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捕獵過程中,獵狗追不上野兔,是因為一個為了食物,一個卻是為了生存;人也是如此,在明朝正德年間,泗州關帝大聖廟前面,有個老翁,叫戈遼,兒子名繼遼。戈叟喪妻鰥居,家境貧困不堪,兒子也一直沒有成家。父子兩人都很擅長使用火器,就每天在湖畔射擊水鳥,用來換取柴米勉強為生。
在當時,武夫和士兵都會使用槍和炮這種火器,獵人連射擊野鳥時也都會用。而且在使用火器的技能上,士兵往往都不如獵手熟練高超,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普通士兵射擊敵人時,只是混在人群中掩人耳目,火繩只要一亮,硝煙爆發,就能安穩地吃到軍餉填飽肚子;可獵手卻不同,他們靠著捕獲飛禽走獸為生,埋伏在湖邊時為了生計甚至不敢動一動,因此獵人中很少有技術不精,不能出神入化之人。
戈氏父子正是屬於後者,別人看到他們槍法高明,就稱呼他倆為大戈、小戈,並勸他們去從軍當兵,發揮自己的才能,可是被爺倆拒絕了。
有一天,夕陽西下,父子兩人踏著餘暉,扛著獵物正要回家。經過寶積山下,看見幾十個軍營士兵正在毆打一個賣私鹽的小販,小販被打得皮開肉綻,在地上不住地滾哭求饒,士兵們卻不為所動,繼續毆打。
小販的妻子和女兒哭做一團,向士兵獻上銀簪子、耳墜,乞求饒恕,但士兵拿走了首飾,仍然要將小販拖走。戈叟目睹慘狀,對小販一家十分同情,就壯著膽子大聲呵斥士兵道:「你們要把他牽到哪裡去?」士兵說:「捉到官府去。」問他所犯何罪,士兵說這人是私販食鹽的頭目。戈叟氣憤地說道:「嘿!小民百姓肩挑步行,借這點小生意獲取微薄利潤養家,怎麼能把他們稱作是不法奸商?那些富商大賈公然夾帶,違背律法,虐害百姓,才是真正的奸商頭目,你們為何不去捉他們?」
眾士兵立即大怒,斥責他多管閒事說:「這管你什麼事,硬要出頭?莫非你是他的同黨?」戈叟倔強地說:「是同黨你又能把我怎樣?」士兵說:「一樣都要捉到官府去打板子!」說完,就從懷裡摸出繩索要套戈叟。戈繼遼見狀趕緊上前,請求士兵不要和自己的父親計較,乞求饒恕。士兵見狀,反而幾個人上前圍攻毆打繼遼。
戈叟怒不可遏,翻身撥動扳機,只聽砰然聲響,兩個士兵瞬間倒在血泊中。繼遼見父親闖下大禍,只好也立即點燃火藥左右開火射擊,士兵們打不過神槍手,都狼狽地逃走了。戈叟就對小販說:「你們夫妻趕緊上船逃命吧!」小販夫妻千恩萬謝,趕緊帶著孩子驚魂失魄地逃命而出。
而戈叟帶著兒子一起到了本州太守那兒投案,但當地太守和士兵一樣,都是富商家的走狗。於是把戈氏父子帶銬上鐐關押進獄中,以袒護盜匪、殺害捕役的罪名被判處斬刑,秋後執行。父子兩人別無他法,戈繼遼在獄中兩次上書,說是自己擊殺了兩個捕役,和老父沒有關係,老父已是年老體衰,根本沒有能力去射殺,自己願意以一身抵命,可官府並不理會。
當時被救下的小販姓鄔名義,他逃脫後打聽到戈氏父子死罪已定,秋後執行,非常震驚和內疚。於是夫妻兩人在山神廟裡面對著神仙的塑像,呼號痛哭祈禱,願代恩人赴死。又派女兒嫘娘假裝是戈叟的女兒,前去探望送食,並給戈氏父子帶了口信說:「假如你們父子倆因為救我們而死,那我們夫妻怎麼能苟且偷生!」
