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養殖話冷暖(2008.11.24)

2020-12-05 央視網經濟頻道

  

 陸寶傑是內蒙古扎蘭屯市鄂倫春民族鄉的狍子養殖戶。這已經是陸寶傑馴養到第四代的狍子了,狍子的野性依然鋒芒畢露將他置於危險境地。提起當初養殖第一代狍子的經歷,陸寶傑至今心有餘悸。
    內蒙古扎蘭屯市鄂倫春民族鄉是鄂倫春人的主要分布地之一。鄂倫春族是狩獵民族,世代居住在山嶺上,作為狩獵民族,鄂倫春族傳統的食物主要是野獸肉和魚,其中食用最多的就是狍子肉。
    2003年8月,狍子被國家列為可以商業性經營利用的野生動物後,當地開始對它進行人工馴養。陸寶傑是民族鄉獵民村的村民,取得各種合法養殖資格後,他成為全村第一個馴化野生狍子的養殖戶。因為沒有經驗,每天如何給狍子餵飼料成了陸寶傑兩口子首先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即便天天提心弔膽,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更可怕的是,這種莫名其妙的死亡還在不可遏止地陸續上演。孫乃生也是扎蘭屯比較早的狍子養殖戶,他們家同樣有過跟陸寶傑一樣的遭遇。當時一隻狍子的成本就達到了2000元,眼看圈裡的狍子就快死完了,陸寶傑找到扎蘭屯市獸醫防疫站,經過對狍子的飲食化驗,這才知道死亡原因。
    對野生狍子的特殊習性,這還只是最初的了解,接下來,養殖戶們領教到了看似溫順的狍子,還有不為人知的厲害之處。經歷了一系列驚險和損失之後,陸寶傑等人各自摸索出一些經驗,並開始嘗到甜頭見到了收益。此後,上門來買狍子的客戶絡繹不絕,價格也是一路飆升。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近年來狍肉的市場價格。2004年狍肉每公斤批發價格為90元;2005年每公斤100元;2006年每公斤110元;2008年則上漲到120元。按照常理來說,眼看狍肉和種狍這麼俏銷,價格也很可觀,當地的養殖戶理應大力發展這個能大把賺錢的致富項目。然而,在內蒙古扎蘭屯市,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只是羨慕他賺錢,卻寧願去養經濟效益明顯低於袍子的傳統牛羊。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資金和技術的各自封閉,使得很多農戶無法化解養殖狍子的風險。有人望而止步,有人中途而廢。到2007年,扎蘭屯市狍子養殖戶僅30多戶,狍子總數量僅1000多隻。因為數量少,今年,在內蒙古扎蘭屯市,一些中高檔飯店想以每公斤100元的價錢成噸收購狍子肉,但卻找不著貨源。一些狍肉製品專賣店也經常出現斷貨。
    扎蘭屯市大河灣鎮的陳國才早就盤算著養殖狍子,2008年11月,他和同鄉乘坐了4個小時的火車,來到狍子產地之一的內蒙古扎蘭屯市鄂倫春民族鄉,找養殖戶購買種狍。然而,來到養殖場之後,陳國才發現,即使出3000元一隻的高價,買60隻狍子的計劃依然無法實現。
    由於全市的狍子養殖戶少而分散,相互之間也缺乏橫向溝通和合作,一些家裡有多餘狍子的養殖戶卻不知道有人求購的消息。導致客戶買不到狍肉或種狍的現象經常出現。而在河北省圍場縣,情況則完全不同。圍場縣有近200個狍子養殖戶,賣狍子成為大多數養殖戶的主要收入來源。同樣存在投資和技術方面的風險,同樣是養殖和銷售狍子,客戶到這裡則總能滿載而歸。
    王玉山是河北圍場縣的一個狍子養殖戶。半年前兩個客戶就向他預定了40隻狍子,可當時圈裡僅有的20隻還要留著繁殖。於是他就從其他養殖戶那裡湊足數量賣給了客戶。
  從那以後王玉山產生了一個集體銷售的想法,2005年在他的號召下,十幾個養殖戶組成了養狍協會,目的就是集體銷售,王玉山擔任了會長。他們把自己的協會和養殖情況上網公布,一些媒體做了相關報導,圍場成了全國第一養狍基地。更多的客戶慕名找到協會,養殖戶也在迅速增加。
   客戶向協會預定了狍子之後,協會把每個養殖戶預計賣狍子的數量登記在冊,集體銷售。有人因為數量少不夠賣發愁,還有人因為數量多賣不了而發愁,養殖戶李維明家的狍子一年來繁育到了30多隻,原有的圈養場地一下子顯得狹窄了。狍子繁殖過多,已經超出了圈的承受力,李維明想了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心急如焚的李維明找到協會幫忙。當時正好有客戶預定2005年的種狍,協會就提前幫李維明賣了20隻,賺了一大筆錢,既緩解了場地的問題,手上還有了活動資金來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除了集體銷售,讓養殖戶的收入得到保障,協會還統一組織防疫,統一傳授養殖技術,加強管理,這樣一來,風險大大降低,農戶養殖狍子信心倍增。僅2005年一年,圍場縣養殖戶就迅速增加了50多戶。到2008年,已經發展到近200個狍子養殖戶。
    俗話說,「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狍子這一野生動物的養殖是屬於小種養殖業,由於其成本高風險高,而不能快速成為一個產業。要想長足發展,光靠養殖戶個體單打獨鬥力量畢竟有限,而成立協會相互幫扶統籌管理,則不失為一個帶動農戶搞養殖致富的好辦法。不過,我們也提醒野生動物養殖戶,必須與消費市場對接,根據市場行情的多變性,決定野生動物飼養的方向以及做出進入或退出該市場的決定。

