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雙籍將軍在中越兩國的傳奇婚戀故事,他是1955年北京中南海首次授銜的將軍中,唯一的一名外國人——不僅是我國的開國將軍,還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將軍銜。
一個人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將軍,這在世界軍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他就是開國少將——洪水。
他的一生曾有過4段婚姻,8位中越子女,來中國參加革命時他與紅顏知己陳劍戈同志結為夫妻的消息,甚至驚動了黨中央。
回到越南前毛澤東盛讚他是一位好同志,是馳騁的千裡駿馬,在越南參加戰鬥時始終是主席胡志明的愛將,在他以為犧牲後另娶她人時,傳來中國的妻子幸運存活的消息。
面對這種尷尬處境他該何去何從?胡志明為他的跨國重婚親自給出指示,在他離世後中越兩國的妻子結局如何?
今天,就說一說這位傳奇的雙料將軍洪水的的愛情故事。
1908年洪水出生於越南河內市,他的父親是一個思想開明的大地主兼房產主,總共生了5個兒子,洪水排第四,來中國之前,他的本名叫武元伯。
1924年底,孫中山先生創辦了黃埔軍校,聘請蘇聯專家鮑羅廷當顧問,那時越南的革命領袖胡志明是鮑羅廷先生的秘書。
因為這個原因胡志明向孫中山請求道:「孫先生,借您的黃埔之路,為我越南鍛造幾粒火種吧!」
就這樣,16歲的武元伯與其他越南愛國青年一起來到了中國,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第四期學員。
廣州起義後失敗後,武元伯隨葉劍英、聶榮臻等將軍,撤到了香港又前往泰國,在旅泰越僑中開展革命活動。
經過聶榮臻將軍的邀請,還有胡志明建議他留在中國,以積累革命經驗,以待日後拯救越南
此後胡志明開始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鬥出生入死,他參加了五次反圍剿和艱苦卓越的兩萬五千裡長徵。
在五次反圍剿時,因為敵人大軍壓境,每隔幾天就要有一場殊死搏鬥,那時國民黨反動派到處張貼我軍是洪水猛獸的宣傳標語。
濃眉大眼的武元伯,性格剛烈又嫉惡如仇,他一拍大腿叫道:
「說我們是洪水猛獸,好,我武元伯改名啦,從此就叫洪水!」
戰士們連連拍手,都贊他改得好,他的另一位越南夥伴也當場宣布改名叫做「猛獸」。
令人遺憾的是,僅隔幾天,在一場戰鬥中,「猛獸」壯烈犧牲了。
七七事變後,洪水作為八路軍總部下派的民營幹部,去了山西五臺縣東冶鎮,在那裡他認識了23歲的陳劍戈,一位長相清秀的婦女委員。
這個嫁給他之後,在他回到越南終生未再改嫁的中國夫人。
山西五臺縣是陳劍戈的老家,23歲的她是當時的區動委會婦女主任 ,與洪水是上下級關係。
有一次二人聊天,她隨口問了句他是哪裡人,洪水直接答道:「越南河內」。
陳劍戈一聽,驚奇的站了起來:「你是越南人?在中國參加革命?」
看著眼前這個眉清目秀的女孩非常吃驚的樣子,他笑了,隨後向她說起了自己的身世和革命生涯。
在聽到他說自己的戰友「猛獸」犧牲時,陳劍戈被他坎坷的經歷和抗戰精神感動了,兩人在共同的戰鬥生涯中漸漸產生了情愫。
1937年的除夕,29歲的洪水與陳劍戈喜結連理,這本來是一間大喜事,但是卻受到了上級的批評,因為八路軍有規定,革命還未成功抗戰期間怎可兒女私情。
此時一度驚動了黨中央,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知道後認為一律禁止結婚有悖常情,不利於穩定軍心,隨後修訂了對結婚條件的限制。
即年滿28歲,軍齡滿7年,團及以上幹部的條件可以結婚,許多老同志知道後非常開心,都去感謝洪水做了件好事。
婚後不久,洪水擔任《晉察冀日報》的副主任,陳劍戈成了抗日大學女生隊的指導員,因為他一心撲在工作上面導致積勞成疾,不得已進了戰區醫院。
在醫院,他遇到了另一位英雄,那就是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
因為洪水會說英語,兩個為中國抗戰戰鬥的外國友人如遇知音,他們非常歡快的交流著。
