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柑桔種植戶都會有這樣的同感,每年到了柑桔採摘時節,都會發現數量不少的「花皮」果。這些規模不容小覷的花皮果,嚴重影響了柑桔的商品率,如一樹下銷售,則影響市容,拉低整體售價!如有選擇性的按質銷售,則加大了採摘時難度,要東挑西揀!市道不好時,花皮果更是按次果銷售,以箱論價,價格之低實在不忍直視!造成柑桔花皮果現象的產生,原因多種多樣,既有細菌性病害,也有害蟲性病害。今天咱們來探討一下在柑桔果實形成到採摘這個階段,影響柑桔果皮的第一要害—薊馬!
在柑橘開花至幼果期加強蟲口監測。方法是中午在樹冠外圍用10倍放大鏡檢查花和果實萼片附近的薊馬數量,每周1次。當謝花後發現有5%~10%的花或幼果有蟲時,或幼果直徑達1.8釐米後有20%的果實有蟲或受害時,即應開始噴藥防治。
藥劑主要有20%甲氰菊酯乳油或20%的氰茂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乳油3000~4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或90%晶體敵百蟲或50%馬拉硫磷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或40%樂果乳油或50%稻豐散乳油或魚藤精1000倍液。噴藥時注意保護鈍綏蟎、蜘蛛和捕食性椿象等天敵。另外,在柑橘薊馬的主要發生期進行地面覆蓋也減輕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