責編:劉巖

相關焦點

  • 「傻狍子」有新商機 他養殖狍子一年賺到數百萬
    2008年秋天,周福鴻投資40萬元,從內蒙古赤峰地區買回大批種狍,經前輩的指導,在家鄉辦起了養狍場。由於狍子食量很小,平均一天每隻也就6毛錢左右。一天,他忽然發現狍子們開始打架,頭破血流。這是雄性狍子為了爭奪配偶展開的殊死「決鬥」,每年的九十月份就這樣。
  • 說是傻狍子,可是狍子真的傻嗎?淺談狍子的養殖之道
    狍子皮是珍貴的動物皮料。盜獵狍更加容易,也更容易獲利,因為市場上除了有野生的狍子以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養殖狍。對於廣大的尊法守法的良好公民來說,犯法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做的。因此,想要將狍子轉化成經濟,最好的方法就是人工養殖。
  • 狍子放牧養殖的小技巧
    導語:歡迎大家來到漂流的痕跡,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狍子放牧養殖的小技巧。狍子的放牧養殖是一種結合圈養和放牧的狍子養殖方式。每天,把狍子放置在飼料豐富的牧場中,經過一段時間後,該組被帶回圍欄進行人工餵養,從而降低了繁殖成本。
  • 【養殖技術】狍子的飼養管理
    【養殖技術】狍子的飼養管理 【公眾號】特種養殖2019-02-13 16:24:08 閱讀(1982) 一、狍子的養殖優勢1、狍食性廣、耐粗飼:家養可餵秸稈、秧蔓、樹枝葉、雜草、牧草、糧食等。
  • 狍子養殖需細心,合理搭配粗細飼料,讓狍子長得強壯健康
    在中國的北方地區,有一種特殊的動物,它的全身都是寶,這就是狍子。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野生動物,狍子的經濟價值是相當高的,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在最近幾年,野生狍子的數量也在不斷的降低。現在國家對於狍子已經命令禁止捕獵,並且也列為也國家保護動物當中。
  • 瘦肉之王狍子的養殖方法
    狍子,喜歡群居,膽小易驚,還全身無肥膘,享有瘦肉之王的美譽。狍子肉質細嫩鮮美,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有溫暖脾肺,強心潤肺之功能。經常食用對人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狍子的人工養殖技術得到長足的發展。
  • 人工養殖狍子,有哪些方法?養殖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認識狍子還是從電視上看到傻狍子這一詞彙看到的,狍子這種動物長相還是比較可愛的,它的全身都是寶物,所以遭受了很多人的獵殺。這種情況致使狍子的數量逐漸減少,所以國家也是允許進行人工養殖的。這也算是養殖項目中的新物種,但是要想養好狍子,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 養殖狍子的時候,種狍要如何來挑選,怎樣繁殖效益好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狍子是屬於國家保護動物,但是它的肉質非常的鮮美,很多人都喜歡吃。正因為這樣,很多人看到了,它的養殖前景是很廣闊的,能夠收穫更大的經濟效益,現在養殖狍子也是一種很好的致富手段。但是養殖的初期,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一味的只看重養殖的效益而不重視技術,很有可能會導致養殖失敗。因為有很多人就會問你在養殖狍子的時候,正好要如何來挑選,在發情交配的時候要怎麼做才能好呢?咱們下面就來看一下。
  • 一次偶然機會發現巨大商機,養殖狍子幾年下來竟賺了500萬
    有一次,到內蒙古赤峰市收貨,一位朋友要求他在小飯館裡吃一塊美味的狍子肉。狍子肉質純正,鮮嫩,味道獨特,有著「瘦肉之王」的美譽。在清朝,它被稱為「皇家美味」,現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04年,該國被列為可以商業使用的野生動物,當地人開始人工馴化。價格非常昂貴,養殖卻很少。
  • 如何養殖狍子?日常管理不能馬虎,該怎樣做呢
    狍子的養殖雖然還沒有完全普遍,有一些朋友開始進行人工養殖。狍子在市場上的需求處於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況,但是養殖狍子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進行養殖的,需要養殖朋友們去辦理一些相關的手續。有很多朋友有這樣的困擾,辦理好手續之後,不知道該怎麼去養殖狍子。
  • 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狍子,說說它的人工養殖技術
