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火箭飛天的那一刻,我們都舉起雙手跳著歡呼起來,奮鬥了這麼久哪能不激動!」昨天下午,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火箭公司)長徵五號遙五試驗隊一行21名工作人員先行返回天津。一下飛機,天津火箭公司測試技術員關澤科便這樣告訴記者。作為入職6年、參加過三次發射的「老隊員」,關澤科笑稱自己已經比從前淡定沉穩了不少。戴著口罩記者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眼中流露出的興奮與滿足卻騙不了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便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以下簡稱天津大火箭基地)「誕生」的。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就是大家口中的『胖五』火箭。它也是我國直徑最大的火箭,技術創新達到95%以上,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關澤科打開了話匣子,「這回執行發射任務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的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他告訴記者,此次發射他負責的是火箭控制系統的測試項目管理工作。「我們所有團隊都是提前兩個月到,進行火箭上塔,把各個部段進行垂直總裝再進行各項測試工作,大伙兒齊心協力確保火箭發射萬無一失。我們的整個測試流程粗略說就是用計算機跑流程,每次測試要是有報錯心裡就特別著急,看看涉及到哪些問題就得趕緊排故,這次任務進行得比較順利,也是鬆了一口氣。」
火箭發射升空時,關澤科被安排在了搶險隊。「發射前6小時,我們就完成了測試工作,在場外待命。說是淡定其實還是挺緊張的,又有點激動,也做好了隨時搶險的準備。」關澤科回憶,「看著火箭飛上天的那一刻,真是無比榮耀!」
此次負責「胖五」整流罩相關工作的張帥也在海南待了兩個月。「這次經歷真是很難忘,作為一名航天工作者特自豪、特驕傲!」張帥說,「火箭發射前6小時,我們完成工作撤離後,大伙兒按照傳統都吃了包子,我們管這叫『成功包』,希望能帶來好運,寓意發射成功。現在又要開始新的工作了,希望能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下次再和同事們一起吃上『成功包』。」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成為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刺破蒼穹。今年,又完成了長徵五號B的首次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以及此次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隨後,帶著勝利的喜悅,關澤科、張帥和同事們馬上又將投入後續型號的總裝測試工作。
記者了解到,天津火箭公司所在的大火箭基地位於濱海新區天津開發區西區,佔地面積約3000畝。由火箭研製生產區、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區和輔助配套區三部分組成,是集火箭零部件生產、部組件裝配、總裝測試與試驗於一體的代表中國航天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新航天城。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都是在這裡完成總裝測試,由海運前往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
隨著「胖五」再次成功發射,天津大火箭基地也將躋身世界最大的航天基地之一,成為以航空航天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在天津不斷發力的亮麗縮影。 (記者 萬紅)
圖片由天津火箭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