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時期的兩個團級幹部同時受傷,1人成開國將軍,另1人卻成泥瓦匠

2021-01-20 騰訊網

要講好今天的故事,必須講清發生在紅軍長徵途中的婁山關戰役。

l935年2月,為擺脫十多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中央軍委決定回師貴州,也就是人人熟知的「四渡赤水」中的二渡赤水。

按照中央軍委的部署,要先佔婁山關,再佔遵義城,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婁山關,又名太平關,關口地勢險要,群山中只有一條盤山公路通過,是川、黔兩省必經之道,自古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

該把奪取婁山關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哪支部隊呢?經反覆權衡,中央軍委把這副擔子壓在了紅三軍團肩上,紅三軍團把打先鋒的任務交給了十二和十三團。

總攻命令下達後,十三團立即發起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點金山制高點後,佔領了關口。

敵人怎肯輕易這個要地?立即展開瘋狂反撲,雙方陷入膠著態勢。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紅三軍團首長向十二團下達命令,「務必於2月26日拂曉前趕到婁山關口,接替第十三團,中路正面突破,拿下婁山關南坡!」

十二團團長謝嵩、政委鍾赤兵和參謀長孔權立即率兵連夜奔襲,於26日拂曉時分趕到婁山關下南溪口。

此時戰場上的態勢,對紅軍十三團越來越不利,形勢非常危急,鍾赤兵等人奮不顧身、冒死衝鋒,終於再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還奪回了丟失的陣地,控制了點金山。

點金山失守,國民黨軍閥王家烈惱怒萬分,再次組織兵力進行瘋狂反撲,鍾赤兵等人率部隊寸土不讓,全力迎戰……彈藥沒了,紅軍戰士們就和敵人展開慘烈的白刃戰。

經過紅十二團全體將士的拼死奮戰,終於取得了婁山關戰役的勝利,但在激烈的戰鬥過程中,十二團政治委員鍾赤兵和參謀長孔權這兩位團級幹部同時受傷,更加巧合的是,兩人均是腿部中彈受傷。

為保全鍾赤兵性命,軍醫先後三次對鍾赤兵的右腿進行了截肢手術,當時不僅沒有麻藥,就連最基本的醫療工具也只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條斷成半截的木匠鋸。

但是,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鍾赤兵始終沒有叫過一聲,小護士馬湘花在旁邊看著直流眼淚,說道,「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場合和這麼強硬的漢子。」

因為當時紅軍的主要目的是戰略轉移,部隊最終決定,將一批不能隨軍一起行動的重傷員就地寄養,鍾赤兵和孔權也在其中。

聽說要被留下來寄養,性格剛烈的鐘赤兵死活不同意,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最終隨部隊一起轉移,靠著頑強的意志,鍾赤兵和戰友們一起爬雪山,過草地,最終安全到達了陝北……

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鍾赤兵被授予中將軍銜。

紅十二團參謀長孔權因胯骨被打碎,傷口一直不能癒合,不得不被留在當地財主宋少前家養傷。部隊出發前,不僅為孔權留下300多塊銀元,還留下一名醫生和一個通訊員護理孔權。

經過長時間療養,孔權傷口終於慢慢癒合,但落下了左腿比右腿短10釐米的殘疾。從此,孔權便流落遵義楓香鎮一帶,為了維持生計,做過走街串巷的賣貨郎,還當過泥瓦匠……

1950年的一天,孔權在報紙上看到了貴州省軍區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的名字,於是趕緊給當年所在團的首長和戰友們寫了一封信。

最終,黃克誠將軍出具書面證明,為孔憲權恢復了黨籍。中共遵義地委經過考察,任命孔憲權為第七區副區長,參加第七區接管、建政。

1955年2月,相關部門批覆孔權兼任遵義會議紀念館館長。任職期間,孔權為紀念館徵集革命文物、搜集歷史資料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

