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做香囊 老外社區過端午

2021-01-10 封面新聞

「快看那邊,好多漢服小姐姐呀!好漂亮呀!在搞什麼活動吧!」在高新區龍湖時代天街聚集著一群身著漢服,頭戴配飾的小姐姐們,原來這是由高新區合作街道天驕西路社區攜手龍湖時代天街,於6月24日為大家送上主題端午節活動。

悠揚的古箏彈奏拉開了文藝匯演的序幕,金象陽光幼兒園小朋友《端午節手勢舞》的表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一首由四川資深音樂人帶來的《成都》唱出了大夥的心聲,將氣氛推向高潮。此外,活動現場還搭配「彩繩繞眾心」「佩戴五彩繩」「由手造物」香囊DIY、「粽」斤好禮、漢服合影等多項親民趣味體驗,引來大量居民駐足參與。家住時代天街的唐女士感慨到:「動手包粽子、做香囊,兒時的端午又回來了,真好。」

據了解,此次活動以「荷」為題,營造風清氣正、幹群親和的廉潔氛圍;以「艾」為結,建設鄰裡互助、和諧有愛的社區文化,吸引了龍湖成都時代天街、金象陽光幼兒園等6家駐區單位及外籍友人、轄區居民參加,共同踐行著「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搞、發展共促、社區共治」的「5G」國際化社區理念。

