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鯨魚每年吃掉2億噸鱗蝦,全球數量僅5億,鱗蝦為何還沒滅絕

2021-01-10 三體使者

筆者-小文

地球存在的46億年歷史當中,誕生過無數的物種,而物種滅絕的原因莫過於三種,一是受到天敵的威脅,被天敵趕盡殺絕而亡。

第二種則是因為環境的變遷,生物無法適應環境的突變而滅絕,而在地球經歷的五次大滅絕事件中比較特殊的則是恐龍的滅絕了,恐龍是因為一顆小行星的襲擊而消失的。

但自從人類出現以後,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受到了威脅,隨著人口數量激增的影響,人類不僅消耗著大量的資源,大量的生物遭到了人類的毒手,以至於大量物種在殘殺下滅絕。

但除了人類以外,世界上還有一種體型龐大並且食慾驚人的生物,那就是鯨魚,以藍鯨為例,藍鯨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生物,一頭藍鯨的體重甚至可以達到190噸。

人們可能難以想像,藍鯨一張開嘴巴可以瞬間吞進上萬噸海水,而藍鯨的主要食物則是鱗蝦,據了解,藍鯨一年需要吃掉2億噸鱗蝦,如此數量的鱗蝦比起全世界人口的重量還要多。

僅僅是一條鯨魚所吃掉的鱗蝦就如此誇張了,那麼為什麼鱗蝦直到現在都沒有滅絕呢?科學家認為主要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漁業的發展是影響鱗蝦數量的一大關鍵,但在1980年,國際上成立了CCAMLR(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該協會每年都會對鱗蝦的數量進行追蹤監控,以確保鱗蝦不會被過度捕撈。

其次,鱗蝦的數量龐大,據了解,南極鱗蝦的數量在5億噸以上,雖然一條鯨魚一年就可以吃掉2億噸鱗蝦,但實際上這個數遠遠比不上鱗蝦的繁殖數量,因為每隻雌蝦每次能產6000到10000隻卵。

