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 「胖五」天津總裝團隊凱旋

2021-01-12 央廣網

「看著火箭飛天的那一刻,我們都舉起雙手跳著歡呼起來,奮鬥了這麼久哪能不激動!」昨天下午,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火箭公司)長徵五號遙五試驗隊一行21名工作人員先行返回天津。一下飛機,天津火箭公司測試技術員關澤科便這樣告訴記者。作為入職6年、參加過三次發射的「老隊員」,關澤科笑稱自己已經比從前淡定沉穩了不少。戴著口罩記者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眼中流露出的興奮與滿足卻騙不了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便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以下簡稱天津大火箭基地)「誕生」的。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就是大家口中的『胖五』火箭。它也是我國直徑最大的火箭,技術創新達到95%以上,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關澤科打開了話匣子,「這回執行發射任務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的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他告訴記者,此次發射他負責的是火箭控制系統的測試項目管理工作。「我們所有團隊都是提前兩個月到,進行火箭上塔,把各個部段進行垂直總裝再進行各項測試工作,大伙兒齊心協力確保火箭發射萬無一失。我們的整個測試流程粗略說就是用計算機跑流程,每次測試要是有報錯心裡就特別著急,看看涉及到哪些問題就得趕緊排故,這次任務進行得比較順利,也是鬆了一口氣。」

火箭發射升空時,關澤科被安排在了搶險隊。「發射前6小時,我們就完成了測試工作,在場外待命。說是淡定其實還是挺緊張的,又有點激動,也做好了隨時搶險的準備。」關澤科回憶,「看著火箭飛上天的那一刻,真是無比榮耀!」

此次負責「胖五」整流罩相關工作的張帥也在海南待了兩個月。「這次經歷真是很難忘,作為一名航天工作者特自豪、特驕傲!」張帥說,「火箭發射前6小時,我們完成工作撤離後,大伙兒按照傳統都吃了包子,我們管這叫『成功包』,希望能帶來好運,寓意發射成功。現在又要開始新的工作了,希望能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下次再和同事們一起吃上『成功包』。」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成為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刺破蒼穹。今年,又完成了長徵五號B的首次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以及此次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隨後,帶著勝利的喜悅,關澤科、張帥和同事們馬上又將投入後續型號的總裝測試工作。

記者了解到,天津火箭公司所在的大火箭基地位於濱海新區天津開發區西區,佔地面積約3000畝。由火箭研製生產區、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區和輔助配套區三部分組成,是集火箭零部件生產、部組件裝配、總裝測試與試驗於一體的代表中國航天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新航天城。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都是在這裡完成總裝測試,由海運前往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

隨著「胖五」再次成功發射,天津大火箭基地也將躋身世界最大的航天基地之一,成為以航空航天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在天津不斷發力的亮麗縮影。 (記者 萬紅)