華西社區報記者 馮濜 街道供圖

相關焦點

  •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縫香囊、射五毒 居民濃情過端午
    遊戲體驗區設有射五毒、投壺、DIY艾草包等互動體驗環節,轄區居民紛紛積極踴躍地報名,並在參與互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DIY養生粽和端午香囊6月23日,芳草街街道紫竹社區在社區小院壩開展端午節養生粽和香囊DIY活動。現場,社區居民們清洗粽葉和食材,把糯米及各種養生食材混合在一起。居民互幫互助挑粽葉、折粽葉、填充內餡和繫繩子。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怎麼過?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個民族共同的習俗。2.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 百人包粽子 皮划艇大賽……常州多彩活動迎端午
    百人包粽大賽6月20日,天寧區以「尋覓端午 傳承風物」為主題,在雕莊街道菱溪名居舉辦了「最中國 我們的節日」活動,體驗傳統民俗,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粽子,是端午節的靈魂,也是最能代表端午的傳統風物。活動現場,「百人包粽大賽」吸引了百位民間包粽達人一展身手、一較高低,大家折粽葉、裝糯米、裹粽子、系粽繩……爭前恐後、熱鬧非凡。
  • 「網絡中國節」離石區鳳山街道中央公園社區:粽情端午 巧做香囊
    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及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迎接端午佳節的到來,了解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進一步融洽對社區的文明建設。
  • 包粽子做香囊 品民俗迎端午
    6月23日,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婦聯在大峪鎮新立村開展「包粽子做香囊、品民俗迎端午」活動。巾幗志願者教孩子們製作香囊、包粽子,感受傳統節日的樂趣,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2020年6月23日,在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大峪鎮新立村,巾幗志願者教孩子們包粽子。
  • 過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買個中藥香囊驅蟲闢穢
    圖說:中藥香囊聯名款新品發布會 主辦單位供圖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端午節快要到了,除了包粽子吃粽子,還有什麼是人們喜歡的?飽含中醫智慧,具有身體保健、疾病預防等功效的香囊來了。近日,源自上海的企業蘭州佛慈製藥攜手南京雲錦研究所,在黃浦江畔上海中心,聯合舉辦了一個中藥香囊聯名款新品發布會,推出了香薰琉璃串等聯名款系列主打4個明星產品,讓歷史悠久的傳統香囊煥然升級。
  • 山東端午習俗:吃雞蛋 插艾草 掛香囊 避邪保平安
    端午節香囊一個小朋友穿著五毒肚兜最泰安中華泰山網記者 韓波端午節將至,在山東農村,雖然麥收在即,但是農人們仍然會包粽子記者謹以家鄉山東泰安市岱嶽區房村鎮農村的風俗習慣來介紹泰安端午習俗。包粽子,煮雞蛋,祈求一年的平安祥和包粽子,煮雞蛋是山東農村端午節習俗中必做的一項。在山東,傳統的粽子都是甜食,用白米,中多包棗,又稱棗粽子。
  • 龍舟、粽子少不了,萬萬沒想到端午又有新icon?
    我們的節日——端午到來了,6月7日端午節當天,北京各處又迎來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說起端午節,必不可少的icon自然是龍舟和粽子了……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了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運動員們劃著龍舟,奮勇爭先。
  • 端午節,你配香囊了嗎?朵雲軒直播手把手教你做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青年畫家、香囊設計師金藝在「浴蘭時節·畫說端午:海上畫派與非遺香囊設計」的直播現場,和熱心傳統藝術的網友們分享端午節豐富的文化民俗內涵,邀請觀眾過一個蘭草芬芳的端午。圖說:朵雲軒直播教你做香囊 官方圖作為百年藝術品牌朵雲軒旗下新近成立的子公司,主辦方上海朵雲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將致力美育的傳播推廣和藝術體驗的創新。以「藝術的生活和生活的藝術」為系列主題,用鮮活有趣的藝術創想,帶動年輕人的文化認同。
  • 這裡50多位「半邊天」包中藥香囊迎端午
    6月17上午,任城區仙營街道婦聯在謝營科技大廈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 喜迎端午節」心連心活動,社區居民和企業女職工50餘人參加。同仁堂藥店志願者為大家介紹了關於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文化,為大家講授了中醫藥健康文化和端午香囊的傳統製作配方。
  • 過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習俗由來和寓意(圖)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插艾草、掛香包,但過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有什麼緣由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吧!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史料中關於粽子的記載,始於東漢。當時的粽子包成牛角狀,稱為「角黍」。
  • 端午節:你最愛的粽子口味,用英文怎麼說?
    想要吃上你渴望的粽子,先過易世君這關,說出你喜歡的粽子口味出通關密語,易世君才放你過去~【第一關】粽子怎麼說?口答!Mixed Grain Rice雜糧Chestnuts板慄 Tea 甜茶Ham火腿 Alkaline Water鹼水Starbucks Icy 星冰這麼多種口味兒,你會說你愛吃的了吧~下次易世君還要靠你哦,還有一些喜歡「獨特口味」,自己DIY做出來的
  •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時間:2020-06-25 08: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端午到,粽飄香,飄出生活甜似糖;賽龍舟,鑼鼓響,賽出事業創輝煌;插艾葉,佩香囊,家庭安寧人健康
  • 和動物寶寶一起佩香囊過端午
    文/羊城晚報記者嚴藝文 實習生 屠欣怡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孩子們為動物寶寶制香囊,共度端午啦!6月25日,廣州動物園舉辦了「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15組親子家庭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活動當天,動物園工作人員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動手幫小熊貓、金錢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此次活動也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讓未能入園的家庭也能了解到製作香囊的妙趣。
  • 端午給孩子戴五色線,中藥香囊安全驅蚊
    端午給孩子戴五色線,中藥香囊安全驅蚊 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通訊員 寶瑾 蒲欣 2017-05-27 15:20 來源:澎湃新聞
  • 這個端午節,孩子們雲端畫下最美粽子
    楚天都市報6月25日訊(記者張吉晴 通訊員熊璨)你心中最美的粽子長啥樣?東西湖金銀湖的鑫橋社區裡的小朋友們用畫筆畫出了心中最美的粽子,近日,鑫橋社區聯合金銀湖街文體站共同舉辦少兒「網絡中國節」端午節繪畫活動,孩子們通過雲端模式了解端午節歷史淵源,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 端午節老北京人除了吃棗粽子習俗,還要吃黑桑葚不招蒼蠅
    因「午」時為陽辰,故「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又因其月、日均為「五」,五五相重,故俗稱「重五節」,而老北京人習慣叫「五月節」、「粽子節」。百本張岔曲《端陽節》中,對老北京過端午節的習俗,有段很生動的描述:「五月端午街前賣神符,女兒節令把雄黃酒沽;櫻桃、桑椹、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開瑞樹,一枝枝艾葉、菖蒲懸門戶;孩子們頭上寫了個王老虎,姑娘們鬢邊斜簮五色綾蝠。」
  • 哈爾濱極地館南北極動物過端午 粽子蛋糕齊上陣
    端午節即將到來,哈爾濱極地館特製花式「粽子」和「彩虹蛋糕」,為南極企鵝和北極熊過端午。記者在現場看到,給南極企鵝的粽子和蛋糕,精選了企鵝愛吃的多春魚、海兔和鱗蝦做餡兒,用蔬菜汁調味凍冰皮,不僅顏色鮮豔,營養也很豐富;而北極熊的粽子,則是用北極熊堂吉、訶德兄弟倆最愛的牛肉做餡兒,包上麵皮。
  • 端午帶香囊,3分鐘教會你自製香囊,比買的更「香」!
    端午節又要到了,而在端午節佩戴香囊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習俗。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每到端午節便會期待母親給綁的「五色線」,縫製的「香包」,帶在身上,逢人便要炫耀一番。其實端午節佩戴香囊是有很多好處的:1、端午節過後天氣逐漸炎熱,蚊蟲也逐漸變多,而香囊則可以起到驅蟲的作用,佩戴於身可以防蚊蟲叮咬。2、傳統的香囊是由多種中藥材香料製作而成,而這些中藥有一定的殺菌消毒的作用,用古人的話就是說,香囊可以防瘟疫。
  • 粽子難消化?這麼吃才科學!
    佩戴香囊、荷包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民間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保身體健康的民俗。香囊又叫香包、香袋、荷包,是將雄黃及各種避疫、驅蟲的香草,如艾葉、紫蘇等裝入花布或錦緞縫製而成,給寶寶戴在胸前,清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