到了深夜裡,鄔義夫妻倆藏在蘆葦叢中靠著船槳等待女兒回來。夜色黑沉,突然水面冒出月光,照耀得水面波光粼粼。正呆望間,只見那亮光又忽然分散,像千萬顆琉璃球濺落在白玉盤跳動。又聽「嗖蹓」一聲,那亮光忽然聚攏飛入船篷下,滾動不停。鄔義上前查看,見是一顆如鐵彈子大的珍珠, 覺得這一定是珍貴的寶物,趕緊拾起藏入箱子。沒過多久,就看見女兒嫘娘回來了,她語聲哽咽地講述了戈叟父子的情狀,鄔義夫妻倆聽後嘆息不已。
第二天,忽然聽聞都御史奉了聖旨來巡察皖郡,就快要到鍾離,而都御史為了討好寵妾正四處搜尋珍珠,嫘娘於是高興地說:「有辦法了!」就穿上青衣,懷揣珍珠,告別父母道:「女兒此去或許能報答戈老爹的恩德。如果在外面多停留些日子,還請你們不要過於牽掛。」說完就流淚辭別。
拜別父母后,嫘娘託賣珠人帶她登上御史官舫,獻上寶珠。御史見後大喜,立即叫嫘娘把珍珠送到內艙讓寵妾親自鑑賞,寵妾也是雀躍不已,問這是從哪裡弄來的,嫘娘說:「這是我家中的祖傳。」又問珠的價錢,嫘娘說:「這是我特來獻給夫人的。因為父兄出遠門很久都沒有回家,我一個人貧苦伶仃,無依無靠,今天將這顆珍珠獻給夫人,還請夫人可憐我,把我收在身邊做丫鬟。」寵妾看她溫順美麗,就答應了。
嫘娘本就善於察言觀色又善解人意,盡心盡力地伺候主人,因此很受寵妾的喜歡,一直帶在身邊。這天晚上,嫘娘在旁侍候晚宴,寵妾就向御史誇獎自己新來的丫鬟,嫘娘見時機剛好,於是突然跪倒在地,悲傷啼哭,叩頭砰砰響。御史見此十分震驚,問她原因,她抽抽泣泣地說:「不瞞大人,我的父親就是戈遼,哥哥是戈繼遼。」於是把開槍殺死巡兵的前因後果詳細地說了出來,哭著求御史能夠網開一面。
御史聽後思考了好一會兒,才說:「你父親和哥哥的事我已看過了記錄,確實罪證如山,不易翻案。但念你像漢文帝時救父親免死的孝女緹縈再生一樣,明天我就去泗州,過問此案,盡力為他平反。」嫘娘不斷叩頭謝恩,寵妾把嫘娘拉起來說:「不過,如果你要離我而去,我就一定要處死你父親、哥哥。」嫘娘趕緊發誓道:「我願終身侍候夫人。」
第二天,御史到了泗州,向太守提出提審戈氏父子,並十分詳細地盤問。御史見繼遼仍為父親百般開脫,於是故作驚訝說:「你可真是個孝子。」太守卻在旁憤恨地說父子倆兇狠殘暴,如不斬首示眾不足以顯示法典的威嚴。御史緩緩道:「但他們還有可以寬恕的地方。」於是強令太守重寫案情奏章,寫上戈氏父子正在捕獵野鴨,隔著蘆葦發槍,碰巧打中兩個巡湖的士兵,於是按照誤殺的罪名判處,擬將戈遼父子充軍邊遠地區永不赦回。
奏章上復朝廷很快得到回覆,於是立即把戈氏父子發配往雲南充軍,到了發配地,隸屬在邊將熊公帳下。 熊公看了公文,於是問道:「你們的射擊技術很高超嗎?」父子二人耿直地回答,不卑不亢,於是熊公說:「這樣吧,你們親自到武器倉庫去挑選精良的武器來,我要看看你們的技術。」
