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寶寶學走路好處多 寶寶學走路避免這三個誤區
到一定的過程,寶寶必然要學會走路,也只有學會走路的開始,寶寶才能慢慢的開始一個人生活,所以對於新手父母來說,一定要重視。接下來一起看看寶寶學走路的好處與寶寶學走路時的誤區吧!
寶寶學走路的好處
1、完善平衡協調功能
爬行時寶寶必須把頭、頸項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
這不僅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鍊而逐步發達起來,而且爬行是個全身的動作,必須靠手腳運動協調才能爬得好、爬得快,所以也使寶寶身體的平衡協調功能得到完善,從而為以後站立、行走、跳躍打下良好基礎。
2、刺激大腦更聰明
寶寶學會爬行以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運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了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寶寶吃更多睡更香
爬行還能提高寶寶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爬行,對寶寶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這種活動與坐著相比能量消耗要多1倍,比躺著要多兩倍。由於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寶寶就吃得多、睡得香,身體也長得快、長得結實。
寶寶學走路的誤區
1、會爬之後儘快練習走路
很多父母看到寶寶會爬,就急著讓寶寶站立和行走,這種拔苗助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爬行對於寶寶各方面發展都非常有幫助,例如:學習如何控制四肢交替運動,促進全身動作的協調發展,使寶寶走路後不易跌跤;促進寶寶肌肉骨骼的生長發育及認知能力的發育。
2、用學步車等輔助設施讓寶寶練習走路
學步車不被建議作為輔助設施幫助寶寶學步,使用學步車容易增加寶寶下肢發育不良的風險,同時也會導致寶寶使用錯誤的站立姿勢,易誘發「O」型腿的形成。
3、未學會走路就穿學步鞋
很多家長在寶寶剛學會扶站就為其孩子挑選款式各異的學步鞋,「學步鞋」的主要功能是保護腳部防止走路時腳部受傷,但在學步初期,腳形尚未發育成熟時慎重選擇學步鞋,多鼓勵寶寶在室內赤足,讓足部均勻負重接觸地面,增加足底抓物感,培養平衡力。
寶寶學走路時,家長要這樣做
1、一定要記住,剛學步的孩子不僅可以走路,而且還會攀爬,所以一定要給所有的窗子加上欄杆。如果覺得欄杆不好看,可以在窗上安上特殊的固定器,這種固定器可以保證窗子只能打開幾釐米的寬度。
2、把藥品放在安全的藥品櫃裡,藥品櫃要放在高處,鎖好。不要在衣袋裡放置藥品,不要把藥品放在梳妝檯上。
3、不要讓孩子接觸到可以吞下或者可以塞入耳內或鼻內的小東西。
4、不要隨便放置熱的東西,等待冷卻。在沒有徹底涼下來之前,絕對不能讓孩子碰到。
(責編:曾璐、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