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小麥粉加工50強;2017年,全國糧油放心示範工程;2018年,中國馳名商標;2019年,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歷數天麒面業近年來的榮譽,不勝枚舉,在會議室裡,金燦燦的榮譽牌掛滿整扇牆面,用「金碧輝煌」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糧食行業的發展,關鍵在研發二字。」從部隊退伍回來的天麒面業董事長陳榮廠,憑藉多年來跟糧食打交道的經驗,他深深意識道。
安徽省天麒面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6年,多年來,天麒面業在有形資產擴資的同時,創造了靠品牌搶佔行業高點的無形資產,企業由初期年生產12萬噸小麥粉發展到年產32萬噸的小麥專用粉,短短十多年時間,躍升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談及天麒面業的發展,近年來的產學研之路,是繞不開的話題。
工作人員對產品質量進行對比分析。天麒面業供圖
「過去麵粉質量好,前來的採購商隊伍排得老長。」回憶起十年前的場景,陳榮廠至今記憶猶新,但轉變出現在2014年,由於小麥大面積赤黴病,導致行業不景氣,天麒面業同樣受到衝擊。
「如果按照傳統生產模式,企業發展之路只能是越走越窄。」陳榮廠直言不諱,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只有及時轉型,才能找到出路。
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天麒面業開始了產學研之路,當年就與武漢輕工大學合作,設立研究所工作站,轉變過去生產通粉的理念,開始轉向專用粉生產。「跟著市場,走精細化加工的路子。」陳榮廠說。
陳榮廠坦言,從地域條件來說,小麥質量比不過隔壁省的河南,以及稍遠的山東,要想佔有市場,就必須在研發上做文章、下功夫。
2019年,天麒面業與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合作,致力於膳食纖維提取和製作,該項目已列入安徽省重大科技項目合作;同年,天麒面業又與安徽科技學院建立起合作聯繫,專攻速凍調理麵製品加工技術……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運轉情況。天麒面業供圖
作為「中國好糧油」示範企業,目前,天麒面業已經建成糧食加工食品安全監測中心、安徽省級技術研發中心、PCC電腦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對生產過程的全方位監控和追溯。
「以小麥胚芽為例,過去受限於技術,都當成麩皮直接廉價賣掉作飼料,每斤也就幾毛錢,現在通過提取之後,一斤能夠賣到幾十塊錢,足足翻了好幾十倍。」陳榮廠說。
不止是小麥胚芽,還有小麥糊粉層、膳食纖維提取、速凍調理麵製品加工……一系列科研攻關,能夠明顯感受到,天麒面業正努力拉長、補齊糧油加工「短板」。
抬頭看市場,埋頭搞生產。
做餅乾要用低筋粉、生產麵包則用高筋粉……「消費者愛吃啥,我們就生產啥,根據市場需求調優結構,發展強筋弱筋小麥麵粉,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陳榮廠如是說,下一步,將把著力點向深加工傾斜,從田間到餐桌,完善產業鏈。
眼下,雖值隆冬,但走進天麒面業的訂單基地,冬小麥是一片綠油油,春天的氣息在田間已經醞釀開來,越來越濃的綠色正孕育著來年豐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