最後,生活在南極的鱗蝦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而鯨魚糞便給浮遊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氮、鐵等營養元素,促進浮遊生物的生長,因此,鯨魚數量的減少反而會使得鱗蝦的數目下降。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乾淨的生物,鯨魚一口吃掉上千萬隻,人類跟鯨魚搶著吃
    中國被稱為是「吃貨大國」,人們對於食物可是非常的刁鑽,不過有很多看起來不能吃的東西,到了後來都快要被吃成滅絕了。小龍蝦,本來是外來入侵物種,給人們的生活可是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而且大批量的入侵,看起來也是氣勢洶洶,但是現在很多街頭都是各種小龍蝦,都吃成了只有靠養殖才能存活的生物。
  • 數千條鯨魚出現在荒漠中,殘骸保存完好,有一些還長著「手腳」
    筆者-小文 提到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鯨魚,它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雖然和體型同樣龐大的恐龍相比,鯨魚顯得溫順許多,但鯨魚卻是自第五次大滅絕事件以來成功「笑到最後」的生物。
  • 一百多噸重的鯨魚,睡著後會一直沉到海底嗎?其實鯨魚聰明的很
    筆者-小文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它們生活在海洋當中,活動範圍在100米到深海200米不等,主要以海洋中的鱗蝦和烏賊作為食物,據統計,一條成年鯨魚每年至少會吃掉2億噸鱗蝦。鯨魚的體型之所以如此龐大,得益於兩個方面,其一是鯨魚巨大的食量,每次進食時,鯨魚都會吃下4000到8000千克的食物,而當鯨魚肚子裡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時,鯨魚就會感到飢餓。
  • 全球蜘蛛每年吃掉4億至8億噸昆蟲 與人類食用肉和魚數量相當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 法媒稱,一項研究稱,世界上的各種蜘蛛每年會吃掉4億噸-8億噸昆蟲,這與同時期人類食用的肉和魚的數量相當。據法新社3月14日報導,研究人員使用來自過去65項研究的數據估計,地球上存在著總共2500萬噸蜘蛛。該研究是同類研究的首項分析。
  • 鯨魚是對抗全球變暖的利器?科學家稱:每年相當於20億棵樹的貢獻
    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地球提供的資源,然而在過度利用開發地球之後,人類不得不面臨全球變暖的嚴重問題。儘管各國都在行動,但卻收效甚微。其實,地球上有一些「碳匯」,它們能夠很好地吸收二氧化碳,比如森林、永久凍土層、泥炭地以及鯨魚。作為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動物,鯨魚為什麼也被列為對抗全球變暖的利器?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為何一直吃不完?
    以群集方式生活,密度可達每立方米10000-30000隻,它們只有6釐米長,2克重,但總質量估計可達4-6億噸,比全世界人口的總質量還要大。南極磷蝦主要生活在南極洲附近大洋中的種甲殼類動物,它們在活動時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集群性,由於磷蝦身體多處長著球形發光器,從遠處看可以長達幾百米米的光球或者光帶,甚是壯觀。
  • 一年被吃掉3億噸的南極磷蝦,為什麼始終沒有滅絕呢?
    一頭成年的藍鯨每天就能吃掉4噸左右的磷蝦,再加上人類的捕撈,南極磷蝦的命就苦了,每年大概要被吃掉3億噸,要知道,一隻成年南極磷蝦的重量,只有2克左右,3億噸,這得吃掉多少只南極磷蝦啊!這蝦生也太艱難了吧!
  • 重2克,被稱為海上黃金,每年被消耗3億噸,種群生存仍不受影響
    南極磷蝦小小個體不足2克,但奈何數量較多,物種總重量卻不容小覷。未來地球上如果發生災難出現糧食危機,那麼最可能的替代食物就是南極磷蝦,不為口感不為營養,只因為它們的數量足夠多。因此很多人把南極磷蝦稱之為海上黃金,它是人類尚未大規模開發的漁業資源,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捕蝦」大軍。
  • 全球鯨的數量就剩4000頭左右,為什麼日本人還熱衷於捕殺鯨魚呢?
    這是根據在南半球經過8年的調查得出的,已經瀕臨滅絕。  禁止捕鯨以來,全球鯨的數量基本保持不變,大概3000-4000頭。南大洋鯨種群的數量在750-1200頭之間,該種群遷移的方式還沒良好理解。在北大西洋生活著兩個鯨種群。第一個位於格陵蘭,紐芬蘭,新斯科舍和聖勞倫斯灣。估計有500頭左右。第二個更靠東,藍鯨還出現在更遠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菜葉網。科學家不清楚這些鯨在哪裡過冬。
  • 世界上最大動物鯨魚的祖先,它的進化史可謂是百轉千回
    事實上直至今日有些鯨魚仍保留著後腿退化後的骨頭,一旦進入海洋體重與重力的關聯就沒那麼重要了,因此理論上來說它們可以長成龐然大物事實也的確如此,如今 一頭藍鯨的重量已是巴基鯨的10000
  • 世界上最「純潔」的生物,1年要被吃掉2億噸,人和鯨魚都搶著吃
    導讀:世界上最「純潔」的生物,1年要被吃掉2億噸,人和鯨魚都搶著吃蝦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十分喜歡吃的一種食物,但是對於蝦的飲食安全衛生方面,很多人頗為擔心。畢竟蝦這種生物大家都知道,其日常棲息生活的環境往往較為髒亂,比如大多數人喜歡吃的龍蝦。
  • 每年消耗幾億噸的磷蝦,沒吃滅絕,因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面臨危機
    海洋哺乳動物每年消費磷蝦的總量非常驚人。 其中消耗最多的生物,就要屬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每天要吃掉4000到8000千克磷蝦,這只是一天的量。 蟹類海豹和鬚鯨消耗的磷蝦比例相當。其中,蟹類海豹消耗的磷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都多,它們每年大約消耗超過6300萬噸的磷蝦。
  • 世界上最乾淨的蝦,一年被吃掉2億噸,至今還未滅絕?!
    從外表上來看,它晶瑩剔透,在海水的透視蝦就像散發著光一樣,看上去確實非常乾淨和漂亮這樣一種生物是鯨魚的食物來源,我們都知道鯨魚可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自然也就吃的多。這一口下去啊,成千上萬隻磷蝦也就進肚了。而且也是人類大量捕撈的對象,所以有統計磷蝦大概一年,就會被吃掉2億多噸,這個數量可是十分龐大啊。
  • 南極磷蝦:總重5億噸,捕鯨業的下一個「替代品」?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就曾對南極磷蝦的生物量進行了估計,得到的結果是10~20億噸,每年可供捕撈的產量為1.5億噸——而全球每年捕撈的海產品總量加起來還不到1億噸。英國科學家最新的資源調查表明,南極磷蝦目前的資源儲量超過5億噸,依然是目前世界上單種生物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物種之一。
  • 鯨魚擱淺泰國死亡,胃中找到80個塑膠袋!塑料汙染已成全球大危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在當地時間5月28日左右,泰國安達曼海域擱淺了一條4.5米長的短肢領航鯨,這條鯨魚身體虛弱、無法自己遊泳、瀕臨死亡,工作人員用簡易的支撐工具把它維持在一定的水深處以防它沉入水底。儘管當地救援人員盡力搶救鯨魚,但鯨魚人員最終還是死亡。
  • 5億噸「海上金礦」被發掘,網友:不會滅絕嗎
    5億噸「海上金礦」被發掘,網友疑惑道:不會滅絕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這所謂的5億噸「海上金礦」,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磷蝦。據調查報告統計,南大洋磷蝦的儲量大約在4-5億噸,可能還有未探尋到的磷蝦,也就是說數字遠遠不止5億,而磷蝦的營養十分豐富,堪稱是一個移動的「金礦」。
  • 南極磷蝦總量高達6.5億噸,堪稱「海上金礦」中國成最大「黑馬」
    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們估算出南極磷蝦的資源儲量為10~20億噸,發現它的商業開發潛力巨大,看到如此豐厚的利潤,蘇聯就站不住率先進軍南冰洋捕撈南極磷蝦了,作為「領導者」的蘇聯,它的捕撈量是全球捕撈總量的80%以上,而且最高時達到了驚人的49.17萬噸,這節奏是要把人家吃滅絕啊。
  • 鯨魚是如何成為地球最大生物的?它的演化史很有意思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鯨魚很大,非常大,極其大,大到驚人。的體重可以達到 63 噸。體重能到 91 噸。而鯨魚當中的老大,體重能夠達到驚人的 172 噸,這也使得它成為有史以來出現過的最龐大的動物。長鬚鯨弓頭鯨藍鯨一條藍鯨在加利福尼亞附近海面上。
  • 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一天能吃掉4噸食物,長這麼大全靠「抄底」
    那麼到了今天,地球上物種普遍偏小的情況下,為何反而會存在藍鯨這樣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動物呢?難道是出現BUG了?藍鯨:我長這麼大容易嗎?無論從體長還是體重,或者其他因素考量,藍鯨都無愧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藍鯨成年平均體長達25米,均重150噸起,僅心臟的重量就可達180公斤。人類記錄藍鯨最大數據是33.5米、體重近240噸,但這個數據不是正式科考記錄,數據可能有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