圖片由天津火箭公司提供

相關焦點

  • 對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成功發射沒有一絲僥倖可言
    天津日報訊 2016年我國首個5米直徑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將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長徵五號總裝測試團隊(以下簡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帶入了大眾視野。幾天前,這一團隊又圓滿完成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部分隊員也於25日順利返津。
  •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美落月 期待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挖土」工作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長五B火箭是一款一級半構型的火箭,可以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水平,後續將用於執行空間站發射任務,還可以和遠徵上面級搭配,執行近地軌道衛星群發射任務。Q:這次嫦娥5號發射窗口特別短,為什麼?A:本次任務發射窗口不僅受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距離、運動規律的影響,要滿足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最短,還要滿足軌道分析與軌道設計最恰當,所以窗口相對較短。
  • 發射重量870噸,為啥回來只有一個小罐罐,嫦娥五號任務有多難?
    因此,所有的發射任務,有的是有去無回,像一些無人探測器一旦發射,就有去無回了。而如果有返回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巨大的發射重量,回來的只有那麼一丁點。我們先來看看上世紀載人登月發射與返回比。「土星五號」運載火箭。
  •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出生地」
    光明網訊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剛剛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於17日晚上回到了誕生地——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歡迎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和返回器回家,歡迎活動在航天城玉琮廣場舉行。
  • 英雄凱旋,嫦娥攬月!嫦娥五號勝利歸來,回到「誕生地」
    12-18 00:28:48 來源: 小勾科技棧 舉報    12月17日晚上,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它的誕生地
  • 嫦娥五號歸來,「胖五」又將迎來新任務,吹響中國空間站集結號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歸來,世界各國再度將目光聚焦中國。作為目前全球航天領域的探索先鋒,我國在航天事業戰略上循序漸進,一系列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推進。據悉,此前完成發射「嫦娥五號」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又迎來了新任務。明年,它將把我國下一代空間站核心艙「天和」送入太空。
  • 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壤歸來。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高傑攝/光明圖片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它開啟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抵達月球後挖取月壤,再帶回地球。  在這項萬眾矚目而異常艱辛的任務背後,活躍著一群年輕科研工作者。
  • 「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真人劇場版嫦五任務全過程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從地球出發到月面採樣再到返回地球,動作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小劇場」上演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等等,全過程一看就懂。▼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圖說: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選址有講究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歷經一周的旅行,嫦娥「五妹」來到了「姐姐」們曾經或正在奮鬥的地方——月球。
  • 「長五B」成功首飛背後閃耀一群「江蘇身影」 太空探索,他們貢獻...
    5月5日18時,我國又一新型號火箭長徵五號B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的背後,閃現著不少「江蘇身影」。江蘇培養出的一批批航天「尖兵」,攻堅克難,為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探索太空貢獻了堅實的「江蘇力量」。
  • 嫦娥五號的這一技術阿波羅都沒有,由香港團隊設計,領先全世界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登月任務,可是關於這次登月的細節卻很多人不知道,比如,看起來簡單的「到月球挖顆石頭回來」,其實包含了艱難的「繞、落、回」三個大工程,原則這每一步都需要進行火箭發射逐步推進的,可讓全世界沒想到的是,中國人竟然一次就把這三個任務完成了。
  •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嫦五」任務如同拍攝太空大片
    張玉花2020年底,嫦娥五號探月歸來,我國首次月球「挖土」任務圓滿收官,舉世矚目。而嫦娥五號的副總指揮張玉花,更是很多航天人心中的偶像。「嫦娥五號實現了五個『第一次』,都是中國的創新,十年磨礪一朝成,它的成功意味著我國掌握了無人月球探測的最主要基本技術,無疑給後續無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意味著中國向航天強國邁出有力的一步。」張玉花說。
  • 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嫦娥五號為什麼要踩兩次剎車?成功實施近月制動的嫦娥五號什麼時候...
    ,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200 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那麼,嫦娥五號大概需要多久才能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這些知識點孩子需要了解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FOLLOW US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火箭(俗稱「胖五」)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大力士胖五」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前往月球的旅程。在嫦娥五號進入預定軌道後,胖五的使命結束,接下來就是嫦娥五號探測器一展風採的時候了。「嫦五」的「挖土」之旅需要闖過重重關口,順利進入環月軌道,在這之後,它就要分家了——一部分降落到月面去「挖土」,另外一部分則繼續環繞月球飛行。
  • 為什麼嫦娥五號軌道器完成任務後依然可以在深空走位走位再走位?
    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取得了中國航天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功,是人類無人探月史技術難度之最,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獲得月球樣本。時至今日,嫦娥五號軌道器依然在深空中旅行,那麼,它為什麼可以不斷「走位」呢?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從長徵五號火箭發射起,就已經為它節省了大量的推進劑。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嫦娥五號重8噸 只挖兩公斤月壤 不浪費嗎
    長徵五號,暱稱胖五,身高56.97米,直徑5米,質量867噸,火箭級數根據任務不同會有變化,它的定位是可/不可重複使用的重型火箭,近地軌道有效載荷能達到25噸。  胖五  從基礎條件來看,土星五號就已經碾壓胖五。不過這個不能怪胖五,土星五號確實比世界上其它運載火箭都厲害。
  • 除了嫦娥五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從太空帶回過「土特產」?
    蘇聯的三次月球採樣任務:月球16號、月球20號、月球24號均為無人採樣返回,這也是嫦娥五號之前人類唯三的無人月球採樣任務。重啟月球採樣的嫦娥五號四十年後,讓人類探測器重返月球的,是不斷崛起的中國力量。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月球正面的雨海西北部,並釋放月球車玉兔號。這是繼美國的阿波羅號和蘇聯的月球號任務的37年之後,人類探測器再一次成功踏上月球表面。之後的2019年,嫦娥四號更是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踏上月球背面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