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動物寶寶一起佩香囊過端午

2020-12-04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記者嚴藝文 實習生 屠欣怡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孩子們為動物寶寶制香囊,共度端午啦!

6月25日,廣州動物園舉辦了「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15組親子家庭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活動當天,動物園工作人員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動手幫小熊貓、金錢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此次活動也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讓未能入園的家庭也能了解到製作香囊的妙趣。

上午9點15分,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狐猴館為動物寶寶製作香囊。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孩子們與家長一齊上陣,切水果鋸木材,於端午時節為動物獻上一份節日問候,共享親子時光。

細心的工作人員根據四種動物的習性,分別為小動物們「定製」了不同的香囊。為小熊貓準備的足球香包內含有貓薄荷香料;給金絲猴寶寶的藤球香囊裝的是大蕉、蘋果、石榴、雞蛋等氣味重的食物;黑熊的蜂蜜香囊,用乾花草裝飾,麻繩懸掛,表面刷上蜂蜜;金錢豹的玲瓏球香囊,用木天蓼棒和細麻繩捆制一個玲瓏球,塞入切碎的赤麂海南坡鹿館苜蓿草墊材。

隨後,孩子們來到動物館,將做好的香囊交給保育員放進場館,觀察動物反應。據了解,為動物做香囊是氣味丰容的一種。視覺、嗅覺、聽覺對動物來說都是重要的通信手段。氣味是它們劃分領地、發情交配、尋找獵物時的重要參考信息。在嗅覺上為動物提供刺激,能讓它們保持覓食、防禦等本能。

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動物的嗅覺比較靈敏,將含有氣味的香囊放在動物居住的環境內,可以還原大自然的氛圍,讓動物活躍起來,提高動物福利。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幾日前她通過動物園公眾號了解到此次活動,便立即為7歲的女兒報了名。她表示,「現在孩子能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不多,帶她來這裡也是希望能讓她接受科普教育,了解大自然。」