為了把珍貴的麻藥留給前線的傷員,洪水堅決不用麻藥忍著劇痛做了手術,手術後連白求恩都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你是個堅強的戰士,好樣的!」
1941年8月,日軍集中了13萬的兵力向晉察冀根據地進攻,洪水領導的隊伍準備轉移,那時陳劍戈已懷有8個月身孕,他們白天在山中隱蔽,晚上乘著夜色行軍。
有一次遇到敵人的突襲,洪水領導的隊伍在突圍中無奈與妻子暫時分開來,在飢餓、疲勞與驚嚇的惡劣環境中陳劍戈生下來孩子,可卻沒過多久孩子卻不幸夭折了。
洪水知道後非常痛心,而陳劍戈在這場磨難中病了近一年才緩過來。
1943年的夏天,他們夫妻二人一同進入了延安黨校學習,在延安那6㎡的窯洞內他們的第二個孩子誕生了,此後的兩年也許是陳劍戈一生中最甜蜜的時光,但這段時光真的太短暫了。
因為在1945年抗戰勝利後,胡志明與毛澤東等中共領導協商後,決定調回在國內工作的一批同志,為了避免累贅,規定一律不準帶家屬和小孩。
當時陳劍戈已經懷有第三個孩子,洪水萬般不忍與妻兒分開,但為了越南人民的抗日戰鬥,他必須要回到祖國。
從1924年來到中國,如今已有20多年,他經過了長徵的生死考驗,渡過了重重難關,為中國 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
離別前,毛澤東和周恩來親自為他送行,緊緊握住了他的手,稱讚他是位好同志,因為洪水的剛正不阿,爭強好勝的性格,也特別提醒他回到越南一定要和同志們搞好關係。
1945年11月,洪水回到了越南,胡志明主席熱情接待了他,距離兩人在廣州戰鬥以來已經時隔20多年了。
如今他們又一同為自己的國家而戰鬥,等到新的政權誕生後,洪水回到家鄉河內市,去尋找失散21年的女兒。
因為早在他還沒來中國時,母親就給他介紹了一門親事娶了妻子,1924年初他們的女兒武清閣出生了,年底他接到了胡志民讓他速來廣州的密信。
那時為了擺脫反動當局的糾纏,更怕給家人帶來危險,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便離開了河內。
根據越南法律規定,夫妻之間失去聯繫4年以上,就算自動解除婚姻,所以才跟陳劍戈結了婚。
洪水終於找到了受盡苦難的女兒武清閣,還有原配妻子黃氏豔,那時她因為生活的窮困在洪水走後嫁給了一位剃頭匠,洪水的內心充滿了愧疚,從此把女兒領到了身邊。
沒過多久,越南的形勢又發生了新變化,日本人剛走,法國人又捲土重來,軍情緊急,洪水又帶領著隊伍們匆匆南下了。
可是兩個月後他得知了一個令他非常悲痛的消息。
有一天,當中越聯絡工作的使者李班,從延安回來後告訴他:洪水的中國妻子陳劍戈和兩個孩子在隨延安第二保育院轉移途中被敵人的飛機炸死了。
這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令洪水將軍遭到巨大打擊,他變得沉默寡言,整個人消沉了很多。
女兒武清閣為了安慰父親,將部隊裡一位漂亮的女戰士黃氏兌,撮合到了爸爸的身邊。黃氏兌也成了父親的第三位夫人。
可是黃氏兌與洪水志趣並不相投,兩人間沒有真實情感,在她生下了孩子之後,兩人就和平分手了。
經歷了三段婚變的打擊後,洪水很是挫敗,他將精力全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戰區的一位領導在徵得胡志明主席的同意後,說服了洪水並幫他重新組建了家庭。
那就是他的第四任越南妻子——黎恆燻,一位出身書香門第,美麗聰慧的女子,兩人結婚後在一連生下了3個可愛的兒女,生活也很是和諧。
1948年1月,洪水被授予越南人民軍少將軍銜, 年僅39歲,正式意氣風發時,可是他當時的心裡並不是很痛快,因為另一位軍事將領武元甲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作為追隨胡志明20多年的愛將,他的才能和貢獻並不在武元甲之下,只是洪水天生性格剛烈,他與包括武元甲在內的一些高級將領相處得並不融洽。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南來北往的故友,為他帶來了一個確切的消息:
他的中國妻子陳劍戈沒有死,在胡宗南進攻延安時,她和兩個孩子就隨大部隊撤出了。
