式,等候使者到來。朱棣的舉動頗讓人費解,麻林國並非第一批前來朝拜朱棣的國家,朱棣何至於親自相迎?即便麻林國是第一個,貴為堂堂大明王朝的九五之尊,朱棣不可能自降身份迎接小國使者,即便是國王也不可能。
  • 上古神獸麒麟的原型,是這種動物園裡常見的溫順動物?
    筆者:三體-小遙在我國古代漫長的文化歷史中,曾經凝聚了古人無數的智慧結晶,其中也不乏神話傳說,象徵中華文明的圖騰——龍,長久以來都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隨著科學思想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人認為神話傳說中的各種神獸形象都只是古人的想像而已,包括麒麟這種「生物」。然而,在長期觀察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自然界的確存在一部分與神獸類似的動物。考古學家認為,我國古代很多典籍中都有關於麒麟的記載,甚至還有人曾經捕獲麒麟的記錄,只是由於時間久遠,人們無法了解當時的真實情況。
  • 鄭和只會航海?看他下西洋都幹了些什麼?打仗外交玩政治無一不精
    而他們不僅遭遇過海盜襲擊,而且還參與過國家之間的海戰,甚至生擒、斬殺過別國國王,還帶回了國內前所未有的異獸「麒麟」,堪稱當時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鐵血海王」。鄭和只會航海?看他下西洋都幹了什麼?打仗外交玩政治無一不精首次航行遇上國戰,逼服一國,全殲海盜1405年,「鐵血海王」鄭和率領他的艦隊從福建出海,開始了第一次下西洋航行。
  • 傳說中的麒麟,真的是它嗎,奧卡狓到底是什麼動物
    在中國的傳說中,麒麟是祥瑞之獸。但是麒麟到底存不存在卻沒有幾人能說出來。從史冊上的記載來看,明朝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長頸鹿似乎是麒麟的現實版本。在日本長頸鹿一隻就叫麒麟,寫出來也是麒麟兩個字。奧卡狓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僅僅分布在非洲薩伊東部的熱帶雨林中。它行動隱秘,出沒無常。所以直到1900年才被人發現。
  • 《有獸焉》你不知道的一面,為什麼貔貅有兩隻,麒麟那麼多顏色?
    此外,傳說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隻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將它收服當作自己的坐騎,帶著它打仗屢戰屢勝。姜子牙發現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洩系統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裡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後無不爭先恐後,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看完後很佩服漫畫作者,能發現這些小故事和小細節。
  • 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大神獸
    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饕餮、腓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白澤,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白澤亦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
  • 鄭和下西洋,冬天遇蘋婆樹開花,姚廣孝捉鹿為麒麟獻聖上
    600多年前,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四次下西洋,先後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旅途中有很多流傳勝廣的故事,下面這個有趣又滑稽的故事甚至改寫了中國的歷史。在永樂十一年,大太監鄭和第四次率領大明船下西洋,經過數月的漂泊,在初冬時節的一個傍晚,船隊來到了榜葛剌國。
  • 你知道12星座的守護神獸是什麼嗎?聽說這些守護神都很厲害!
    12星座守護神獸誰最強?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12星座的守護神獸,一起來看看12星座的守護神獸圖片吧!  12星座的守護神獸  白羊座:饕餮  饕餮,讀音tāo tiè,是傳說中的龍的第五子,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 。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
  • 鄭和前前後後七次出海僅僅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嗎?
    難道僅僅是因為聽到有人說好像在海外見到過類似於建文帝這樣的一個人以後,朱棣就會讓鄭和前前後後共七次下西洋去尋找建文帝嗎?我們都知道,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雖然結局很好,至少他成功的從自己的侄兒手中奪取了皇位,但是有一件事至始至終都讓朱棣耿耿於懷,那就是建文帝的下落。
  • 麒麟這一傳說中的瑞獸和龍、鳳形象的起源有何不同?
    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傳說中它有獅子似的頭顱、鹿麂一樣的角、麋一樣的身體、駿馬似的四蹄、渾身披滿龍一樣的麟甲,總之是一幅四不像的模樣,雄獸稱「麒」、雌獸稱「麟」,「麒麟」和「鳳凰」一樣,是雌雄並稱而成。
  • 在神獸中有一種來自其他國家進貢的鳥,你知道是什麼嗎?
    進貢的神獸在晉朝王嘉的《拾遺記》中寫到過一件事,在四千年前堯在位的七十年間,有這麼一個景象,有鳳凰年年都來朝朝拜,有麒麟行走於大澤,就是說是一個神獸齊聚,象徵祥瑞的年代,在遠方的「祗支國」來朝進貢了一隻重明鳥,顧名思義眼睛裡有兩個眼珠,叫聲像是鳳凰,力大無窮,能夠掃蕩妖魔鬼怪,而且重明鳥在神話傳說中的地位極高,比鳳凰要高;在這裡透露了一個信息,要知道舜帝重華就和重明鳥一樣
  • 中國十大神獸,神秘古老的傳說
    如果你知道玄武,朱雀,青龍,白虎這四大神獸,那你只能說你對上古時期關於神獸的傳說並不了解,在《山海經》中關於古代神獸的傳說多不勝數,除了那些家喻戶曉的神獸
  • 孔子見麒麟死而封筆,遼太祖彎弓射黑龍,史書中神獸的驚鴻一瞥
    」這件事在《左傳》中也有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叔孫氏的家臣鑰商在大野狩獵,竟然捕獲了一隻麒麟,叔孫氏認為不吉祥,扔到城外,還請孔子來鑑別這是何物?孔子觀看後說:「麟也,胡為乎來哉!」孔子認出這是麒麟,涕泣沾衿,他認為麒麟出現是代表出現了聖明的君王,而麒麟被害則證明現在並非聖明的時代,於是孔子「封筆於獲麟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