來源|羊城派

責編|鄧偉東

審籤|謝哲

實習生|李紫媚

相關焦點

  • 巧做香囊迎端午—古代香囊和五毒袋賞析!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清同治,清宮舊藏。 清代滿族習俗,喜愛在腰帶或領襟之間的鈕扣上佩掛各類日常隨手可用的小雜品,如荷包、扇套等,通稱「活計」。這些活計既實用,裝飾性也強,並根據節慶時令的變化而佩掛紋樣形制不同的活計。
  • 端午臨近,中藥香囊受青睞
    草木葳蕤,端午將至。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屈原《離騷》有曰:「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端午佩香囊,可避邪祛瘟、祈福納祥。近期,大悟縣中醫醫院精心製作的中藥香囊頗受青睞。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 習俗大不同 | 南方人佩香囊,北方人掛銅錢?端午你選擇哪樣
    每到這一天,掛香囊、划龍舟、吃粽子,都是保留節目。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我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聞一多在《端午考》、《端午節的歷史教育》中提出,古代的吳越民族以龍為圖騰,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他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的活動之一,就是以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競渡,娛神娛己。聰明如你,一定想到了,這就是划龍舟呀。圖騰祭祀,自然也少不了各種儀式。所以,每逢端午,人們都有插艾蒲、掛香囊、喝雄黃酒、佩戴鍾馗祛五毒銅錢等 「闢邪、禳毒、驅鬼魅」的習俗。
  •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縫香囊、射五毒 居民濃情過端午
    逛特色文化公益集市,制香囊、拼龍舟、舞民俗,體驗端午傳統習俗活動。6月21日,由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主辦的「情暖端午·傳承文明」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傳統文化活動在紫竹廣場啟動。活動現場,伴隨志願者帶來的精彩文藝表演,居民積極參加到現場「話文明·頌傳承」「舞民俗·迎端午」「棕香濃·傳文明」等多個互動區域體驗活動中。
  • 端午節,你配香囊了嗎?朵雲軒直播手把手教你做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青年畫家、香囊設計師金藝在「浴蘭時節·畫說端午:海上畫派與非遺香囊設計」的直播現場,和熱心傳統藝術的網友們分享端午節豐富的文化民俗內涵,邀請觀眾過一個蘭草芬芳的端午。「吃粽子瘦十斤」成美美祝福佩香囊、掛艾草、吃粽子、飲雄黃酒是傳統端午「四大件」,但在當代生活中,除了吃粽子被作為節日符號保留外,其他的節俗元素已日漸淡漠。於是,講座先從金藝設計的一款「虎鎮五毒」的傳統香囊聊起。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此時氣溫升高,各種毒蟲蠢蠢欲動,於是百姓採集藥物防病治病,並把蠍子、蜈蚣、蛇、蛤蟆和壁虎定為「五毒」,警告孩子及時躲避。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怎麼過?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五月五,過端午2020年的端午節就要來臨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號稱為21世紀並列最晚,也就是說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21世紀 100 年內一共有 3 次端午節最晚的年份,分別是 2001 年、 2020 年和 2058 年,對應的陽曆日期都是 6 月 25 日。
  • 端午帶香囊,3分鐘教會你自製香囊,比買的更「香」!
    端午節又要到了,而在端午節佩戴香囊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習俗。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每到端午節便會期待母親給綁的「五色線」,縫製的「香包」,帶在身上,逢人便要炫耀一番。其實端午節佩戴香囊是有很多好處的:1、端午節過後天氣逐漸炎熱,蚊蟲也逐漸變多,而香囊則可以起到驅蟲的作用,佩戴於身可以防蚊蟲叮咬。2、傳統的香囊是由多種中藥材香料製作而成,而這些中藥有一定的殺菌消毒的作用,用古人的話就是說,香囊可以防瘟疫。
  • 這裡50多位「半邊天」包中藥香囊迎端午
    6月17上午,任城區仙營街道婦聯在謝營科技大廈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 喜迎端午節」心連心活動,社區居民和企業女職工50餘人參加。同仁堂藥店志願者為大家介紹了關於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文化,為大家講授了中醫藥健康文化和端午香囊的傳統製作配方。
  • 端午給孩子戴五色線,中藥香囊安全驅蚊
    端午給孩子戴五色線,中藥香囊安全驅蚊 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通訊員 寶瑾 蒲欣 2017-05-27 15:20 來源:澎湃新聞
  • 醫生開出「端午處方」 特殊兒童親手製作中藥香囊
    「過端午,掛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6月23日下午,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腦病十科的走廊,20名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體驗端午節習俗。放香料、塞棉花、綁香囊,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對於存在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和刻板行為等特徵的孤獨症兒童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醫生首先引導孩子們用鼻子聞香料,用手和臉感受棉花的柔軟,並將每一個步驟都分解成簡短、清晰的指令,鼓勵孩子們親手完成香囊的製作。「聞聞,香。」
  • 包粽子做香囊 老外社區過端午
    此外,活動現場還搭配「彩繩繞眾心」「佩戴五彩繩」「由手造物」香囊DIY、「粽」斤好禮、漢服合影等多項親民趣味體驗,引來大量居民駐足參與。家住時代天街的唐女士感慨到:「動手包粽子、做香囊,兒時的端午又回來了,真好。」
  •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時間:2020-06-25 08: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端午到,粽飄香,飄出生活甜似糖;賽龍舟,鑼鼓響,賽出事業創輝煌;插艾葉,佩香囊,家庭安寧人健康
  •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五」為中。《易經·繫辭上》說,天為奇數,一三五七九,五數相加為二十五;地為偶數,二四六八十,五數相加為三十;天地之數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數之和都是五的倍數,它們的總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它們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
  • 龍舟、粽子少不了,萬萬沒想到端午又有新icon?
    我們的節日——端午到來了,6月7日端午節當天,北京各處又迎來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說起端午節,必不可少的icon自然是龍舟和粽子了……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了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運動員們劃著龍舟,奮勇爭先。
  • 端午艾葉中藥香囊熱銷 裡面塞的竟是棉花球
    齊魯網5月27日訊 馬上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
  • 又是一年端午節臨近,「五毒月」如何平安度過不「中毒」?
    《奉天通志》上說:「五月屬午,五日為端午,二午相屬為火旺之相,過旺則為毒。」此外,端午在芒種與夏至之間,九毒日亦在夏至前後,五月即夏至前後各半月。此時陽氣達於中天,氣溫升高,雨量增多,空氣也變得潮溼。由於有了適合的溫度和溼度,所以各種毒蟲、蚊蠅幼卵及微生物等進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躍期,同時人體也極易受到溼熱之邪的侵襲而發病。
  • 古建風水:端午節闢邪驅瘟疫方法
    電視劇《思美人》裡面有屈原吃粽子過端午節的劇情,很多觀眾以為這是電視劇製作過程中的重大失誤,其實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節已經出現了,在春秋之前,古代南方百越的吳越一帶就有在農曆五月初五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多以賽龍舟等形式。
  • 過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買個中藥香囊驅蟲闢穢
    圖說:中藥香囊聯名款新品發布會 主辦單位供圖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端午節快要到了,除了包粽子吃粽子,還有什麼是人們喜歡的?飽含中醫智慧,具有身體保健、疾病預防等功效的香囊來了。近日,源自上海的企業蘭州佛慈製藥攜手南京雲錦研究所,在黃浦江畔上海中心,聯合舉辦了一個中藥香囊聯名款新品發布會,推出了香薰琉璃串等聯名款系列主打4個明星產品,讓歷史悠久的傳統香囊煥然升級。
  • 2018年端午粽的來源/由來_端午節常識
    端午的起源還有幾種說法,但由於屈原愛國主義精神及其詩詞的深刻影響,秦漢以後此說法傳播到全國,為大部分地區所公認。2、端午節有為小孩佩香囊的習慣,大人在香囊內放硃砂、雄黃、香藥等代表的意義是(A)。A、避邪驅瘟 B、一種裝飾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解析: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 山東端午習俗:吃雞蛋 插艾草 掛香囊 避邪保平安
    端午節香囊,煮雞蛋,插艾草,掛香囊,小孩子還要戴「五毒兜」,慶祝端午節,祈求一年平安祥和,避邪保平安。記者謹以家鄉山東泰安市岱嶽區房村鎮農村的風俗習慣來介紹泰安端午習俗。包粽子,煮雞蛋,祈求一年的平安祥和包粽子,煮雞蛋是山東農村端午節習俗中必做的一項。在山東,傳統的粽子都是甜食,用白米,中多包棗,又稱棗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