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數不清的個體應該都非常清楚「生存」兩個字的含義,而在一些野生動物身上會把「生存」二字體現的淋漓盡致。
個人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狼圖騰》,高中時期第一次看這本書感受非常之深,其中有一個片段記憶猶新,狼的身子已經斷開腸子裸露出來,後肢消失不見,但是它仍然沒有停止進食,眼看著食物從身體後半部分湧出。當時看到這一段,那種最直接、最純粹的「求生」欲望迸發而出,給人非常深的印象。
還有一個物種就是被稱為「非洲二哥」的斑鬣狗,這類獵食者和大部分草食性動物不同,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畫面,非洲雄獅抓住斑鬣狗女王落單的機會直接制服了它,同樣是後肢已經被雄獅咬斷,但是它仍靠著兩個前肢在逃竄和獅子撕咬,結局自然不必說,但是它對「生存」的欲望值得深思。
其實大部分物種都在為生存而戰不問結果,不久前來自美國的攝影師薩姆·戴維斯(Sam Davis)拍攝了一張非常罕見的照片,他在野外攝影的時候看到一隻蒼鷺從遠處飛過,當然這種場景很常見,但是仔細觀察他發現了了不得的東西,這隻蒼鷺的胸前脖子部位有多餘的一部分,看起來像是被蛇所纏繞。
注意到這個場景,這位攝影師迅速的把它拍攝了下來,並且跟蹤了一段時間,拍攝了多張罕見的照片。從畫面中看到這隻蒼鷺並沒有被這個異物擾亂,它仍是非常鎮定平穩地飛行。
但是攝影師薩姆·戴維斯卻越來越不鎮靜了,因為他發現了非常恐怖的事情,這種蒼鷺脖子上的異物並非是蛇纏繞,而是直接從蒼鷺身子裡鑽出來的,看上去應該是一條蛇鰻。
這是一場為了生存的戰鬥,蒼鷺是為了填飽肚子,而蛇鰻即使在被蒼鷺吞進肚子後仍然沒有放棄生的希望,它咬穿蒼鷺的胃得以重見天日,當然這場戰鬥的結果可想而知,即使蛇鰻真的成功逃脫,它也失去了生的希望。而蒼鷺大概率下也會死亡,這種傷口是從內至外完全刺穿,並且還是關鍵器官。
可以說這一場爭鬥並沒有勝利者,但雙方都是為了生存在戰鬥。
蒼鷺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鷺科-鷺屬下的唯一成員,有4個亞種,主要棲息在江河湖海靠近岸邊的位置,喜歡在淺水區依仗自己的大長腿專門捕獲一些小魚小蝦作為食物,當然有的時候也會捕食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以及鳥類等。
而生活在海岸邊的蒼鷺就不可能避免的去捕食一些海洋生物,而蛇鰻就是其中一種。蛇鰻通常是蛇鰻科下成員的統稱,共有200多種,它們的性情相對於近親海鱔更溫和一些,但是蛇鰻有非常恐怖的特長,它們生命裡很旺盛,如果被獵物活吞,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被它「開膛破肚」,前文提到的蒼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蛇鰻是穴居動物,它們天生就愛挖洞藏在海底,並且工具就是它們堅硬的尾巴。海洋中捕獵蛇鰻的大魚也挺多,不久前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案例,一條大魚被蛇鰻破體而出,蛇鰻獲得了新生,而那條大魚自然就死去了。
當然類似的案例非常罕見,蛇鰻的逃亡之路也並非那麼輕鬆。來自澳大利亞的魚類科學家約翰·波戈諾斯基(John Pogonoski)認為這樣的案例太過於罕見,因為蛇鰻被吞進胃裡的時候,要面對胃酸的洗禮和缺氧環境,會很快死亡最後木乃伊化成為一個囊腫最後漸漸的被消化掉。
當然約翰·波戈諾斯基(John Pogonoski)認為這個過程只針對海洋中捕獵蛇鰻的大魚來說,而對於像蒼鷺這樣的鳥類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蒼鷺捕獵蛇鰻就和蛇雕捕獵蛇一樣,過程都是簡單粗暴直接吞食,當蛇雕少見「翻車」的情況。
為生存而戰不問結果,應該是所有物種的座右銘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