洪水聽聞後整個人又驚又喜,抑制不住的興奮,可是此刻的他在越南已經成家了,這讓他又非常的痛苦,無論選擇誰,對對方都是一種傷害。
面對這種尷尬處境,非同小可的跨國重婚事件,胡志民也得知了消息,他理解愛將的難處,但清官難斷家務事,最後對洪水將軍吩咐道:
「按中國夫人的意思辦。」
最後經過中越兩國領導人的商議:洪水是雙重軍籍,此前他已在中國戰鬥了20多年的洪水將軍,他可以選擇想去的國家工作。
1950年初,洪水回到了中國,在中南海他見到了中國的妻子陳劍戈。
5年未見了,他們之間早已隔了山川,再也回不到過去,兩個人的情緒都難自控,聊了好久好久。
陳劍戈後來回憶:
「聽說他在越南成了家,我的心一下碎了,坐在中南海的院子裡哭了好久,哭著哭著就清醒了,這次他回來不打算再回越南了,越南的妻兒暫時還沒帶來,說是聽聽我的意見再做決定,還說這是胡志明的意見,我太為難了」。
最終陳劍戈悲痛萬分的選擇了退出,對曾經的丈夫說道:
「讓她來中國吧, 把孩子帶來,我退出去, 絕對不會妨礙你們,放心吧,我永遠不會恨你。」
1950年初,洪水將軍將越南妻子黎恆燻和孩子接到了中國,又生育了一個孩子,和平年代的到來讓洪水守著妻兒過了一段很是安穩的日子。
雖然他與前妻陳劍戈早已成了過去,但是他依然希望她能幸福的重新結婚,可是他的秘書有一次在去給孩子送生活費回來後,告訴他:
「小豐媽媽說,這輩子他不會再嫁了」。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南海舉行了首次授銜、,洪水將軍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成為了唯一一位被授銜的外籍將軍。
1956年初,洪水被診斷出得了嚴重的肺病,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人在黃昏時會格外的思念家鄉,洪水將軍也隨之提出了回國的請求:
「趁我還有一口氣,請送我回越南吧。」
毛主席,彭德懷等領導人對洪水回國事宜都親自做了交代,周總理也批准了國防部給洪水提取3萬元的現金,以讓他隨身帶著治病。
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額,洪水在感激之餘,他緩緩的將毛澤東授予的三枚一級勳章小心翼翼的包好,帶回了祖國。
1956年9月,金色的北京城,前門火車站掛滿了飛揚的彩旗,彭德懷、葉劍英、黃克誠、蕭克等200 多位共和國的開國將帥都來為洪水少將送行,在握別之中,洪水一直在人群中眼光不停搜索著。
他想在臨別前看一眼他的中國夫人,然而火車已經緩緩啟動,他依然沒有看到陳劍戈的影子。
其實,陳劍戈心裡非常的悲痛,她何嘗不想去看他最後一眼呢,可是啊那天有那麼多大人物在如果有人將他的中國夫人和越南妻子的隱情添油加醋,這會有損他的形象。
她對洪水將軍的秘書說道:
「不去送,孩子也不去,就是因為真正的愛他」。
然後,將他們曾經的全家福拿出來如視珍寶的看著,輕輕地說著:
「這照片一直沒給他,現在吶他要走了,希望他好好治病,我會讓孩子們去越南看他的,即便他已經不在了,也會去他的墳前獻花的。」
陳劍戈再也忍不住,眼淚滾滾而下。
回到家鄉河內後,洪水將軍的越南妻子陪他度過了人生最後一段路程,1956年10月,雙籍將軍洪水病逝於河內醫院,年僅49歲。
十八年後,洪水與前中國夫人陳劍戈的兒女早已長大成人,一直沒有再嫁的陳劍戈對孩子吩咐道:
「你們的爸爸一去18 年啦,你們長大, 該去為他掃墓了。到了那邊,見了黎媽, 要叫媽媽,不能有絲毫不敬。 」
孩子們恭敬的答應了。
黎媽,就是洪水少將的越南妻子,她從30歲失去丈夫後,與陳劍戈一樣,終生未再改嫁。
1974年,開國少將的墓地,綠樹成蔭,時間過了十八年,他的中越兩國兒孫們抬著一個碩大的花圈前來看他了,並在墓前合影留念。
1992年,洪水的中越兩國兒女們再次恢復了通信,他們親如一家人般,洪水的越南兒女經常來北京看望中國陳媽。中國兒孫也常去越南探親, 並訪問了洪水老戰友武元甲等老前輩。
2013年,陳劍戈老人在兩個兒子的照料下,度過了生命中最後一段歲月,享年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