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晨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卻並不陌生,每當提到它,具有代表性的詞語便會紛紛閃現:「平王東遷」是開始,「春秋五霸」是興盛,「周遊列國」是轉折,而「三家分晉」是終結。春秋時代開始於周天子的遷都,卻終結於晉國的滅亡。那麼,晉國這個如此具有代表性的諸侯國在整個春秋時期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4月剛剛出版的《解晉》一書,就選擇了晉國為主線,試圖將讀者帶回那個群雄紛爭的春秋。
《解晉:春秋時期晉國的興衰史》,王杉著,華文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公元前632年,剛剛在城濮之戰中擊敗楚國的晉文公舉行了踐土之盟,在這次會盟之上,不僅中原各國紛紛表示臣服,周天子也派代表前來冊封文公為「侯伯」。從此,晉國正式取代齊國,成為當世的霸主。晉文公去世後,他的繼任者晉襄公面對強敵環伺的局面並沒有慌亂,接連擊敗了秦、狄等國,讓蠢蠢欲動的諸侯們徹底放棄了對霸主之位的覬覦。接下來,雖然楚莊王的即位讓晉國一度陷入被動,但晉悼公不斷打擊楚國的策略又讓晉國重新回到了巔峰。
毫無疑問,晉國是這個時期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國,由它來劍指群雄,統一天下更是眾望所歸。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晉國在一片光明的登頂之路上突然倒下,而在它身後的楚國、齊國、秦國卻悄無聲息地踏進了戰國時代,繼續向著山巔進發。最終,這場群雄逐鹿的大戲定格在了公元前221年。伴隨著秦國的統一,勝利者的歷史開始不斷被書寫。至於晉國,除了成為時代跨越的標誌而被提及,其他的卻在後人的記憶中逐漸消散。
《解晉》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從興起到滅亡的整個過程,其中有對諸侯在博弈中利弊得失的深入分析,有對十一位霸主級國君的詳盡描寫,又有對「烽火戲諸侯」「趙氏孤兒」等耳熟能詳的故事進行顛覆性的解讀,在這裡你了解的不僅僅是晉國的興衰,還有春秋時期的政治格局和社會風貌。
長篇小說《扶貧記》出版
作家南豫見的長篇小說《扶貧記》近日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該小說是中國作協2018年重點扶持作品,描寫大陽市委政研室主任鄭彬為落實市委「在全市落實精準扶貧的決議」精神,深入全市最貧困的河陽縣調研,查處清水潭鄉扶貧工作的嚴重貪腐問題,最終使河陽縣及大陽市步入「精準扶貧」的坦途,前景一片錦繡。小說描寫了正義與邪惡、忠誠與背叛的激烈衝突,塑造了從村民到村主任、各色鄉鎮幹部,或清廉或中庸或貪腐的市、縣兩級領導以及公安民警、媒體記者等各路角色,演繹出一幕扶貧活劇。(張繼承)
2020年4月24日《河南日報》第11版
編輯:河南日報文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