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晚上,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它的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0多名五院航天人夾道歡迎「嫦五」和任務試驗隊隊員凱旋。
今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廣場上,上演了「玉兔」迎接「嫦娥」回家,玉兔燈依次點亮,月球燈熠熠生輝,用紅毯鋪就的歡迎通道正式開啟。在代表探月工程16年歲月的16響禮炮聲中,載有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運輸車緩緩駛入五院大門,停在院科研樓前接受家人們的檢閱。五位「嫦娥」在廣場中央翩然起舞,慶賀嫦娥五號將月球帶回來的「土特產」-月壤,帶回祖國。
「嫦」風破浪正當時,「五」動九州攬月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於今年11月24日4時30分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經過23天飛行,相繼順利完成了包括月球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再入返回地球等11個階段的使命任務。
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和土壤樣品——上一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
我國首次實現了月球無人採樣返回,順利完成了月球探測「繞、落、回」三步走。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承前啟後、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希望大家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
嫦五懷揣月壤歸,探月精神永存心,星辰徵途無止境,逐夢之行永不歇!
中國航天事業開創了從無到有的輝煌歷史,憑藉中國智慧不斷刷新探索宇宙的新高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