於是戈氏父子各自去挑選了稱手的武器,到熊公前演示,百發百中。熊公看後拍手稱讚,大喜道:「西南方有座險峻的大山,裡面有著很多的珍禽異獸。你們父子每天持槍去狩獵,把獵物獻給軍門,我會讓手下記上你們的功勞,等你們功罪能夠相抵,就可以無罪回歸故鄉了。不過內山有巨大的毒蟒蛇,如果不慎便要送命,你們千萬不要闖進去。」父子齊聲應道:「遵命。」
此後,父子倆就帶著乾糧彈藥,進入大山,果然捕獵到很多虎豹之類禽獸。回營後獻上,受到獎賞。這樣過了一年後,就已經掙了不少賞金,父子倆覺得在這裡生活很快樂自由。但也十分好奇內山究竟是什麼樣子,於是暗暗打算去看個究竟。進入內山後,父子二人憑藉高超的技術,不僅殺死了毒蛇巨蟒,還擊殺了一隻怪獸,從怪獸口中救下了一隻白象。回營後,熊公見了大為震驚的說:「你們果然神勇啊!從此你們也不用再打獵了。」
戈氏父子聽後不解,熊公繼續說:「當今的皇上十分喜愛奇物。你們前次獵獲的珍禽很受皇帝喜愛。這次的獸毛更加珍貴,只消向雪中插入一根獸毛,雪立即就會消融,我馬上就進京把它們貢獻給天子,天子必然會重賞於我,我也會讓你們得到恩賜返回故鄉。」
於是熊公進京面見皇上,皇上見後果然欣喜,立即下詔厚賞邊將,並赦免戈氏父子,讓他們乘車回歸故鄉,並賜他們做官。戈氏父子向熊公叩謝道別,正要離開時,突然見到一群象狂奔而來,為首一隻像人一樣跪伏叩頭很是感恩的樣子,正是父子兩人在內山怪獸口中救下的白象。白象將象牙放在戈氏父子面前,就回頭慢慢的離開了。戈氏父子於是帶著象牙繼續前行,途中遇到了高麗國的使者,使者見到象牙驚喜萬分,說:「這可是萬年的象牙啊!」將象牙剖開,只見裡面有山水人物像潑墨畫成,隨即拿出萬兩銀子購買而去,從此戈氏父子既富且貴。
當時幫助他們翻案的御史已出任皖省巡撫,戈氏父子正好是他的屬下,對御史很是感恩。巡撫於是問道:「你還記得你的女兒嗎?」戈叟驚訝不已,巡撫命「女兒」出來拜見時,才發現原來是嫘娘。於是三人聚在一起互相道敘往事,邊說邊落淚。巡撫得知實情後也很高興,派人把嫘娘的父母請來,便親自主婚,做主把嫘娘許配給繼遼,擇吉日良辰舉行婚禮,兩家人都萬分感激。
戈叟後來辭去官職,而他的兒子做壽春參將,又升官六合鎮軍,把父親和鄔義夫妻都迎進官署奉養。空閒時,戈叟還會給營帳中的健兒傳授槍法,直到今天,世間還都在稱讚壽春的背槍人槍法天下第一,無人能比。
這個故事出自清代小說家宣鼎所著的《夜雨秋燈續》,摹仿承襲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書中多是神奇怪誕、撲朔迷離的故事。並通過將真實與虛構的故事相結合映射當時的現狀。戈叟父子為百姓出頭,精神可嘉,但一時衝動險些害了自己的性命實不可取。嫘娘與鄔義夫妻知恩圖報,信守諾言,最終得到寶珠救出恩人,兩家喜結良緣也成就了一樁佳話。
本篇中戈叟父子為百姓出頭,精神可嘉,但一時衝動險些害了自己的性命實不可取。嫘娘與鄔義夫妻知恩圖報,信守諾言,最終得到寶珠救出恩人,兩家喜結良緣也成就了一樁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