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過蓢古村落的更樓
說起東莞市的明清古村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茶山鎮的南社古村落,但在距離南社不遠的超朗村,還靜靜地矗立著一座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牛過蓢古村。它不僅擁有廣東省古村落、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景觀村落等美譽,還是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取景地之一。
壹 古村 明清古建築保護完好
站在超朗牛過蓢古村落的村口,一條被野花、野草掩映的泥土小路橫在眼前,兩側的池塘半包圍著古老的村落。冬日陽光下,古村老屋安詳地臥在水邊。據茶山鎮文物管理部門介紹,牛過蓢古村落面積0.76平方公裡,建於南宋時期,村民歷代均是一個姓氏——麥,所以這個地方也被叫做「麥屋」。麥屋大部分人已出港經商或旅居海外,現村裡有兩百多人,大多從事種養業。
靜觀牛過蓢古村,它呈梳式分布,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前臨池塘,茂林修竹掩映其中。其優美的自然生態盡顯嶺南生態古村落的獨特風格和神韻。據統計,村內現有明清古建築80間、宗祠3座、古井4口、古巷6條,村中古民居、書屋、祠堂、碉樓、古廟、古井、裡巷、圍牆等保護完好,更有完善的明、暗兩級排水系統,是明清時期典型的嶺南古村落。
牛過蓢古村範圍大體以古圍牆為邊界,現存的古圍牆始建於明末,將古村包圍在其中,其中南側至今保留有南明永曆三年(1649年)建造的紅砂巖古圍牆,現存部分長約133米。傳統建築中有6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麥氏宗祠、儀一麥公祠、麥日桃故居、接龍門更樓、西更樓、碉樓。
除古建築外,原生態是牛過蓢古村落的最大特色。村中有古樹林面積1.2萬平方米,40多棵古樹名木中,樹齡最長的達770年。最大的一棵高山榕樹腰圍達8米多,需要六、七個人才能把樹幹合抱住,整個樹蔭的覆蓋面積近六十平方米。當地的一位老人說:「在村裡種植高大茂密的樹種,古來便有這種傳統,一方面可以把村落掩蓋在寧靜的鄉土中,不為外人所見,免受外界打擾;另一方面,又能將村中環境進行美化。」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