相關焦點

  • 開國將軍詹大南逝世,開國將軍僅剩七人!
    開國將軍詹大南逝世,開國將軍僅剩七人!剛剛從朋友圈中得知詹大南將軍今天(11月21日)上午在南京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105歲。他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長徵和直羅鎮戰役,後任八路軍一二○師團組織幹事,第四縱隊獨立營教導員,冀熱察挺進軍大隊政委、營長、團長,晉察冀軍區分區參謀長、司令員和第二縱隊旅長,冀熱遼軍區師長,冀熱察軍區代司令員。詹大南曾參加了百團大戰、張家口保衛戰和平津等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軍長。
  • 徐姓開國將軍,湖北人多,還是江西人多?安徽人嘿嘿笑了!
    夏王封伯益之二子若木於徐,建立徐國;長子大廉一脈趙開救周有功,受周平王封為諸侯,是為秦襄公,成了秦國的締造者。徐姓在古代,武將非常多,比如曹魏徐晃、徐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徐世勣;南唐烈祖徐知誥(李昪)的養父徐溫,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20歲擔任師政委,39歲成開國少將,是唯一獲得5枚一級勳章的將軍
    20歲擔任師政委,39歲成開國少將,是唯一獲得5枚一級勳章的將軍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在紅軍時期就有一位這樣的英雄,他年僅20歲就成為了師政委。這個年齡這樣的成就,無論是在現在,還是當時都是非常少見的。而他也是唯一獲得五枚「一級勳章」的將軍。
  • 山西「將軍之鄉」痛失開國將軍張中如!開國將軍僅剩12人!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在山西戰地動員委員會遊擊支隊、暫編第一師、工人武裝自衛旅任中隊長、連長、作戰科長。1942年初,他任晉綏軍區第八分區二十一團一營營長,率部在山西交城、古交地區帶領當地的軍民開展抗日鬥爭。解放後,歷任河南省軍區政委、總參某部政委、部長等職,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張中如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截至2019年9月,在世開國將帥僅剩12人。
  • 他是山西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太原,曾任正兵團職務!
    高氏族人的分布古今大體相同,北部方居多,南方較少,山西高姓人口數量有百萬餘,排名位列第十位。高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13位。在高姓開國少將中,陝西高姓開國將軍數量最多,分別是高文智將軍、高維嵩將軍、高朗亭將軍,高朗亭將軍是延安市第一任市長,他1936年擔任延安市長。總體來說,高姓還是北方居多,那麼我們山西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哪兒?答案是山西太原市。
  • 許世友說了六個字,救下一位小紅軍,多年後小紅軍成開國少將
    在紅軍時期部隊因為底子還比較薄弱,加上多數人對紅軍不甚了解,所以紅軍的日子過得十分的艱苦,經常缺衣少糧。但是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戰士們還是堅持戰鬥,跟反動軍閥不斷地做鬥爭,一次次地打破反動軍閥的圍剿行動,並且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
  • 他是開國少將中唯一獲得五枚一級勳章的將軍
    譚友林是新中國的開國少將,1916年11月在江陵出生。1929年就參加了革命,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1932年被當成「改組派」被抓。後來紅軍長徵,行進時因為譚友林和他的警衛員花娃拖了後腿,花娃先被特務隊員奉命殺害了。當要殺譚友林時恰好賀龍經過,救下了他。譚友林向賀龍訴說了自己的遭遇,感受深切的賀龍不禁有些鐵漢柔情,眼淚譁譁落下,嗓音哽咽道:「這,都是自己同志的血啊,就這麼白白地流掉了,不該這樣流啊!」就這樣賀龍將譚友林安置在紅三軍軍部工作。
  • 謊稱自己是團級幹部!詐騙上百萬!日照1男子被逮捕!
    本案由日照市公安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劉某甲涉嫌詐騙罪,於2019年10月18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後,於2019年10月18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同日已告知被害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於2019年11月19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 八路軍改編後,為何115師擁有8個團級單位,而其餘主力師僅6個?
    比如由紅1軍團和紅15軍團改編而成的115師,這支八路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除兩旅四團的正常編制外,還下轄一個獨立團,一個教導隊,一個隨營學校,一個留守處。也就是說,僅僅115師的團一級單位就達到了八個,並且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隨營學校校長韋國清,以及獨立團團長楊成武都是上將,而教導隊隊長孫毅和留守處主任陳先瑞,則都是中將軍銜。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中有3位獨腿將軍,他們都是誰,後來如何?
    1935年2月,紅軍在長徵中一渡赤水到達扎西後,為了擺脫國民黨川軍的圍追堵截,中央決定「回師東進,二渡赤水,再佔遵義」。這時21歲的他擔任紅三軍團十二團政委。不幸的是在攻打婁山關的時候,被敵人子彈擊中了右腿,為了不耽誤戰機,他堅決不肯下火線,沒等警衛員包紮好傷口,就拖著傷腿繼續指揮戰鬥,戰鬥結束後才發現右小腿腿骨幾乎都成了碎片,耽誤了最佳手術時間,他的小腿必須進行截肢。
  • 他是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來自晉商之家,是富二代!