    狍子是鹿類品種之一,是一種常見的食草野生動物,經常在我們國家北方地區出沒。由於它的經濟價值很高,被人們大量的捕捉,現在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狍子全身都是寶,目前隨著我們國家養殖業的發展,狍子養殖是一種新興的養殖項目。那麼狍子該如何養殖呢?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 狍子如何繁育,想要狍子健康的成長,養殖環境很重要
    在放養幼小的狍子之前,一定要及時的把這些場地進行徹底消毒和打掃,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一些細菌和病毒的滋生,對於一些新建成的場地,一定要注意打開窗戶和門,進行必要的通風,保證空氣流通。為了方便進行管理,可以根據它們的性別和生長速度,來進行合理的分群管理,在放養之前一定要給食槽裡面,放足夠多的食物,及時供應飲用的水,在飼養場地要有非常充足的電力資源和飲水,避免受到一些工業化的汙染,這樣能夠有效的為它們日常的清潔和飲水提供方便,保證養殖環境非常的安靜,在周圍最好不要有工廠和居民的住區,這樣能夠有效的為它提供好的環境。
  • 經濟價值極高的狍子,在人工養殖時,一定要做好日常的管理
    狍子是一種屬於鹿類的食草動物,狍子在我國的北方是比較常見的野生動物。因為狍子有著非常高的經濟價值,所以就導致了大量的濫捕,狍子的數量也是逐漸變少,現在已經被我國列為國家保護動物,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狍子的全身都是寶。那麼狍子作為一種新興的養殖項目,我們該如何養殖呢?
  • 狍子養殖沒那麼簡單,想要成功,這些方面你得重視起來
    狍子是過去在北方很常見的野生動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曾經遭受到濫捕,導致野生狍子的數量驟減,甚至在很多地區以及瀕臨絕跡了,因此被國家列為保護動物。由於狍子的全身都是寶,人工來養殖的話還是可以帶來非常不錯的效益,不過前提是要預先把養殖的相關手續辦理齊備才行。
  • 狍子養殖合中有分(2007.2.8)
    1987年他在自己的院子裡養起了狍子。時間長了,一些客戶找上門買狍子,之後的13年裡,周圍的農民看他賺了錢,也開始養起了狍子,那時候的王玉山已經有130隻狍子了。可是從2000年年底到2001年6月卻是他最難熬的一段日子。每天都有狍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他的老伴李桂雲還記得當時的情形。
  • 傻狍子這樣養,數錢到手軟
    生活在東北地方的人肯定都特別了解一種動物,那就是傻狍子。傻狍子生性活潑,但卻總是傻乎乎的。但是傻狍子很好養殖,再加上傻狍子的皮毛可以拿到市場上賣到很高的價格,而且狍子肉質鮮美,是很多人喜歡的的,再加上傻狍子的價格,在目前的市場上來說是比較高的一隻傻狍子的價格可以賣到四五千塊錢一支,於是狍子成為了很多人養殖的對象。那麼那麼平時我們如何養好一隻傻狍子呢?
  • 新一代神獸「雪泥馬」誕生:傻狍子原來很萌
    2013-12-24 11:52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原標題:新一代神獸「雪泥馬」誕生:傻狍子原來很萌  在第11集《爸爸去哪兒》中,萌娃和爸爸們來到冰天雪地的東北。田亮父女搶到的房間中有一隻狍子,字幕組為它起名「狍子君」。狍子擁有呆萌的外表、傻乎乎的性格,瞬間爆紅網絡。
  • 怎樣才能把狍子養好?飼料投餵很關鍵,繁育工作要做好
    比如狍子就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山珍,不過因為它的野生數量越來越少,甚至說已經十分罕見,因此現在市場上所銷售的狍子肉,都是通過人工飼養的手段來獲取的。儘管如此,狍子肉的市場需求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這樣一種狀態,畢竟狍子的養殖還是有很多條件限制的,只有在取得了相關養殖許可的前提之下,才可以進行個人養殖。
  • 傻狍子是個啥動物?
    狍子的悲催程度可能要略高於黃麂,因為很多人尚且知道麂子是一種長得像鹿或者羊的動物,而狍子究竟長啥樣,沒多少人知道。很多人其實沒見過狍子,而「狍子」這個名字也很難讓人聯想起它是一種鹿。狍子非常古老,在進化中屬於比較早就成形的,在狍亞科家族中還有駝鹿和馴鹿這樣的巨無霸級大鹿,它們與狍子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
  • 它是北方常見野生動物,膽子小食性雜,抗病能力較強,適合養殖
    它是北方常見野生動物,膽子小食性雜,抗病能力較強,適合養殖說到野生動物,我們就會想要長得龐然大物,一見人就攻擊,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屬於兇神惡煞型的,也有很多野生動物是很溫順,甚至膽小的,就比如狍子這個動物。