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一個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走進越南,人們會發現這個國家古老的建築上,鐫刻著我們熟悉的漢字,中文在越南曾經流傳了上千年。
但是在現代越南,漢字卻並不是官方文字,甚至現在的越南人民已經沒有幾個人認識漢字,漢字的痕跡,似乎被刻意地抹去了。
與漢字結緣
越南與中國在歷史上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越南曾經多次成為中國的附屬國或州郡,也因此,越南古代文化處處都有著中國留下的影子。
漢字更是從漢代就在越南流行開來,越南的古文典籍,乃至史書,幾乎都是用漢語書寫而成的,長期以來,漢語一直都是越南的官方語言。
古代越南通行兩種文字,除了漢字外,還存在一種名為"字喃"的語言文字,"字喃"和日文的來源差不多,是根據漢字改造而來的,結構和漢字十分相似,但發音源自越南的本土語言。
這是為了讓漢語與越南語的發音對應起來所創造的,但因為"字喃"的體系遠不如漢字完整,所以始終沒有辦法取代漢字的地位。
但時間來到近現代,漢字卻忽然在越南遭到了廢除,政府新推出的越南語成為了官方語言,而做出這一決定的人,是越南的革命領導者胡志明。
這讓人多少有些意外,因為胡志明與中國的關係一向十分不錯,甚至胡志明本人,就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本人也是一個中國文化的愛好者,還寫得一手瀟灑的毛筆字,所以胡志明本人,對於中國文化,應當是沒有敵意的。
當時越南國內,漢字也大量地運用著,越南建國之初,政府發行的第一版紙幣,上面還帶有漢字,社會上的官員、富豪更是以漢語作為必修課,越南富貴人家的孩子,都是不屑於學習字喃和越南語的。
但是胡志明上任沒幾年,就宣布廢除漢字,改為推行在羅馬拉丁字母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越南語,漢字與字喃俱遭廢棄。
廢舊立新
當時在越南國內,這個新成立的現代國家文盲率接近90%,普通國民幾乎都不識字,不管是漢語、字喃、還是越南語,對他們來說都是天書。
而且由於法國幾十年的殖民歷史,導致民間的文字教育接近停滯,法國人更是在越南開辦學校,教學法語,這讓越南本來就混亂的語言體系雪上加霜,但是脫胎於字母的法語有個優點,相比於筆畫複雜的漢字,法文相對容易一些,胡志明也發現,對於許多不識字的越南國民來說,學拉丁字母比學漢語要快一些。
一個國家總不能有這麼多文盲,為了儘快提高國民識字率,胡志明政府決定擯棄漢字,推行以字母為基礎的越南語,因為簡單易學,所以越南語在民間不出幾年就頂替了漢字的地位,只有一些"上層人士"認為越南語粗鄙、簡陋,所以堅持講漢語。
為了徹底確立越南語的正統地位,胡志明在法律中規定,所有的國家文件指令只允許用越南語,而且只有使用越南語,才可以獲得參政議政的權利。這下,漢語在越南徹底被廢除。
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胡志明廢除漢語自然不是單純為了掃盲,語言之爭的背後,牽扯著中越兩國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
中越兩國,是幾千年的老鄰居,新中國成立後,越南在1950年就與中國建交,在越南革命戰爭中,中國更是始終堅定地為越南提供幫助。
胡志明擔任越南最高領袖期間,兩國更是因為同屬無產階級陣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胡志明直到臨終之前,還表達過期待中蘇兩國恢復正常關係的祝願。胡志明因病去世時,總理還親赴越南悼念。
由此可見,當時中越兩國的關係十分良好,但是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胡志明所做出的一切行為,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的,國家之間,除了感情還有利益。
國家文化
越南對中國的感情,大概十分複雜,實際上,越南直到宋代才徹底脫離中國的版圖,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在越南的歷史上,他們的制度禮儀幾乎是對中國的復刻,直到近代,法國人踏上了越南的土地,又開始推行西方文化,傳遍法國的生活習慣。
這讓胡志明以及越南人民面對著一個很可悲的境地,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越南卻沒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文化。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很可怕的。無論在這片土地上流行的是中文還是法語,都不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字。
但文字對於一個國家的意義太重要了,就像漢語足以把十幾億中國人凝聚起來,漢字對於中國人,是一種靈魂歸屬,無論走到世界各地,只要一句漢語,就可以讓兩個素不相識的中國人產生親切感。
可是那時的越南,卻不具有這樣的優勢,因此越南需要一門屬於自己的語言,在這樣的考慮下,胡志明推行了越南語。
對於越南,胡志明帶領這個被西方侵略的國家走向了獨立民主,帶給了人民自由與尊嚴,也無疑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至於後來,越南大搞"去中國化",所帶來的文化斷代苦果只有留給他們自己了。
如今,漢字在越南銷聲匿跡,但是越南的文字發展史也可以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擁有漢字這樣一個源遠流長的文字,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我們的漢字曾經在東亞文化圈,因為它的魅力擁有強大的統治力,文化強大,對一個國家是重中之重,對於漢字,我們更應該發自內心地去熱愛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