    在開國將軍之中,有不少富二代,比如江蘇常熟籍的周文在少將,他是《雪豹》中周衛國的原型。周文在是名門之後,父親周鼎是同盟會會員。周文在的養父是周炯如,是常熟首富。周文在的家境是非常優越,典型的富二代。在紅軍中,家庭環境優越的還有山東濰坊市昌邑的李澤福將軍,父親是當地大富戶,有房產二三百間,後到青島發展,為青島啤酒廠股東之一。李澤福也是紅軍中少有的大學生,年少時吃喝不愁,玩樂不拘,八歲讀私塾,十六歲到北京插班讀匯文中學,二十一歲到上海大廈大學(後更名為上海師範學院)攻讀經濟專業(又有記載,肄業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政治經濟系)。
  • 開國少將越南結婚後才知前妻未死,胡志明吩咐:按中國夫人意思辦
    這是一位雙籍將軍在中越兩國的傳奇婚戀故事,他是1955年北京中南海首次授銜的將軍中,唯一的一名外國人——不僅是我國的開國將軍,還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將軍銜。一個人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將軍,這在世界軍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他就是開國少將——洪水。他的一生曾有過4段婚姻,8位中越子女,來中國參加革命時他與紅顏知己陳劍戈同志結為夫妻的消息,甚至驚動了黨中央。
  • 熊姓開國將軍大全,他享年108歲,最長壽!
    穴熊子孫中,到商朝末期有個叫鬻熊[yù]的人,字熊,很有學問,做過周文王姬昌老師,後世稱其為鬻[yù]熊。熊姓歷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居百家姓第68位,得姓始祖為鬻熊,為祝融氏的後代。當今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名列第72位,人口500萬左右。那麼熊兆仁將軍是哪兒人,我們熊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熊姓開國將軍大全告訴你答案。
  •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暨重陽敬老聯誼會在京舉辦
    10月9日,由王金育先生總策劃、浙江永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暨重陽敬老送健康贈書聯誼會」在北京中國職工之家隆重舉辦。徳高望重的老紅軍、老將軍、老外交官、老專家和老年書畫家等100多人出席本次大會。
  • 紅軍五位倖存軍團長,只有他授上將,晚年卻當副主席,兒子是將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曾先後成立了十個軍團。但因為殘酷的鬥爭,有四位軍團長壯烈犧牲,一位不知所蹤,他們分別是紅五軍團董振堂、紅七軍團尋淮洲、紅九軍團羅炳輝、紅十軍團劉疇西,失蹤的是紅八軍團周昆。蕭克,1907年出生,湖南嘉禾縣人。他早年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21歲隨部隊上井岡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在歷次反「圍剿」作戰中,蕭克都英勇無畏,不僅活捉了國軍旅長侯鵬飛,還榮獲二等紅星獎章。1934年7月,也就是紅軍長徵前夕,蕭克擔任紅六軍團軍團長,奉命率部先遣西徵,他帶領部隊衝破敵人重重封鎖,最終與紅二軍團會合。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有一些史書上也有38人一說,筆者研究發現,湖北的吳傑將軍原名伍書普,江西贛縣石蕪潭的吳保山將軍原名巫寶山。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是誰?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將太嶽呂梁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為繼續殲滅國民黨軍隊王牌部隊"天下第一旅"開闢了廣闊的戰場。而活著黃正誠的正是來自山西的吳姓開國將軍,他出生於晉商世家,文韜武略,他就是吳效閔將軍,吳效閔1921年出生於隸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以前是太谷縣)的晉商家庭,父親吳寶壽在當地票號給人當掌柜,自家兼營小當鋪。
  • 井延坡工作室|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幹部級別的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第一次評定的幹部級別與現在幹部級別不同的是:第一,大軍區級高於軍委委員級。當時的軍委委員有20多人,而大軍區司令員、政委則不到10人(有些是司令員兼政委),所有的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都是軍委委員。第二,軍以上為兵團,與當時部隊實際編制相同,野戰部隊為野戰軍(與大軍區同級)、兵團、軍、師;軍區為一級軍區(大軍區)、二級軍區(兵團級)、三級軍區(軍級)、軍分區(師級)。
  • 開國將帥中,在五個不同等級的軍銜,哪一位將軍的年齡最大
    就在這1360位開國少將裡,年齡最大的是史可全將軍。他是湖北天門人,1927年參加紅軍,在革命隊伍中一直負責後勤供給工作,並非屬於作戰型的將領。相對而言,比那些在前線上陣殺敵的將領危險性要小。所以被授予了少將軍銜,當時他的年齡達到了63歲,是開國少將裡年齡最大的一位。然而,在1955年共有175位開國將領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 他站在戰士肩膀開槍犧牲,一戰過後全軍僅存3人,戰士成開國上將
    他站在戰士肩膀開槍犧牲,一戰過後全軍僅存3人,戰士成開國上將在江蘇省如皋市,城市的東郊內,有一次紅軍紀念館。已經非常古老的歷史了,那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的紀念館。這裡面擺放著許多老照片,它們都記錄著以前土地革命時期的各種戰爭。看了之後,你可能就能想起非常多的歷史事件了。
  • 陳銳霆:一位傳奇的百歲開國將軍
    他叫陳銳霆,一位充滿傳奇的開國將軍。 投身炮兵 1906年11月10日,陳銳霆出生於山東省即墨縣鰲山衛鎮盤龍莊村的一個貧農家庭。就在這年的5月3日,駐山東日軍為了阻止國民革命軍從山東北上,製造了震驚中國的「濟南慘案」:侵入中國政府所設的山東交涉署,割去官員蔡公時耳鼻,槍殺全部職員,肆意焚掠屠殺,共造成中國官民1.7萬餘人死亡,2000餘人受傷,5000餘人被俘。陳銳霆的住所也遭到日軍的猛烈炮擊,一發炮彈僅在距他5米處爆炸,所幸只是炸塌了房子一角,陳銳霆並未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